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边缘型人格,感觉自己要被耗空了,如何相处?

匿名用户
#家庭关系#成长过程#父母沟通
从小与母亲相处很紧张,她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发很大的火,甚至不顾后果。我试图使自己变得乖巧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所以童年很压抑。现在我母亲对我有很强的分离焦虑,会怪罪我不回家或者不和她聊天。我现在成年了,但是和她相处仍然觉得很不舒服,感觉事事受束缚,所以不敢回家了,怎么办?

从小与母亲相处很紧张,她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发很大的火,甚至不顾后果。我试图使自己变得乖巧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所以童年很压抑。现在我母亲对我有很强的分离焦虑,会怪罪我不回家或者不和她聊天。我现在成年了,但是和她相处仍然觉得很不舒服,感觉事事受束缚,所以不敢回家了,怎么办?

2047阅读
·6回答
收藏
你好!从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你内心的压抑、焦虑、担忧、痛苦,以及不知所措。你说到自己从小和母亲相处很紧张,她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发很大的火,甚至不计后果,这导致你童年很压抑,且试图变得乖巧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但现在你已经成年,你母亲对你有严重的分离焦虑,让你觉得和她相处仍然不舒服,感觉事事受束缚,不敢回家,所以你想知道怎么办。接下来,我给你三点建议,供你参考:首先,我建议你真诚地和母亲沟通。沟通的目的是告诉她你的真实想法。你在和她沟通时,最好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先认可她,这有助于她"听见"的话。二是用"我"开头,不用或少用"你"开头,因为后者会让她感受到被否定和被指责,不利于你们之间的沟通。比如,你可以和她说"妈,我想和您好好谈谈,我知道您为我付出很多,我也很感激您,但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您能尊重我理解我,我知道你希望我多陪陪您,但我也有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您自己找到自己的乐趣,否则我觉得自己很压抑,我渴望得到您的体谅"等等。当你这样真诚地和她沟通后,她极有可能改变,进而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这样你的烦恼很可能会减少。其次,我建议你给母亲一些时间,期间学会"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种沟通方式。当你坦诚地和母亲沟通后,她可能不会一下子改变,这时你可以给她一些时间,期间学会"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种沟通方式,即"你拒绝她,态度很坚决,但你是没有敌意的"。比如,她又怪罪你不回家或不和她聊天,你就可以和她说"妈,我今天有事要忙,真的没办法回家陪你了哈"等等,当你多次使用这样的沟通方式后,你母亲很可能会想办法去找到让自己高兴的事情,这样她对你的分离焦虑就会化解很多。再次,我建议你做好母亲不会改变的准备,并做好和她"分离"这件事。分离,不是和母亲断绝关系,而是各自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当你和母亲深入沟通后,也给了她一些时间,期间也多次使用"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种沟通方式,她还是不改变,也不想改变,这时你只能接受现实,即接受自己有一个对自己依赖很强,害怕分离的妈妈。同时,你也要做好和她"分离"这件事。或许这样的强迫"分离"会让你心生内疚和自责,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你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心甘情愿照顾好他人。想想看,你一直因为内疚(也可能是恐惧)不能和母亲"分离",那么你就一直处在压抑、不舒服的状态中,连家都不敢回的你怎么能照顾好她呢。如果你能做到和她"分离",就算她刚开始时会生气,但只要你告诉她,和她分离不是不管她,你还会尽力照顾她,她很可能慢慢接受现实,这样你们的关系才会慢慢缓和。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孩子和父母做好"分离"这件事。只是对于你来说,本该父母的事情,现在有你来完成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你好!从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你内心的压抑、焦虑、担忧、痛苦,以及不知所措。你说到自己从小和母亲相处很紧张,她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发很大的火,甚至不计后果,这导致你童年很压抑,且试图变得乖巧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但现在你已经成年,你母亲对你有严重的分离焦虑,让你觉得和她相处仍然不舒服,感觉事事受束缚,不敢回家,所以你想知道怎么办。接下来,我给你三点建议,供你参考:首先,我建议你真诚地和母亲沟通。沟通的目的是告诉她你的真实想法。你在和她沟通时,最好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先认可她,这有助于她"听见"的话。二是用"我"开头,不用或少用"你"开头,因为后者会让她感受到被否定和被指责,不利于你们之间的沟通。比如,你可以和她说"妈,我想和您好好谈谈,我知道您为我付出很多,我也很感激您,但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希望您能尊重我理解我,我知道你希望我多陪陪您,但我也有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您自己找到自己的乐趣,否则我觉得自己很压抑,我渴望得到您的体谅"等等。