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是壹心理首批心探教练糖糖老师,从提问中看到了你的疑惑,下面我就结合我的理解与经验来为你阐释这几个概念。朱建军老师的子人格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数种子人格,少则6个至8个,在朱老师的案例中,最多的可达到100多个,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描写人格分裂症患者的情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术界对于子人格,或者说“人格分裂”其实还存在争议,不过临床上的运用还是挺广泛。主人格其实就是我们多种子人格中经常表现出的人格的状态,也就是在绝大部分时候表现出的人格状态,而其他子人格往往是在特殊时间、场景等条件下,由环境的某种刺激所激发出现的人格状态,有一些人格状态甚至出现一两次。举个例子,作为一名士兵,在战场环境中就会激发出“战士”的人格状态,从而表现出刚硬、坚强、冷酷、机警甚至是暴力等特征,但回到家后,你会在家庭的环境氛围中表现出有同情心、善良、细致等特征。当然,我们会认为这些特征也可能出现交叉表现,比如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时,又会表现出军人的特征,但其实这也是环境变化的激发,当军人的孩子表现不听话时,可能习惯采取惩罚等措施,这与这名军人过往的职业环境有关联。因此,我们从子人格理论来理解性格,其实可以认为一个人身上不同的性格特质其实是属于不同子人格的特质,并且这些子人格是在成长环境中逐渐习得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往往认为气质,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症,是与先天因素有关,后天成长几乎无法改变气质类型,但是可以影响性格特质)。这里我们来理解一下人格分裂,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有一些病人对于自己某些记忆是缺失的,并且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这些人格特质似乎存在独立的记忆分区,当他们表现出A特质时,B特质的记忆就无法回忆起来,这种状态就像是自己的多个子人格彼此分裂开来,无法进行整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人格分裂理解为一个人无法有效通过自我力量整合自己的多个子人格,从而表现出分裂的状态。以上是我的解答,我是糖糖老师,如果有其他疑问,你可以预约我的心探教练。
您好,我是壹心理首批心探教练糖糖老师,从提问中看到了你的疑惑,下面我就结合我的理解与经验来为你阐释这几个概念。朱建军老师的子人格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数种子人格,少则6个至8个,在朱老师的案例中,最多的可达到100多个,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描写人格分裂症患者的情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学术界对于子人格,或者说“人格分裂”其实还存在争议,不过临床上的运用还是挺广泛。主人格其实就是我们多种子人格中经常表现出的人格的状态,也就是在绝大部分时候表现出的人格状态,而其他子人格往往是在特殊时间、场景等条件下,由环境的某种刺激所激发出现的人格状态,有一些人格状态甚至出现一两次。举个例子,作为一名士兵,在战场环境中就会激发出“战士”的人格状态,从而表现出刚硬、坚强、冷酷、机警甚至是暴力等特征,但回到家后,你会在家庭的环境氛围中表现出有同情心、善良、细致等特征。当然,我们会认为这些特征也可能出现交叉表现,比如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时,又会表现出军人的特征,但其实这也是环境变化的激发,当军人的孩子表现不听话时,可能习惯采取惩罚等措施,这与这名军人过往的职业环境有关联。因此,我们从子人格理论来理解性格,其实可以认为一个人身上不同的性格特质其实是属于不同子人格的特质,并且这些子人格是在成长环境中逐渐习得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往往认为气质,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症,是与先天因素有关,后天成长几乎无法改变气质类型,但是可以影响性格特质)。这里我们来理解一下人格分裂,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到有一些病人对于自己某些记忆是缺失的,并且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这些人格特质似乎存在独立的记忆分区,当他们表现出A特质时,B特质的记忆就无法回忆起来,这种状态就像是自己的多个子人格彼此分裂开来,无法进行整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人格分裂理解为一个人无法有效通过自我力量整合自己的多个子人格,从而表现出分裂的状态。以上是我的解答,我是糖糖老师,如果有其他疑问,你可以预约我的心探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