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我是余,我们试着从三方面来聊聊你的话题。先来说说代际和传承:我们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很多时候都带有原生家庭中某个人的影子。如孩子和家长情绪很像,如孩子和家长职业相同,如孩子和家长共同的信仰等等。在家族里面,能够传承下来的某些特质,如某种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最普遍。就如题主所写,妈妈总能激发我的怒火。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被妈妈每天吐槽生病,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也可问问自己,妈妈吐槽生病是她内心的什么需求?妈妈夸大吐槽,又是她内心的什么需求?我们是否主动找妈妈沟通过?再来说说情绪: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组成,每一种情绪都可能是我们的内心诉求未得到满足。当我们错过晋升提薪的机会,我们会难过;失去珍藏多年的宝贝,我们会愤怒。就如题主所写,时不时地讨厌妈妈,总能激发我的怒火。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讨厌妈妈,是自己的内心什么需求?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我们和妈妈发火后,问题得到解决了吗?所有的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我们觉察到情绪时,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我在担心什么?这让我又联想到了什么?”当我们开始接纳自己的情绪,并让情绪流动起来,就不会轻易发生由于情绪压抑导致的行为扭曲。我们也可以试着记录自己此刻的感受是什么?你的书写只面对自己,所以尽管大胆坦诚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既能帮助我们了解情绪的产生和影响,也能帮助我们厘清问题的根源。很多事情不必纠结于对错之间,尤其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场合。有时候接纳真实的自我,也接纳真实的母亲,或许使得我们豁然开朗。最后说说爱自己:题主这样的想法和情绪显然对你的生活会有影响,不过我们还是及时的觉察到自己情绪,并有非常明确的价值观。那我们就从关爱自己开始,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照顾好自己的感受。我们可以和母亲来一次坦诚沟通,首先向母亲道歉,是自己情绪激动也好,是自己失去理智的发火行为也罢,总之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歉意,然后再说出自己的需求,希望母亲能做些什么。同时还得听听母亲的心声,听听她和你相处的一些感受,以及她对你的一些期待,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沟通既能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疏导和释放,也能更了解目前,增进彼此的亲子关系。当然我们需要做两手准备,如果母亲心情欣然接受,我们皆大欢喜。如果母亲一下子不能接受,我们也不要灰心,毕竟自己激动的行为不理智,我们创造合适的机会再次道歉,相信时间和诚意能得到母亲的宠爱。我们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我们也可多和母亲散散步,追追剧,让自己心情愉悦,让自己身心放松,你会更从容地面对家人,祝福你!
题主你好,我是余,我们试着从三方面来聊聊你的话题。先来说说代际和传承:我们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很多时候都带有原生家庭中某个人的影子。如孩子和家长情绪很像,如孩子和家长职业相同,如孩子和家长共同的信仰等等。在家族里面,能够传承下来的某些特质,如某种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最普遍。就如题主所写,妈妈总能激发我的怒火。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被妈妈每天吐槽生病,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也可问问自己,妈妈吐槽生病是她内心的什么需求?妈妈夸大吐槽,又是她内心的什么需求?我们是否主动找妈妈沟通过?再来说说情绪:情绪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组成,每一种情绪都可能是我们的内心诉求未得到满足。当我们错过晋升提薪的机会,我们会难过;失去珍藏多年的宝贝,我们会愤怒。就如题主所写,时不时地讨厌妈妈,总能激发我的怒火。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们讨厌妈妈,是自己的内心什么需求?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我们和妈妈发火后,问题得到解决了吗?所有的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我们觉察到情绪时,可以试着问问自己:“我在担心什么?这让我又联想到了什么?”当我们开始接纳自己的情绪,并让情绪流动起来,就不会轻易发生由于情绪压抑导致的行为扭曲。我们也可以试着记录自己此刻的感受是什么?你的书写只面对自己,所以尽管大胆坦诚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既能帮助我们了解情绪的产生和影响,也能帮助我们厘清问题的根源。很多事情不必纠结于对错之间,尤其是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场合。有时候接纳真实的自我,也接纳真实的母亲,或许使得我们豁然开朗。最后说说爱自己:题主这样的想法和情绪显然对你的生活会有影响,不过我们还是及时的觉察到自己情绪,并有非常明确的价值观。那我们就从关爱自己开始,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照顾好自己的感受。我们可以和母亲来一次坦诚沟通,首先向母亲道歉,是自己情绪激动也好,是自己失去理智的发火行为也罢,总之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歉意,然后再说出自己的需求,希望母亲能做些什么。同时还得听听母亲的心声,听听她和你相处的一些感受,以及她对你的一些期待,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沟通既能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疏导和释放,也能更了解目前,增进彼此的亲子关系。当然我们需要做两手准备,如果母亲心情欣然接受,我们皆大欢喜。如果母亲一下子不能接受,我们也不要灰心,毕竟自己激动的行为不理智,我们创造合适的机会再次道歉,相信时间和诚意能得到母亲的宠爱。我们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我们也可多和母亲散散步,追追剧,让自己心情愉悦,让自己身心放松,你会更从容地面对家人,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