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您好!能够感受到你内心深深的焦虑感,抱抱你,希望能给你点勇气。1、如果拒绝不了,最坏的结果又能怎样呢?你说,一想到工作就焦虑,胜任不了,但拒绝不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知道你当初找这份工作的动机和过程是怎样的哈,但一般来说,除非是别人硬塞给你的工作,否则,大多数情况还是自己想找,并且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哪怕是找路子)才找到的。所以,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奇迹发生,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这份工作,解决眼下的所有问题,你还会想拒绝这份工作吗?”如果答案是“是”的话,说明你实在是不喜欢。那就违约,或逃避,怎样都行,大不了就是有名誉或金钱损失罢了。只要坦诚沟通,甘愿承担“损失”,大概率还是能拒绝的。如果答案是“否”的话,说明你不是真的想拒绝,只是觉得胜任不了“不得不”拒绝。既然这样的话,那想想,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呢?要么,勉强胜任应付过去;要么,真的无法胜任,被边缘化,不被重视,或者被辞退...最坏也就是被动离职嘛,跟主动拒绝结果也差不多。2、你真的百分百确定自己胜任不了这份工作吗?在职业生涯理论有个能力-职业匹配模型(CD模型),就是说个人能力要匹配得上组织岗位的要求,才能拿到相应的回馈。如果匹配不了,要么是因为你对岗位的要求不够清晰,要么是你觉得自身能力不足。首先,岗位要求方面,它是包括多重内容的。从KPI职位描述,要求的个人才干气质,组织规则(国企、民企和外企都各不相同),企业文化,还有直属领导的风格和隐性规则等等。那么,如果你觉得胜任不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不是能够百分百地明确岗位的需求,或者想当然地夸大了岗位需求呢?也就是说,这个岗位到底需要哪些能力,你有没有找一些曾经从事这个岗位的人做过职业访谈?你觉得自己具体是哪个能力无法满足,这个能力有没有可能从哪个方面进行提升呢。岗位需求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同一个岗位,有的人做到60分就行,有的人做到90分,而且不同人特点不同,擅长的方面也不同。需求是多元化的,我想,你肯定能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其实,在个人能力方面。传统上,我们会单纯地认为,“能力”就等于你会不会做某件事情。但这个太笼统了。能力其实包括三层结构,也叫能力三核。最外层是知识(你懂得的东西),也就是你学过的课程,拥有的证书、学历、培训经历等等。中间一层叫技能(我能操作与完成的事情)。这个技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的,而且可以在工作场景中定向练习习得的,不一定是刚去某个职位就天生会的。而且,这里的技能,更多指的是可迁移的通用技能,比如说沟通力,学习力,合作能力等等。如果你原来工作过,肯定有些技能是本来就存在的。最内层的是才干(我的个性、品质、内在特征),比如你的说话风格,做事认真,负责任等等。它存在于生活的所有领域,一般被我们无意识地使用。所以,你的才干,也是你的能力之一。你看,一个人有这样丰富的能力层次,你完成可以从过往的能力中获得足够的自信。或者,进一步地,继续在新工作中锻炼和打磨新的能力。我能看出,你是一个对工作特别负责任,特别认真靠谱的人。但是,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相信这么优秀的你,肯定是可以胜任的。如果实在焦虑,可以做点其它的事情转移下注意力。最后,我想跟你分享个小经验。如果总是习惯性焦虑和担心,可以试试把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写下来,过几个月再来看,往往发现,自己担心的事情90%以上都不会发生。祝你一切顺利!
题主您好!能够感受到你内心深深的焦虑感,抱抱你,希望能给你点勇气。1、如果拒绝不了,最坏的结果又能怎样呢?你说,一想到工作就焦虑,胜任不了,但拒绝不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知道你当初找这份工作的动机和过程是怎样的哈,但一般来说,除非是别人硬塞给你的工作,否则,大多数情况还是自己想找,并且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哪怕是找路子)才找到的。所以,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奇迹发生,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这份工作,解决眼下的所有问题,你还会想拒绝这份工作吗?”如果答案是“是”的话,说明你实在是不喜欢。那就违约,或逃避,怎样都行,大不了就是有名誉或金钱损失罢了。只要坦诚沟通,甘愿承担“损失”,大概率还是能拒绝的。如果答案是“否”的话,说明你不是真的想拒绝,只是觉得胜任不了“不得不”拒绝。既然这样的话,那想想,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呢?要么,勉强胜任应付过去;要么,真的无法胜任,被边缘化,不被重视,或者被辞退...最坏也就是被动离职嘛,跟主动拒绝结果也差不多。2、你真的百分百确定自己胜任不了这份工作吗?在职业生涯理论有个能力-职业匹配模型(CD模型),就是说个人能力要匹配得上组织岗位的要求,才能拿到相应的回馈。如果匹配不了,要么是因为你对岗位的要求不够清晰,要么是你觉得自身能力不足。首先,岗位要求方面,它是包括多重内容的。从KPI职位描述,要求的个人才干气质,组织规则(国企、民企和外企都各不相同),企业文化,还有直属领导的风格和隐性规则等等。那么,如果你觉得胜任不了,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不是能够百分百地明确岗位的需求,或者想当然地夸大了岗位需求呢?也就是说,这个岗位到底需要哪些能力,你有没有找一些曾经从事这个岗位的人做过职业访谈?你觉得自己具体是哪个能力无法满足,这个能力有没有可能从哪个方面进行提升呢。岗位需求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同一个岗位,有的人做到60分就行,有的人做到90分,而且不同人特点不同,擅长的方面也不同。需求是多元化的,我想,你肯定能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的。其实,在个人能力方面。传统上,我们会单纯地认为,“能力”就等于你会不会做某件事情。但这个太笼统了。能力其实包括三层结构,也叫能力三核。最外层是知识(你懂得的东西),也就是你学过的课程,拥有的证书、学历、培训经历等等。中间一层叫技能(我能操作与完成的事情)。这个技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的,而且可以在工作场景中定向练习习得的,不一定是刚去某个职位就天生会的。而且,这里的技能,更多指的是可迁移的通用技能,比如说沟通力,学习力,合作能力等等。如果你原来工作过,肯定有些技能是本来就存在的。最内层的是才干(我的个性、品质、内在特征),比如你的说话风格,做事认真,负责任等等。它存在于生活的所有领域,一般被我们无意识地使用。所以,你的才干,也是你的能力之一。你看,一个人有这样丰富的能力层次,你完成可以从过往的能力中获得足够的自信。或者,进一步地,继续在新工作中锻炼和打磨新的能力。我能看出,你是一个对工作特别负责任,特别认真靠谱的人。但是,这只是一份工作而已,相信这么优秀的你,肯定是可以胜任的。如果实在焦虑,可以做点其它的事情转移下注意力。最后,我想跟你分享个小经验。如果总是习惯性焦虑和担心,可以试试把自己最害怕的事情写下来,过几个月再来看,往往发现,自己担心的事情90%以上都不会发生。祝你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