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哭闹发疯后我麻木了,越来越反感和母亲相处怎么办

匿名用户
#家庭关系#家庭创伤#父母沟通
我父母在我七岁那年离婚,现在我已经23了,母亲患双相十余年。小时候很爱很爱她,可以包容她的一切,哪怕她发起病来完全不受控做了许多错事我也很想和她亲近。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她长年的哭闹发疯以后我逐渐麻木了,也尽可能的避免去处理这种情况,因为我发现是真的无解。其实她对我很好,也已经尽她所能满足我的一切,她没办法给我带来精神慰藉,物质上却几乎不对我说不。她因为长期服用药物,并且早年接受过许多次的电击治疗,导致记忆力不好,并且药物控制也仍然不稳定,经常阶段性看起来很down,因为她躁狂时会乱花钱,所以我们在她这方面会看的比较紧。最近几年在我真正上了大学以后,对她对自己的审视越来越深了,常常让我感到很矛盾。我母亲受不了一丁点的刺激,家人说话包括我稍有不慎就会让她病情反复,大部分情况下就是看起来很低落,少数情况下会暴走,我们竭力避免她暴走的情况,每次她暴走家里总是翻江倒海。大学以后涉及到我的经济问题,我突然发现我妈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尊重我,我的脾气也许也像她,有时候忍不住了就要回怼,她一下就会受刺激,就比如说我要买台电脑,她会很爽快的就答应并给我转钱,但如果在这后面短期内我惹她不悦了,她就会让我把钱还给她,但其实对我来说,她不给这钱,我外婆我爸他们也都会给,所以我觉得她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掌控我非常的可笑,同时又觉得她非常可怜,她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让女儿注意到她的不悦。我就觉得在这几年里我变得越来越冷漠了,归咎其原因大概是我真的觉得和她相处很累,小时候数不清的哄她,数不清的眼泪,如果是我惹她不悦了,不管是谁的错外婆都会说你去跟你妈道个歉哄哄她,大家就都能太平点了,我很爱我外婆所以我总是会答应这种要求。在这几年里成年了也大了,思考的也多了,我尽力避免刺激到她,但妈妈生了这病,又生性敏感,有时候真的很莫名其妙就会刺激到她,然后我也被气的哭,但我又不能和她吵,看着她给我发的大段大段的微信却无可奈何。我恨她,但每每这个时候我又会想她是生病了我不应该和她计,也因此我越来越反感,和她相处总是让我难受,最近她突然开始有了需要我陪伴玩乐的需求,可这对我来说太难了,但她好像却为此大受打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父母在我七岁那年离婚,现在我已经23了,母亲患双相十余年。小时候很爱很爱她,可以包容她的一切,哪怕她发起病来完全不受控做了许多错事我也很想和她亲近。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她长年的哭闹发疯以后我逐渐麻木了,也尽可能的避免去处理这种情况,因为我发现是真的无解。其实她对我很好,也已经尽她所能满足我的一切,她没办法给我带来精神慰藉,物质上却几乎不对我说不。她因为长期服用药物,并且早年接受过许多次的电击治疗,导致记忆力不好,并且药物控制也仍然不稳定,经常阶段性看起来很down,因为她躁狂时会乱花钱,所以我们在她这方面会看的比较紧。最近几年在我真正上了大学以后,对她对自己的审视越来越深了,常常让我感到很矛盾。我母亲受不了一丁点的刺激,家人说话包括我稍有不慎就会让她病情反复,大部分情况下就是看起来很低落,少数情况下会暴走,我们竭力避免她暴走的情况,每次她暴走家里总是翻江倒海。大学以后涉及到我的经济问题,我突然发现我妈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尊重我,我的脾气也许也像她,有时候忍不住了就要回怼,她一下就会受刺激,就比如说我要买台电脑,她会很爽快的就答应并给我转钱,但如果在这后面短期内我惹她不悦了,她就会让我把钱还给她,但其实对我来说,她不给这钱,我外婆我爸他们也都会给,所以我觉得她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掌控我非常的可笑,同时又觉得她非常可怜,她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让女儿注意到她的不悦。我就觉得在这几年里我变得越来越冷漠了,归咎其原因大概是我真的觉得和她相处很累,小时候数不清的哄她,数不清的眼泪,如果是我惹她不悦了,不管是谁的错外婆都会说你去跟你妈道个歉哄哄她,大家就都能太平点了,我很爱我外婆所以我总是会答应这种要求。在这几年里成年了也大了,思考的也多了,我尽力避免刺激到她,但妈妈生了这病,又生性敏感,有时候真的很莫名其妙就会刺激到她,然后我也被气的哭,但我又不能和她吵,看着她给我发的大段大段的微信却无可奈何。我恨她,但每每这个时候我又会想她是生病了我不应该和她计,也因此我越来越反感,和她相处总是让我难受,最近她突然开始有了需要我陪伴玩乐的需求,可这对我来说太难了,但她好像却为此大受打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1464阅读
·15回答
收藏
你母亲的双相情感障碍导致她情绪波动较大,给你和家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小时候家庭离异和母亲的病情可能对你产生了心理影响,让你对母亲的状况感到矛盾和焦虑。你和母亲之间的沟通可能因为她的病情和情绪波动而变得困难,导致你们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你可能因为长期的情绪压力和冲突而形成了自我保护机制,导致你对母亲产生麻木和反感。随着你成年成熟,你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找到适合双方的相处方式。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议你和家人一起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治疗师的帮助,共同解决沟通和情绪问题。2.尝试理解母亲的双相情感障碍,了解她的情绪波动可能并非个人意愿,而是疾病所致。3.尽量为自己创造独立的空间和生活,避免过度依赖母亲的情绪状态来决定自己的幸福。4.不要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到内疚,学会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消耗在母亲的情绪中。5.在和母亲相处时,适度设置个人边界,不要让自己被情绪所控制,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面对家庭中的复杂情况,不要孤军奋战。与家人一起理解、包容和寻求解决方案,有助于改善家庭关系和个人心理健康。祝您生活愉快!

