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好鸭~“年龄焦虑”调查数据报告:对于“年龄焦虑”这个话题确实值得我们一个人思考,我记得在前几年《南方都市报》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出现“年龄焦虑”现象的群体峰值分别是:30岁--35岁年龄段(占比34.03%)和25岁--30岁年龄段(占比26.88%),其中女性焦虑群体要略高于男性群体。其中调查对象对于“年龄焦虑”的原因占比排在前列四个分别是:NO.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职场发展前景NO.2:个人及家庭的经济收入NO.3:个人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NO.4:家庭成员关系这些原因占比均超过百分之五十。“年龄歧视”现象:接下来,我想从大众最关心的“事业”方面,聊聊我对于“年龄焦虑”的见解与看法。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关注去年挺火爆的一档综艺节目,叫《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选秀综艺节目打破常规的少男少女选秀,其选秀主体是一群曾经轰动一时,现在因为个人生育、年龄偏大等众多原因隐退或淡出娱乐圈的女性明星们。其实,不止是娱乐圈,这个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对于35周岁以上的群体不太友善,这也正是为什么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宁愿被领导上司剥削,也不敢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样主动提出辞职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试错成本”比较高。如果说18岁参加“高考”是人生第一道分水岭,那么30岁面临职场生活就是人生的第二道分水岭,三十岁的人不管是身体素质上、还是心理素质上,都有明显的突破和改变,心理上显得更加成熟稳重、思考问题方式更加多元化、办事效率上更加的谨小慎微,身体上也发生明显的改变,有的甚至可能会伴随着身体上的不适,不再是朝气蓬勃的那个少年了。再说说,事业上,三十多岁的人群,普遍已经成立自己的独立家庭,背负着家庭生活压力、房贷车贷开支压力,所以在公司上下你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职员工普遍是任劳任怨型、薪资待遇普遍比较低(特殊工种另算),举个很简单栗子:如果领导要求隔三差五的出差与加班,主动提出辞职的、或者是开会主动提出建议的普遍是二十左右的初生牛犊,而三十多成年人已经习惯于“沉默”应对,哪怕环境再艰苦、任务再难,也要一个人默默地扛下。既然是分水岭,也就意味,只要听过最艰难的这个年龄,也会发觉社会也就不过如此,或许,他们早已看淡人生。不愿再和一群同龄人争抢职权、也没有刚步入社会初生牛犊的刚进与激情,也许,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的活下去。缓解焦虑就是:活在当下正如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导,北斗女神徐颖儿,在会议上谈及到“年龄焦虑”所说:“焦虑没有止境,但不需要焦虑,等你80岁时回头看,你会发现27岁时的焦虑没有必要的。”所以,应对“年龄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其实,我们每一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焦虑与烦恼,同时也都有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把当下的生活过的幸福满溢、如期的达成此阶段的人生目标足矣。比如:18岁的我们,我们焦虑与奋斗目标,自然是努力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在高三奋斗的岁月里,我们来不及顾虑种种焦虑与烦恼,几乎是全心贯注于“考试”,其实这就是应对焦虑的最好方法——全身心的投入当下此刻发生的事情。加油,祝好~!~
题主好鸭~“年龄焦虑”调查数据报告:对于“年龄焦虑”这个话题确实值得我们一个人思考,我记得在前几年《南方都市报》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出现“年龄焦虑”现象的群体峰值分别是:30岁--35岁年龄段(占比34.03%)和25岁--30岁年龄段(占比26.88%),其中女性焦虑群体要略高于男性群体。其中调查对象对于“年龄焦虑”的原因占比排在前列四个分别是:NO.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职场发展前景NO.2:个人及家庭的经济收入NO.3:个人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NO.4:家庭成员关系这些原因占比均超过百分之五十。“年龄歧视”现象:接下来,我想从大众最关心的“事业”方面,聊聊我对于“年龄焦虑”的见解与看法。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关注去年挺火爆的一档综艺节目,叫《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档选秀综艺节目打破常规的少男少女选秀,其选秀主体是一群曾经轰动一时,现在因为个人生育、年龄偏大等众多原因隐退或淡出娱乐圈的女性明星们。其实,不止是娱乐圈,这个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对于35周岁以上的群体不太友善,这也正是为什么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宁愿被领导上司剥削,也不敢像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样主动提出辞职的原因,因为他们的“试错成本”比较高。如果说18岁参加“高考”是人生第一道分水岭,那么30岁面临职场生活就是人生的第二道分水岭,三十岁的人不管是身体素质上、还是心理素质上,都有明显的突破和改变,心理上显得更加成熟稳重、思考问题方式更加多元化、办事效率上更加的谨小慎微,身体上也发生明显的改变,有的甚至可能会伴随着身体上的不适,不再是朝气蓬勃的那个少年了。再说说,事业上,三十多岁的人群,普遍已经成立自己的独立家庭,背负着家庭生活压力、房贷车贷开支压力,所以在公司上下你会发现,这个年龄段的职员工普遍是任劳任怨型、薪资待遇普遍比较低(特殊工种另算),举个很简单栗子:如果领导要求隔三差五的出差与加班,主动提出辞职的、或者是开会主动提出建议的普遍是二十左右的初生牛犊,而三十多成年人已经习惯于“沉默”应对,哪怕环境再艰苦、任务再难,也要一个人默默地扛下。既然是分水岭,也就意味,只要听过最艰难的这个年龄,也会发觉社会也就不过如此,或许,他们早已看淡人生。不愿再和一群同龄人争抢职权、也没有刚步入社会初生牛犊的刚进与激情,也许,他们只想安安稳稳的活下去。缓解焦虑就是:活在当下正如中科院最年轻的博导,北斗女神徐颖儿,在会议上谈及到“年龄焦虑”所说:“焦虑没有止境,但不需要焦虑,等你80岁时回头看,你会发现27岁时的焦虑没有必要的。”所以,应对“年龄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其实,我们每一阶段都有自己不同的焦虑与烦恼,同时也都有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把当下的生活过的幸福满溢、如期的达成此阶段的人生目标足矣。比如:18岁的我们,我们焦虑与奋斗目标,自然是努力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在高三奋斗的岁月里,我们来不及顾虑种种焦虑与烦恼,几乎是全心贯注于“考试”,其实这就是应对焦虑的最好方法——全身心的投入当下此刻发生的事情。加油,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