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了经常控制不住对父母发脾气怎么办?

匿名用户
#成长过程#父母沟通
27岁,妈妈是中学老师,家里一直管教很严,是典型的乖乖女,读书一直都是第一,工作也是高薪,恋爱结婚也是大家眼中很顺利人生赢家,父母从小时候的担心,生怕哪一个环节我出问题没跟上,到现在也觉得以我为骄傲了,而我却总觉得跟父母关系很远,我没有任何归属感,甚至怀疑过他们根本不爱我,可有可无,十年来我也是远离家乡,好像习惯了跟父母拉开距离,回家也是把情绪和情感刻意隔断不表露,近几年想回家,每每提起,父母都以疫情严重有风险拒绝,好像一点风险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承担,怕我在路上感染,也怕我把病毒带回家感染家人,所以干脆不见,他们觉得电话微信就行了,而对于我是非常沮丧失落的,反复自己没有根,在外面飘零,连故乡和父母也不接受自己。对父母,我总是防御着不想让她们的焦虑传染给我,因为她们的一句话就会让我的心情沉重,跌入谷底,而我对于父母却总是把所有的事情特别是自己的事情描述的很严重,想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引起他们的焦虑,他们会说哎没事的,没那么严重,我马上就不高兴甚至会泪流满面,会觉得他们不重视我,但是他们焦虑起来,天天打电话来关心我,我又觉得很烦,一直处于抵御防守状态,时不时就会发脾气吼他们,看到他们委屈难过一方面觉得自己很冷血很无情,一方面又觉得你们也有今天,相互缠绕,但是也感觉到父母渐渐老了,他们也力不从心,也不敢再要求我什么,只有委屈和无奈还有无助

27岁,妈妈是中学老师,家里一直管教很严,是典型的乖乖女,读书一直都是第一,工作也是高薪,恋爱结婚也是大家眼中很顺利人生赢家,父母从小时候的担心,生怕哪一个环节我出问题没跟上,到现在也觉得以我为骄傲了,而我却总觉得跟父母关系很远,我没有任何归属感,甚至怀疑过他们根本不爱我,可有可无,十年来我也是远离家乡,好像习惯了跟父母拉开距离,回家也是把情绪和情感刻意隔断不表露,近几年想回家,每每提起,父母都以疫情严重有风险拒绝,好像一点风险他们都不愿意接受承担,怕我在路上感染,也怕我把病毒带回家感染家人,所以干脆不见,他们觉得电话微信就行了,而对于我是非常沮丧失落的,反复自己没有根,在外面飘零,连故乡和父母也不接受自己。对父母,我总是防御着不想让她们的焦虑传染给我,因为她们的一句话就会让我的心情沉重,跌入谷底,而我对于父母却总是把所有的事情特别是自己的事情描述的很严重,想要引起他们的注意,引起他们的焦虑,他们会说哎没事的,没那么严重,我马上就不高兴甚至会泪流满面,会觉得他们不重视我,但是他们焦虑起来,天天打电话来关心我,我又觉得很烦,一直处于抵御防守状态,时不时就会发脾气吼他们,看到他们委屈难过一方面觉得自己很冷血很无情,一方面又觉得你们也有今天,相互缠绕,但是也感觉到父母渐渐老了,他们也力不从心,也不敢再要求我什么,只有委屈和无奈还有无助

