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准备考研,背书时闪回创伤性记忆,怎么办?

匿名用户
#疗愈方法#情绪调节
现在在准备考研,但是在背书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回想起创伤性的记忆。在之前准备的考试中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甚至我之前对记忆都是一片空白的。有经历过一些校园暴力,父母离婚,朋友抛弃的事情。但是随着年纪长大,一直认为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出现这些记忆影响了我的正常的背书和学习效率。想问一下有什么调节的方法吗?

现在在准备考研,但是在背书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回想起创伤性的记忆。在之前准备的考试中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甚至我之前对记忆都是一片空白的。有经历过一些校园暴力,父母离婚,朋友抛弃的事情。但是随着年纪长大,一直认为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出现这些记忆影响了我的正常的背书和学习效率。想问一下有什么调节的方法吗?

177阅读
·5回答
收藏
看到你的问题是"现在在准备考研,背书时闪回创伤性记忆,怎么办?",两个标签是"疗愈方法","情绪调节",也许是你觉得,自己的闪回记忆让你感觉不适了,所以来寻求帮助了。你提到,现在在准备考研,但是在背书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回想起创伤性的记忆。在之前准备的考试中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甚至你之前对记忆都是一片空白的。有经历过一些校园暴力,父母离婚,朋友抛弃的事情。但是随着年纪长大,一直认为这些事情对于你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出现这些记忆影响了你的正常的背书和学习效率。你想问,有什么调节的方法?对于你的描述,我有几点看法:第一,我觉得,你能如此清晰地觉察自己,并描述自己的心理过程,这是非常难得的自我观察能力。我们说,当一个人专注于某项需要投入大量心理能量的任务时,自我的防御机制往往会暂时地放松警惕。就比如,你正在准备考研,这可能会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或心理能量,而你的自我是一所房子,也许平时没什么事的时候,你还能自如应对;可是当你当你需要应对压力较大的情境时,你的自我这所房子,原本稳固的部分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裂缝了。第二,你提到,这些创伤记忆之前是"一片空白",现在却突然浮现。也许,这些记忆从未真正地消失,而是被你以压抑的方式暂时存放在潜意识某个深处的角落了。而现在,或许是因为考研带来的压力情境,让你的这些内隐记忆又复活了。闪回记忆,通常都是一种解离的防御机制的具体表现,而解离其实也是为了自我保护。通过与现实拉开距离,不去回想起完整的记忆,来弱化曾经的那些创伤体验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所以,对自己多一点理解,支持,我们的潜意识都是如此的有智慧,为了自保,可以发展出来很多的防御机制。第三,怎么办呢?我觉得,你可以先尝试接纳这些记忆出现的合理性。它们不是来干扰你的,而是你的心灵在试图修复自我的信号。当记忆出现时,不要立即推开它们,而是仔细地观察,注意它们给你带来了哪些身体感受和情绪变化。如果你觉得自己难以做到,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专门去处理脑海中这些浮现的内容,"这个记忆让你想起了什么具体事件?当时你多大年纪?现在成年的你,会如何安慰当时的自己?"帮助你与自己的身体建立链接,帮助你与自己的情绪或感受建立链接。其次,尝试建立全新的体验,代替旧有的体验。比如,你可以在背书时,播放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当记忆浮现时,可以暗示自己说:"这些都是过去的感受,而我现在是很安全的。"最后,不断地理解自己,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尝试与身体建立链接,体会自己的情绪或感受。祝福你!

