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不让婆婆来看孙子,还要断绝往来?

匿名用户
#家庭关系#婆媳关系
我妈是农村妇女,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年纪65了性格比较要强。媳妇是县城里长大的,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委屈,脾气不好也比较强势。 媳妇孕期刚开始我妈照顾,做的饭菜不好吃也不怎么会做荤菜,被媳妇埋怨,我每周末带媳妇出去吃。期间我妈的生活/卫生习惯,被媳妇各种吐嘈甚至呵斥(刚开始教我妈改,但收效甚微,后来就没耐心了,我也跟我妈做了各种工作),后期丈母娘来照顾了一段时间。产后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大热天)前20天我照顾大家相安无事。后10天我上班了由丈母娘照顾,我妈送饭给我丈母娘吃,有一周时间中午饭送的迟(2点多),媳妇直接怼我妈(这事确实我妈不对,我也呵责了我妈)。我妈在月子中心给娃冲奶粉盖子老是拧不好,诸如此类的事情,被媳妇骂。我妈说自己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媳妇听了怨气很大,认为我妈不想管娃,就各种不满各种找茬骂我妈,有时我妈受不了了也会回几句两人矛盾加深。出了月子后,我外婆生病我妈回去照顾

我妈是农村妇女,一辈子吃了很多苦,年纪65了性格比较要强。媳妇是县城里长大的,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委屈,脾气不好也比较强势。 媳妇孕期刚开始我妈照顾,做的饭菜不好吃也不怎么会做荤菜,被媳妇埋怨,我每周末带媳妇出去吃。期间我妈的生活/卫生习惯,被媳妇各种吐嘈甚至呵斥(刚开始教我妈改,但收效甚微,后来就没耐心了,我也跟我妈做了各种工作),后期丈母娘来照顾了一段时间。产后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大热天)前20天我照顾大家相安无事。后10天我上班了由丈母娘照顾,我妈送饭给我丈母娘吃,有一周时间中午饭送的迟(2点多),媳妇直接怼我妈(这事确实我妈不对,我也呵责了我妈)。我妈在月子中心给娃冲奶粉盖子老是拧不好,诸如此类的事情,被媳妇骂。我妈说自己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媳妇听了怨气很大,认为我妈不想管娃,就各种不满各种找茬骂我妈,有时我妈受不了了也会回几句两人矛盾加深。出了月子后,我外婆生病我妈回去照顾

2673阅读
·4回答
收藏
题主,你好!🍀看到你正夹在婆媳大战之间,左右为难,真替你着急和难过,能切身体会到你内心的纠结痛苦:妈妈是生我养我的人,辛苦一辈子,要强一辈子,老了却因为带孩子的事受尽委屈,做为儿子的你肯定是心怀内疚的吧?媳妇是自己找的爱人,往后余生的同路人,孩子的妈妈,在娘家估计是受尽宠爱,脾气不好也强势。产后的照顾不好,情绪崩溃,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是外婆生病了,妈妈去照顾,媳妇不干了,威胁要断绝关系,否则离婚。唉,我要遇到这种事,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我试着分析下当前问题的由来,题主看能否从中找到协调的方向和方法。🍀首先,这种中国式婆媳矛盾的出现,有其社会文化因素,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因为文化的影响,父母与孩子间往往联结紧密,有很多人到了成年,心理上还没有与父母完全分离,尤其是母子、母女之间的依恋关系。在中国,结婚成家才标志着孩子真正的要独立分离了。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中间会有很多成长的痛苦,比如婆媳矛盾。有两句话说得很到位:“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从个人成长来讲,必须忘了娘和泼出去,否则说明ta还没有形成独立人格。🍁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婆婆和媳妇,丈母娘和女婿,大家庭和小家庭,这三对关系能否处理好,要看这些人是否人格独立、有没有不合理信念等等。如果儿子媳妇心智不成熟,能力不够,小家庭缺乏独立能力,就会跟原生家庭边界不清:或者父母越界插手小家庭的事务,或者小家庭依附于原生家庭,情感上多半纠缠不清,再加上老人与年轻人的认知不同,出现矛盾是必然的。所以有人说,中国式结婚是两个家庭在结婚。没有足够的情商和智慧,要维护好婚姻关系,还真有点难。🍀不过,题主也不必悲观,我们不就是在不断面临困难,解决矛盾中成长吗?🍁题主要意识到,自己才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是定海神针。学着在母亲和媳妇之间打太极,两边安抚,而不是两边指责;念对方的好而不是在中间传播负能量。和妻子一起成长,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减轻双方父母的负担,体谅他们的不容易。慢慢从原生家庭中独立出来,情感卷入不深,矛盾也会逐渐减少。🍁题主和媳妇都是大学学历,学识素养差不到哪里去了。只是目前因为新生儿出生,大家缺乏经验,应对时有点手忙脚乱而已。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度过这个婚姻家庭生命周期的关键期,一切会慢慢好起来的。🍀感谢题主的问题分享!祝你幸福!我是文心,世界和我爱着你!

