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已经是解离了,因为“你”很真实的在外面走了一圈,所以会分不清现实和幻想,我不觉得这算精神不正常的体现,每个人或多或少生活中都会有点解离体验,比如突然某个瞬间感觉这个时刻经历过,有的时候熟悉的场景变的陌生或者不熟悉……不管程度如何,通常都认为解离是一种防御机制,有人称它为“无处可逃的逃离”,可以帮你度过难以忍受的情境复制粘贴一段我在某个公众号上看到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点帮助—————————4.从解离到更稳固的主体感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如何帮助来访者从解离走向整合,获得更强大的自体感、更稳固的主体感,或者说稳定的身份认同?1.1情感的同调——整合的基石记得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FY讲到依恋的时候,MollyWittenPhD开篇就提出问题,什么是人类心智发展的基石?刚出生的婴儿处于完全混乱和解离状态,什么令他们一点一点走向整合、建立起健康的发展性的心智系统?答案是母亲(或主要照顾者)对婴儿情感的同调(affectionattunement)。它是最底层的基本构件(fundamentalbuildingblockunderneath)。在这个人际过程中,母亲接收来大量自婴儿投射的贝塔元素,运用她的心智——她的阿尔法功能理解消化这些贝塔元素,之后再对婴儿做出恰到好处的回应,包括母亲积极响应、乐于被使用的态度、适切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音语调。让婴儿感觉好像自己的一个部分——一个高级完善的系统,在对自己另外一个部分——一个混乱破碎的系统,在做出恰到好处的回应。在精神分析和动力取向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起到相应的功能。所以对于临床心理工作者而言,共情能力也是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1.2言语化和解释——语言的奇迹在圣经“创世纪”中,亚当最初被要求负责地上的动物王国,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所有的生物命名。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常做的一件事是与来访者一起为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命名,对它们以及潜意识的运作给出可能的解释。逐渐的,处于解离和混乱中的来访者能够言语自己复杂的感受、了解自己的情绪意图,边缘系统产生“恍然大悟”的感受。在缺乏安全的言语空间和关系时,人们的意识会局限于模糊而混乱的状态,像一个“幽灵”。找到恰当的语言去描述之前无法描述的经历,并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如此你最深的痛苦和感受就能被另一个人类了解了。这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最深刻的经验之一。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与人充分沟通,是解离的对立面,是应对解离最根本的疗愈。也是拥有坚固主体感的根本途径之一。1.3设置的稳定性对于精神分析或动力取向心理咨询来说,设置的稳定别具意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频率和节奏、在一定区间内稳定的收费,使咨询空间与来访者工作或生活的其他时空区分开来,形成一个特殊的边界。同时它向来访者表明,咨访关系与其他关系明显不同。所谓稳定包含一致、可靠、中立、匿名和克制等意义在其中。它像一个容器,把离散的、破碎的自体收在其中。长期的稳定构成一个无形的支撑框架,有助于安全感的形成。而解离背后正是大量的恐惧情绪,安全感的极度缺乏。1.4一切跟身心整合有关的疗法和技术解离越严重、自体越破碎的来访者,越需要与自己的身体建立觉察和连接。弗洛伊德说,人的自我首先是身体自我。聚焦(focusing)创始人尤金·简德林提出“身体就是潜意识”。目前被一致接受的观念是身心本一体。对任何一个个体而言,身体都是灵魂的栖息地,是一个最天然的锚。它帮助我们从虚无缥缈、魂飞魄散的状态回到一个可以回到的地方。身体本身是容器。很多解离严重或创伤严重的来访者,他们更乐于选择跟咨询师面对面的咨询方式,而不是线上咨询。咨询师身体的在场似乎可以自然而然的吸收他们的负面情绪,同时类似皮肤一样包裹着他们敏感裸露的神经,他们的情绪自然而然得到涵容。有一个安静观察、陪伴和体验的身心在场,有助于来访者自身的安静观察自我能力的形成,而这是从破碎走向整合的关键。类似感官统合治疗、舞动、戏剧治疗、哈克米疗法、格式塔疗法,治疗性的按摩、瑜伽、正念等,所有这些身心疗愈方法都有助于解离的改善。References:NancyMcWilliams,PsychoanalyticDiagnosis:UnderstandingPersonalityStructureintheClinicalProcess(SecondEdition);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临床应用与实务,心灵工坊图书,GlenO.Gabbard,M.D.VanderKolk,TheBodyKeepstheScore以上,祝好