看到你的问题是"现在在准备考研,背书时闪回创伤性记忆,怎么办?",两个标签是"疗愈方法","情绪调节",也许是你觉得,自己的闪回记忆让你感觉不适了,所以来寻求帮助了。你提到,现在在准备考研,但是在背书的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回想起创伤性的记忆。在之前准备的考试中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甚至你之前对记忆都是一片空白的。有经历过一些校园暴力,父母离婚,朋友抛弃的事情。但是随着年纪长大,一直认为这些事情对于你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出现这些记忆影响了你的正常的背书和学习效率。你想问,有什么调节的方法?对于你的描述,我有几点看法:第一,我觉得,你能如此清晰地觉察自己,并描述自己的心理过程,这是非常难得的自我观察能力。我们说,当一个人专注于某项需要投入大量心理能量的任务时,自我的防御机制往往会暂时地放松警惕。就比如,你正在准备考研,这可能会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或心理能量,而你的自我是一所房子,也许平时没什么事的时候,你还能自如应对;可是当你当你需要应对压力较大的情境时,你的自我这所房子,原本稳固的部分可能就会出现一些裂缝了。第二,你提到,这些创伤记忆之前是"一片空白",现在却突然浮现。也许,这些记忆从未真正地消失,而是被你以压抑的方式暂时存放在潜意识某个深处的角落了。而现在,或许是因为考研带来的压力情境,让你的这些内隐记忆又复活了。闪回记忆,通常都是一种解离的防御机制的具体表现,而解离其实也是为了自我保护。通过与现实拉开距离,不去回想起完整的记忆,来弱化曾经的那些创伤体验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所以,对自己多一点理解,支持,我们的潜意识都是如此的有智慧,为了自保,可以发展出来很多的防御机制。第三,怎么办呢?我觉得,你可以先尝试接纳这些记忆出现的合理性。它们不是来干扰你的,而是你的心灵在试图修复自我的信号。当记忆出现时,不要立即推开它们,而是仔细地观察,注意它们给你带来了哪些身体感受和情绪变化。如果你觉得自己难以做到,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专门去处理脑海中这些浮现的内容,"这个记忆让你想起了什么具体事件?当时你多大年纪?现在成年的你,会如何安慰当时的自己?"帮助你与自己的身体建立链接,帮助你与自己的情绪或感受建立链接。其次,尝试建立全新的体验,代替旧有的体验。比如,你可以在背书时,播放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当记忆浮现时,可以暗示自己说:"这些都是过去的感受,而我现在是很安全的。"最后,不断地理解自己,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尝试与身体建立链接,体会自己的情绪或感受。祝福你!

6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古道西风瘦驴。所有的情绪如果无法很好的自我和解,或许都会是压抑下去,而不会消失。题主想起创伤性记忆,或许意味着当下有类似的情境和压力,让题主想起了他们。题主或许可以试着觉察下:在考研的过程中,题主有没有收到一些负面的暗示让题主觉得压力过大呢?比如考研很难,让题主对自己没耐心。在考研的过程中题主会不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比如别人都有人陪伴,打气,或者别的同学都参加工作,所以自己在努力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孤单呢?