当你这样真诚地和她沟通后,她极有可能改变,进而慢慢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这样你的烦恼很可能会减少。其次,我建议你给母亲一些时间,期间学会"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种沟通方式。当你坦诚地和母亲沟通后,她可能不会一下子改变,这时你可以给她一些时间,期间学会"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种沟通方式,即"你拒绝她,态度很坚决,但你是没有敌意的"。比如,她又怪罪你不回家或不和她聊天,你就可以和她说"妈,我今天有事要忙,真的没办法回家陪你了哈"等等,当你多次使用这样的沟通方式后,你母亲很可能会想办法去找到让自己高兴的事情,这样她对你的分离焦虑就会化解很多。再次,我建议你做好母亲不会改变的准备,并做好和她"分离"这件事。分离,不是和母亲断绝关系,而是各自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当你和母亲深入沟通后,也给了她一些时间,期间也多次使用"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种沟通方式,她还是不改变,也不想改变,这时你只能接受现实,即接受自己有一个对自己依赖很强,害怕分离的妈妈。同时,你也要做好和她"分离"这件事。或许这样的强迫"分离"会让你心生内疚和自责,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你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心甘情愿照顾好他人。想想看,你一直因为内疚(也可能是恐惧)不能和母亲"分离",那么你就一直处在压抑、不舒服的状态中,连家都不敢回的你怎么能照顾好她呢。如果你能做到和她"分离",就算她刚开始时会生气,但只要你告诉她,和她分离不是不管她,你还会尽力照顾她,她很可能慢慢接受现实,这样你们的关系才会慢慢缓和。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孩子和父母做好"分离"这件事。只是对于你来说,本该父母的事情,现在有你来完成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8
评论
分享
楼主你好!母亲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你感觉自己要被耗空了,想逃离母亲,母亲却又怪罪你不和她联系,不知道如何和她相处,是吗?从你的这个困惑里,看到了你从小到大的不容易,也知道你现在面临的困境,到底是要与母亲和解,还是要继续逃离。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行为模式、个性情绪、行为方式等异于常人的人格障碍,介于神经症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往往起病于幼年,患病率在精神科病人中最高,最大的特征是不稳定性,往往表现为行为多变,情绪波动大,对他人有依赖、攻击等行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我们可以看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大的特征是不稳定,对人既有依赖,又有攻击。在你与母亲多年的相处过程中,母亲的情绪可能经常处于两极化,既希望你在身边,又忍不住对你各种发脾气。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这样的话,就会让你感到极度没有安全感,这一刻可能还好好的,下一刻,却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母亲带给你的情绪体验是紧张和恐惧,你采取的防御机制是乖巧和压抑。可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逃过母亲对你的无端责罚。因为,只要母亲的情绪波动了,她不会管是不是你惹着她的,她也要发脾气,对吧?边缘型人格者还有个典型症状,就是分离焦虑,一面依赖,一面攻击,在一起不断地找茬,分开了又忍受不了。由此来看,母亲对你的爱是很强烈的,她忍受不了孤独,担心你要抛弃她,怪你不回家或者不和她聊天。但她深知,你是在逃避她,她也知道自己克服不了强烈的情绪冲动,让你不愿跟她呆在一起。也许你的乖巧,成了母亲最深的依赖,但对于你来说,却感到了束缚和压抑。如果不考虑亲情,你可能不用纠结,远离就能让你过得稍微舒服一些。但是,你对母亲还有血缘之爱,你不忍心丢下母亲不管,母亲也确实深爱着你,依赖着你,只是她自己的人格障碍一时难以克服,让你们母女俩都深受其害。如果有可能,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心理治疗,母亲的边缘性人格改变起来可能比较难,但是,治疗与不治疗,肯定会有很大的不同。你是母亲的女儿,自己受到母亲人格的重大伤害和影响,在你没有完全疗愈自己的创伤前,你是接不住母亲的情绪的,这也是你不敢回家的一个担忧吧。但是,不回家,不与母亲聊天,也不是长久之计,你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不能与母亲进行深度共情,就当你在共情自己一样?比如,体会母亲的情绪,理解她不想如此却不能自控的痛苦,了解其从小受到的伤害,说出母亲的行为、情绪给你的感觉,提醒母亲情绪波动时的觉察,多用支持性言语和行为让其情绪得到缓和,平时用温情一点的文字或语言与母亲沟通,回家多跟母亲进行亲切的肢体接触,比如拥抱,挽手等。在对母亲进行身体和言语抚慰时,并不是单向的,母亲可能也会给你一些回馈。同时,你也可以把自己代入到母亲身上,跟母亲进行角色互换,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自己。这样,你跟母亲,是双向互动,你对自己,还有一层关爱,你得到的,就是双倍的疗效。在你与母亲的内心,都有对彼此深深的爱,但因为表现方式不对,爱而不得。只要把内心真实的感受,尽量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慢慢的,你和母亲的关系,就会走上正确的轨道。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我是心理咨询师燕归来,祝你和母亲及早踏上幸福列车!

