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茜(曹淑芹)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如果说到“暴力”,
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躯体的伤害,
往往忽略了语言对一个人的伤害,
其实如果仔细的去发现,我们表达出去的或者接受到的语言,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害,或者说暴力。

如果一个人在未形成稳定的自我认识前,
总是接受到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很多的负性评价和指责,
我们往往也会出现自我怀疑,
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自己好像确实是这样的人。
因此也就想要做一些什么,去符合他们的期待。

这一点和我们所处的文化也是分不开的,
比如我们的父辈们,奉行的教育理念是:”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
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接收到的也是类似这样的信息,
自然而然,会将这些理念传递给他们的下一代。
如果想要孩子变的”更好“,就要严加干预,
必须 从严,比如训斥,打压等。


其实父母在说我们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
他们就好像拿着一个放大镜,在审视孩子,
在不停的纠错,生怕他们的孩子有哪一点不好。
比如他们说,“你没有隔壁的圆圆乖”
实际上他们想表达的:“我希望你更懂事一点,甚至比隔壁的圆圆还要好!
说:”你怎么这么笨,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期待: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什么都可以做好!
可见,他们对孩子有这么的期待,并希望他们的孩子能满足这些期待,
之所以,他们希望孩子完美,也许有部分是出于他们自己曾经的失落、遗憾之类的,
也会有意无意的希望孩子去满足。

我的建议:
1、如果你能花一些时间,去了解你的家族,了解父母的成长经历,
你对他们的言行可能会多一点理解,
你也许慢慢的会知道,为什么他们对孩子这些期待?
即使达不到他们的期待,我们有错吗?
同理,也可以适用于人际关系和职场关系,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做自己当下该做的,
也许我们可以符合别人期望,也许符合不了,
但我们不是去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能满足别人,
当别人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他们会有情绪,
我们是否也要允许他们有情绪,有不高兴?

2、不要只想着去改变自己的这个念头,
而是当感觉到自己的这不好,那不如别人的时候,
坦然的面对它,承认它,
尝试去看看,这个想法背后,对自己是怎样的期望呢?
这些期待,来源于那些需求?
比如:
我期待妈妈能好好听我说话,
我的需求可能就是:被妈妈关注,理解。

3、当你总是盯着自己这不行,那不行的地方,你发现的全是不行的地方,
自己有那么多不好,当然会不开心,也会挫伤自信心。
不防,去看看你有哪些是做的好的点呢?
我们因为太渴望自己做到更好,更完美,
往往会因为一颗树木,而失去正片森林!

期待,你早日找到真正的自己,
当然你也可以不要符合这个期待 😀,
只管抱着一个试试看的心态,去尝试一下!
  • cowrystar
  • 莫失te莫失
等2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