你母亲的双相情感障碍导致她情绪波动较大,给你和家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小时候家庭离异和母亲的病情可能对你产生了心理影响,让你对母亲的状况感到矛盾和焦虑。你和母亲之间的沟通可能因为她的病情和情绪波动而变得困难,导致你们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你可能因为长期的情绪压力和冲突而形成了自我保护机制,导致你对母亲产生麻木和反感。随着你成年成熟,你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找到适合双方的相处方式。以下是一些建议:1.建议你和家人一起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治疗师的帮助,共同解决沟通和情绪问题。2.尝试理解母亲的双相情感障碍,了解她的情绪波动可能并非个人意愿,而是疾病所致。3.尽量为自己创造独立的空间和生活,避免过度依赖母亲的情绪状态来决定自己的幸福。4.不要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感到内疚,学会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避免过度消耗在母亲的情绪中。5.在和母亲相处时,适度设置个人边界,不要让自己被情绪所控制,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面对家庭中的复杂情况,不要孤军奋战。与家人一起理解、包容和寻求解决方案,有助于改善家庭关系和个人心理健康。祝您生活愉快!

11
评论
分享
你好,通过你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你的痛苦与无奈。我是心理咨询师,我想从心理学角度谈一谈我的理解。你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妈妈的生病使你陷入一种内心感受,爱的客体关系缺失的焦虑之中,也许妈妈的情绪不稳定,让你过早的承担了家庭的责任,这里有很多的内心的无奈但也让你形成了独立,坚持,内心强大。你是一个很懂事很听话的好女儿,但内心你也是一个缺乏好的客体关注的无助的小女孩。虽然你以长大,但内心深处还是需要被看到,被肯定与被支持的。我的一位督导老师曾说过,人生三大幸运的事,出生遇到一个好妈妈,结婚遇到一个好爱人,生病遇到一个好的咨询师。妈妈也爱你,但疾病使她情绪不平稳,也造成了你的内心缺乏安全感,形成了矛盾型依恋模式。这是需要随着你的成长,有了能力去完成自我的探索。今天你的表达,也是你自己无法去处理的亲子关系,也是你的童年回忆中的自己无法解决问题,这是需要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在稳定安全的咨访关系里,在专业老师陪伴下去修复和疗愈自己的。你的成长过程里有创伤,(父母离异,妈妈疾病),也有资源(主要抚养人,外婆,爸爸)还有你自己,合理化与情感支持,你很懂得怎样去寻找资源,让自己成长,但你的缺失还是需要专业帮助的,这才会让你的人生之路,在学业,工作还有建立亲密关系里更好的去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妈妈很幸运,有一个好外婆,好女儿,也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虽然父母离异但你依旧还可以感受到爱),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妈妈在康复中。现在你的成长要从爱自己开始,读书,表达自己感受,交流,沟通,寻找自己的伙伴,去用心去感受你的需要,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再去表达出来,开启爱自己做自己的篇章。世界与我爱着你,你要学会爱自己,加油^0^~

你好,通过你的描述可以感受到你的痛苦与无奈。我是心理咨询师,我想从心理学角度谈一谈我的理解。你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妈妈的生病使你陷入一种内心感受,爱的客体关系缺失的焦虑之中,也许妈妈的情绪不稳定,让你过早的承担了家庭的责任,这里有很多的内心的无奈但也让你形成了独立,坚持,内心强大。你是一个很懂事很听话的好女儿,但内心你也是一个缺乏好的客体关注的无助的小女孩。虽然你以长大,但内心深处还是需要被看到,被肯定与被支持的。我的一位督导老师曾说过,人生三大幸运的事,出生遇到一个好妈妈,结婚遇到一个好爱人,生病遇到一个好的咨询师。妈妈也爱你,但疾病使她情绪不平稳,也造成了你的内心缺乏安全感,形成了矛盾型依恋模式。这是需要随着你的成长,有了能力去完成自我的探索。今天你的表达,也是你自己无法去处理的亲子关系,也是你的童年回忆中的自己无法解决问题,这是需要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在稳定安全的咨访关系里,在专业老师陪伴下去修复和疗愈自己的。你的成长过程里有创伤,(父母离异,妈妈疾病),也有资源(主要抚养人,外婆,爸爸)还有你自己,合理化与情感支持,你很懂得怎样去寻找资源,让自己成长,但你的缺失还是需要专业帮助的,这才会让你的人生之路,在学业,工作还有建立亲密关系里更好的去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妈妈很幸运,有一个好外婆,好女儿,也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虽然父母离异但你依旧还可以感受到爱),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妈妈在康复中。现在你的成长要从爱自己开始,读书,表达自己感受,交流,沟通,寻找自己的伙伴,去用心去感受你的需要,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再去表达出来,开启爱自己做自己的篇章。世界与我爱着你,你要学会爱自己,加油^0^~

9
评论
分享
亲爱的,人生是单向道,能从头陪伴到尾的,几乎寥寥,而父母亲人之所以如此被重视,除了血浓于水,更在于我们相互见证了人生的成长与风雨。母亲生病,既不是她的过错,但也不是你的过错,因此你不应该去试图承担超出你能力范围以外的负担,比如说,用自己的委屈去换取母亲的舒缓。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难不受到周围的影响,就比如,你在文中所描述的,“不管是谁的错外婆都会说你去跟你妈道个歉哄哄她,大家就都能太平点了,我很爱我外婆所以我总是会答应这种要求”,诚然,对于家人而言,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成本最低的,最容易的,而这也是你为什么会感觉“我真的觉得和她相处很累,小时候数不清的哄她,数不清的眼泪”。人的个性养成就如同弹簧,过刚易折,善柔不败,但弹簧也是有底限的,超出范围的自然就会引起反弹,甚至变形。你当下感觉的冷漠,就与此类似。守好边界,做好底限保护。即便亲如母女,也需要恪守一定的原则与底限,尤其是感情上,一味的迁就与忍让,并不是爱,而是放纵,对于心理疾病患者尤其如此。在当下,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曝光,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承受力与忍耐力的缺失所导致,而这种缺失正是源于成长过程中过分纵容所导致的疏于磨炼。温室中的花是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习惯于让女儿认错来哄开心的妈妈,并不是养护病情的正确途径。不让病人受刺激更不是说不辨是非,以委屈他人来使病人开心。外婆的做法,已然在发酵,你能做的至少是让自己不继续错下去。

