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看了你的问题描述,我感受到了你因和母亲之间剧烈的冲突而产生的愤怒,无奈及无助的心情,抱抱你!由于仅仅从这几百字的描述中看不到你们日常的相处情况,在我的想象中,就有点儿不真实的感觉,怎么妈妈和孩子就到了这种几乎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不过呢,我也感受到了,这是妈妈和孩子的相爱相杀,这和仇家的那种冲突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像你说的,如果你能做到真像你想象中那么绝情就好了。唉,妈妈和孩子这是血浓于水的情啊,孩子因妈妈而生,是妈妈生命的延续,妈妈是孩子的源头,是孩子的起点,绝情真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我看到了你为了和妈妈相处好而做的努力,前期你一直察言观色,生活的那叫一个累呀,后期呢,你又积极的去努力学习知识去学习心理学,去做咨询去求助,可以说你一直在追求改变和妈妈关系的路上,真的,这种心心念念想改变,更会使你本来累上再加累,看出了你为改变的用心,可是想处这么多年的模式,改变起来不能说像愚公移山那么难,真的你会让咱看不到希望的因为你说感觉求助白费了,感受到了你和妈妈吵架后的那个濒临崩溃的心情,这种滋味真的太难受了,再次抱抱你!我们学习、咨询学到的一些东西,可以说是理论上的东西偏多,一用到实际情况,比如说今天和妈妈的这样争吵,可能学到的那些个理论早抛到脑后了,看到妈妈那样的态度,像你被激起的,你说的这些情绪:他今天用一壶近乎挑衅的语气说,有种你拿刀杀了我呀,我感觉到被威胁被讽刺被羞辱的感觉,所以我就真的去动手了。扇了他几个耳刮子真的,这些情绪并不是考几次的理论就能缓解掉的,我们的情绪压抑的太久了,要不有这样的一句话呀就是我们成长的标志,就是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我们的反驳欲,也就是说,听见别人不同的意见,我们连反驳的欲望都没有,这应该是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最高的境界了。绝情,我们做不到,因为那是我们的妈妈,那接下来怎么做,能让我们稍微舒服一些呢?我根据个人的认知说一下我们的看法。首先,活在当下,允许自己有这样一个阶段,也就是和妈妈相爱相杀的阶段,因为我们以前的察言观色,让我们心里太难受了,现在我们不想这样为他而活了,我们想防御想反击,这样的必然会产生冲突,有时候呢,可能会掌握不好这个度,过了的时候我们就会像你说的进行自我攻击,产生内疚感,这也都是正常的反应,允许自己有这样的一个阶段,这也是对我们以前逆来顺受的一个补偿。其次,控制我们的反驳欲,反驳欲望控制的好,才有可能和人相处起来比较和谐,因而,控制反驳欲是和人相处的很高的境界,怎么能控制反驳欲呢?其实啊就是无我的存在,你也说了,你的妈妈是一个自恋型的,其实咱想想,如果说别人说了一句话,咱点火就着,也证明咱也是自恋型的,其实你下面也说了,你自己的这些话:最后我感觉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善良的人,我也有相当恶毒的一面………其实也不知这是你每一个人都是善恶一体的,不是说最大的善,也就是最大的恶,最大的恶在另一方面看也是最大的善,多角度去看,可能心里稍微能释然些,反驳欲想控制起来不容易,但我们有了目标,坚决的去执行,一定会一点点有效果的。比如这一次,看到妈妈说那样的话,咱有了那些个情绪被威胁,被讽刺,被羞辱,此时咱转头就出去了,去公园去大街上,或者是去一个空旷处,再或者去一个别的屋子里找个枕头去打击打,我觉得这些也是相当于控制了反驳欲,以后可以把这个写到手心上呢。最后,回归自己,相信自己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我看到你说的学了那么多知识我就感觉你应该可以独立生活,也就是说,可以适当的和妈妈分开,自己有独处的空间,这样呢,就不会因分分秒秒的相处而让矛盾激化了,然后呢,咱再把精力全部投射到咱自己身上,咱做到自己爱自己,不管妈妈怎么样?他爱怎么自恋就怎么自恋,与咱无关,那是他的课题,我想你一直咨询,应该知道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咱就按这个理论回归自己吧。我觉得咱回归了自己,然后控制自己的反驳欲,并且呢,允许自己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允许他有反复,相信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未来的生活一定会看到希望的,会越走越好的。祝愿你未来的生活,一路美好,加油,世界和我爱着你!