题主本身对于学习会有一些倦怠吗?当思想疲惫的时候可能容易走神,胡思乱想,导致看不进去书。[改变之道]有道是堵不如疏,白熊效应指出,越不让想什么学会想起什么,抗拒自己的体验或许只会让题主忍不住的想,题主或许可以试着承认这些感受,并并抱抱和安慰自己,或许会让题主感受好一些。人的大脑每天会产生成千上万的想法,那些我们在乎的会进入意识层,其他的会一闪而过,题主或许可以试着不评判的允许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产生,流动,消失,或许会让题主减少内耗。感受到自己现实压力的来源,比如那些内耗的想法,考不上怎么办等,并且有针对性的自我调适,比如换个角度,自己的朋友遇到类似问题,自己打算如何安慰,用这样的方式安慰自己,或许会让题主松弛一些。尝试给情绪出口,比如情绪日记,找人聊天,运动等,都可以让题主的情绪有出口,从而减少情绪积压。尝试转念,从关注我为什么做不到,改为关注这次我做到了哪些,或许会让题主更好的收获正反馈,从而对自己更有信心。越长大,专注力时间可能也越短,采用番茄工作法,比如休息5分钟,学习10分钟,或许会让题主更好的劳逸结合。推荐阅读《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拥抱内在的小孩》,《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祝好!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古道西风瘦驴。所有的情绪如果无法很好的自我和解,或许都会是压抑下去,而不会消失。题主想起创伤性记忆,或许意味着当下有类似的情境和压力,让题主想起了他们。题主或许可以试着觉察下:在考研的过程中,题主有没有收到一些负面的暗示让题主觉得压力过大呢?比如考研很难,让题主对自己没耐心。在考研的过程中题主会不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比如别人都有人陪伴,打气,或者别的同学都参加工作,所以自己在努力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孤单呢?题主本身对于学习会有一些倦怠吗?当思想疲惫的时候可能容易走神,胡思乱想,导致看不进去书。[改变之道]有道是堵不如疏,白熊效应指出,越不让想什么学会想起什么,抗拒自己的体验或许只会让题主忍不住的想,题主或许可以试着承认这些感受,并并抱抱和安慰自己,或许会让题主感受好一些。人的大脑每天会产生成千上万的想法,那些我们在乎的会进入意识层,其他的会一闪而过,题主或许可以试着不评判的允许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产生,流动,消失,或许会让题主减少内耗。感受到自己现实压力的来源,比如那些内耗的想法,考不上怎么办等,并且有针对性的自我调适,比如换个角度,自己的朋友遇到类似问题,自己打算如何安慰,用这样的方式安慰自己,或许会让题主松弛一些。尝试给情绪出口,比如情绪日记,找人聊天,运动等,都可以让题主的情绪有出口,从而减少情绪积压。尝试转念,从关注我为什么做不到,改为关注这次我做到了哪些,或许会让题主更好的收获正反馈,从而对自己更有信心。越长大,专注力时间可能也越短,采用番茄工作法,比如休息5分钟,学习10分钟,或许会让题主更好的劳逸结合。推荐阅读《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拥抱内在的小孩》,《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祝好!

