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男,我可能要去精神病院住院了,求一些心理建设

匿名用户
#医院机构#治疗方法#心理咨询
35岁,男,孩子8岁 病史:抑郁状态5年半,一直在吃精卫的药。起因是工作问题、育儿问题。 近期,医院诊断:抑郁发作。已请了5周病假没上班,上周精卫的门诊医生说,一直请假、没好转也不是办法,上次建议你住院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医生说,住院要一个月起。网上搜了些资料,好像会收手机。 可能要做MECT或rTMS 怎么跟孩子解释呢?:( 而且,如果心结解不开,住院也不一定能好吧 补充个人情况:抑郁,焦虑,可能有些偏执;边缘人格倾向;假自体支撑,真自体非常非常空虚;近期因要花时间陪伴ADHD的孩子,而不能抽出精力学习自己的工作技能(实际上我一直没接纳我自己可能学不会这份工作、或我不能适应任何一份工作),自体破碎;极度精神退缩,5周来每天躺在床上。 按精卫医生的说法,本周可能就要去住院了。

35岁,男,孩子8岁 病史:抑郁状态5年半,一直在吃精卫的药。起因是工作问题、育儿问题。 近期,医院诊断:抑郁发作。已请了5周病假没上班,上周精卫的门诊医生说,一直请假、没好转也不是办法,上次建议你住院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医生说,住院要一个月起。网上搜了些资料,好像会收手机。 可能要做MECT或rTMS 怎么跟孩子解释呢?:( 而且,如果心结解不开,住院也不一定能好吧 补充个人情况:抑郁,焦虑,可能有些偏执;边缘人格倾向;假自体支撑,真自体非常非常空虚;近期因要花时间陪伴ADHD的孩子,而不能抽出精力学习自己的工作技能(实际上我一直没接纳我自己可能学不会这份工作、或我不能适应任何一份工作),自体破碎;极度精神退缩,5周来每天躺在床上。 按精卫医生的说法,本周可能就要去住院了。

74阅读
·1回答
收藏
在住院期间,医院的治疗手段相对来说是比较综合的。相比之下,门诊往往很难提供全面的支持。而住院治疗则可以打破长期卧床的模式。当一个人陷入抑郁状态时,往往会感到无力,社会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家庭工作也很无力。我的部分来访住院接受干预的效果还是很不错,很多来访在病情严重的情况我也会建议住院干预,毕竟单人工作和团队工作当中团队工作可以给予你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此外,您还有一个孩子需要照顾。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考虑住院治疗。有些医院设有开放性病房,您可以根据当地医院的具体情况,看看是否可以让孩子陪伴在身边。不过,如何向孩子解释住院的问题也很重要。对于一个8岁的小孩来说,即使他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并不一定会影响他对住院的理解。您可以明确地告诉他,您现在受到了一些伤害,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甚至需要住院。您还可以告诉他,在住院期间,每周会有探视时间,您可以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天天见面,因为医院有自己的规则。孩子对于这些理解取决于父母的开放和接纳程度,并不要为此感觉到羞耻或者不好意思和孩子说,积极面对问题是给予孩子最大的榜样。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不会一直是孩子的英雄。针对您提到的假自体或空虚感的干预,我建议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如果住院,可以结合治疗师的建议,尝试一些艺术表达的方式或参加团体活动,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帮助您看到其他的可能性。总的来说,我觉得您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但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做到“足够好”就足够了。这种“足够好”并不意味着您需要时时刻刻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如果确实无法住院,家里条件不允许或者您实在走不开,您也可以选择一周进行多次心理治疗,并结合医生的建议,制定替代方案。

在住院期间,医院的治疗手段相对来说是比较综合的。相比之下,门诊往往很难提供全面的支持。而住院治疗则可以打破长期卧床的模式。当一个人陷入抑郁状态时,往往会感到无力,社会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家庭工作也很无力。我的部分来访住院接受干预的效果还是很不错,很多来访在病情严重的情况我也会建议住院干预,毕竟单人工作和团队工作当中团队工作可以给予你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此外,您还有一个孩子需要照顾。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考虑住院治疗。有些医院设有开放性病房,您可以根据当地医院的具体情况,看看是否可以让孩子陪伴在身边。不过,如何向孩子解释住院的问题也很重要。对于一个8岁的小孩来说,即使他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也并不一定会影响他对住院的理解。您可以明确地告诉他,您现在受到了一些伤害,需要去医院接受治疗,甚至需要住院。您还可以告诉他,在住院期间,每周会有探视时间,您可以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天天见面,因为医院有自己的规则。孩子对于这些理解取决于父母的开放和接纳程度,并不要为此感觉到羞耻或者不好意思和孩子说,积极面对问题是给予孩子最大的榜样。作为孩子父母的我们不会一直是孩子的英雄。针对您提到的假自体或空虚感的干预,我建议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如果住院,可以结合治疗师的建议,尝试一些艺术表达的方式或参加团体活动,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帮助您看到其他的可能性。总的来说,我觉得您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但作为孩子的养育者,做到“足够好”就足够了。这种“足够好”并不意味着您需要时时刻刻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如果确实无法住院,家里条件不允许或者您实在走不开,您也可以选择一周进行多次心理治疗,并结合医生的建议,制定替代方案。

3
评论
分享
  • 我很后悔之前和爸爸吵还嫌弃姥爷,为什么死的不是我?
    1回答 · 2025.04.03 23:01:41
  • 抑郁症太久了,七年一直躺家里没上班,自我厌弃,咋办
    4回答 · 2025.04.03 15:03:51
  • 2回答 · 2025.04.02 20:28:07

心理学研究会

官方
2571人
#行为问题
欢迎热爱心理学的到来,相信你一定对心理学充满着好奇,一起用专业知识来分享未知吧 1、日常分享专业知识解读 2、日常困扰互帮互助 3、专业交流与答疑 4、更多希望你来补充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