题主,你好!🍀看到你正夹在婆媳大战之间,左右为难,真替你着急和难过,能切身体会到你内心的纠结痛苦:妈妈是生我养我的人,辛苦一辈子,要强一辈子,老了却因为带孩子的事受尽委屈,做为儿子的你肯定是心怀内疚的吧?媳妇是自己找的爱人,往后余生的同路人,孩子的妈妈,在娘家估计是受尽宠爱,脾气不好也强势。产后的照顾不好,情绪崩溃,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是外婆生病了,妈妈去照顾,媳妇不干了,威胁要断绝关系,否则离婚。唉,我要遇到这种事,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我试着分析下当前问题的由来,题主看能否从中找到协调的方向和方法。🍀首先,这种中国式婆媳矛盾的出现,有其社会文化因素,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因为文化的影响,父母与孩子间往往联结紧密,有很多人到了成年,心理上还没有与父母完全分离,尤其是母子、母女之间的依恋关系。在中国,结婚成家才标志着孩子真正的要独立分离了。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中间会有很多成长的痛苦,比如婆媳矛盾。有两句话说得很到位:“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从个人成长来讲,必须忘了娘和泼出去,否则说明ta还没有形成独立人格。🍁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婆婆和媳妇,丈母娘和女婿,大家庭和小家庭,这三对关系能否处理好,要看这些人是否人格独立、有没有不合理信念等等。如果儿子媳妇心智不成熟,能力不够,小家庭缺乏独立能力,就会跟原生家庭边界不清:或者父母越界插手小家庭的事务,或者小家庭依附于原生家庭,情感上多半纠缠不清,再加上老人与年轻人的认知不同,出现矛盾是必然的。所以有人说,中国式结婚是两个家庭在结婚。没有足够的情商和智慧,要维护好婚姻关系,还真有点难。🍀不过,题主也不必悲观,我们不就是在不断面临困难,解决矛盾中成长吗?🍁题主要意识到,自己才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是定海神针。学着在母亲和媳妇之间打太极,两边安抚,而不是两边指责;念对方的好而不是在中间传播负能量。和妻子一起成长,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减轻双方父母的负担,体谅他们的不容易。慢慢从原生家庭中独立出来,情感卷入不深,矛盾也会逐渐减少。🍁题主和媳妇都是大学学历,学识素养差不到哪里去了。只是目前因为新生儿出生,大家缺乏经验,应对时有点手忙脚乱而已。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度过这个婚姻家庭生命周期的关键期,一切会慢慢好起来的。🍀感谢题主的问题分享!祝你幸福!我是文心,世界和我爱着你!