5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感受到了你的困扰,现在你在准备考研,在背书的时候会闪回曾经的创伤性记忆,这影响了你的背书和学习效率,你想找到一些调节的方法,我想,创伤会重现也是因为某些情境触发了曾经的记忆,为什么之前准备的考试中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而这次会出现,也是值得探索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没有出现,对记忆是一片空白,并不是这些记忆消失了,其实也是潜意识对我们的一种保护;或许这次考试触发了某些扳机点,创伤性记忆的出现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提醒,我们可以去做一些觉察和看见。人是一种会自我保护的“动物”,曾经的创伤如果很深,为了避免让自己再次陷入痛苦,有时候我们会想不起来,就像你说的,对记忆是一片空白,但你自己知道自己曾经经历过一些校园暴力、父母离婚、朋友抛弃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小时候的你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的伤害性的,因为我们很少会想起来这些,所以会误以为这些事情对于自己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只是因为我们将这些情绪和感受压抑了下去而已,它们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会在某些时机再次呈现出来。我想,或许是这次考试触发了我们内在的某些扳机点,是不是本身我们就感觉这次考试的压力比较大,我们变得比较紧张和焦虑,而这种紧张焦虑和害怕的情绪和感受或许和曾经我们经历过的这些不好的体验有类似的部分,也就是交感神经会过度活跃,这可能也会引发出一些我们本身就有的限制性的信念,比如,如果我考研考得不好,那么就意味着我没有用,没有价值,会被抛弃,被鄙视……这些信念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基于我们过往的经历,在那些经历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曾经被校园暴力,在父母离婚的时候,在经历朋友抛弃的时候,我们就不自觉地形成了这些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只是这次考试引发了这些,才让我们变得不安。我们需要去看到过往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也需要逐渐去看清楚自己对自己的一些负面评价,只有看见了,我们才能够去做一些处理和调整,当我们还看不见的时候,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去陷入一种被动的循环,因此,心理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看见即疗愈”,愿你可以更多地且更深地看见自己,理解自己。2.关于创伤部分的处理。过往的创伤不会一直决定我们的人生,如果我们能够去进行处理和疗愈。如果你觉得现在闪回的这些记忆让你产生很大的情绪,倒不如去看看这些记忆具体是什么,可以在记忆闪回的时候,去找到一个安静的且安全的空间,去看看,那些记忆中的场景、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状态,当你看清楚了,你链接到了内在那个受伤的自己,你会看到他需要的是什么。你甚至可以去和记忆中的自己对话,问问他,你可以为他做些什么,借此机会,去给到他他所需要的安抚、鼓励、支持和关怀。具体来说,分享给你我自己是如何去处理创伤闪回的,有一次,我正在坐飞机,或许是在飞机上的颠簸以及飞上高空给身体带来的本能的恐惧触发了我的创伤记忆,在我的脑海里突然闪回了小时候我在老家的大堂里的一个场景,那个时候我的父母正在吵架,吵得很凶,爸爸甚至拿着dao对着我妈妈,妈妈把做饭的锅铲扔到了菜园里,我吓得哭了起来,但是我的父母正在情绪之中,他们不仅给不到我想要的安慰和理解,还骂我不懂事等等,虽然我的婶婶看见我哭了,安慰我说你很懂事,你最听话了,和你没关系……但其实我依然很受伤,内心中有很多的愤怒和委屈一直被压抑着。当我闭上眼睛,双手拥抱着自己,一边用手交替轻拍自己的肩膀,给到自己安抚,一边链接到那个场景,我看见那个正在哭泣的小小的我自己,我走到她身边,告诉她:别害怕,放轻松,我知道你很委屈、很难过,但一切都会过去的,这不是你的错,他们争吵是他们的事情,和你没关系,你不需要去承担这些,你很好,我会一直陪着你,支持你,关心你……就这样,我给自己做了一次内在疗愈,伴随着眼泪的流出,当我睁开眼睛之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尝试着这样处理,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难处理,寻求专业的帮助也是不错的选择。3.关于如何提升背书和学习效率。这些记忆影响了你的背书和学习效率,是因为当这些记忆出现的时候,你并没有在当下了,你跟随着自己的思维回到了过去,如果你暂时不想去处理这些创伤,那么,可以通过“回到当下”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去背书和学习,或者用森田疗法的方式,也就是“顺气自然,为所当为”。具体来说,是这样操作的,当你觉察到自己有跟随着自己的想法回到了过去,这个时候提醒自己回来,不用去和这些想法和记忆纠缠,允许他们出现,让它们自然地流走,当我们不去纠缠,不去和它们辩论,也不跟随,研究表明,这些突然出现的想法和记忆其实很快就会消散,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呼吸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拉回到当下。一般我就是通过五次深呼吸将自己拉回到此时此刻,将注意力锚定在呼吸上,一方面可以放松下来,另一方面因为呼吸是在当下的,关注到了呼吸,就回到了当下。然后,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背书就沉浸式地背书,该写字就专注地写字,该做题就只是去做题,其他的都不管,我们只做每一个当下需要做的事情,投入其中。而在做这些具体的事情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五感(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去锚定,比如,我们背书的时候,可以背出声音,通过听觉锚定当下;写字的时候去感受手与笔以及本子之间的触感,用视觉去锚定写出的内容等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专注的能力。另外,我还想说的是,要注重平衡,如果我们过度紧张,交感神经过度活跃,本身就容易触发压力,思维也会更加紧绷甚至混乱,这就需要我们去主动地放松,比如提到的呼吸放松,也可以每天通过运动的方式放松,或者到大自然的环境里走一走等等,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达到平衡,当你能够张弛有度,也是更有利于背书和学习效率的提升的。暂时想到这么多,供你参考,祝好!