亲爱的,人生是单向道,能从头陪伴到尾的,几乎寥寥,而父母亲人之所以如此被重视,除了血浓于水,更在于我们相互见证了人生的成长与风雨。母亲生病,既不是她的过错,但也不是你的过错,因此你不应该去试图承担超出你能力范围以外的负担,比如说,用自己的委屈去换取母亲的舒缓。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很难不受到周围的影响,就比如,你在文中所描述的,“不管是谁的错外婆都会说你去跟你妈道个歉哄哄她,大家就都能太平点了,我很爱我外婆所以我总是会答应这种要求”,诚然,对于家人而言,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成本最低的,最容易的,而这也是你为什么会感觉“我真的觉得和她相处很累,小时候数不清的哄她,数不清的眼泪”。人的个性养成就如同弹簧,过刚易折,善柔不败,但弹簧也是有底限的,超出范围的自然就会引起反弹,甚至变形。你当下感觉的冷漠,就与此类似。守好边界,做好底限保护。即便亲如母女,也需要恪守一定的原则与底限,尤其是感情上,一味的迁就与忍让,并不是爱,而是放纵,对于心理疾病患者尤其如此。在当下,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曝光,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承受力与忍耐力的缺失所导致,而这种缺失正是源于成长过程中过分纵容所导致的疏于磨炼。温室中的花是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习惯于让女儿认错来哄开心的妈妈,并不是养护病情的正确途径。不让病人受刺激更不是说不辨是非,以委屈他人来使病人开心。外婆的做法,已然在发酵,你能做的至少是让自己不继续错下去。

8
评论
分享
你好。看了你的故事,感受着你的无力和挣扎,体会着你的艰辛。深深动容。每个人的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应该由自己负主要责任的。她养育了你负责了你一部分人生,你为她负责一部分,这是能理解的。她生病所以你已经做了这么多,做多少算多少吧。在自己能觉察的时候不要多为你母亲的病去负责。所以双相等类似的病会让人觉得自私。虽然得病不是自己所愿,她也不能觉察你为她多付出多少艰辛,但她的人格特质,她的病,作为她孩子的你不是主要责任。你疲倦了就是疲倦了,那就逃避,逃避母亲不代表逃避人生。你可以选择为自己创造一个更为健康,体验更为丰富向上的人生。不要让这样的创伤代代传递下去。自私点,去过自己的人生吧。如果你时常难过低落有抑郁底色,都要接受,不要强求自己的乐观和没受过父母伤痛的人一样。这些是你为母亲的人生负责过的痕迹,但那些人生也是你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已经投入过的爱是没有办法追讨计算的。往后,就少负责一部分,能帮你母亲减少对她自己的伤害可以做一些,做不到的,先保证自己别受这个上。说一种理解,为什么父母人格不成熟的子女容易承受更大的伤害。可能是每个孩子的自恋,潜意识觉得有了自己父母不应该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吗?不应该当好理想父母吗?父母离婚,孩子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无条件的爱。父母患病,孩子可能潜意识里觉得是自己不够完美,所以母亲才不好好爱自己。感觉这不应该啊。打破这个逻辑,认识到父母有自己的局限和伤痛,自己不必去拯救,去承担,去改变。接受父母没有爱给自己不是自己不配,而是父母的问题,自己能擦干眼泪重新向前。读你的故事,我相信这是你人生的一个面,其他面的人生肯定有很多不同。如果这一面人生限制你太多,那也可以选择多看其他面。让自己的人生向前,让自己的灵魂体验到更多的丰盛与美好,是我们蜉蝣一生存在的意义。

你好。看了你的故事,感受着你的无力和挣扎,体会着你的艰辛。深深动容。每个人的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应该由自己负主要责任的。她养育了你负责了你一部分人生,你为她负责一部分,这是能理解的。她生病所以你已经做了这么多,做多少算多少吧。在自己能觉察的时候不要多为你母亲的病去负责。所以双相等类似的病会让人觉得自私。虽然得病不是自己所愿,她也不能觉察你为她多付出多少艰辛,但她的人格特质,她的病,作为她孩子的你不是主要责任。你疲倦了就是疲倦了,那就逃避,逃避母亲不代表逃避人生。你可以选择为自己创造一个更为健康,体验更为丰富向上的人生。不要让这样的创伤代代传递下去。自私点,去过自己的人生吧。如果你时常难过低落有抑郁底色,都要接受,不要强求自己的乐观和没受过父母伤痛的人一样。这些是你为母亲的人生负责过的痕迹,但那些人生也是你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已经投入过的爱是没有办法追讨计算的。往后,就少负责一部分,能帮你母亲减少对她自己的伤害可以做一些,做不到的,先保证自己别受这个上。说一种理解,为什么父母人格不成熟的子女容易承受更大的伤害。可能是每个孩子的自恋,潜意识觉得有了自己父母不应该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吗?不应该当好理想父母吗?父母离婚,孩子潜意识里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无条件的爱。父母患病,孩子可能潜意识里觉得是自己不够完美,所以母亲才不好好爱自己。感觉这不应该啊。打破这个逻辑,认识到父母有自己的局限和伤痛,自己不必去拯救,去承担,去改变。接受父母没有爱给自己不是自己不配,而是父母的问题,自己能擦干眼泪重新向前。读你的故事,我相信这是你人生的一个面,其他面的人生肯定有很多不同。如果这一面人生限制你太多,那也可以选择多看其他面。让自己的人生向前,让自己的灵魂体验到更多的丰盛与美好,是我们蜉蝣一生存在的意义。