5
评论
分享
你好,题主!仔细品读了你的叙述,你的情况很多人家都出现过的,这种情况需要你承受更大更多的压力来维护和扭转这个局面,因为结了婚有了孩子,不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的事,是俩个完全不同的生长习惯和文化素养的两家人进行组队磨合,这中间有很多细微的事情,都是要用心的,我不知道你和媳妇的文化程度怎么样,但还是要进行劝说,你母亲没有错,你媳妇也没有错,彼此在一起就有了一些摩擦,是因为她们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因为你而相识,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和媳妇的爱情,又有了爱的结晶你们的宝宝,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一个很难处理的事情,这两个人都没错,她们的各种生活习惯不一样,饮食口味不一样,文化程度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太多太多不一样了,谁都没有义务谦让谁,但这就是婚姻带给我们的奥妙,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并不是他们家有个多么好的媳妇或者多么好的婆婆,是因为他的媳妇和她的婆婆都懂得互相理解互相谦让,而不是互相埋怨互相指责,婆婆也有过年轻媳妇的曾经,媳妇也会有老年婆婆的以后,所以要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俗语讲:家和万事兴!家里和气是怎么产生的呢?肯定是包容、谦让、理解、体谅,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只有这样的家庭日子才会越过越好,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拥有满满的爱,拥有满满爱的孩子长大后才会爱别人爱世界,才会有健康的人格,所以家人之间的沟通是特别重要的事,很多事情要用心体会!事情没有对和错,人心不能凉……

你好,题主!仔细品读了你的叙述,你的情况很多人家都出现过的,这种情况需要你承受更大更多的压力来维护和扭转这个局面,因为结了婚有了孩子,不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庭的事,是俩个完全不同的生长习惯和文化素养的两家人进行组队磨合,这中间有很多细微的事情,都是要用心的,我不知道你和媳妇的文化程度怎么样,但还是要进行劝说,你母亲没有错,你媳妇也没有错,彼此在一起就有了一些摩擦,是因为她们是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因为你而相识,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和媳妇的爱情,又有了爱的结晶你们的宝宝,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一个很难处理的事情,这两个人都没错,她们的各种生活习惯不一样,饮食口味不一样,文化程度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太多太多不一样了,谁都没有义务谦让谁,但这就是婚姻带给我们的奥妙,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并不是他们家有个多么好的媳妇或者多么好的婆婆,是因为他的媳妇和她的婆婆都懂得互相理解互相谦让,而不是互相埋怨互相指责,婆婆也有过年轻媳妇的曾经,媳妇也会有老年婆婆的以后,所以要多一些体谅,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俗语讲:家和万事兴!家里和气是怎么产生的呢?肯定是包容、谦让、理解、体谅,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只有这样的家庭日子才会越过越好,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会拥有满满的爱,拥有满满爱的孩子长大后才会爱别人爱世界,才会有健康的人格,所以家人之间的沟通是特别重要的事,很多事情要用心体会!事情没有对和错,人心不能凉……

3
1
分享
题主你好,你的问题如果在中国做个调查问卷,有类似经历的应该数不胜数了,太普遍了!但是婆媳矛盾这个问题确实确实太令人头疼了,简直就是中国人的大难题,无论是作为婆婆、媳妇、还是儿子,都有着自己的苦恼。尤其是作为儿子,那处境就更艰难了,一边是爱妻,一边是生养自己的妈妈,两头都要顾,两头又都难以兼顾,左右不是,弄得是焦头烂额不落好。而你,恰好是那个夹在中间的儿子,可以理解你的苦,太难了,尤其是孩子还小,需要妈妈帮忙,媳妇又容忍不了婆婆,她们就像水火一样不相容,怎么办?虽然我也经历过,但我是那个媳妇,我想试着从我的角度出发看看能不能给你提供点有帮助的建议~1、婆婆不是媳妇自己的妈妈,是因为和你结婚了才有的联系,那么作为男人你就是连接婆婆和媳妇感情的桥梁,你能不能把这桥搭好是关键。怎么个搭桥法:媳妇生了孩子,需要关心体贴,妈妈寄居在你家帮忙照料家里和孩子,她可也不能受了委屈的,两个都需要去关心理解,所以你肯定要做好两边的心理安抚工作,在那边就说那边的好,替另外一个人的错误道歉,只有她们心里都舒坦了,没有积怨就比较能够去宽容对方,这真的需要一个高情商的男人才能做到,否则会比较难平衡。2、要不你可以各个突破,打感情牌,就是把上面的牌反过来打,对于你妈来说,不舍得你受气吧,因为你是她儿子;对于你妻子来说,自己的丈夫肯定自己也爱;那你可以问问她们,如果她们这样继续闹下去,谁最受伤害?她们怎么忍心,要是你受刺激多了,影响了身体健康,这个家还在吗?然后在和她们沟通,为了家庭和谐,需要的是啊彼此的理解,有不能容忍的可以和你说,你做个中间人可以缓解下矛盾,这也可以说是迂回策略,让大家有个缓冲期。说了这些,或许你可以从中受点启发,但离解决问题应该还很远,只有一个办法,等,等孩子长大一点。不需要你妈妈再这边帮忙了,或者家里也过了磨合期,你自己探索出一套应对的方法后,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的!不好意思,实际上也没有能提供给你特别有用的办法,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尤其这婆媳相处之道,还是需要在不断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并利用智慧去巧妙地化解。祝你家庭越来越和睦!