其实已经是解离了,因为“你”很真实的在外面走了一圈,所以会分不清现实和幻想,我不觉得这算精神不正常的体现,每个人或多或少生活中都会有点解离体验,比如突然某个瞬间感觉这个时刻经历过,有的时候熟悉的场景变的陌生或者不熟悉……不管程度如何,通常都认为解离是一种防御机制,有人称它为“无处可逃的逃离”,可以帮你度过难以忍受的情境复制粘贴一段我在某个公众号上看到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点帮助—————————4.从解离到更稳固的主体感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如何帮助来访者从解离走向整合,获得更强大的自体感、更稳固的主体感,或者说稳定的身份认同?1.1情感的同调——整合的基石记得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FY讲到依恋的时候,MollyWittenPhD开篇就提出问题,什么是人类心智发展的基石?刚出生的婴儿处于完全混乱和解离状态,什么令他们一点一点走向整合、建立起健康的发展性的心智系统?答案是母亲(或主要照顾者)对婴儿情感的同调(affectionattunement)。它是最底层的基本构件(fundamentalbuildingblockunderneath)。在这个人际过程中,母亲接收来大量自婴儿投射的贝塔元素,运用她的心智——她的阿尔法功能理解消化这些贝塔元素,之后再对婴儿做出恰到好处的回应,包括母亲积极响应、乐于被使用的态度、适切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音语调。让婴儿感觉好像自己的一个部分——一个高级完善的系统,在对自己另外一个部分——一个混乱破碎的系统,在做出恰到好处的回应。在精神分析和动力取向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起到相应的功能。所以对于临床心理工作者而言,共情能力也是最基础最不可或缺的。1.2言语化和解释——语言的奇迹在圣经“创世纪”中,亚当最初被要求负责地上的动物王国,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所有的生物命名。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常做的一件事是与来访者一起为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命名,对它们以及潜意识的运作给出可能的解释。逐渐的,处于解离和混乱中的来访者能够言语自己复杂的感受、了解自己的情绪意图,边缘系统产生“恍然大悟”的感受。在缺乏安全的言语空间和关系时,人们的意识会局限于模糊而混乱的状态,像一个“幽灵”。找到恰当的语言去描述之前无法描述的经历,并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如此你最深的痛苦和感受就能被另一个人类了解了。这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最深刻的经验之一。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与人充分沟通,是解离的对立面,是应对解离最根本的疗愈。也是拥有坚固主体感的根本途径之一。1.3设置的稳定性对于精神分析或动力取向心理咨询来说,设置的稳定别具意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频率和节奏、在一定区间内稳定的收费,使咨询空间与来访者工作或生活的其他时空区分开来,形成一个特殊的边界。同时它向来访者表明,咨访关系与其他关系明显不同。所谓稳定包含一致、可靠、中立、匿名和克制等意义在其中。它像一个容器,把离散的、破碎的自体收在其中。长期的稳定构成一个无形的支撑框架,有助于安全感的形成。而解离背后正是大量的恐惧情绪,安全感的极度缺乏。1.4一切跟身心整合有关的疗法和技术解离越严重、自体越破碎的来访者,越需要与自己的身体建立觉察和连接。弗洛伊德说,人的自我首先是身体自我。聚焦(focusing)创始人尤金·简德林提出“身体就是潜意识”。目前被一致接受的观念是身心本一体。对任何一个个体而言,身体都是灵魂的栖息地,是一个最天然的锚。它帮助我们从虚无缥缈、魂飞魄散的状态回到一个可以回到的地方。身体本身是容器。很多解离严重或创伤严重的来访者,他们更乐于选择跟咨询师面对面的咨询方式,而不是线上咨询。咨询师身体的在场似乎可以自然而然的吸收他们的负面情绪,同时类似皮肤一样包裹着他们敏感裸露的神经,他们的情绪自然而然得到涵容。有一个安静观察、陪伴和体验的身心在场,有助于来访者自身的安静观察自我能力的形成,而这是从破碎走向整合的关键。类似感官统合治疗、舞动、戏剧治疗、哈克米疗法、格式塔疗法,治疗性的按摩、瑜伽、正念等,所有这些身心疗愈方法都有助于解离的改善。References:NancyMcWilliams,PsychoanalyticDiagnosis:UnderstandingPersonalityStructureintheClinicalProcess(SecondEdition);动力取向精神医学——临床应用与实务,心灵工坊图书,GlenO.Gabbard,M.D.VanderKolk,TheBodyKeepstheScore以上,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