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怎么才能不敏感?转变心态还是转变社交方法?

匿名用户
#杂乱#焦虑#困惑
刚开学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玩那两个朋友大一上学期就一起玩 我算是后加入的吧 但是我们仨磨合的还算可以 也没说不带这个 不带那个玩 不过我不算太喜欢她俩 因为一些其他原因 现在有个烦恼的事情就是因为是三个人嘛 在一起上课的时候 我坐边上 中间的那个就会和另一个人说话 我就算被忽略了(因为我属于不太愿意主动的人 别人找我我就说会 不找也就算了 我偶尔会主动说两句)她俩一直聊聊聊 跟我就偶尔说几句 我有点难受说实话 这种被忽略感觉不太好 因为上学期我跟其他两个朋友也是这样 这学期跟她俩也是这样 我想过主动参与 但是我一旦不主动人家就不会带着我了 所以我也不愿意热脸贴冷屁股 真的感觉有点烦 所以现在心里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应激 就是一遇到三个人的时候就有点“害怕” 是我太敏感了吗 我应该转变下心态的吧 还是转变下社交的方法…。

刚开学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玩那两个朋友大一上学期就一起玩 我算是后加入的吧 但是我们仨磨合的还算可以 也没说不带这个 不带那个玩 不过我不算太喜欢她俩 因为一些其他原因 现在有个烦恼的事情就是因为是三个人嘛 在一起上课的时候 我坐边上 中间的那个就会和另一个人说话 我就算被忽略了(因为我属于不太愿意主动的人 别人找我我就说会 不找也就算了 我偶尔会主动说两句)她俩一直聊聊聊 跟我就偶尔说几句 我有点难受说实话 这种被忽略感觉不太好 因为上学期我跟其他两个朋友也是这样 这学期跟她俩也是这样 我想过主动参与 但是我一旦不主动人家就不会带着我了 所以我也不愿意热脸贴冷屁股 真的感觉有点烦 所以现在心里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应激 就是一遇到三个人的时候就有点“害怕” 是我太敏感了吗 我应该转变下心态的吧 还是转变下社交的方法…。

105阅读
·4回答
收藏
题主,你好:被冷落的感觉着实让人不舒服。三个人在一起,两个人一起说话,总会有一个人被冷落,而且这个人经常是你。由于你本来就是后加入的,所以在心理上你总是有一些想法,也由于自己的性格劣势,不是主动的人,所以让自己显得更加的孤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但是朋友的不确定性让我们的关系产生了害怕,当我们被冷落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第一:不是我不好。这个时候心理上可能出现一些声音,比如说是不是我不够好?他们两个故意排斥我。是不是因为我不受欢迎?在心底上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呢?这大概率上会影响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吗?全面吗?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和优势。我想题主也应该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写在本上列举出来。让自己对自己更加的自信。自信是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第二,主动出击。主动出击的人才有选择权,你也提到自己总是被动的,不太主动愿意和人说话,别人找你,你就会说别人不找你偶尔会主动说两句,我们想要与他人产生联系,如果把主动权都放在别人的手里,那么别人搭理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不被冷落,不搭理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是被搁置的那一个,所以主动出击的人才更有优势。题主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弱点,那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热点改正他,也许第一次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心理上的难,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练习的。只要他人没有明确的表示出讨厌,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与人亲近的办法之一就是经常的联系和说话。虽然看似是三人小组,但是只要你足够活跃,你也可以完美的融入到两个人中间,也许更有心思的人会主动的占据一个人为好友。可能你会觉得这样会不会太坏了?但是什么是好坏呢?你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朋友。🌿第三,更专注于自己。感觉到你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很在乎关系,但这些事情可能太浪费自己的时间了,我们可以把专注力更多的放在自我提升上,比如去读书,去运动,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掌控感。朋友当然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是它也只是一部分,你还有很多其他可追求的。在任何方面都去突破自己。我们必须踏破自己的自卑,勇敢的走出这一步。推荐阅读,自卑与超越。推荐阅读,这就是人性。不知道题主平时爱不爱读书,这两本书确实是我受益匪浅的,我也是一个自卑的人,虽然现在我依旧敏感,但是生活可控了。自卑和原生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但若彻底的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也很难,可是我还是要努力的改变一些东西,成为现在不焦虑的自己。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平台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师。