题主,你好,感受到了你的困扰,现在你在准备考研,在背书的时候会闪回曾经的创伤性记忆,这影响了你的背书和学习效率,你想找到一些调节的方法,我想,创伤会重现也是因为某些情境触发了曾经的记忆,为什么之前准备的考试中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而这次会出现,也是值得探索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曾经没有出现,对记忆是一片空白,并不是这些记忆消失了,其实也是潜意识对我们的一种保护;或许这次考试触发了某些扳机点,创伤性记忆的出现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提醒,我们可以去做一些觉察和看见。人是一种会自我保护的“动物”,曾经的创伤如果很深,为了避免让自己再次陷入痛苦,有时候我们会想不起来,就像你说的,对记忆是一片空白,但你自己知道自己曾经经历过一些校园暴力、父母离婚、朋友抛弃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于小时候的你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的伤害性的,因为我们很少会想起来这些,所以会误以为这些事情对于自己来说影响不是很大,只是因为我们将这些情绪和感受压抑了下去而已,它们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会在某些时机再次呈现出来。我想,或许是这次考试触发了我们内在的某些扳机点,是不是本身我们就感觉这次考试的压力比较大,我们变得比较紧张和焦虑,而这种紧张焦虑和害怕的情绪和感受或许和曾经我们经历过的这些不好的体验有类似的部分,也就是交感神经会过度活跃,这可能也会引发出一些我们本身就有的限制性的信念,比如,如果我考研考得不好,那么就意味着我没有用,没有价值,会被抛弃,被鄙视……这些信念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基于我们过往的经历,在那些经历中形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曾经被校园暴力,在父母离婚的时候,在经历朋友抛弃的时候,我们就不自觉地形成了这些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只是这次考试引发了这些,才让我们变得不安。我们需要去看到过往经历对自己的影响,也需要逐渐去看清楚自己对自己的一些负面评价,只有看见了,我们才能够去做一些处理和调整,当我们还看不见的时候,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去陷入一种被动的循环,因此,心理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看见即疗愈”,愿你可以更多地且更深地看见自己,理解自己。2.关于创伤部分的处理。过往的创伤不会一直决定我们的人生,如果我们能够去进行处理和疗愈。如果你觉得现在闪回的这些记忆让你产生很大的情绪,倒不如去看看这些记忆具体是什么,可以在记忆闪回的时候,去找到一个安静的且安全的空间,去看看,那些记忆中的场景、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状态,当你看清楚了,你链接到了内在那个受伤的自己,你会看到他需要的是什么。你甚至可以去和记忆中的自己对话,问问他,你可以为他做些什么,借此机会,去给到他他所需要的安抚、鼓励、支持和关怀。具体来说,分享给你我自己是如何去处理创伤闪回的,有一次,我正在坐飞机,或许是在飞机上的颠簸以及飞上高空给身体带来的本能的恐惧触发了我的创伤记忆,在我的脑海里突然闪回了小时候我在老家的大堂里的一个场景,那个时候我的父母正在吵架,吵得很凶,爸爸甚至拿着dao对着我妈妈,妈妈把做饭的锅铲扔到了菜园里,我吓得哭了起来,但是我的父母正在情绪之中,他们不仅给不到我想要的安慰和理解,还骂我不懂事等等,虽然我的婶婶看见我哭了,安慰我说你很懂事,你最听话了,和你没关系……但其实我依然很受伤,内心中有很多的愤怒和委屈一直被压抑着。当我闭上眼睛,双手拥抱着自己,一边用手交替轻拍自己的肩膀,给到自己安抚,一边链接到那个场景,我看见那个正在哭泣的小小的我自己,我走到她身边,告诉她:别害怕,放轻松,我知道你很委屈、很难过,但一切都会过去的,这不是你的错,他们争吵是他们的事情,和你没关系,你不需要去承担这些,你很好,我会一直陪着你,支持你,关心你……就这样,我给自己做了一次内在疗愈,伴随着眼泪的流出,当我睁开眼睛之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尝试着这样处理,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难处理,寻求专业的帮助也是不错的选择。3.关于如何提升背书和学习效率。这些记忆影响了你的背书和学习效率,是因为当这些记忆出现的时候,你并没有在当下了,你跟随着自己的思维回到了过去,如果你暂时不想去处理这些创伤,那么,可以通过“回到当下”的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去背书和学习,或者用森田疗法的方式,也就是“顺气自然,为所当为”。具体来说,是这样操作的,当你觉察到自己有跟随着自己的想法回到了过去,这个时候提醒自己回来,不用去和这些想法和记忆纠缠,允许他们出现,让它们自然地流走,当我们不去纠缠,不去和它们辩论,也不跟随,研究表明,这些突然出现的想法和记忆其实很快就会消散,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关注呼吸的方式来帮助自己拉回到当下。一般我就是通过五次深呼吸将自己拉回到此时此刻,将注意力锚定在呼吸上,一方面可以放松下来,另一方面因为呼吸是在当下的,关注到了呼吸,就回到了当下。然后,我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背书就沉浸式地背书,该写字就专注地写字,该做题就只是去做题,其他的都不管,我们只做每一个当下需要做的事情,投入其中。而在做这些具体的事情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五感(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去锚定,比如,我们背书的时候,可以背出声音,通过听觉锚定当下;写字的时候去感受手与笔以及本子之间的触感,用视觉去锚定写出的内容等等,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专注的能力。另外,我还想说的是,要注重平衡,如果我们过度紧张,交感神经过度活跃,本身就容易触发压力,思维也会更加紧绷甚至混乱,这就需要我们去主动地放松,比如提到的呼吸放松,也可以每天通过运动的方式放松,或者到大自然的环境里走一走等等,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达到平衡,当你能够张弛有度,也是更有利于背书和学习效率的提升的。暂时想到这么多,供你参考,祝好!

