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好!💌看到你为妈妈健康担忧,还看到你为妈妈停止吸烟所做的努力,妈妈却没有听从你的劝告。📝很理解你很努力地爱妈妈感受到的却是无奈和无力,我也很希望你在壹心理答疑馆来询问“该怎么办”能够获得一个非常有效而快速的问题解决方案,但我得坦言:这真的很难办。📝所以我这里的作答,并不是给到你一个有效的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想提供更多的视角供楼主去关注和吸烟这件事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联,目的在于试着去理解为何人们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那么难以选择“戒烟有利健康”的观点,并在这样的新认知中去寻求一些新的可能性。✍️戒烟需要妈妈付出怎样的代价?📝戒烟的难度相信楼主早已有所耳闻,这个难度恐怕比“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更难。我是在说,人不是机器,不是一种能被“开关”一样改变的物种,比如我们知道“米面摄入量过大容易导致肥胖”的道理,却很难持续控制住自己对淀粉食物的欲望;再比如我们知道“规律适度锻炼身体有利健康”,但鲜有人能一直坚持去照做。📝而戒烟比饮食和锻炼这类的自控要难得多得多,因为戒烟还需要经历“戒断反应”的各种痛苦,靠个人力量坚持到底,某种意义上堪比戒毒。事实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但凡吸毒者,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戒断”,他们中的少量幸运者即使真能停止吸毒,也需要一辈子与毒瘾做持续的斗争。📝在你继续想要劝告妈妈戒烟之前,推荐你读一本使不少戒烟成功者受益的书:亚伦·卡尔所著的《这书能让你戒烟》。你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戒烟的一些戒断症状和应对办法,能对戒烟带来的挑战和痛苦感受有所了解。百度上有戒烟吧你也可以去找找,烟友们在这里边读这本书边戒烟边交流感受相互鼓励,有时候你会看到烟友们的一片哀嚎,就能体验戒烟的艰难了。📝我做这个推荐不是反对戒烟,恰恰相反,它可能是帮你了解未来去如何帮助妈妈戒烟的一个窗口。但同时,也帮你思考这个过程给妈妈带去的健康方面的影响到底有哪些——这个痛苦的戒烟过程本身带来的影响全都是正面的吗?如果不是,你和妈妈又需要怎样应对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呢?🔖进一步:健康的含义可能比我们现在能理解到的要复杂得多。妈妈戒烟当然会消除吸烟带来的对生理层面的一些健康损害,但健康的含义不止于生理。✍️吸烟到底让妈妈收获了什么?📝我写下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相信,从“绝对”的意义上,一个行为如果只是纯粹对自己有害,是很难被持续下去的。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妈妈不愿意听从你的劝告——我相信吸烟给她带来了某些难以表达的收获,才使她戒烟的选择变得如此困难。📝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已成年的儿子获悉年迈的父亲已经罹患肺部疾病,停下工作陪伴父亲求诊、治疗,病情不轻且预后也不太好,儿子因此非常焦虑,竭力劝解父亲戒烟。但每天黄昏时分父亲还是会独自出门去抽烟,儿子非常难过,追问父亲为何不肯戒掉吸烟,眼看吸烟就要陷自己于危在旦夕之地了。父亲低头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对儿子说:“因为这是我唯一能获得的专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这位父亲忙碌劳作了一辈子,努力维系着自己劳作的能力和这个家庭的生存所需,他几乎没和太太和儿子谈论过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在那一刻,儿子忽然意识到,父亲其实这一生不知有多少内在的深层需求可能无法被满足,抽烟是能使他退到专属于自己的时空、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一点短暂的歇息与安宁的唯一方式。📝这个故事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人的“健康”到底包含了什么意义,至少我们的健康一定不是只有生理层面上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这么简单:我们的许多心理需求也是健康的刚需,尽管抽烟带来的某种满足是以冒着生理健康被损害的风险为代价的。📝这位父亲要保证一份收入、维系家庭日常所需,意味着父亲需要维持自己很多的社会角色所需的功能,包括职场上的各种能力和家庭中作为丈夫和父亲角色的功能,这不仅需要生理上的基本健康,也需要他的心理健康维持在某种不影响这些社会功能的水平。当一些心理刚需难以被满足而导致心理失衡时,抽烟是这种刚需未能被满足或心理失衡的“症状”——是的,不抽烟可能会有其他症状比如头痛、失眠、胃溃疡……📝症状是生命机体用于保护我们不让情况变得更糟的一种天然智慧——它是一个信号:你需要看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照顾好自己恢复到健康态。但困境在于,我们并非那么容易识别出自己的需要,也没有现成的关于怎么做才能照顾好自己的答案。更糟的是,即使知道了自己所需也知道了如何做,却无法获得去做的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症状持续就成为必然。就像一个孩子困苦时沉迷网络的症状,在某个阶段内可能保护了他没有直接变成抑郁重症患者。🔖当然,我并不了解楼主妈妈具体的情况,但这是一个可以试着去了解妈妈具体情况的视角:理解她有什么深层次的需求才使吸烟成为“症状”,如果能在深层需求上做工作使她不再依赖维持这个症状才能保护自己不变得更糟,也许她选择戒烟就没那么难了。💌愿你和妈妈能一起探讨自己的身心健康,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上。世界和我爱着你。💕
