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

Lv5  阳光海豚

心探教练/优质答主
对于刚刚在壹心理平台注册半月“答主”的我,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来得迟了一些,但仍然很想发出一点声音出来~

我觉得:在这个问答平台上,不分“答主”还是“问主”,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用户”;在回答或者互动的过程中,用户都可以借此获得帮助。但作为答主,有时我们不必“太用力”,学会区分“优质问题”,或许也是我们需要具备的“自我保护”的能力之一。

1. 先说帮助:

(1) 对于答者:文字咨询可以起到“分拣”和“归类整理”的作用。对于自身回答的问题,可以反观自己,自己对哪类问题最感兴趣?哪类问题回答的貌似“文不对题”?哪类问题会引起自己的哪类情绪?哪类问题又会引起楼主的进一步关注和互动?从而可以更全面、深刻的理解自己,以及自己未来选择的方向。

(2)对于问者:成本低,性价比高,风险投入只是有限的且可以在自我控制范围内的“隐私暴露”,但收获的或许是满满的倾诉、共情、思考或者是帮助。就算当时没有感觉,甚至会有厌恶、反感、迷茫或者更痛苦,但回头再看时,又可以从文字中获得自己想摘取的部分,因为这种文字不会随着时间而消失,可以随时反观,随时反思,随时回望。

(3)对于访客:默默围观者,更不必说,没有任何风险投入,但却可以通过问答互动,找到自己许久未曾找到的答案。

(4) 对于偶尔路过的专业人士兼答主:可以通过这种文字互动,“捡到”一些愿意进一步面咨的“来访者”,进行更长程的咨询。同时也可以看到,哪类问题是比较集中的,进而启动自己的思考,或许对正在进行的一些面咨有不同角度的理解方面的推动。

但是~文字咨询并不能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个环节,我认为是在正式开启心理咨询“之前”的一个环节。因为,我来面咨,至少可以说明“我想改变”;但我来“提问”,可能多数想知道“我该怎么办”。

2. 再说作为答主,要学会“保护自己”:

(1)咨询要想有效,需要咨访双方面对面的表达,通过表情、动作、移情、反移情来互动,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内心互动的感受,哪怕是沉默,也可以看做一种表达,每种表达都有意义。

只有在当面的这种“碰撞”中,来访者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找到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说,一个人从踏入现实咨询室的那一刻,至少证明自己是有极强的意愿想“改变”的,而不仅仅只是想倾诉或者获得认同、获得方法。

部分原因之一可能是咨询费用毕竟不菲。我付出这么多,我是想获得“渔”,而不是“鱼”,毕竟没那么多钱总买鱼,自己得学会产鱼。

(2)但文字咨询成本较低,提问者的“付出”相对较小,可能更多的是想尽快拿到可以立刻实施的有效“方法”,而不是自我改变的“意愿”。换句话说,无成本的疑惑,是否可以证明本身就没有认为自己需要改变呢?

从这个角度看,答主其实可以有“选择”的回答,选择答得多,或者答得少;极度用心,或者略用心;用道理,还是用情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身的“消耗”,因为毕竟我们也不晓得对方是出于何种目的做出提问的姿势,过于投入或许会伤人伤己。
  • 心理头条
  • 鲸厂问答君
等2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