楼主你好!母亲是边缘型人格障碍,你感觉自己要被耗空了,想逃离母亲,母亲却又怪罪你不和她联系,不知道如何和她相处,是吗?从你的这个困惑里,看到了你从小到大的不容易,也知道你现在面临的困境,到底是要与母亲和解,还是要继续逃离。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行为模式、个性情绪、行为方式等异于常人的人格障碍,介于神经症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往往起病于幼年,患病率在精神科病人中最高,最大的特征是不稳定性,往往表现为行为多变,情绪波动大,对他人有依赖、攻击等行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为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我们可以看出,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最大的特征是不稳定,对人既有依赖,又有攻击。在你与母亲多年的相处过程中,母亲的情绪可能经常处于两极化,既希望你在身边,又忍不住对你各种发脾气。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这样的话,就会让你感到极度没有安全感,这一刻可能还好好的,下一刻,却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母亲带给你的情绪体验是紧张和恐惧,你采取的防御机制是乖巧和压抑。可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逃过母亲对你的无端责罚。因为,只要母亲的情绪波动了,她不会管是不是你惹着她的,她也要发脾气,对吧?边缘型人格者还有个典型症状,就是分离焦虑,一面依赖,一面攻击,在一起不断地找茬,分开了又忍受不了。由此来看,母亲对你的爱是很强烈的,她忍受不了孤独,担心你要抛弃她,怪你不回家或者不和她聊天。但她深知,你是在逃避她,她也知道自己克服不了强烈的情绪冲动,让你不愿跟她呆在一起。也许你的乖巧,成了母亲最深的依赖,但对于你来说,却感到了束缚和压抑。如果不考虑亲情,你可能不用纠结,远离就能让你过得稍微舒服一些。但是,你对母亲还有血缘之爱,你不忍心丢下母亲不管,母亲也确实深爱着你,依赖着你,只是她自己的人格障碍一时难以克服,让你们母女俩都深受其害。如果有可能,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心理治疗,母亲的边缘性人格改变起来可能比较难,但是,治疗与不治疗,肯定会有很大的不同。你是母亲的女儿,自己受到母亲人格的重大伤害和影响,在你没有完全疗愈自己的创伤前,你是接不住母亲的情绪的,这也是你不敢回家的一个担忧吧。但是,不回家,不与母亲聊天,也不是长久之计,你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不能与母亲进行深度共情,就当你在共情自己一样?比如,体会母亲的情绪,理解她不想如此却不能自控的痛苦,了解其从小受到的伤害,说出母亲的行为、情绪给你的感觉,提醒母亲情绪波动时的觉察,多用支持性言语和行为让其情绪得到缓和,平时用温情一点的文字或语言与母亲沟通,回家多跟母亲进行亲切的肢体接触,比如拥抱,挽手等。在对母亲进行身体和言语抚慰时,并不是单向的,母亲可能也会给你一些回馈。同时,你也可以把自己代入到母亲身上,跟母亲进行角色互换,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自己。这样,你跟母亲,是双向互动,你对自己,还有一层关爱,你得到的,就是双倍的疗效。在你与母亲的内心,都有对彼此深深的爱,但因为表现方式不对,爱而不得。只要把内心真实的感受,尽量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慢慢的,你和母亲的关系,就会走上正确的轨道。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到你。我是心理咨询师燕归来,祝你和母亲及早踏上幸福列车!