楼主好!💌看到你为妈妈健康担忧,还看到你为妈妈停止吸烟所做的努力,妈妈却没有听从你的劝告。📝很理解你很努力地爱妈妈感受到的却是无奈和无力,我也很希望你在壹心理答疑馆来询问“该怎么办”能够获得一个非常有效而快速的问题解决方案,但我得坦言:这真的很难办。📝所以我这里的作答,并不是给到你一个有效的快速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想提供更多的视角供楼主去关注和吸烟这件事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联,目的在于试着去理解为何人们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那么难以选择“戒烟有利健康”的观点,并在这样的新认知中去寻求一些新的可能性。✍️戒烟需要妈妈付出怎样的代价?📝戒烟的难度相信楼主早已有所耳闻,这个难度恐怕比“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更难。我是在说,人不是机器,不是一种能被“开关”一样改变的物种,比如我们知道“米面摄入量过大容易导致肥胖”的道理,却很难持续控制住自己对淀粉食物的欲望;再比如我们知道“规律适度锻炼身体有利健康”,但鲜有人能一直坚持去照做。📝而戒烟比饮食和锻炼这类的自控要难得多得多,因为戒烟还需要经历“戒断反应”的各种痛苦,靠个人力量坚持到底,某种意义上堪比戒毒。事实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但凡吸毒者,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戒断”,他们中的少量幸运者即使真能停止吸毒,也需要一辈子与毒瘾做持续的斗争。📝在你继续想要劝告妈妈戒烟之前,推荐你读一本使不少戒烟成功者受益的书:亚伦·卡尔所著的《这书能让你戒烟》。你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戒烟的一些戒断症状和应对办法,能对戒烟带来的挑战和痛苦感受有所了解。百度上有戒烟吧你也可以去找找,烟友们在这里边读这本书边戒烟边交流感受相互鼓励,有时候你会看到烟友们的一片哀嚎,就能体验戒烟的艰难了。📝我做这个推荐不是反对戒烟,恰恰相反,它可能是帮你了解未来去如何帮助妈妈戒烟的一个窗口。但同时,也帮你思考这个过程给妈妈带去的健康方面的影响到底有哪些——这个痛苦的戒烟过程本身带来的影响全都是正面的吗?如果不是,你和妈妈又需要怎样应对才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呢?🔖进一步:健康的含义可能比我们现在能理解到的要复杂得多。妈妈戒烟当然会消除吸烟带来的对生理层面的一些健康损害,但健康的含义不止于生理。✍️吸烟到底让妈妈收获了什么?📝我写下这个问题是因为我相信,从“绝对”的意义上,一个行为如果只是纯粹对自己有害,是很难被持续下去的。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妈妈不愿意听从你的劝告——我相信吸烟给她带来了某些难以表达的收获,才使她戒烟的选择变得如此困难。📝我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已成年的儿子获悉年迈的父亲已经罹患肺部疾病,停下工作陪伴父亲求诊、治疗,病情不轻且预后也不太好,儿子因此非常焦虑,竭力劝解父亲戒烟。但每天黄昏时分父亲还是会独自出门去抽烟,儿子非常难过,追问父亲为何不肯戒掉吸烟,眼看吸烟就要陷自己于危在旦夕之地了。父亲低头沉默了许久才抬起头对儿子说:“因为这是我唯一能获得的专属于自己的宁静时光。”📝这位父亲忙碌劳作了一辈子,努力维系着自己劳作的能力和这个家庭的生存所需,他几乎没和太太和儿子谈论过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在那一刻,儿子忽然意识到,父亲其实这一生不知有多少内在的深层需求可能无法被满足,抽烟是能使他退到专属于自己的时空、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一点短暂的歇息与安宁的唯一方式。📝这个故事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人的“健康”到底包含了什么意义,至少我们的健康一定不是只有生理层面上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这么简单:我们的许多心理需求也是健康的刚需,尽管抽烟带来的某种满足是以冒着生理健康被损害的风险为代价的。📝这位父亲要保证一份收入、维系家庭日常所需,意味着父亲需要维持自己很多的社会角色所需的功能,包括职场上的各种能力和家庭中作为丈夫和父亲角色的功能,这不仅需要生理上的基本健康,也需要他的心理健康维持在某种不影响这些社会功能的水平。当一些心理刚需难以被满足而导致心理失衡时,抽烟是这种刚需未能被满足或心理失衡的“症状”——是的,不抽烟可能会有其他症状比如头痛、失眠、胃溃疡……📝症状是生命机体用于保护我们不让情况变得更糟的一种天然智慧——它是一个信号:你需要看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照顾好自己恢复到健康态。但困境在于,我们并非那么容易识别出自己的需要,也没有现成的关于怎么做才能照顾好自己的答案。更糟的是,即使知道了自己所需也知道了如何做,却无法获得去做的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症状持续就成为必然。就像一个孩子困苦时沉迷网络的症状,在某个阶段内可能保护了他没有直接变成抑郁重症患者。🔖当然,我并不了解楼主妈妈具体的情况,但这是一个可以试着去了解妈妈具体情况的视角:理解她有什么深层次的需求才使吸烟成为“症状”,如果能在深层需求上做工作使她不再依赖维持这个症状才能保护自己不变得更糟,也许她选择戒烟就没那么难了。💌愿你和妈妈能一起探讨自己的身心健康,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上。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