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看了你的描述,真的很不容易,之所以你会拒绝亲密关系,是因为我们进入亲密关系后会退行,在关系中你会展现出自己最脆弱的一面,而这一面你是不确定对方是否是能够接纳和抱持的,而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对自己脆弱的一面是觉得难看和羞耻的。如果你可以与自己和解,能够接纳和抱持自己的脆弱部分,那么,你才会逐渐拥有走进亲密关系的勇气。我想说的是:你的觉察能力很强,你看到了自己羞耻感的来源,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或者你真的不好,而是受到成长经历的影响,我们在早期的经历中体验到了强烈的无价值感。你有提到你和你妈妈的关系,因为没有结婚,你妈不止一次骂过你,每次你妈骂你,你就会头晕目眩,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然后不敢看她,只希望她赶紧骂完离开。因为,如果你回应她,和她吵,只会让责骂的时间变的更久。我想你妈妈和你相处的方式应该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模式吧,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问问她你在一岁以前是怎么被养育的,有没有得到特别稳定的照顾和回应,因为一岁以前是一个人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如果她在关系中没有体验到及时和准确的回应,总是被忽视,那么,她就很难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在关系中自然会没有信任感,而是会保持怀疑的态度。当一个孩子总是被妈妈骂,她的心里会怎么想?她会不会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而为了获得妈妈的爱,她就想要去让妈妈不骂自己,而要让妈妈不骂自己,她有时候可能就不敢去展示那个脆弱的但是却是真实的自己,久而久之,她就会觉得在关系中展示自己的脆弱是不应该的,是羞耻的,是难堪的,是不被允许和接纳的。而这,就是你羞耻感的来源~我们需要看到这些,看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家庭关系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看到你不敢去展示真实的自己,脆弱的自己,并不代表真实的脆弱的自己是可耻的,也不代表那个真实的你是不值得被爱的,恰恰相反,我们要去看见和拥抱那个脆弱的自己,告诉她:你值得被爱,你值得被无条件地接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拥有走进亲密关系的勇气。2.你真正害怕的是那个脆弱的自己,是那个充满羞耻感的自己,是那个无助和无力的自己,而这个部分反而是需要我们勇敢地去拥抱和接纳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完整,才能成为有力量的自己。从你的描述来看,也许你从小到大都在压抑自己的脆弱,你将脆弱和羞耻深深地联结在了一起,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人,就是有阴影的部分,也有光明的部分,如果我们一直压抑自己的阴影部分,我们就无法活出完整的自己,也无法绽放生命的活力。或许在你的潜意识深处,你会觉得只有自己没有了脆弱的部分才值得被爱,才能够更好地进入亲密关系,别人才会爱自己,但实际上这是你的过往经历带给你的错觉,也许你的父母希望你成为一个完美的孩子,从来不允许你展示脆弱,只接纳你的“好”,让你不知不觉就认同了这样的信念,如果我展示脆弱,我就是不好的,我就是不值得被爱的,就会被抛弃……但,你知道吗?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所有人都有自己脆弱的部分,所有人都是有局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的真谛就是两个都不那么完美的人可以在一起互相支持、相互合作、彼此给到对方需求的满足,这样,每个人在关系中都可以变得更好,每个人的自我也可以通过关系得到延伸。而那个真正爱你的人,并不是只爱你的优点,他也会包容你的缺点,他看到你的脆弱不会觉得你是可耻的,而会觉得想要为你做些什么,给到你想要的关怀和支持。所以,别害怕和排斥那个脆弱的自己,而是要去看见她,去拥抱她,去给到她理解、安抚和支持。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闭上眼睛,想象你走进了你心灵深处的神秘花园,在花园里,你看到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她是你的光明面,然后,你又看到那个脆弱的自己,她是你的阴影面,接着,想象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拥抱着那个脆弱的自己,保持一会儿,用自己的光明面去温暖、安抚和支持自己的阴影面,帮助自己走向整合。最后我想说,成长的路或许需要慢慢走一段时间,不用着急,对自己有耐心,也请一直保持对自己友善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请接纳和理解你自己,这份内在的安全感,才是你在任何关系中安全感的来源。以上,供你参考,祝好!