题主,你好:被冷落的感觉着实让人不舒服。三个人在一起,两个人一起说话,总会有一个人被冷落,而且这个人经常是你。由于你本来就是后加入的,所以在心理上你总是有一些想法,也由于自己的性格劣势,不是主动的人,所以让自己显得更加的孤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但是朋友的不确定性让我们的关系产生了害怕,当我们被冷落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第一:不是我不好。这个时候心理上可能出现一些声音,比如说是不是我不够好?他们两个故意排斥我。是不是因为我不受欢迎?在心底上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呢?这大概率上会影响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吗?全面吗?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和优势。我想题主也应该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写在本上列举出来。让自己对自己更加的自信。自信是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第二,主动出击。主动出击的人才有选择权,你也提到自己总是被动的,不太主动愿意和人说话,别人找你,你就会说别人不找你偶尔会主动说两句,我们想要与他人产生联系,如果把主动权都放在别人的手里,那么别人搭理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不被冷落,不搭理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是被搁置的那一个,所以主动出击的人才更有优势。题主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性格弱点,那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热点改正他,也许第一次的时候总是有一些心理上的难,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练习的。只要他人没有明确的表示出讨厌,我们就可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想法。与人亲近的办法之一就是经常的联系和说话。虽然看似是三人小组,但是只要你足够活跃,你也可以完美的融入到两个人中间,也许更有心思的人会主动的占据一个人为好友。可能你会觉得这样会不会太坏了?但是什么是好坏呢?你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朋友。🌿第三,更专注于自己。感觉到你是一个很敏感的人,很在乎关系,但这些事情可能太浪费自己的时间了,我们可以把专注力更多的放在自我提升上,比如去读书,去运动,让自己变得更好,更有掌控感。朋友当然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是它也只是一部分,你还有很多其他可追求的。在任何方面都去突破自己。我们必须踏破自己的自卑,勇敢的走出这一步。推荐阅读,自卑与超越。推荐阅读,这就是人性。不知道题主平时爱不爱读书,这两本书确实是我受益匪浅的,我也是一个自卑的人,虽然现在我依旧敏感,但是生活可控了。自卑和原生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但若彻底的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也很难,可是我还是要努力的改变一些东西,成为现在不焦虑的自己。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平台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师。

5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有三个人的友谊。在三个人当中,被忽略确实是让人难受的一件事,会认为被冷落了。我其实也处于这种情形吧,所以和你有同感。我和两个舍友也是建了个群,我们三个人会偶尔出去玩。我和你一样,也没有说上很喜欢他们。就是一起偶尔说说话的舍友。在大学时候,其实想找到一个同频的人挺难的,找到一个和自己关系很好的人不亚于找一个好伴侣。你说你是一个不主动的人,大多都需要别人主动,又不想被忽略。其实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我们在交往当中,往往都不愿意被冷落。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说是你不感兴趣的,你就算加入他们或许也不会开心。所以说也不必太在意这些。既然那两个朋友对你来说也不是很重要,或许只是相对于别人来说,有点话题聊。那么不妨就是顺其自然吧。做自己想做的,不喜欢的话题也不必非要融合进去。俗话说的好,融不进的圈子就不要融合了。总的来说,就是放平心态吧。朋友往往就是阶段性的,不必太在意。就让他顺其自然,着重于自己,不必为人际关系焦虑太多。

题主你好,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有三个人的友谊。在三个人当中,被忽略确实是让人难受的一件事,会认为被冷落了。我其实也处于这种情形吧,所以和你有同感。我和两个舍友也是建了个群,我们三个人会偶尔出去玩。我和你一样,也没有说上很喜欢他们。就是一起偶尔说说话的舍友。在大学时候,其实想找到一个同频的人挺难的,找到一个和自己关系很好的人不亚于找一个好伴侣。你说你是一个不主动的人,大多都需要别人主动,又不想被忽略。其实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我们在交往当中,往往都不愿意被冷落。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说是你不感兴趣的,你就算加入他们或许也不会开心。所以说也不必太在意这些。既然那两个朋友对你来说也不是很重要,或许只是相对于别人来说,有点话题聊。那么不妨就是顺其自然吧。做自己想做的,不喜欢的话题也不必非要融合进去。俗话说的好,融不进的圈子就不要融合了。总的来说,就是放平心态吧。朋友往往就是阶段性的,不必太在意。就让他顺其自然,着重于自己,不必为人际关系焦虑太多。