8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母亲边缘性人格,自己感觉被消耗⏰母亲经常发火,自己尽量变得乖巧减少伤害⏰自己现在不和母亲聊天,母亲就会责怪自己分析⬆️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简称BPD)。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结合实际:根据你描述的情况,你的妈妈有这个边缘性人格障碍,那么她就可能会有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太和谐,这也就不难理解你的妈妈小时候总是发火,因为她生病了嘛。原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后天家庭影响具体表现👀难以控制情绪👀被抛弃的恐惧和害怕孤独👀强烈又极其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对他人的印象不稳定解决方案✅理解妈妈,陪伴让其稳定因为妈妈生病的原因,所以她才不稳定,加上没有人陪伴,自己一个人,更加会胡思乱想情绪更加的不稳定。作为子女,那么首先要理解妈妈,心理有一个这样的预期,就不会特别的难受,然后有时间就多陪陪她,心情就会变好,之后,情绪也会变好,慢慢可能会稳定一点。✅接受妈妈,接受她的病情,选择和解。你的妈妈,曾经在自己小的时候,对你不是很好,甚至经常发脾气,由此,带给你的心理伤害很大,你对于母亲也有一定的心理阴影。但是要知道母亲本身并不是这样,或者说他本身也不想这样,他只不过是因为生病没有办法,控制不住自己。与其一直怨恨父母,一直恨着,不如选择原谅父母,细想,母亲也一定在某些瞬间是爱自己的。那就选择和解叭,希望母亲越来越好。✅减少空耗——调整心态因为你一直是抱着对于父母不满,怨恨的态度,对于妈妈,你想要的是敬而远之,而不是一位疼你爱你的妈妈,所以,你感觉妈妈对你什么都是一种对于。自己的消耗,不想要付出自己的时间等。但是你换一个角度,你的妈妈,一定是爱你的,你对他的陪伴,不过是能够让自己的妈妈变得更好,同时,也可以为了自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一家和和睦睦,开开心心,自己心情变好,效率自然就会变高。祝好!

