山鸡叔叔

Lv2  小海葵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西方心理学对个体成长的描述里有一个很有趣但又未完全准确定义的概念——“自我同一性”。它能解释人在成长过程中很多内在矛盾冲突的原因。

“自我”是由不同的角度构建出来的,包括了自己的体验与他人的评价,“我觉得自己不太喜欢表现与表达”,好友觉得我“比较害羞腼腆”,当它们一致并相符,我们能感受到自己的独特并感知到“我”与“他人”的分离,当它们不一致,就可能处于“逃避”、“伪装”等情境,有内心矛盾出现的潜在风险。

“自我”本身又是高度统一的,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现在的我是由童年的我发展而来的,将来我还会继续发展,但是,我还是我。我们由此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就跟外在的身高体重变化那样,它表征的是一种生命力,让我们如“花草树木”、“飞鸟虫鱼”那般遵照着自然规律茁壮。


题主可能是在构建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混乱,在你的表述中,刚好得到了印证。

“我知道自己性格有些缺陷,因为这些弱点所以喜欢迎合别人,而我的自尊心其实很强烈,更多的是想自我改变与提升。”

题主的“自我”体验与他人的评价并不符,你感知到了自己“自卑害羞懦弱”并希望通过表现来为自己获得“好人缘、会说话、乐观自信”的评价,但实际上他人能敏锐捕捉到你的特点,因为你对“自我”的加工痕迹太重,反倒容易让人对你形成“不真诚,客套,老好人”的评价。这样的落差是很让人难受抗拒的,究其原因,是题主你对“自我”的感知并没有到达“自信乐观勇敢”的境地,他人也不会形成对你如此的客观评价,你的内心冲突包含了对自己的厌弃,也包含了对他人评判的敌意。

“如果我改变了,那就是说我抛弃了过去的自己,嫌弃自己,证明自己过去是个垃圾。”

自我的高度统一性本意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变得鲜活有趣,让生命体因为富有变化而流动运转起来,你抗拒它并定义它为一种“割舍”,其实是过于将“我”拟物化了,实属舍本逐末。过去的“我”确实是与现在的“我”分裂开的,而且是每时每秒都在变化更替的,你让“我”永远地僵化静止在流逝的时光里,让“我”成为一个雕塑、一件天工造物的“艺术品”,他人如何接受,如何承认与喜爱?若一个16岁的少年思想和表现一直停滞在6岁的模样,只会让人唏嘘和心酸。


症结如此,那应该如何自我调解?

其实题主你早已知道答案——改变自己。你希望让自己成长为“改变后去除不足”的模样,方向没错,只是,在这个行为开始前,你先要问清楚自己一个问题,对你而言,这些你觉得的“自卑、害羞、怯懦”不足,它真的非改变不可么?是你本身有强烈的意愿进行自我实现,还是只觉得自信比自卑要好,所以选择改变?这两者本质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能显示出你鲜活的生命力,为自己而变化会让你对生活更有激情,变化后的结果副作用几乎很少;而后者其实相反,违背自己的内心改变后你并不会有特别多的快乐和满足感,那些为了合群而合群的人,结局只会更加落寞。


自我同一性的理论不是为了说服我们每个人成为千篇一律的倍受欢迎的“社会人”,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多地倾听自己的内心,活成让自己最满足和喜欢的模样。

让题主走出这个思想困境的秘诀就像吴子系老师说的那样,在于自我接纳。

1.与过去的“我”和解,你并不是“抛弃”了他,而是成为了“他”更优秀的“兄长”,就像你拿起泛黄的照片怀念起童年的自己那样,“他”就在那个旧时光里,“他”有很多坏毛病与问题但你依旧欣赏“他”、喜爱“他”;

2.真正的成长是你根据真实的需要去行动和变化。“我,25岁,依然害羞,依然沉默少言,但我觉得这样的自己很nice,他人给我贴上“内敛”、“内向”、“不善交际”的标签,我觉得也很OK。”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