7
评论
分享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的健康问题给你带来了一种内心感受,可能因为她情绪不稳定,你也早早地承担了家庭责任。这或许让你感到内心无奈,但同时也培养了你的独立和坚持精神。你是一个懂事且听话的好女儿,然而内心深处你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你的成长中可能存在着缺乏被肯定的情感,就像一个无助的小女孩。尽管你已经长大,但内心仍需要被关注和认可。你的情感需要被认知、肯定、支持。人生中有三大幸运的事:拥有一个好妈妈、遇到一个好爱人、以及在心理生病时遇到一个好的咨询师。尽管妈妈在疾病的影响下情绪不稳定,但她仍然爱着你。然而,这种又爱着你又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可能导致你内心缺乏安全感,形成了矛盾型依恋模式。随着成长,你逐渐探索自己。现在你的表达反映了你难以应对的亲子关系,也是你童年时无法解决问题的一部分。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在安全的咨询环境中,你可以修复和疗愈内心的创伤。你的成长经历中包含了创伤(父母离异、妈妈的健康问题),但也有资源(抚养人、外婆、爸爸)和自身的力量。你懂得如何寻找资源,帮助自己成长。然而,你可能仍需要专业的帮助,以便更好地处理内心的缺失,使你在学业、工作和亲密关系方面更加自信地做自己。妈妈很幸运,有一个好外婆和好女儿。尽管父母离异,你仍能感受到爱。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妈妈正在康复中。现在的你,需要从爱自己开始。阅读、表达感受、交流、寻找伙伴,去感受自己的需求,了解内心需求,并勇敢地表达出来。让自己做自己,开启爱自己的新篇章。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的健康问题给你带来了一种内心感受,可能因为她情绪不稳定,你也早早地承担了家庭责任。这或许让你感到内心无奈,但同时也培养了你的独立和坚持精神。你是一个懂事且听话的好女儿,然而内心深处你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你的成长中可能存在着缺乏被肯定的情感,就像一个无助的小女孩。尽管你已经长大,但内心仍需要被关注和认可。你的情感需要被认知、肯定、支持。人生中有三大幸运的事:拥有一个好妈妈、遇到一个好爱人、以及在心理生病时遇到一个好的咨询师。尽管妈妈在疾病的影响下情绪不稳定,但她仍然爱着你。然而,这种又爱着你又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可能导致你内心缺乏安全感,形成了矛盾型依恋模式。随着成长,你逐渐探索自己。现在你的表达反映了你难以应对的亲子关系,也是你童年时无法解决问题的一部分。通过精神分析理论,在安全的咨询环境中,你可以修复和疗愈内心的创伤。你的成长经历中包含了创伤(父母离异、妈妈的健康问题),但也有资源(抚养人、外婆、爸爸)和自身的力量。你懂得如何寻找资源,帮助自己成长。然而,你可能仍需要专业的帮助,以便更好地处理内心的缺失,使你在学业、工作和亲密关系方面更加自信地做自己。妈妈很幸运,有一个好外婆和好女儿。尽管父母离异,你仍能感受到爱。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妈妈正在康复中。现在的你,需要从爱自己开始。阅读、表达感受、交流、寻找伙伴,去感受自己的需求,了解内心需求,并勇敢地表达出来。让自己做自己,开启爱自己的新篇章。

3
评论
分享
你好,看了你的阐述,单亲家庭16年,母亲患病十余年,这些年你也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担起了照顾她的责任,你很爱你的母亲包容她的一切;你的母亲接受治疗和长期服用药物,由此产生一些副作用,阶段性狂躁,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想象你是多么的无奈和痛苦。随着你长大和你思想上的成熟常常感受到矛盾,从你的描述中能够看到你的母亲也很爱你,很在乎你,但是却用了一些错误的沟通方式和行为伤害到了你,描述中提到“小时候数不清的哄她,数不清的眼泪”,看到这里我真的发自内心心疼你,那种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给提供情绪价值,也没有人会抱抱你问你累不累?当你们有争执身边的人会不问缘由的让你认错,常年在这样的相处模式里让你的很累想要逃避,久而久之也使的你们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了。。。你说你恨她但这也正因为你爱她,所以你会自我矛盾和痛苦。另外在你的描述中只提到一次你的父亲,是关于经济上的,让我很好奇你和你父亲的关系是怎样的?幸运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希望你能多爱你自己,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慢一点也没关系。

你好,看了你的阐述,单亲家庭16年,母亲患病十余年,这些年你也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担起了照顾她的责任,你很爱你的母亲包容她的一切;你的母亲接受治疗和长期服用药物,由此产生一些副作用,阶段性狂躁,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想象你是多么的无奈和痛苦。随着你长大和你思想上的成熟常常感受到矛盾,从你的描述中能够看到你的母亲也很爱你,很在乎你,但是却用了一些错误的沟通方式和行为伤害到了你,描述中提到“小时候数不清的哄她,数不清的眼泪”,看到这里我真的发自内心心疼你,那种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给提供情绪价值,也没有人会抱抱你问你累不累?当你们有争执身边的人会不问缘由的让你认错,常年在这样的相处模式里让你的很累想要逃避,久而久之也使的你们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了。。。你说你恨她但这也正因为你爱她,所以你会自我矛盾和痛苦。另外在你的描述中只提到一次你的父亲,是关于经济上的,让我很好奇你和你父亲的关系是怎样的?幸运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来治愈,希望你能多爱你自己,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慢一点也没关系。

