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我是Evan。从题主的自述中可以看的出来,题主好像对纸尿裤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纸尿裤好像能让题主感受一种不同的感觉。那么题主这样的表现是怎么来的呢?个人初步估计是题主在小的时候,尤其是在3岁俄狄浦斯期的时候,家里父母没有处理好题主分离的焦虑,或者是,父母没有照顾好题主在不使用纸尿裤后的焦虑情绪,导致了题主对纸尿裤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其实这种对纸尿裤的特殊情感,个人认为更多的是对于自己在那个时期的一种情感的寄托。面对包着纸尿裤的男宝宝,题主会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会有兴奋的感觉,这是否也是在补偿自己在那个需要纸尿裤的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一种补偿性的满足呢?因为在那个时期,刚好是儿童第一性欲发展的阶段,也是一种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期的发展期,如果在这个阶段题主受到了某种伤害,或者说某种分离的创伤,又或者没有处理好题主在这个时期的情绪发展,这也是导致了题主的固着在这个时期的一种表现,对某样东西会有特殊的情感。题主和父母的关系冷淡,也在侧面说明了,题主在哪个时期的情感需求,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好的回馈,当然是否如此,都需要题主仔细的做一个觉察。如果题主想通过自己来补偿这个时期的空白,确实不容易,也是为难题主了。如果题主想建立一段新的亲密关系,通过新的亲密关系来补偿这段时期的空白,也未尝不可。至于如何面对自己的感受,在这里我也简单的给题主一些建议:接纳自己现在的状态面对自己自己内心的渴望,自己讨厌现在自己的特殊恋物情结,这都是一种正常现象。题主可以想象自己在需要纸尿裤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很好的满足,导致题主会出现对纸尿裤的迷恋情绪和反应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不用感到痛苦,告诉自己,这是自己小时候的亲密关系造成现在如此的。只有接纳了自己现在的状态,题主才能明白自己内心真的想要的什么,如果题主过于抗拒现在的自己,题主永远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内心想要的其实是,父母对幼小时期的自己的一种关心和照顾。关注自己的内心的声音题主是否有关注过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呢?这些脑海里的想法,对身心健康可能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意义,也可能会造成负面不利的效果。是什么想法在干扰题主的渴望?题主渴望亲密关系,但是身体却还停留对纸尿裤的迷恋上,题主的身体想向题主反映什么问题?当身体出现不良的反应时,可以试着静下心来仔细的感悟下内心的声音,自己为什么会如此迷恋纸尿裤呢?同时不要过于苛责自己,父母带给题主的影响,有时会让题主忍不住产生自己会这样是自己错的想法。这些对自己不满意的想法,会影响题主的情绪,丧失动力和对生活的期望。每天早晨看着镜中的自己,说出三条题主喜欢自己的原因。对待自我的态度越积极,题主就越容易变得自信,屏蔽那些缺乏安全感的自我对话。比如可以说:我值得被爱,我能爱别人,我应该得到更多的爱等。注意外界情境题主可以觉察一下什么样的情境会让自己会有的生理反应。是面对穿纸尿裤的男童,还是裸体的男童,是由于纸尿裤对其他事物产生一种反应吗?这些让题主兴奋的情境,是否有给到题主压力,或者感到尴尬。这个时候题主可以想象一下,当自己小时候穿上了纸尿裤满足的感觉,这样能平复题主当下的心情。如果这些情境让题主觉得不适,应尽量避免,或者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后,再进入相关的情境。如题主对包纸尿裤的男童有反应,是否可以借故走开,做某些自己需要专注才能做的事情呢。不用刻意压抑自己,也不用刻意去回避自己,只是通过一些事情分散自己当下的注意力即可。练习用有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么做一开始可能会让题主感到不适,但随着你的需求得到有效表达,题主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注意自己的口头禅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不是很好的境遇时,难免会有一些口头禅。比如“好烦啊”,“不如死了算了”,“今天我又把事情搞砸了”,其实这些反映了题主面对事情总有夸大,情绪化的表现,这些负面的词汇会让题主加深负面的想法。很多时候口头禅也反映了题主内心的下意识想法,注意自己的口头禅,就能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题主应该避免使用这类词汇,为了能让你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一面,要用正面的思绪和赞扬来代替这些负面语言。比如,“糟糕”换成“不顺”或“还有改进的地步”,“灾难”换成“挑战”或“不便”。寻找心理援助题主的对某些事物的迷恋,深深的影响着题主,如果题主觉得因为童年的经历,影响着题主,让题主在亲密关系方面产生了极大的矛盾,那么题主可以试着向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等从业人员求助。让这些好的专业人员来帮助题主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在进行咨询之前,题主可以试着打探一下这些从业人员的口碑,避免自己再次受到伤害。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题主。
