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看到这个提问的时候,我眼前浮现出一位前同事的样子,那时候大家都在背后叫她“女王”。这位同事跟你描述的蛮相似的,好像别人和环境都应该以她为中心。自我中心在心理学意义上可以用自恋来解释,或者说自我中心是一种“高自恋”的人格。我观察到的高自恋者的最突出特点是有强烈的、明确的欲望,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他们不是“眼里没有别人”,而是眼里的别人会被其当成工具,倾向于要求别人不折不扣地配合他们。另外,高自恋者方方面面都想赢过别人,他们并非单纯在想象中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而是在行动上时刻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就是比别人优越。从心理学的客体关系角度来看,高自恋者在关系中处在一个索取的位置上。他/她在关系中的体验偏向于单一,往往缺少丰富和深刻的内涵。除了部分天生的性格因素之外,这样的个体在家庭和成长中可能缺少父母的情感关照。我在学习过程中曾记录下一段话,感觉对这样的个体描述得很清晰:“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对孩子有充分的情感关照,接受孩子投射过来的各种感受:攻击、恐惧、亲近、嫉妒、紧张、释然……当孩子的这些情感得到涵容和反馈,孩子跟客体的关系就会变得更生动,也更深刻。”当父母不能接纳孩子的感受时,孩子就无法体验到跟外部他人的多元的联结,而且也容易在长大之后通过向外索取来弥补童年的缺失。跟高自恋的人打交道,毫无疑问是不容易的。识别出他们的自恋/自我中心特质之后,在相处中可以适当地保持距离。即使不能拉开物理距离、工作距离,也可以设立心理边界,面对他们的控制、贬低或索取时明确底线。对于高自恋的人来说,妥协、迎合并不会让他们改善自己的态度,所以树立边界是很必要的。
你好。看到这个提问的时候,我眼前浮现出一位前同事的样子,那时候大家都在背后叫她“女王”。这位同事跟你描述的蛮相似的,好像别人和环境都应该以她为中心。自我中心在心理学意义上可以用自恋来解释,或者说自我中心是一种“高自恋”的人格。我观察到的高自恋者的最突出特点是有强烈的、明确的欲望,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他们不是“眼里没有别人”,而是眼里的别人会被其当成工具,倾向于要求别人不折不扣地配合他们。另外,高自恋者方方面面都想赢过别人,他们并非单纯在想象中认为自己比别人强,而是在行动上时刻想方设法“证明”自己就是比别人优越。从心理学的客体关系角度来看,高自恋者在关系中处在一个索取的位置上。他/她在关系中的体验偏向于单一,往往缺少丰富和深刻的内涵。除了部分天生的性格因素之外,这样的个体在家庭和成长中可能缺少父母的情感关照。我在学习过程中曾记录下一段话,感觉对这样的个体描述得很清晰:“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对孩子有充分的情感关照,接受孩子投射过来的各种感受:攻击、恐惧、亲近、嫉妒、紧张、释然……当孩子的这些情感得到涵容和反馈,孩子跟客体的关系就会变得更生动,也更深刻。”当父母不能接纳孩子的感受时,孩子就无法体验到跟外部他人的多元的联结,而且也容易在长大之后通过向外索取来弥补童年的缺失。跟高自恋的人打交道,毫无疑问是不容易的。识别出他们的自恋/自我中心特质之后,在相处中可以适当地保持距离。即使不能拉开物理距离、工作距离,也可以设立心理边界,面对他们的控制、贬低或索取时明确底线。对于高自恋的人来说,妥协、迎合并不会让他们改善自己的态度,所以树立边界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