3
评论
分享
您好,首先,我要感谢您分享了您的困惑和感受。看得出来,您一直在尽力去理解和关心您的母亲,同时也在承受着不小的压力。面对长期的家庭困扰和母亲的精神健康问题,您的情感和内心经历了很多的起伏。从您的叙述中,我可以感受到您对母亲的矛盾情感,同时也理解您麻木和反感的情绪。您曾经付出了很多,但也经历了很多情绪的变化,这是非常正常的人类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您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自我保护与边界设置:在面对复杂的情感和压力时,设置好自己的边界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保护您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也有助于缓解与母亲的矛盾。寻求专业支持:您提到母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您感到困惑和无助,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和针对性的建议。倾诉和沟通:尝试与母亲进行开放和坦诚的沟通,让她了解您的情感和难处。同时,也可以试着向其他家人、朋友或者专业咨询师倾诉,分享您的情感可以减轻一些内心的负担。自我关怀:在关注他人的同时,不要忘记关注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寻找适合您的方式,让自己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最重要的是,您不需要独自承受这一切。寻求帮助,学会应对情感,建立健康的边界,都是您走出困境的重要一步。同时,也要明白自己的情感是正常的,不要因为内心的矛盾感受而责备自己。

您好,首先,我要感谢您分享了您的困惑和感受。看得出来,您一直在尽力去理解和关心您的母亲,同时也在承受着不小的压力。面对长期的家庭困扰和母亲的精神健康问题,您的情感和内心经历了很多的起伏。从您的叙述中,我可以感受到您对母亲的矛盾情感,同时也理解您麻木和反感的情绪。您曾经付出了很多,但也经历了很多情绪的变化,这是非常正常的人类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您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自我保护与边界设置:在面对复杂的情感和压力时,设置好自己的边界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保护您的情感和心理健康,也有助于缓解与母亲的矛盾。寻求专业支持:您提到母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您感到困惑和无助,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和针对性的建议。倾诉和沟通:尝试与母亲进行开放和坦诚的沟通,让她了解您的情感和难处。同时,也可以试着向其他家人、朋友或者专业咨询师倾诉,分享您的情感可以减轻一些内心的负担。自我关怀:在关注他人的同时,不要忘记关注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寻找适合您的方式,让自己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最重要的是,您不需要独自承受这一切。寻求帮助,学会应对情感,建立健康的边界,都是您走出困境的重要一步。同时,也要明白自己的情感是正常的,不要因为内心的矛盾感受而责备自己。

3
评论
分享
您好,听到您的经历和感受,我可以理解您的焦虑和矛盾。您的成长经历很不容易,您母亲的病情加重了您的负担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您一直在承受家庭的压力,承受妈妈的情绪波动和需要。但是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支持,您的感受没有被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呵护。我理解您的感受和困境。首先,我想说的是,您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您并不需要为了照顾和满足母亲的需求而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您的感受都是合理的,您不能一直为别人而牺牲自己。这样会让您感到疲惫和不满,甚至会对您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我能感受到您所体验到的冷漠感,也知道母亲的情绪波动对您产生的影响。但我想告诉您,您可以为自己设定界限和保护自己的方式,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且同时也帮助到了母亲。其次,您可以试着和您的母亲沟通,并表达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您可以告诉她您会尽量理解她,但同时也需要她理解您的感受。同时,您可以给她了解病情和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的建议。这可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但是它可能有助于改善和维护您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最后,我想告诉您,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是一个好的选择。与心理专业人士一起探讨,并得到专业建议和指导,也许有助于您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您好,听到您的经历和感受,我可以理解您的焦虑和矛盾。您的成长经历很不容易,您母亲的病情加重了您的负担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您一直在承受家庭的压力,承受妈妈的情绪波动和需要。但是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支持,您的感受没有被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呵护。我理解您的感受和困境。首先,我想说的是,您的感受是可以理解的,您并不需要为了照顾和满足母亲的需求而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您的感受都是合理的,您不能一直为别人而牺牲自己。这样会让您感到疲惫和不满,甚至会对您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我能感受到您所体验到的冷漠感,也知道母亲的情绪波动对您产生的影响。但我想告诉您,您可以为自己设定界限和保护自己的方式,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且同时也帮助到了母亲。其次,您可以试着和您的母亲沟通,并表达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您可以告诉她您会尽量理解她,但同时也需要她理解您的感受。同时,您可以给她了解病情和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的建议。这可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时间,但是它可能有助于改善和维护您们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方式。最后,我想告诉您,寻求心理咨询或治疗是一个好的选择。与心理专业人士一起探讨,并得到专业建议和指导,也许有助于您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2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看到你的描述,能够体会到你的无助和焦虑,首先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希望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拥抱,可以走进你。很能理解你和你患病的母亲之间相互照应,是亲情之间的体贴和爱护的真情流露,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患病多年的母亲,在病情没有复发的时侯,母爱的伟大,这是不容质疑的,她象每个平常的母亲一样,深爱自已的孩子,当她病情反复的时侯,对你所做出的行为,不是她真情所愿,她本身并不知晓这些,而你能容纳她这么多年,可以看出,你也是非常爱你的妈妈的,你的内心也是非常宽容、有爱的。在此为你点赞。妈妈有病,也是非常需要家里人同情和照顾的,必竟她是一名病人,有些时侯还得需要你们多理解、多体谅、多关心一下妈妈。另外,也很能理解你这么多年为顺应妈妈的病情,很辛苦、心很累,希望你调整自已的心态,正确看待并接受生活中的现实情况,规划好自已的未来,生活还是美好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的主人,超越自己的昨天。我们对自己有要求,期待,我们接纳自己的感受,肯定自己一路走来的努力,多关照自己。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所帮助,真心的希望能够帮到你,祝您幸福快乐!