题主你好⏰母亲边缘性人格,自己感觉被消耗⏰母亲经常发火,自己尽量变得乖巧减少伤害⏰自己现在不和母亲聊天,母亲就会责怪自己分析⬆️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简称BPD)。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结合实际:根据你描述的情况,你的妈妈有这个边缘性人格障碍,那么她就可能会有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太和谐,这也就不难理解你的妈妈小时候总是发火,因为她生病了嘛。原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后天家庭影响具体表现👀难以控制情绪👀被抛弃的恐惧和害怕孤独👀强烈又极其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对他人的印象不稳定解决方案✅理解妈妈,陪伴让其稳定因为妈妈生病的原因,所以她才不稳定,加上没有人陪伴,自己一个人,更加会胡思乱想情绪更加的不稳定。作为子女,那么首先要理解妈妈,心理有一个这样的预期,就不会特别的难受,然后有时间就多陪陪她,心情就会变好,之后,情绪也会变好,慢慢可能会稳定一点。✅接受妈妈,接受她的病情,选择和解。你的妈妈,曾经在自己小的时候,对你不是很好,甚至经常发脾气,由此,带给你的心理伤害很大,你对于母亲也有一定的心理阴影。但是要知道母亲本身并不是这样,或者说他本身也不想这样,他只不过是因为生病没有办法,控制不住自己。与其一直怨恨父母,一直恨着,不如选择原谅父母,细想,母亲也一定在某些瞬间是爱自己的。那就选择和解叭,希望母亲越来越好。✅减少空耗——调整心态因为你一直是抱着对于父母不满,怨恨的态度,对于妈妈,你想要的是敬而远之,而不是一位疼你爱你的妈妈,所以,你感觉妈妈对你什么都是一种对于。自己的消耗,不想要付出自己的时间等。但是你换一个角度,你的妈妈,一定是爱你的,你对他的陪伴,不过是能够让自己的妈妈变得更好,同时,也可以为了自己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一家和和睦睦,开开心心,自己心情变好,效率自然就会变高。祝好!

7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你从小到大与母亲相处过程中真的很辛苦,母亲本身作为边缘型人格的特点,有时候她也无法控制自己因为很小的事情就发火,甚至不顾后果,这过程你应该感觉特别委屈吧,明明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却要来承担母亲的情绪发泄,心疼的抱抱你。压抑的童年走过来了,现在你已经成年,慢慢的有了调整自己心态的能力,但不可避免的还是会感觉到事事受到母亲的束缚,真的很不容易,在理解母亲对你很强的分离焦虑的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告诉母亲你的感受,和母亲一起来缓解彼此相处的压力。母亲在以她认为舒服的方式与你相处,也你可以和母亲沟通你自在的方式,相信在相处过程中彼此舒服自在才是大家所期待的,勇敢的向母亲表达你的感受吧,相信你和母亲能够慢慢的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加油!

题主,你好!从文字中可以看出你从小到大与母亲相处过程中真的很辛苦,母亲本身作为边缘型人格的特点,有时候她也无法控制自己因为很小的事情就发火,甚至不顾后果,这过程你应该感觉特别委屈吧,明明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却要来承担母亲的情绪发泄,心疼的抱抱你。压抑的童年走过来了,现在你已经成年,慢慢的有了调整自己心态的能力,但不可避免的还是会感觉到事事受到母亲的束缚,真的很不容易,在理解母亲对你很强的分离焦虑的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告诉母亲你的感受,和母亲一起来缓解彼此相处的压力。母亲在以她认为舒服的方式与你相处,也你可以和母亲沟通你自在的方式,相信在相处过程中彼此舒服自在才是大家所期待的,勇敢的向母亲表达你的感受吧,相信你和母亲能够慢慢的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加油!

7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非常理解你不愿意跟妈妈呆在一起但要拒绝又心里不忍的矛盾。🍀在妈妈位置上的人其实是个无力的小孩🍀听起来你妈妈非常情绪化,一点小事都可能引爆,因此从小你特别乖巧,只能小心翼翼的讨好她。现在你长大离开了家,她又不断抱怨你不理她。这两种情况听起来,你妈妈都是在不断索取你的照顾。无论是情绪化的发作还是抱怨,都是其内心有难以消化的情绪和难受,所以发泄到你身上期望你替她来背负。所以你就能明白这个妈并不是真正的妈,她其实是个需要照顾的非常无力的小孩。🍀忍受自己的不忍心,先照顾好自己🍀妈妈抱怨希望得到你的照顾时,你感觉应是非常的沉重而想要逃离,这意味着你并没有能力去照顾她。所以我想这时候你应该先学会照顾好自己,你能把自己照顾好了,才有力气来照顾她。否则,你既没有能力照顾她,也无法好好照顾自己,只能两人处在一个纠缠互相耗竭的状态。这对两个人都不利,所以得先有一个人“富”起来。祝好!祝融心理——咨询师周小华