5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余,试着回答你的提问。情绪感知是我们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陈婕君老师在《可塑的我》中写道:很多人无法处理事情或情绪,是因为他们将感受、情绪和想法这三者混为一谈。感受是什么?是人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的一些生理性的、生物性的反应。比如说,有人用针扎你,你感觉疼,这是感受;冬天北风吹来,你感觉冷,这也是感受。感受不仅包含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也包含对自己内在刺激的反应。情绪是什么?是人们对感受的反应。比如说,周围的环境很热使得手心出汗,心跳加速,情绪就是当自己身体很热心跳加速时感到的烦躁或兴奋。情绪和感受一般会通过神经系统的周围神经系统做出反应。想法是什么?是一个人怎样理解、解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因为涉及理解和解释,所以想法一般不产生在周围神经系统,而产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就如题主所写,现在准备考研,但在背书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回想起创伤性的记忆,一直认为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出现这些记忆影响了我的正常背书和学习效率…接下来我们重新梳理这个场景和过程,看看能否在理解自己情感变化的过程,进而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来解决这个情绪感知的问题。当我想到“校园暴力”,脑中闪现的是什么画面?回荡的是什么声音?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或许那一刻我们是委屈的,我们希望有人能来保护自己,或许那一刻我们是愤怒的,我们渴望自己是有力量的。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真诚地对自己说,你现在如此委屈,是因为你过去经历过类似的委屈,你太害怕自己会再次受伤,就让我来理解你,拥抱你,关爱这个渴望被爱的你。和自己的情感坦诚相处,会慢慢安抚烦躁不安的心,让自己从悲伤中暂时走出来。当我想到“父母离婚”,脑中闪现的是什么画面?回荡的是什么声音?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或许那一刻我们是伤心的,我们希望父母能看见自己,或许那一刻我们是无助的,我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其实我们可以尝试找父母沟通,并非要去问责谁,也不是去分辨谁对谁错,而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父母,和往事和解。当我想到“朋友抛弃”,脑中闪现的是什么画面?回荡的是什么声音?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或许那一刻我们是苦涩的,我们希望朋友能认可自己,或许那一刻我们是孤独的,我们渴望友情的陪伴和温暖。其实我们生活中这个世界会有四种关系,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首先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心理的冲突和痛苦不是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源于我们对事情的诠释。所以,尝试喜欢自己,尝试享受独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或许我们还能问问自己,在这些场景中,自己有何回应?如今回首这些场景,自己又有哪些感受?儿时的我们是弱小的,我们不够强大,也得不到支持,所以我们选择了默默忍受和独自悲伤,因此这些创伤性的打击和挫折性的经验仿佛就给我们贴上了一张张标签,我是不重要的、我是没有力量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我们可以尝试对这些标签进行仔细审视,联结身体的情绪变化,观察它们之间的配重和平衡,你会觉知到一些反应可能在一瞬间产生,心理学上称之为“自动思维”或“杂念”。题主说到,在之前准备的考试中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记忆,那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我如何看待考研这件事?如果考研失败,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许我们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或许我们希望通过考验来证明能力,都是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铺路架桥。同时我们也背负了考试的压力,或许我们会想到如果失败,就再次说明自己是没能力的、自己是不值得被期待的…我们可以尝试和情绪和解,当负面思维和不好杂念困扰时,试着对自己默念咒语“那又怎样”,你会发现,其实真的没什么!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足够好的,都是本自具足的,而且这个事实也不需要任何的理由,不附加任何的条件。所以,感受、情绪和想法,实际上是神经系统和大脑对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协调顺畅使得自己内心平静。我们也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他信任并一直给予他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当然我们在自我完善和自我认知的道路上需要不断探索,慢慢的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建构自我评估系统,多多阅读去丰盈自己,多多运动去强大自己,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当你的内核平稳,当你的心情愉悦,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提升。