题主你好,看到你的描述,能够体会到你的无助和焦虑,首先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希望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拥抱,可以走进你。很能理解你和你患病的母亲之间相互照应,是亲情之间的体贴和爱护的真情流露,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患病多年的母亲,在病情没有复发的时侯,母爱的伟大,这是不容质疑的,她象每个平常的母亲一样,深爱自已的孩子,当她病情反复的时侯,对你所做出的行为,不是她真情所愿,她本身并不知晓这些,而你能容纳她这么多年,可以看出,你也是非常爱你的妈妈的,你的内心也是非常宽容、有爱的。在此为你点赞。妈妈有病,也是非常需要家里人同情和照顾的,必竟她是一名病人,有些时侯还得需要你们多理解、多体谅、多关心一下妈妈。另外,也很能理解你这么多年为顺应妈妈的病情,很辛苦、心很累,希望你调整自已的心态,正确看待并接受生活中的现实情况,规划好自已的未来,生活还是美好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的主人,超越自己的昨天。我们对自己有要求,期待,我们接纳自己的感受,肯定自己一路走来的努力,多关照自己。希望我的回复对你有所帮助,真心的希望能够帮到你,祝您幸福快乐!

2
评论
分享
太难了,抱一抱,我只想跟你说,在爱母亲之前,你需要先多爱你自己你今年23,大概是从七岁父母离婚开始你就和母亲相依为命,你所做的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女儿应该做的。我们说人需要反哺,那是在小的时候得到养育者充分的爱和滋养,成长起来以后有了能力去照顾她们。但是你从小就因为母亲的病忽略自己的需要,把她放在首位,以至于到了现在你感觉麻木力竭,无法再耐心的和她相处,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完全透支了母亲是个病人需要人照顾,但这个照顾的责任不应该只由你来承担,你现在更需要抽回一些关注和爱,放在自己身上,只有自己充盈了才能去照顾别人,祝好

太难了,抱一抱,我只想跟你说,在爱母亲之前,你需要先多爱你自己你今年23,大概是从七岁父母离婚开始你就和母亲相依为命,你所做的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女儿应该做的。我们说人需要反哺,那是在小的时候得到养育者充分的爱和滋养,成长起来以后有了能力去照顾她们。但是你从小就因为母亲的病忽略自己的需要,把她放在首位,以至于到了现在你感觉麻木力竭,无法再耐心的和她相处,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完全透支了母亲是个病人需要人照顾,但这个照顾的责任不应该只由你来承担,你现在更需要抽回一些关注和爱,放在自己身上,只有自己充盈了才能去照顾别人,祝好

2
评论
分享
您好,感谢您向我分享这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和经历。您的体验非常困难,因为您似乎被奉为保护者和照顾者的角色所包围。您的母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需要严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疾病,而且似乎她的病情并不稳定。此外,您还承担了处理她举止和病情的行动责任,这进一步增加了您的紧张和负担。从治疗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您的情感和体验严重影响了您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此,我建议您接受心理咨询,以便处理这种处境所带来的持续压力和负面情绪。考虑到您的母亲的病情和挑战,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是对您非常有用的解决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您可以尝试探索您的情感和思想,这些情感和思想妨碍了您改善您母亲的病情或与她交往的方式。您可以探索您在改善您母亲病情的同时如何平衡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设置健康的边界,以避免对自己的情感伤害。您还可以学习在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或冲突的情况下,更好地与您母亲保持联系和交流。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建议您寻求社会支持并与家人和其他信任的人交流,您并不必独自应对这些压力。一些人可以给予你理解又不同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您好,感谢您向我分享这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和经历。您的体验非常困难,因为您似乎被奉为保护者和照顾者的角色所包围。您的母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是一种需要严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疾病,而且似乎她的病情并不稳定。此外,您还承担了处理她举止和病情的行动责任,这进一步增加了您的紧张和负担。从治疗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您的情感和体验严重影响了您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因此,我建议您接受心理咨询,以便处理这种处境所带来的持续压力和负面情绪。考虑到您的母亲的病情和挑战,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是对您非常有用的解决方法之一。在治疗过程中,您可以尝试探索您的情感和思想,这些情感和思想妨碍了您改善您母亲的病情或与她交往的方式。您可以探索您在改善您母亲病情的同时如何平衡自己的需求,以及如何设置健康的边界,以避免对自己的情感伤害。您还可以学习在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或冲突的情况下,更好地与您母亲保持联系和交流。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建议您寻求社会支持并与家人和其他信任的人交流,您并不必独自应对这些压力。一些人可以给予你理解又不同的建议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评论
分享
首先,谢谢你的信任,愿意分享这些困扰你的问题。从你的描述中,我可以感受到你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难和挑战。处理与母亲的关系可能对你来说尤为棘手。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改善与母亲的关系:理解母亲的状况:你母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会影响她的情绪稳定和行为。认识到这一点,可能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她的行为。保持沟通:尽管你认为与母亲的沟通很难,但保持沟通仍然是重要的。尝试在平静的时候与她交流,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尽量避免在情绪激动时进行沟通,这可能会导致冲突加剧。设定边界:在与母亲的相处中,确保设定合适的边界。这有助于保护你的情感和独立性,同时也尊重母亲的需求。例如,你可以尝试与母亲商量,让她知道你需要私人空间和时间。寻求支持:你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或家庭治疗,以便更好地处理与母亲的关系。专业帮助可以帮助你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母亲相处的技巧。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在处理与母亲的关系的同时,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尝试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如运动、艺术创作或与朋友交流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你更好地应对困难。关于是否应该与母亲保持亲密关系,这取决于你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你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候与母亲亲近,同时在保持边界的前提下保护自己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尝试理解母亲患病的情况,这可能有助于你更好地处理与她的关系。祝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过上更自在的生活。