题主,你好,看了你的描述,真的很不容易,之所以你会拒绝亲密关系,是因为我们进入亲密关系后会退行,在关系中你会展现出自己最脆弱的一面,而这一面你是不确定对方是否是能够接纳和抱持的,而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对自己脆弱的一面是觉得难看和羞耻的。如果你可以与自己和解,能够接纳和抱持自己的脆弱部分,那么,你才会逐渐拥有走进亲密关系的勇气。我想说的是:你的觉察能力很强,你看到了自己羞耻感的来源,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反应,并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或者你真的不好,而是受到成长经历的影响,我们在早期的经历中体验到了强烈的无价值感。你有提到你和你妈妈的关系,因为没有结婚,你妈不止一次骂过你,每次你妈骂你,你就会头晕目眩,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然后不敢看她,只希望她赶紧骂完离开。因为,如果你回应她,和她吵,只会让责骂的时间变的更久。我想你妈妈和你相处的方式应该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模式吧,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问问她你在一岁以前是怎么被养育的,有没有得到特别稳定的照顾和回应,因为一岁以前是一个人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如果她在关系中没有体验到及时和准确的回应,总是被忽视,那么,她就很难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在关系中自然会没有信任感,而是会保持怀疑的态度。当一个孩子总是被妈妈骂,她的心里会怎么想?她会不会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而为了获得妈妈的爱,她就想要去让妈妈不骂自己,而要让妈妈不骂自己,她有时候可能就不敢去展示那个脆弱的但是却是真实的自己,久而久之,她就会觉得在关系中展示自己的脆弱是不应该的,是羞耻的,是难堪的,是不被允许和接纳的。而这,就是你羞耻感的来源~我们需要看到这些,看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家庭关系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看到你不敢去展示真实的自己,脆弱的自己,并不代表真实的脆弱的自己是可耻的,也不代表那个真实的你是不值得被爱的,恰恰相反,我们要去看见和拥抱那个脆弱的自己,告诉她:你值得被爱,你值得被无条件地接纳~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拥有走进亲密关系的勇气。2.你真正害怕的是那个脆弱的自己,是那个充满羞耻感的自己,是那个无助和无力的自己,而这个部分反而是需要我们勇敢地去拥抱和接纳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完整,才能成为有力量的自己。从你的描述来看,也许你从小到大都在压抑自己的脆弱,你将脆弱和羞耻深深地联结在了一起,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人,就是有阴影的部分,也有光明的部分,如果我们一直压抑自己的阴影部分,我们就无法活出完整的自己,也无法绽放生命的活力。或许在你的潜意识深处,你会觉得只有自己没有了脆弱的部分才值得被爱,才能够更好地进入亲密关系,别人才会爱自己,但实际上这是你的过往经历带给你的错觉,也许你的父母希望你成为一个完美的孩子,从来不允许你展示脆弱,只接纳你的“好”,让你不知不觉就认同了这样的信念,如果我展示脆弱,我就是不好的,我就是不值得被爱的,就会被抛弃……但,你知道吗?所有人都是不完美的,所有人都有自己脆弱的部分,所有人都是有局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的真谛就是两个都不那么完美的人可以在一起互相支持、相互合作、彼此给到对方需求的满足,这样,每个人在关系中都可以变得更好,每个人的自我也可以通过关系得到延伸。而那个真正爱你的人,并不是只爱你的优点,他也会包容你的缺点,他看到你的脆弱不会觉得你是可耻的,而会觉得想要为你做些什么,给到你想要的关怀和支持。所以,别害怕和排斥那个脆弱的自己,而是要去看见她,去拥抱她,去给到她理解、安抚和支持。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闭上眼睛,想象你走进了你心灵深处的神秘花园,在花园里,你看到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她是你的光明面,然后,你又看到那个脆弱的自己,她是你的阴影面,接着,想象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拥抱着那个脆弱的自己,保持一会儿,用自己的光明面去温暖、安抚和支持自己的阴影面,帮助自己走向整合。最后我想说,成长的路或许需要慢慢走一段时间,不用着急,对自己有耐心,也请一直保持对自己友善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请接纳和理解你自己,这份内在的安全感,才是你在任何关系中安全感的来源。以上,供你参考,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