2037阅读
·2回答
收藏
你好。从你的叙述看来,你对父母似乎有着矛盾的依恋关系。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他们的关注、重视、疼惜,想跟他们紧密相连,感觉被忽略时心里充满委屈和焦虑,好像没有根、如浮萍一样。另一方面则想推开他们,对他们的紧张和关心感到排斥,忍不住发脾气。再看到父母逐渐衰老、变得弱小,你心里又被冲突的情绪拉扯:有内疚,也有种“报复”的快感。矛盾的依恋通常跟父母在养育中的不稳定态度有关。如果父母有时关爱、有时控制、有时忽略,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得到爱,不明白得到了爱、为什么又会失去(父母会“变脸”)。小孩子为了生存,会想办法取悦父母、按他们的要求和期待去做。但父母的两极的情感反馈就使孩子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长大后对自己的内在需要也难以形成稳定的认识,可能会表现出跟父母相似的情感和行为模式。或许你可以尝试去跟小时候的自己建立连接,去看见那个乖乖女优等生的情感,她当时是不是很孤单、是不是特别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她有没有恐惧和难过?小时候的你会想跟父母说些什么?现在父母渐渐变老、力量在减弱,而你的力量在增长,你可以考虑一下要不要跟他们说说一路以来你心里的缺憾,倾吐你积压已久的心声。如果你觉得当面说有顾虑,可以尝试写一封不寄出的信。对于当下和父母的关系,也许你可以试着明确告诉他们你的期待,比如当你觉得被推开的时候,表达你的需要和真实感受;当你觉得被控制时,澄清你的边界。形成已久的关系模式不容易改变,需要你有明确的动力,和充分的耐心。看到你自己的力量。对于父母你不再需要像小时候那样依从,你现在可以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交流对象了,这样想也许就会少一点愤怒。在沟通时可以尝试多用“我....”的陈述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减少用“你们...从不/不能/不会...”的否定式表达,也能缓和交流中的张力。

你好。从你的叙述看来,你对父母似乎有着矛盾的依恋关系。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他们的关注、重视、疼惜,想跟他们紧密相连,感觉被忽略时心里充满委屈和焦虑,好像没有根、如浮萍一样。另一方面则想推开他们,对他们的紧张和关心感到排斥,忍不住发脾气。再看到父母逐渐衰老、变得弱小,你心里又被冲突的情绪拉扯:有内疚,也有种“报复”的快感。矛盾的依恋通常跟父母在养育中的不稳定态度有关。如果父母有时关爱、有时控制、有时忽略,就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得到爱,不明白得到了爱、为什么又会失去(父母会“变脸”)。小孩子为了生存,会想办法取悦父母、按他们的要求和期待去做。但父母的两极的情感反馈就使孩子处于紧张不安的状态,长大后对自己的内在需要也难以形成稳定的认识,可能会表现出跟父母相似的情感和行为模式。或许你可以尝试去跟小时候的自己建立连接,去看见那个乖乖女优等生的情感,她当时是不是很孤单、是不是特别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她有没有恐惧和难过?小时候的你会想跟父母说些什么?现在父母渐渐变老、力量在减弱,而你的力量在增长,你可以考虑一下要不要跟他们说说一路以来你心里的缺憾,倾吐你积压已久的心声。如果你觉得当面说有顾虑,可以尝试写一封不寄出的信。对于当下和父母的关系,也许你可以试着明确告诉他们你的期待,比如当你觉得被推开的时候,表达你的需要和真实感受;当你觉得被控制时,澄清你的边界。形成已久的关系模式不容易改变,需要你有明确的动力,和充分的耐心。看到你自己的力量。对于父母你不再需要像小时候那样依从,你现在可以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交流对象了,这样想也许就会少一点愤怒。在沟通时可以尝试多用“我....”的陈述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减少用“你们...从不/不能/不会...”的否定式表达,也能缓和交流中的张力。

6
评论
分享
题主,当下好!感恩遇见。看完你的描述,能懂你内在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对父母有很多情绪,另一方面理智告诉你不能这么做,让你很难受,是吗?抱抱你,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1.看到自己的内在你一直以来是乖乖女,做了父母眼里期待的女儿,满足了父母的期待,却没有做自己,压抑和隐藏了你的感受和需求,积累了很多的情绪没有表达出来。所以你内在对父母很多的情绪,感觉跟父母亲近不起来。父母对你有很多的焦虑和期待,他们对你的每一步安排很用力去做到,很少问你的感受,所以你的情绪情感都隔离不表露。这样亲子之间交心的机会少了,所以感觉跟父母之间也不够亲密,总觉得隔层纱,是吗?因为你对父母压抑了很多的情绪,包括对父母的期待和感受,都没有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并不懂你,不能理解你真正的需求,你会对他们失望,会对他们有情绪,会时不时在某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上就情绪失控,大发脾气。理智告诉你父母为你付出很多,你不可以对他们发脾气,这让你发完脾气内在又自责,有自我批评的声音,不能允许自己的情绪流动,所以发完脾气并没有让你舒服,然而感觉好像“罪孽深重”,更难受。2.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感受允许自己有情绪,情绪没有对错,你有任何的情绪都是正常的,都是被允许和被接纳的。只是我们需要正确地表达情绪,而不是以发脾气伤害对方的方式,这样彼此都难受,问题还没解决,矛盾还加深。一致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推荐给你,先说出事实,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再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期待。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让自己的情绪流动,又让对方更舒服地接受,知道你的需求和想法,更愿意去配合和满足你。3.学会爱自己父母内在也有很多匮乏和局限,他们也有很多没有看到和没有考虑的,所以他们也有很多欠缺,他们也有些部分给不了你。学会爱自己,学会看到自己的心理需求,第一时间满足自己,我们就不用外求。这样也不会对父母抱有期待,而因期待落空而失望、愤怒。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把父母的情绪交还给他们,不被他们的情绪影响。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学会做自己的精神父母,重新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样当父母满足不了你的时候,你就没那么大的情绪了。看到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内在也有没长大的内在小孩,他们在某些方面心理上还没有你大,所以你向他们索求,自然会落空。放下对他们的期待,把时间和精力收回到自己身上,看到自己内在小孩的需求,去看到她,呵护她,满足她,她内在会越来越平和和稳定,也会逐渐长大成熟,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当然,必要时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疗愈,能帮助你尽快看清事实真相,走出情绪困扰。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福你越来越好!