题主你好,非常理解你不愿意跟妈妈呆在一起但要拒绝又心里不忍的矛盾。🍀在妈妈位置上的人其实是个无力的小孩🍀听起来你妈妈非常情绪化,一点小事都可能引爆,因此从小你特别乖巧,只能小心翼翼的讨好她。现在你长大离开了家,她又不断抱怨你不理她。这两种情况听起来,你妈妈都是在不断索取你的照顾。无论是情绪化的发作还是抱怨,都是其内心有难以消化的情绪和难受,所以发泄到你身上期望你替她来背负。所以你就能明白这个妈并不是真正的妈,她其实是个需要照顾的非常无力的小孩。🍀忍受自己的不忍心,先照顾好自己🍀妈妈抱怨希望得到你的照顾时,你感觉应是非常的沉重而想要逃离,这意味着你并没有能力去照顾她。所以我想这时候你应该先学会照顾好自己,你能把自己照顾好了,才有力气来照顾她。否则,你既没有能力照顾她,也无法好好照顾自己,只能两人处在一个纠缠互相耗竭的状态。这对两个人都不利,所以得先有一个人“富”起来。祝好!祝融心理——咨询师周小华

2
评论
分享
给题主一个抱抱,有这样一个母亲,很难想象你这些年来是怎么熬过来的,一定很不容易吧?!💕首先,这不是你的错,只能说你很不幸,但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成长自己!当母亲跟你发火或怪罪你的时候,请守好自己的边界,不要认同母亲的思想和情绪,与之保持距离,告诉自己那不是自己的问题,在内心设好心理防线,保护好自己。其次,试着了解母亲的原生家庭和过去,也许你会对母亲多一些理解,当然,理解母亲并不是要你原谅他给你的伤害,或者要你满足母亲对你的期待,只是希望多一些理解后,你能更加接纳,与自己的伤痛和解,这样会减轻自己的痛苦。最后,如果有可能,可以试着带母亲做心理咨询,或者你们一起做家庭治疗,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更好地分离和相处。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壹心理的咨询师喻永婷!

给题主一个抱抱,有这样一个母亲,很难想象你这些年来是怎么熬过来的,一定很不容易吧?!💕首先,这不是你的错,只能说你很不幸,但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成长自己!当母亲跟你发火或怪罪你的时候,请守好自己的边界,不要认同母亲的思想和情绪,与之保持距离,告诉自己那不是自己的问题,在内心设好心理防线,保护好自己。其次,试着了解母亲的原生家庭和过去,也许你会对母亲多一些理解,当然,理解母亲并不是要你原谅他给你的伤害,或者要你满足母亲对你的期待,只是希望多一些理解后,你能更加接纳,与自己的伤痛和解,这样会减轻自己的痛苦。最后,如果有可能,可以试着带母亲做心理咨询,或者你们一起做家庭治疗,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更好地分离和相处。世界和我爱着你,我是壹心理的咨询师喻永婷!

2
评论
分享
  • 讨厌原生家庭,每天都在接收负面情绪,怎么办?
    3回答 · 2025.05.01 11:57:51
  • 想走出原生家庭,父母不同意,感觉在威胁和试图控制我
    2回答 · 2025.04.30 22:04:33
  • 她好像很爱我,但为何我感受不到,如何治愈家庭创伤?
    1回答 · 2025.04.30 21:06:49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