2
评论
分享
您好。我在您身上仿佛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我们是否都是比较具有边界感的人,同时,我们会享受热闹,也能享受独处的时候。对于朋友的交谈,我们也无需时时刻刻参与其中,我们依然把注意力放在当前自己在做的事情上,当遇上朋友有所求助的问题,我们也能凭借自己独立的思考而给出适当的意见。其实,真正的智者并不是无时无刻夸夸其谈,而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能说出最合适的话语和意见。社交,除了能互相给予陪伴,我们也能成为对方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便是我们能提供给到对方的价值,当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冷静思考而给予对方适当的意见,这就是我们能给到社交朋友的价值。无需担心被“冷落”,只是我们对日常交谈的参与程度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您好。我在您身上仿佛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我们是否都是比较具有边界感的人,同时,我们会享受热闹,也能享受独处的时候。对于朋友的交谈,我们也无需时时刻刻参与其中,我们依然把注意力放在当前自己在做的事情上,当遇上朋友有所求助的问题,我们也能凭借自己独立的思考而给出适当的意见。其实,真正的智者并不是无时无刻夸夸其谈,而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能说出最合适的话语和意见。社交,除了能互相给予陪伴,我们也能成为对方的一份礼物,这份礼物便是我们能提供给到对方的价值,当对方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冷静思考而给予对方适当的意见,这就是我们能给到社交朋友的价值。无需担心被“冷落”,只是我们对日常交谈的参与程度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2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思萌儿。谢谢你的提问。上课的时候,你另外两个朋友经常聊天,而和你聊的比较少,于是你感觉被忽略了,在上学期遇到的朋友也是这样。可你需要她们一直跟你聊天吗?估计也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么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她们需要一直聊天是她们的需要,而非你的需要。就像她们天天喝奶茶,而你注重养生基本不喝奶茶,那你会因为她们喝奶茶时没有请你喝而感觉被忽略吗?不会,本来你也不需要喝。即使你需要和人聊天,也未必非要和这两个朋友聊天,也未必要在她们一直聊天的时候和她们聊天。可以找其他人聊天或者换个时间和她们聊。所以是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而感觉被忽略,可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不是这两个朋友的义务。那么事实可能是这样,你看到两个朋友聊的很开心,自己也有了聊天的需要,可估计你也没和朋友说这个需要,然后希望朋友来满足你的需要,就像一个婴儿渴了却不知道怎么告诉妈妈,只能通过哭声希望妈妈能够读懂自己的心思喂自己水喝。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妈妈,她们也不知道你需要什么,你也长大了,也不可能希望别人能够读懂你的需要,你需要表达出你的需要,然后别人才能知道,才能给予满足的可能,当然也有可能遭遇拒绝。但你似乎又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这可能被拒绝,就像你所说,热脸贴个冷屁股,这像是为自己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找个借口:看吧,别人就是这么冷漠,自己还是不主动为好。当自己的需要没被看见时感觉被忽略,而如果自己主动提出需要没被满足又会感觉很没面子,似乎别人需要时刻关注你的需要且不能拒绝时你才满意,这种状态像一个成年的大学生还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所以当你和朋友在一起感到敏感时,可能是过度关注自己的需要有没有被满足,这就需要把自己关注的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开一些,可以关注一下你的朋友需要什么,你能为你的朋友做点什么。

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思萌儿。谢谢你的提问。上课的时候,你另外两个朋友经常聊天,而和你聊的比较少,于是你感觉被忽略了,在上学期遇到的朋友也是这样。可你需要她们一直跟你聊天吗?估计也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么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她们需要一直聊天是她们的需要,而非你的需要。就像她们天天喝奶茶,而你注重养生基本不喝奶茶,那你会因为她们喝奶茶时没有请你喝而感觉被忽略吗?不会,本来你也不需要喝。即使你需要和人聊天,也未必非要和这两个朋友聊天,也未必要在她们一直聊天的时候和她们聊天。可以找其他人聊天或者换个时间和她们聊。所以是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而感觉被忽略,可满足自己的需要并不是这两个朋友的义务。那么事实可能是这样,你看到两个朋友聊的很开心,自己也有了聊天的需要,可估计你也没和朋友说这个需要,然后希望朋友来满足你的需要,就像一个婴儿渴了却不知道怎么告诉妈妈,只能通过哭声希望妈妈能够读懂自己的心思喂自己水喝。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妈妈,她们也不知道你需要什么,你也长大了,也不可能希望别人能够读懂你的需要,你需要表达出你的需要,然后别人才能知道,才能给予满足的可能,当然也有可能遭遇拒绝。但你似乎又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因为这可能被拒绝,就像你所说,热脸贴个冷屁股,这像是为自己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找个借口:看吧,别人就是这么冷漠,自己还是不主动为好。当自己的需要没被看见时感觉被忽略,而如果自己主动提出需要没被满足又会感觉很没面子,似乎别人需要时刻关注你的需要且不能拒绝时你才满意,这种状态像一个成年的大学生还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所以当你和朋友在一起感到敏感时,可能是过度关注自己的需要有没有被满足,这就需要把自己关注的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开一些,可以关注一下你的朋友需要什么,你能为你的朋友做点什么。

2
1
分享
  • 梦里母亲手抓铁链拽着我,跟着她,这个画面意味着什么
    2回答 · 2025.05.03 21:12:41
  • 对攻击者认同并内化了,怎么办?有何具体方法逐渐消除
    2回答 · 2025.05.03 16:42:05
  • 高中生,曾经喜欢我的男生故意在我面前秀恩爱,好难受
    8回答 · 2025.05.03 10:10:06

心理学研究会

官方
1556人
#行为问题
欢迎热爱心理学的到来,相信你一定对心理学充满着好奇,一起用专业知识来分享未知吧 1、日常分享专业知识解读 2、日常困扰互帮互助 3、专业交流与答疑 4、更多希望你来补充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