推荐书:《可塑的我》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余,试着回答你的提问。情绪感知是我们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陈婕君老师在《可塑的我》中写道:很多人无法处理事情或情绪,是因为他们将感受、情绪和想法这三者混为一谈。感受是什么?是人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的一些生理性的、生物性的反应。比如说,有人用针扎你,你感觉疼,这是感受;冬天北风吹来,你感觉冷,这也是感受。感受不仅包含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也包含对自己内在刺激的反应。情绪是什么?是人们对感受的反应。比如说,周围的环境很热使得手心出汗,心跳加速,情绪就是当自己身体很热心跳加速时感到的烦躁或兴奋。情绪和感受一般会通过神经系统的周围神经系统做出反应。想法是什么?是一个人怎样理解、解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因为涉及理解和解释,所以想法一般不产生在周围神经系统,而产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就如题主所写,现在准备考研,但在背书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回想起创伤性的记忆,一直认为这些事情对于我来说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现在出现这些记忆影响了我的正常背书和学习效率…接下来我们重新梳理这个场景和过程,看看能否在理解自己情感变化的过程,进而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来解决这个情绪感知的问题。当我想到“校园暴力”,脑中闪现的是什么画面?回荡的是什么声音?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或许那一刻我们是委屈的,我们希望有人能来保护自己,或许那一刻我们是愤怒的,我们渴望自己是有力量的。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真诚地对自己说,你现在如此委屈,是因为你过去经历过类似的委屈,你太害怕自己会再次受伤,就让我来理解你,拥抱你,关爱这个渴望被爱的你。和自己的情感坦诚相处,会慢慢安抚烦躁不安的心,让自己从悲伤中暂时走出来。当我想到“父母离婚”,脑中闪现的是什么画面?回荡的是什么声音?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或许那一刻我们是伤心的,我们希望父母能看见自己,或许那一刻我们是无助的,我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其实我们可以尝试找父母沟通,并非要去问责谁,也不是去分辨谁对谁错,而是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父母,和往事和解。当我想到“朋友抛弃”,脑中闪现的是什么画面?回荡的是什么声音?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或许那一刻我们是苦涩的,我们希望朋友能认可自己,或许那一刻我们是孤独的,我们渴望友情的陪伴和温暖。其实我们生活中这个世界会有四种关系,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与自然,首先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心理的冲突和痛苦不是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源于我们对事情的诠释。所以,尝试喜欢自己,尝试享受独处,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或许我们还能问问自己,在这些场景中,自己有何回应?如今回首这些场景,自己又有哪些感受?儿时的我们是弱小的,我们不够强大,也得不到支持,所以我们选择了默默忍受和独自悲伤,因此这些创伤性的打击和挫折性的经验仿佛就给我们贴上了一张张标签,我是不重要的、我是没有力量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我们可以尝试对这些标签进行仔细审视,联结身体的情绪变化,观察它们之间的配重和平衡,你会觉知到一些反应可能在一瞬间产生,心理学上称之为“自动思维”或“杂念”。题主说到,在之前准备的考试中没有出现过类似的记忆,那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我如何看待考研这件事?如果考研失败,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或许我们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学历,或许我们希望通过考验来证明能力,都是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铺路架桥。同时我们也背负了考试的压力,或许我们会想到如果失败,就再次说明自己是没能力的、自己是不值得被期待的…我们可以尝试和情绪和解,当负面思维和不好杂念困扰时,试着对自己默念咒语“那又怎样”,你会发现,其实真的没什么!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足够好的,都是本自具足的,而且这个事实也不需要任何的理由,不附加任何的条件。所以,感受、情绪和想法,实际上是神经系统和大脑对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协调顺畅使得自己内心平静。我们也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他信任并一直给予他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当然我们在自我完善和自我认知的道路上需要不断探索,慢慢的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建构自我评估系统,多多阅读去丰盈自己,多多运动去强大自己,多和同学老师交流,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当你的内核平稳,当你的心情愉悦,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提升。推荐书:《可塑的我》

