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有幸看到你的求助,能够感受到身边有一个总是满口脏话的舍友让你倍感无奈,无助,愤怒。言为心声。每个人呈现在他人面前的状态,行为举止,情绪状态都是内心地表达,外现。我们与外在他人的关系就是我们与内在自己关系的投射。这个舍友在与你相处的过程中经常爆粗口,而且容易情绪化的背后其实是他对内在的自己太多的嫌弃,苛责,不满,当他对内在自我的这一部分没有明确地觉察时,他就在无意识中把这一部分向外投射到了身边人的身上。你之所以会被这个舍友的言语行为所影响,产生不舒服的情绪感受,一方面取决于你对他言语行为的解读和归因,那就是你把他说脏话解读为是他没有素质,脾气坏,这些都是涉及他人格特征的标签化,当你对他有了这种固化的认知偏见时,你就无法以其他的视角来解读他的行为举止,比如,好奇他为什么会说那样的话,容易情绪化,想要对他有更多地了解,而不是本能地排斥,否定。你说呢?所以,这是需要你尝试去觉察的。外在他人也是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外在他人那些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言语行为,情绪状态可能是我们内在也有的,只是我们不敢直面的。特别是当我们对内在的这一部分也没有清晰地觉察时,我们就会把自己内在的这一部分投射给他人。也就是你要尝试去觉察你所描述的这个舍友经常说脏话,脾气坏,是否只是在与你相处的过程中才会有的,还是在于其他舍友的相处过程中也是如此。同时,你也一定要明白,如果你已成年,面对他人让你感觉不舒服的言语行为,你可以尝试在那个当下勇敢真诚地说出自己内在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也就是让他人明确意识到他的言语行为伤害到了你,你不可以被这样对待。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和资源。虽然别人怎么对你是你不能掌控和决定的,但是你可以确定的是面对他人让你感觉不舒服的言语行为,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做出回应,这是你在关系中坚守自己保护的边界。你说呢?当然,能够在自己受到伤害时勇敢而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前提一定是你能够由内而外地全然悦纳自己,坚信自己足够好,自己值得被自己和他人好好对待,否则,你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和底气来保护自己的。甚至还会陷入到被他人伤害的负面情绪的内耗中,比如,自我否定,自我攻击。所以,对于你的困扰和痛苦,一方面你需要尝试去觉察自己是否有认知偏见,一方面要学习更好地自我接纳,培养自信,提升自我价值感。关系是互动的结果。把渴望他人发生改变的意愿和期待收回到自己身上,努力地学习成长自己,改变自己。当你学会了爱自己,全然地接纳自己,尊重自己,那么你对待自己的方式就会引导他人对待你的方式。你说呢?推荐你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被你教会的》《你就是答案》。
你好呀!有幸看到你的求助,能够感受到身边有一个总是满口脏话的舍友让你倍感无奈,无助,愤怒。言为心声。每个人呈现在他人面前的状态,行为举止,情绪状态都是内心地表达,外现。我们与外在他人的关系就是我们与内在自己关系的投射。这个舍友在与你相处的过程中经常爆粗口,而且容易情绪化的背后其实是他对内在的自己太多的嫌弃,苛责,不满,当他对内在自我的这一部分没有明确地觉察时,他就在无意识中把这一部分向外投射到了身边人的身上。你之所以会被这个舍友的言语行为所影响,产生不舒服的情绪感受,一方面取决于你对他言语行为的解读和归因,那就是你把他说脏话解读为是他没有素质,脾气坏,这些都是涉及他人格特征的标签化,当你对他有了这种固化的认知偏见时,你就无法以其他的视角来解读他的行为举止,比如,好奇他为什么会说那样的话,容易情绪化,想要对他有更多地了解,而不是本能地排斥,否定。你说呢?所以,这是需要你尝试去觉察的。外在他人也是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外在他人那些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言语行为,情绪状态可能是我们内在也有的,只是我们不敢直面的。特别是当我们对内在的这一部分也没有清晰地觉察时,我们就会把自己内在的这一部分投射给他人。也就是你要尝试去觉察你所描述的这个舍友经常说脏话,脾气坏,是否只是在与你相处的过程中才会有的,还是在于其他舍友的相处过程中也是如此。同时,你也一定要明白,如果你已成年,面对他人让你感觉不舒服的言语行为,你可以尝试在那个当下勇敢真诚地说出自己内在真实的感受和需求,也就是让他人明确意识到他的言语行为伤害到了你,你不可以被这样对待。作为一个成年人,你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和资源。虽然别人怎么对你是你不能掌控和决定的,但是你可以确定的是面对他人让你感觉不舒服的言语行为,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做出回应,这是你在关系中坚守自己保护的边界。你说呢?当然,能够在自己受到伤害时勇敢而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前提一定是你能够由内而外地全然悦纳自己,坚信自己足够好,自己值得被自己和他人好好对待,否则,你是没有这样的能力和底气来保护自己的。甚至还会陷入到被他人伤害的负面情绪的内耗中,比如,自我否定,自我攻击。所以,对于你的困扰和痛苦,一方面你需要尝试去觉察自己是否有认知偏见,一方面要学习更好地自我接纳,培养自信,提升自我价值感。关系是互动的结果。把渴望他人发生改变的意愿和期待收回到自己身上,努力地学习成长自己,改变自己。当你学会了爱自己,全然地接纳自己,尊重自己,那么你对待自己的方式就会引导他人对待你的方式。你说呢?推荐你读《别人怎么对你都是被你教会的》《你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