题主,你好。我是Evan。从题主的自述中可以看的出来,题主好像对纸尿裤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纸尿裤好像能让题主感受一种不同的感觉。那么题主这样的表现是怎么来的呢?个人初步估计是题主在小的时候,尤其是在3岁俄狄浦斯期的时候,家里父母没有处理好题主分离的焦虑,或者是,父母没有照顾好题主在不使用纸尿裤后的焦虑情绪,导致了题主对纸尿裤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其实这种对纸尿裤的特殊情感,个人认为更多的是对于自己在那个时期的一种情感的寄托。面对包着纸尿裤的男宝宝,题主会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会有兴奋的感觉,这是否也是在补偿自己在那个需要纸尿裤的时期,没有得到很好的一种补偿性的满足呢?因为在那个时期,刚好是儿童第一性欲发展的阶段,也是一种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期的发展期,如果在这个阶段题主受到了某种伤害,或者说某种分离的创伤,又或者没有处理好题主在这个时期的情绪发展,这也是导致了题主的固着在这个时期的一种表现,对某样东西会有特殊的情感。题主和父母的关系冷淡,也在侧面说明了,题主在哪个时期的情感需求,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好的回馈,当然是否如此,都需要题主仔细的做一个觉察。如果题主想通过自己来补偿这个时期的空白,确实不容易,也是为难题主了。如果题主想建立一段新的亲密关系,通过新的亲密关系来补偿这段时期的空白,也未尝不可。至于如何面对自己的感受,在这里我也简单的给题主一些建议:接纳自己现在的状态面对自己自己内心的渴望,自己讨厌现在自己的特殊恋物情结,这都是一种正常现象。题主可以想象自己在需要纸尿裤的时候,没有得到父母很好的满足,导致题主会出现对纸尿裤的迷恋情绪和反应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不用感到痛苦,告诉自己,这是自己小时候的亲密关系造成现在如此的。只有接纳了自己现在的状态,题主才能明白自己内心真的想要的什么,如果题主过于抗拒现在的自己,题主永远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内心想要的其实是,父母对幼小时期的自己的一种关心和照顾。关注自己的内心的声音题主是否有关注过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呢?这些脑海里的想法,对身心健康可能会产生积极正面的意义,也可能会造成负面不利的效果。是什么想法在干扰题主的渴望?题主渴望亲密关系,但是身体却还停留对纸尿裤的迷恋上,题主的身体想向题主反映什么问题?当身体出现不良的反应时,可以试着静下心来仔细的感悟下内心的声音,自己为什么会如此迷恋纸尿裤呢?同时不要过于苛责自己,父母带给题主的影响,有时会让题主忍不住产生自己会这样是自己错的想法。这些对自己不满意的想法,会影响题主的情绪,丧失动力和对生活的期望。每天早晨看着镜中的自己,说出三条题主喜欢自己的原因。对待自我的态度越积极,题主就越容易变得自信,屏蔽那些缺乏安全感的自我对话。比如可以说:我值得被爱,我能爱别人,我应该得到更多的爱等。注意外界情境题主可以觉察一下什么样的情境会让自己会有的生理反应。是面对穿纸尿裤的男童,还是裸体的男童,是由于纸尿裤对其他事物产生一种反应吗?这些让题主兴奋的情境,是否有给到题主压力,或者感到尴尬。这个时候题主可以想象一下,当自己小时候穿上了纸尿裤满足的感觉,这样能平复题主当下的心情。如果这些情境让题主觉得不适,应尽量避免,或者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后,再进入相关的情境。如题主对包纸尿裤的男童有反应,是否可以借故走开,做某些自己需要专注才能做的事情呢。不用刻意压抑自己,也不用刻意去回避自己,只是通过一些事情分散自己当下的注意力即可。练习用有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么做一开始可能会让题主感到不适,但随着你的需求得到有效表达,题主也会变得更加自信。注意自己的口头禅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不是很好的境遇时,难免会有一些口头禅。比如“好烦啊”,“不如死了算了”,“今天我又把事情搞砸了”,其实这些反映了题主面对事情总有夸大,情绪化的表现,这些负面的词汇会让题主加深负面的想法。很多时候口头禅也反映了题主内心的下意识想法,注意自己的口头禅,就能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题主应该避免使用这类词汇,为了能让你将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一面,要用正面的思绪和赞扬来代替这些负面语言。比如,“糟糕”换成“不顺”或“还有改进的地步”,“灾难”换成“挑战”或“不便”。寻找心理援助题主的对某些事物的迷恋,深深的影响着题主,如果题主觉得因为童年的经历,影响着题主,让题主在亲密关系方面产生了极大的矛盾,那么题主可以试着向一些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等从业人员求助。让这些好的专业人员来帮助题主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在进行咨询之前,题主可以试着打探一下这些从业人员的口碑,避免自己再次受到伤害。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