题主你好,你的问题如果在中国做个调查问卷,有类似经历的应该数不胜数了,太普遍了!但是婆媳矛盾这个问题确实确实太令人头疼了,简直就是中国人的大难题,无论是作为婆婆、媳妇、还是儿子,都有着自己的苦恼。尤其是作为儿子,那处境就更艰难了,一边是爱妻,一边是生养自己的妈妈,两头都要顾,两头又都难以兼顾,左右不是,弄得是焦头烂额不落好。而你,恰好是那个夹在中间的儿子,可以理解你的苦,太难了,尤其是孩子还小,需要妈妈帮忙,媳妇又容忍不了婆婆,她们就像水火一样不相容,怎么办?虽然我也经历过,但我是那个媳妇,我想试着从我的角度出发看看能不能给你提供点有帮助的建议~1、婆婆不是媳妇自己的妈妈,是因为和你结婚了才有的联系,那么作为男人你就是连接婆婆和媳妇感情的桥梁,你能不能把这桥搭好是关键。怎么个搭桥法:媳妇生了孩子,需要关心体贴,妈妈寄居在你家帮忙照料家里和孩子,她可也不能受了委屈的,两个都需要去关心理解,所以你肯定要做好两边的心理安抚工作,在那边就说那边的好,替另外一个人的错误道歉,只有她们心里都舒坦了,没有积怨就比较能够去宽容对方,这真的需要一个高情商的男人才能做到,否则会比较难平衡。2、要不你可以各个突破,打感情牌,就是把上面的牌反过来打,对于你妈来说,不舍得你受气吧,因为你是她儿子;对于你妻子来说,自己的丈夫肯定自己也爱;那你可以问问她们,如果她们这样继续闹下去,谁最受伤害?她们怎么忍心,要是你受刺激多了,影响了身体健康,这个家还在吗?然后在和她们沟通,为了家庭和谐,需要的是啊彼此的理解,有不能容忍的可以和你说,你做个中间人可以缓解下矛盾,这也可以说是迂回策略,让大家有个缓冲期。说了这些,或许你可以从中受点启发,但离解决问题应该还很远,只有一个办法,等,等孩子长大一点。不需要你妈妈再这边帮忙了,或者家里也过了磨合期,你自己探索出一套应对的方法后,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的!不好意思,实际上也没有能提供给你特别有用的办法,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尤其这婆媳相处之道,还是需要在不断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并利用智慧去巧妙地化解。祝你家庭越来越和睦!

2
评论
分享
一个大学生不该有这样的素养,还是要多跟你媳妇沟通最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想想你媳妇到老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被儿媳妇嫌弃呢!都是大学生书是怎么读的呢,理解万岁!

一个大学生不该有这样的素养,还是要多跟你媳妇沟通最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想想你媳妇到老的时候是不是也会被儿媳妇嫌弃呢!都是大学生书是怎么读的呢,理解万岁!

1
分享
  • 19岁男,妈妈不理解我,我该如何跟她沟通和自我疗愈
    2回答 · 2025.05.19 08:30:03
  • 从小没得到过爱也不懂爱,迷茫无助,为什么忘不掉痛苦
    5回答 · 2025.05.19 07:37:35
  • 弟弟跟他女朋友总是打乱我的生活,很心烦,怎么办?
    2回答 · 2025.05.18 23:15:45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