题主你好!看了你的问题描述,我感受到了你因和母亲之间剧烈的冲突而产生的愤怒,无奈及无助的心情,抱抱你!由于仅仅从这几百字的描述中看不到你们日常的相处情况,在我的想象中,就有点儿不真实的感觉,怎么妈妈和孩子就到了这种几乎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不过呢,我也感受到了,这是妈妈和孩子的相爱相杀,这和仇家的那种冲突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像你说的,如果你能做到真像你想象中那么绝情就好了。唉,妈妈和孩子这是血浓于水的情啊,孩子因妈妈而生,是妈妈生命的延续,妈妈是孩子的源头,是孩子的起点,绝情真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我看到了你为了和妈妈相处好而做的努力,前期你一直察言观色,生活的那叫一个累呀,后期呢,你又积极的去努力学习知识去学习心理学,去做咨询去求助,可以说你一直在追求改变和妈妈关系的路上,真的,这种心心念念想改变,更会使你本来累上再加累,看出了你为改变的用心,可是想处这么多年的模式,改变起来不能说像愚公移山那么难,真的你会让咱看不到希望的因为你说感觉求助白费了,感受到了你和妈妈吵架后的那个濒临崩溃的心情,这种滋味真的太难受了,再次抱抱你!我们学习、咨询学到的一些东西,可以说是理论上的东西偏多,一用到实际情况,比如说今天和妈妈的这样争吵,可能学到的那些个理论早抛到脑后了,看到妈妈那样的态度,像你被激起的,你说的这些情绪:他今天用一壶近乎挑衅的语气说,有种你拿刀杀了我呀,我感觉到被威胁被讽刺被羞辱的感觉,所以我就真的去动手了。扇了他几个耳刮子真的,这些情绪并不是考几次的理论就能缓解掉的,我们的情绪压抑的太久了,要不有这样的一句话呀就是我们成长的标志,就是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我们的反驳欲,也就是说,听见别人不同的意见,我们连反驳的欲望都没有,这应该是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最高的境界了。绝情,我们做不到,因为那是我们的妈妈,那接下来怎么做,能让我们稍微舒服一些呢?我根据个人的认知说一下我们的看法。首先,活在当下,允许自己有这样一个阶段,也就是和妈妈相爱相杀的阶段,因为我们以前的察言观色,让我们心里太难受了,现在我们不想这样为他而活了,我们想防御想反击,这样的必然会产生冲突,有时候呢,可能会掌握不好这个度,过了的时候我们就会像你说的进行自我攻击,产生内疚感,这也都是正常的反应,允许自己有这样的一个阶段,这也是对我们以前逆来顺受的一个补偿。其次,控制我们的反驳欲,反驳欲望控制的好,才有可能和人相处起来比较和谐,因而,控制反驳欲是和人相处的很高的境界,怎么能控制反驳欲呢?其实啊就是无我的存在,你也说了,你的妈妈是一个自恋型的,其实咱想想,如果说别人说了一句话,咱点火就着,也证明咱也是自恋型的,其实你下面也说了,你自己的这些话:最后我感觉其实我也不是什么善良的人,我也有相当恶毒的一面………其实也不知这是你每一个人都是善恶一体的,不是说最大的善,也就是最大的恶,最大的恶在另一方面看也是最大的善,多角度去看,可能心里稍微能释然些,反驳欲想控制起来不容易,但我们有了目标,坚决的去执行,一定会一点点有效果的。比如这一次,看到妈妈说那样的话,咱有了那些个情绪被威胁,被讽刺,被羞辱,此时咱转头就出去了,去公园去大街上,或者是去一个空旷处,再或者去一个别的屋子里找个枕头去打击打,我觉得这些也是相当于控制了反驳欲,以后可以把这个写到手心上呢。最后,回归自己,相信自己能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我看到你说的学了那么多知识我就感觉你应该可以独立生活,也就是说,可以适当的和妈妈分开,自己有独处的空间,这样呢,就不会因分分秒秒的相处而让矛盾激化了,然后呢,咱再把精力全部投射到咱自己身上,咱做到自己爱自己,不管妈妈怎么样?他爱怎么自恋就怎么自恋,与咱无关,那是他的课题,我想你一直咨询,应该知道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咱就按这个理论回归自己吧。我觉得咱回归了自己,然后控制自己的反驳欲,并且呢,允许自己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允许他有反复,相信经过这样的过程,我们未来的生活一定会看到希望的,会越走越好的。祝愿你未来的生活,一路美好,加油,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