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您好,ISEEYOU.我看到了您的分享欲,看到了您的活力,也看到了您兴致勃勃分享后被认为“无聊”后的扫兴,委屈和被忽视,也许还有被否定的情绪。您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哦,我根据我的经验提供以下角度给您:1.需求的差异您喜欢事无巨细地分享并且希望得到重视和回应,另一方希望您有所筛选加工,只选择重要的、有趣的去分享。在这个方面你们的需求是不同的。您怎么去看待这个不同呢?我们也可以试着往下深挖一下,这种差异体现了双方什么样的依恋模式和依恋需求?您希望从关系中获得什么?对方呢?我们可以再想一下,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一种解释说,是生理的不同,女生比较感性,思维偏发散;男生比较理性,思维偏聚集;一种解释说,是社会期待的塑造,认为男生“婆婆妈妈”、话太多是不好的;也许和专业、职业有关;也许和成长过程有关。您也可以去观察一下双方家庭的相处模式,和朋友的相处模式。我们可以去探索、归因这个差异,也许问题可以得到理解和转化。2.神秘感我们知道“距离产生美”,心理学上说“独立空间”,戏曲舞台说“陌生化”。我们可以去想一下,您说的“碎碎念”而对方不回应继而自己又失落的情境,是否可能缺乏一些距离感?记得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问题也比较成功地转化了。和您分享一下哦:曾经我也很喜欢事无巨细地分享,下班回家恨不得过电影一样把一天发生的事情说给对方听,而对方并不大感兴趣,我很受伤。后来,他对我说感觉他自己像个上班机器,自己的时间太少,读书时间很少,有一些成长的焦虑。我便想到我可以当他的“说书人”。我上班会轻松一些,有时间去读书和杂学旁收,下班后我就跟他探讨我今天学到的新知识。他很乐意听,我也觉得挺有成就感。不过这个过程不建议太委屈自己哈,先看到自己的需求,我们先接纳自己,爱自己。在对方那里情绪价值缺失的部分,我们可以找找其它合理的“补偿”。我们想要分享的事情也可以和朋友分享,和网友分享,也可以写下来。希望我的视角能帮助到您,祝好~
题主您好,ISEEYOU.我看到了您的分享欲,看到了您的活力,也看到了您兴致勃勃分享后被认为“无聊”后的扫兴,委屈和被忽视,也许还有被否定的情绪。您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哦,我根据我的经验提供以下角度给您:1.需求的差异您喜欢事无巨细地分享并且希望得到重视和回应,另一方希望您有所筛选加工,只选择重要的、有趣的去分享。在这个方面你们的需求是不同的。您怎么去看待这个不同呢?我们也可以试着往下深挖一下,这种差异体现了双方什么样的依恋模式和依恋需求?您希望从关系中获得什么?对方呢?我们可以再想一下,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一种解释说,是生理的不同,女生比较感性,思维偏发散;男生比较理性,思维偏聚集;一种解释说,是社会期待的塑造,认为男生“婆婆妈妈”、话太多是不好的;也许和专业、职业有关;也许和成长过程有关。您也可以去观察一下双方家庭的相处模式,和朋友的相处模式。我们可以去探索、归因这个差异,也许问题可以得到理解和转化。2.神秘感我们知道“距离产生美”,心理学上说“独立空间”,戏曲舞台说“陌生化”。我们可以去想一下,您说的“碎碎念”而对方不回应继而自己又失落的情境,是否可能缺乏一些距离感?记得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问题也比较成功地转化了。和您分享一下哦:曾经我也很喜欢事无巨细地分享,下班回家恨不得过电影一样把一天发生的事情说给对方听,而对方并不大感兴趣,我很受伤。后来,他对我说感觉他自己像个上班机器,自己的时间太少,读书时间很少,有一些成长的焦虑。我便想到我可以当他的“说书人”。我上班会轻松一些,有时间去读书和杂学旁收,下班后我就跟他探讨我今天学到的新知识。他很乐意听,我也觉得挺有成就感。不过这个过程不建议太委屈自己哈,先看到自己的需求,我们先接纳自己,爱自己。在对方那里情绪价值缺失的部分,我们可以找找其它合理的“补偿”。我们想要分享的事情也可以和朋友分享,和网友分享,也可以写下来。希望我的视角能帮助到您,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