首先,谢谢你的信任,愿意分享这些困扰你的问题。从你的描述中,我可以感受到你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困难和挑战。处理与母亲的关系可能对你来说尤为棘手。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改善与母亲的关系:理解母亲的状况:你母亲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这会影响她的情绪稳定和行为。认识到这一点,可能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她的行为。保持沟通:尽管你认为与母亲的沟通很难,但保持沟通仍然是重要的。尝试在平静的时候与她交流,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尽量避免在情绪激动时进行沟通,这可能会导致冲突加剧。设定边界:在与母亲的相处中,确保设定合适的边界。这有助于保护你的情感和独立性,同时也尊重母亲的需求。例如,你可以尝试与母亲商量,让她知道你需要私人空间和时间。寻求支持:你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或家庭治疗,以便更好地处理与母亲的关系。专业帮助可以帮助你理解自己的情感,学会与母亲相处的技巧。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在处理与母亲的关系的同时,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尝试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如运动、艺术创作或与朋友交流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你更好地应对困难。关于是否应该与母亲保持亲密关系,这取决于你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你可以选择在适当的时候与母亲亲近,同时在保持边界的前提下保护自己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尝试理解母亲患病的情况,这可能有助于你更好地处理与她的关系。祝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办法,过上更自在的生活。

2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我是古道西风瘦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曾经耳熟能详,我们小时候对于母亲的依赖是出于血缘关系的连接,也出于对依恋关系的渴望,幼小的我们感觉最温暖安全的怀抱就是妈妈的,她就是我们的世界。但是长大后妈妈的世界越来越小,变得只有我们,而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已经无法再给妈妈一个大大的角落,加上视野的开阔,生活压力的增长,会很难去像小时候那样依恋妈妈了,这其实很正常。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还是要照顾一个情绪波动大的病人,不管是对体力还是精神都是双重的消耗,题主会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必觉得自责。我奶奶生病时,经常半夜满地打滚,破口大骂,搞得照顾她的人被骂的怀疑人生,崩溃痛哭,想迅速逃离。对待病人,需要更多的耐心,更豁达的心境,如果你被她的情绪带进去就会很难走出来,直至跑偏,我奶奶属于那种爱欲其生,恨欲其死的人,会言辞激烈,性格极端,所以我也非常能理解题主跟妈妈相处的心情,请允许我给题主个抱抱?题主或许可以告诉自己:*你曾经很爱妈妈,愿意无限妥协,现在觉得很累是因为你长大了,你的眼里有更大的世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后,也有了更完整的道德评价体系,而不再唯亲论。小时候我爸爸妈妈打架,我和弟弟都会帮妈妈,而后来读了很多书后,发现爸爸才是那个更可怜的人,这也是长大后同一件事,我们会有截然相反的答案的原因。*试着告诉自己,妈妈本身是个病人,与病人理论其实没有意义,她无法理解你话里的含义,更无法和你好好沟通。她本身就是比较情绪导向的,无法控制情绪,这不是她的错,你不能要求她和你一样理性。*不再情绪时做决定,当我们特别情绪化时,做的事情都是凭本能不是凭理智的,会让你在情绪头上做出让你后悔的行为,回绝情绪化的沟通,等自己冷静下来再跟妈妈沟通,或许是更合适的方式。*老小孩,老小孩,妈妈长大后,因为交际圈丧失,工作面丧失,她的世界会越来越小,小到只有你和身边的亲人,而我们因为工作,因为学习等因素陪伴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她用她的方式想吸引你的关心和照顾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她希望被你看见,和你小时候想要吸引妈妈的关注没有本质区别,试着从爱的角度解读,或许会让你宽容一些。《共情的力量》或许有助于题主和妈妈沟通。*尝试顺着妈妈,或许会让她快乐一些,如果你的心理能量不足,无法支撑妈妈想要被爱的情绪,或许可以和家里亲近的人沟通,分段出现在她的面前,一是可以让大家轮流调整,二也可以避免时间相处多了,心理疲劳而心生无力感。*尝试鼓励妈妈多出去转转,看看自然的风景会减少一个人在家待着的孤单感,减少负面思维。*尝试引导妈妈看心理医生,帮她调试心情。祝好!

题主你好,我是古道西风瘦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曾经耳熟能详,我们小时候对于母亲的依赖是出于血缘关系的连接,也出于对依恋关系的渴望,幼小的我们感觉最温暖安全的怀抱就是妈妈的,她就是我们的世界。但是长大后妈妈的世界越来越小,变得只有我们,而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已经无法再给妈妈一个大大的角落,加上视野的开阔,生活压力的增长,会很难去像小时候那样依恋妈妈了,这其实很正常。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还是要照顾一个情绪波动大的病人,不管是对体力还是精神都是双重的消耗,题主会觉得力不从心,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必觉得自责。我奶奶生病时,经常半夜满地打滚,破口大骂,搞得照顾她的人被骂的怀疑人生,崩溃痛哭,想迅速逃离。对待病人,需要更多的耐心,更豁达的心境,如果你被她的情绪带进去就会很难走出来,直至跑偏,我奶奶属于那种爱欲其生,恨欲其死的人,会言辞激烈,性格极端,所以我也非常能理解题主跟妈妈相处的心情,请允许我给题主个抱抱?题主或许可以告诉自己:*你曾经很爱妈妈,愿意无限妥协,现在觉得很累是因为你长大了,你的眼里有更大的世界,在学习了更多的知识后,也有了更完整的道德评价体系,而不再唯亲论。小时候我爸爸妈妈打架,我和弟弟都会帮妈妈,而后来读了很多书后,发现爸爸才是那个更可怜的人,这也是长大后同一件事,我们会有截然相反的答案的原因。*试着告诉自己,妈妈本身是个病人,与病人理论其实没有意义,她无法理解你话里的含义,更无法和你好好沟通。她本身就是比较情绪导向的,无法控制情绪,这不是她的错,你不能要求她和你一样理性。*不再情绪时做决定,当我们特别情绪化时,做的事情都是凭本能不是凭理智的,会让你在情绪头上做出让你后悔的行为,回绝情绪化的沟通,等自己冷静下来再跟妈妈沟通,或许是更合适的方式。*老小孩,老小孩,妈妈长大后,因为交际圈丧失,工作面丧失,她的世界会越来越小,小到只有你和身边的亲人,而我们因为工作,因为学习等因素陪伴她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她用她的方式想吸引你的关心和照顾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她希望被你看见,和你小时候想要吸引妈妈的关注没有本质区别,试着从爱的角度解读,或许会让你宽容一些。《共情的力量》或许有助于题主和妈妈沟通。*尝试顺着妈妈,或许会让她快乐一些,如果你的心理能量不足,无法支撑妈妈想要被爱的情绪,或许可以和家里亲近的人沟通,分段出现在她的面前,一是可以让大家轮流调整,二也可以避免时间相处多了,心理疲劳而心生无力感。*尝试鼓励妈妈多出去转转,看看自然的风景会减少一个人在家待着的孤单感,减少负面思维。*尝试引导妈妈看心理医生,帮她调试心情。祝好!