题主,当下好!感恩遇见。看完你的描述,能懂你内在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对父母有很多情绪,另一方面理智告诉你不能这么做,让你很难受,是吗?抱抱你,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1.看到自己的内在你一直以来是乖乖女,做了父母眼里期待的女儿,满足了父母的期待,却没有做自己,压抑和隐藏了你的感受和需求,积累了很多的情绪没有表达出来。所以你内在对父母很多的情绪,感觉跟父母亲近不起来。父母对你有很多的焦虑和期待,他们对你的每一步安排很用力去做到,很少问你的感受,所以你的情绪情感都隔离不表露。这样亲子之间交心的机会少了,所以感觉跟父母之间也不够亲密,总觉得隔层纱,是吗?因为你对父母压抑了很多的情绪,包括对父母的期待和感受,都没有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并不懂你,不能理解你真正的需求,你会对他们失望,会对他们有情绪,会时不时在某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上就情绪失控,大发脾气。理智告诉你父母为你付出很多,你不可以对他们发脾气,这让你发完脾气内在又自责,有自我批评的声音,不能允许自己的情绪流动,所以发完脾气并没有让你舒服,然而感觉好像“罪孽深重”,更难受。2.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感受允许自己有情绪,情绪没有对错,你有任何的情绪都是正常的,都是被允许和被接纳的。只是我们需要正确地表达情绪,而不是以发脾气伤害对方的方式,这样彼此都难受,问题还没解决,矛盾还加深。一致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推荐给你,先说出事实,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再说出自己的需求和期待。这样的表达方式,既让自己的情绪流动,又让对方更舒服地接受,知道你的需求和想法,更愿意去配合和满足你。3.学会爱自己父母内在也有很多匮乏和局限,他们也有很多没有看到和没有考虑的,所以他们也有很多欠缺,他们也有些部分给不了你。学会爱自己,学会看到自己的心理需求,第一时间满足自己,我们就不用外求。这样也不会对父母抱有期待,而因期待落空而失望、愤怒。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把父母的情绪交还给他们,不被他们的情绪影响。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学会做自己的精神父母,重新养育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样当父母满足不了你的时候,你就没那么大的情绪了。看到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内在也有没长大的内在小孩,他们在某些方面心理上还没有你大,所以你向他们索求,自然会落空。放下对他们的期待,把时间和精力收回到自己身上,看到自己内在小孩的需求,去看到她,呵护她,满足她,她内在会越来越平和和稳定,也会逐渐长大成熟,成为你想要的样子。当然,必要时可以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疗愈,能帮助你尽快看清事实真相,走出情绪困扰。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福你越来越好!

5
评论
分享
  • 和男友快两年了,他原生家庭带给他伤害,该不该继续?
    1回答 · 2025.05.03 19:08:35
  • 讨厌原生家庭,每天都在接收负面情绪,怎么办?
    3回答 · 2025.05.01 11:57:51
  • 想走出原生家庭,父母不同意,感觉在威胁和试图控制我
    2回答 · 2025.04.30 22:04:33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