2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听你说,背书的时候你是有意识的想到之前的一些创伤的记忆现在考研的压力大,让自己感到痛苦,和之前的创伤性记忆带给自己的痛苦一样。虽然记忆模糊了,但是那种感觉仍然在。让自己感到痛苦,因为自己没办法改变,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而自己考研也存在不确定性,自己也有点担忧和害怕。当特别想改变又改变不了的时候,人就会感到压抑,感到痛苦,之前躲起来的记忆的闸门也被打开。🍀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和放下,他们就不会再伤害你。现在的你和以前已经不同了,你会对当时的自己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现在的你比那时候更加成熟更加勇敢。考研是你的决定还是随大流得选择?你真的想考吗?考不过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最坏的结果你都能接受的话,那就拼力一试。随着你的成长,你能改变的越来越多。加油!

题主你好🍀听你说,背书的时候你是有意识的想到之前的一些创伤的记忆现在考研的压力大,让自己感到痛苦,和之前的创伤性记忆带给自己的痛苦一样。虽然记忆模糊了,但是那种感觉仍然在。让自己感到痛苦,因为自己没办法改变,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而自己考研也存在不确定性,自己也有点担忧和害怕。当特别想改变又改变不了的时候,人就会感到压抑,感到痛苦,之前躲起来的记忆的闸门也被打开。🍀我们需要做的是接纳和放下,他们就不会再伤害你。现在的你和以前已经不同了,你会对当时的自己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现在的你比那时候更加成熟更加勇敢。考研是你的决定还是随大流得选择?你真的想考吗?考不过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最坏的结果你都能接受的话,那就拼力一试。随着你的成长,你能改变的越来越多。加油!

2
评论
分享
  • 16岁,经常内耗,无法情绪管理,对周围环境感到烦躁
    1回答 · 2025.07.13 21:22:16
  • 我的表达被喜欢的博主曲解了,他不听解释还抨击,困惑
    1回答 · 2025.07.13 14:10:38
  • 32岁,母亲去世后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怎么办?
    5回答 · 2025.07.13 12:48:53

日常困惑交流中心

官方
1650人
#迷茫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很多困惑,相聚是缘,愿在这里我们可以温暖,一起成长

抑郁焦虑互助馆

官方
1252人
#抑郁
一个接纳所有情绪的团体,一个相互接纳抱持的温暖小组。本群分享任何小情绪,感到苦闷的时候,都可以来这里,无论是人际中的情绪,还是独自的落寞。

正念训练,改善情绪&睡眠

官方
2289人
#压力大
🧘每天10分钟=1个正念练习,本群专为学习正念课程的同学组建。 群内长期组织“正念共练”的打卡活动📝,还有每日心理学分享,每周聊天室供大家连麦交流📲 👇向下滑动了解《8天正念训练,摆脱情绪困扰》课程安排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