2
评论
分享
题主好!看到你的问题和困惑,理解你当下的矛盾纠结心态,母亲的病症让你感受到极大的压力和痛苦,你的内心有说不出来的愤怒和压抑的悲伤,你无法理解母亲,同时你也无法理解自己,内心其实对母亲的感受是既恨又爱,有内耗,有愧疚。对此,我想对你说一、你无法接受母亲的疾病对你带来的伤害,同时你也是无法接受你有这样一个母亲的事实,因此你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挣扎的情绪里,你和母亲没有建立心与心的链接,因为那么小的年纪父母离婚,你也是需要爱的,你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所以你现在也无法给到你母亲爱和理解,你们爱的链接是中断的。二、修复你与母亲间爱的链接,尝试去看到你母亲这个疾病背后她的情绪行为背后是什么?她有她沉重的卸不下的包袱,每个精神疾病背后都有很深的不安全感和对爱以及归属感的追求,也许她无法承受离婚给她带来的痛苦躲到了她自己的内在世界里,而你是她内心通往外界的稻草,所以她不断的通过对你的控制和需要来拯救她内心的崩坍世界,这可以说是你的不幸,因为你感觉很受伤,无力。但是,你有这样一个患病的母亲,你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接纳它,拆开这个痛苦事实背后的礼物,也许你会迎来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母亲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她也没有获得足够的爱,她也想要属于自己的那份爱。你同样也是,你也想要那份原本属于你的爱。

题主好!看到你的问题和困惑,理解你当下的矛盾纠结心态,母亲的病症让你感受到极大的压力和痛苦,你的内心有说不出来的愤怒和压抑的悲伤,你无法理解母亲,同时你也无法理解自己,内心其实对母亲的感受是既恨又爱,有内耗,有愧疚。对此,我想对你说一、你无法接受母亲的疾病对你带来的伤害,同时你也是无法接受你有这样一个母亲的事实,因此你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痛苦挣扎的情绪里,你和母亲没有建立心与心的链接,因为那么小的年纪父母离婚,你也是需要爱的,你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所以你现在也无法给到你母亲爱和理解,你们爱的链接是中断的。二、修复你与母亲间爱的链接,尝试去看到你母亲这个疾病背后她的情绪行为背后是什么?她有她沉重的卸不下的包袱,每个精神疾病背后都有很深的不安全感和对爱以及归属感的追求,也许她无法承受离婚给她带来的痛苦躲到了她自己的内在世界里,而你是她内心通往外界的稻草,所以她不断的通过对你的控制和需要来拯救她内心的崩坍世界,这可以说是你的不幸,因为你感觉很受伤,无力。但是,你有这样一个患病的母亲,你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接纳它,拆开这个痛苦事实背后的礼物,也许你会迎来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母亲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她也没有获得足够的爱,她也想要属于自己的那份爱。你同样也是,你也想要那份原本属于你的爱。

2
评论
分享
😘亲爱的,抱抱很能理解你纠结的心情,有智慧的你也发现,母亲的控制,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的不一样,初期生命简单只有母亲,对于母亲的依赖就会更多的包容,长大后,压力和面临的事情越来越多,难免会有情绪,此时的母亲想爱想给予,可无奈能给的越来越少,甚至会显得笨拙,假如我是你,应该也是很纠结无助的,有可能做的还不如你,坚强的女孩,抱抱我们真的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却也不得不承认,生人不如生命。反过来想想,也正是因为出身不同,更多的更早的懂了许多生存本能,古人云,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母亲,所以有时候尽量的不去惹到她,实在忍不住,也请相信,妈妈也是能够包容你的,偶尔任性。所以😇亲爱的女孩,相信爱,妈妈对你的爱和你对妈妈的爱

😘亲爱的,抱抱很能理解你纠结的心情,有智慧的你也发现,母亲的控制,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的不一样,初期生命简单只有母亲,对于母亲的依赖就会更多的包容,长大后,压力和面临的事情越来越多,难免会有情绪,此时的母亲想爱想给予,可无奈能给的越来越少,甚至会显得笨拙,假如我是你,应该也是很纠结无助的,有可能做的还不如你,坚强的女孩,抱抱我们真的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却也不得不承认,生人不如生命。反过来想想,也正是因为出身不同,更多的更早的懂了许多生存本能,古人云,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母亲,所以有时候尽量的不去惹到她,实在忍不住,也请相信,妈妈也是能够包容你的,偶尔任性。所以😇亲爱的女孩,相信爱,妈妈对你的爱和你对妈妈的爱

2
评论
分享
  • 父母很唠叨,同一个事情反反复复讲,又影响感情,无语
    1回答 · 2025.08.27 12:40:57
  • 离开女咨询师,我妈和关系都不好了,怎么修复母女关系
    2回答 · 2025.08.26 22:17:37
  • 狗血关系,亲戚与前女友新婚,很害怕以往的经历被发现
    3回答 · 2025.08.26 20:46:25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