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系

Lv6  倾听海豚

心探教练/心理作者/精华答主

这句话怎么理解?

因为没有全然客观,所以没有绝对的真实


从现代物理学的意义上来思考,物质体是由无穷的微颗粒—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在它们之间有一个空间,通过这一空间,它们以引力和斥力的方式相互作用。当我将手放在一个物体上,我手部的分子根本没有直接接触到该物体的分子,相反,在物体和我手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我所感觉到的该物体的反作用力,只不过是该物体的分子施加于我手分子上的斥力罢了。我是完全处在该物体之外的,并且只能感知到它对我机体的作用。《自由的哲学》(鲁道夫·斯坦纳)


鲁道夫·斯坦纳写这本书的时间比较早,我们不必纠结物质体的组成是否应称之为分子,关注他的角度即可。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客观观察,本身就是我们的一个感官创造。想想红绿色盲,可能比较好理解,红色和绿色,对无法分辨它们的人来说,是否客观存在?


就算我们认定观察可以是客观的(比如我们可以用仪器测定一些数值,以此数值作为客观的标准),我们的每个观察也都是单个体验,可以认为是一帧一帧的图像,把这些图像联系起来让它们成为一个故事的,是认知、概念、想象、虚构,这些都存在于思考中,也就是说,我们眼中的连续的、有原因和结果的世界,都是融合了思考的结果,所以它必然不是一个所谓纯客观的世界。既然我们抽离不出来一个纯然客观的世界,也就无法定义什么叫绝对的真实。


由此可知,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完全不是自私的意思),他人看到的世界和你看到的并不完全相同(而我们通常认为是相同的),他人使用一个词语的内涵和你使用同一个词语之所指并不完全相同(我们也通常认为是相同的),所以在人际中,理解对方说的话、做的事需要在他的背景中(我们通常是在自己的背景中去理解)。


怎么应用到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上?

基于前述内容,这句话应用到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上,至少可以得到两个行为指导策略:

首先,不要把对方说的话、做的事单独抽离出来看,这种不考虑背景的抽离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我们不是对方,所以我们不可能全然理解他,同样,对方也不是我们,所以他也不可能全然理解我们,所以在关系中不要究得太细,大体方向一致就可以了。


  • 鲸厂问答君
  • 莫失te莫失
等2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