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了宽容原谅,他们却一直在伤害我,怎么办?

匿名用户
#创伤治疗
我一直在原谅包容伤害我的人,始终没有报复反击任何人。每次被人狠狠地伤害,狠狠地痛苦挣扎以后,我最终不但选择原谅理解,还会去对他们好,想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对比相互报复伤害,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但为什么每次都不管用呢??都在说对待伤害你的人,要宽容,不要报复,不要相互仇恨,不要理会他们,离开,变强,家人也教我要容忍,甚至讨好。但我发现这根本没用啊! 他们根本不会真的转变对你的态度,真的对你好!还会不断地找机会见缝插针你,等下一次有机会的时候又会再一次狠狠地伤害你。你选择宽容,可对方根本不会忘记仇恨。 我的人生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不断地被伤害又不断地原谅又不断地被伤害。而且就算变得更强大后选择不计前嫌,他们也只会比之前更来劲!!这是为什么?? 面对伤害我的人,我到底该选择宽容还是反击??我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跳出这个被无限伤害的怪圈??

我一直在原谅包容伤害我的人,始终没有报复反击任何人。每次被人狠狠地伤害,狠狠地痛苦挣扎以后,我最终不但选择原谅理解,还会去对他们好,想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对比相互报复伤害,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但为什么每次都不管用呢??都在说对待伤害你的人,要宽容,不要报复,不要相互仇恨,不要理会他们,离开,变强,家人也教我要容忍,甚至讨好。但我发现这根本没用啊! 他们根本不会真的转变对你的态度,真的对你好!还会不断地找机会见缝插针你,等下一次有机会的时候又会再一次狠狠地伤害你。你选择宽容,可对方根本不会忘记仇恨。 我的人生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不断地被伤害又不断地原谅又不断地被伤害。而且就算变得更强大后选择不计前嫌,他们也只会比之前更来劲!!这是为什么?? 面对伤害我的人,我到底该选择宽容还是反击??我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跳出这个被无限伤害的怪圈??

4867阅读
·13回答
¥4
收藏
题主你好,感谢你的邀请,看到你的问题,很心疼的感觉,被伤害是很痛苦的感觉,而反复被伤害,尤其是当自己选择原谅之后仍然被伤害就好像一些慢慢愈合的伤疤又被揭开一样的疼痛,真得是让人难以忍受般痛苦,先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我一直在原谅包容伤害我的人,始终没有报复反击任何人。每次被人狠狠地伤害,狠狠地痛苦挣扎以后,我最终不但选择原谅理解,还会去对他们好,想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对比相互报复伤害,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但为什么每次都不管用呢??都在说对待伤害你的人,要宽容,不要报复,不要相互仇恨,不要理会他们,离开,变强,家人也教我要容忍,甚至讨好。但我发现这根本没用啊!”……一直在原谅包容伤害自己的人,不但选择原谅理解,还想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你觉得与“相互报复伤害”对比,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家人教你要容忍,甚至讨好,无论是你还是家人都选择了同一种模式,面对攻击时去接受、理解对方,压抑自己的感受,甚至想重建更好的关系,这似乎成了一种重复的关系模式,一直在你的社交中上演,目前看来,好像是并不能带给你好的感受,反而从内心产生更多的疑惑和受挫感,甚至与外界的伤害一起发力,让人整个人变得更难受了。“他们根本不会真的转变对你的态度,真的对你好!还会不断地找机会见缝插针你,等下一次有机会的时候又会再一次狠狠地伤害你。你选择宽容,可对方根本不会忘记仇恨。”……我看到你的愤怒和恐惧,这些因别人的攻击所带来的负面感受,它一直都在的,它从来没有得到过表达,虽然你在最初选择了原谅,但这些东西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压迫在潜意识里,当外界的环境变得不安全时,它又出来折磨你,所以时机成熟很多东西会卷土重来。我的人生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不断地被伤害又不断地原谅又不断地被伤害。而且就算变得更强大后选择不计前嫌,他们也只会比之前更来劲!!这是为什么??……你也看到了有这样一个模式,你尽力和什么东西在对抗,你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得宽容变得……,但依然无法打破那个模式的限制,我看到了你的困惑与不安,尽管你发现了,但你无能为力,因为你能想到的策略都用过了这啊,这种感觉只会让你更加受挫。“面对伤害我的人,我到底该选择宽容还是反击??我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跳出这个被无限伤害的怪圈??”你终于想到你的策略了,那就是打破原有的模式,跳出这个被无限伤害的怪圈,恭喜你,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的成长可能都是被生活所胁迫,直到退无可退,才可以以退为进,成为更加适应当前生活的那个自己,痛苦逼得我去重新审视一些原本看来再正常也不过的人生策略,当怀疑人生到无法再前进的时候,翻盘的机遇也就到了。那么敲桌子讲重点哈,面对伤害你的人,到底是宽容还是反击?我来谈谈自己的个人看法哈。首先我们无法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伤害,那些伤害,可能来自于陌生人,来自于朋友同学同事,甚至也有可能来自我们重要的亲人,伤害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我们只能坦然面对。那么该如何面对呢?我觉得首先要去表达感受,给自己的情绪一个出口,在受伤的那一刻先慢慢体验一下,觉察自己正在经历着什么?自己内心正在体验着什么?然后以适度的方式去沟通让对方体会到你的感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预判,而不是一昧地压抑自己自己感受,去选择什么原谅对方,也许你不去表达,对方根本就不知道对你形成了伤害呢?话说回来,也会有一部分人明知对别人的伤害仍然坚持去做攻击对方的事情,当你表达清楚了,对方仍然没有反思,反而继续对你加以伤害,那就很简单,你要为自己做点什么,让对方体验到你此刻的感受,比如表达愤怒和攻击,因为你要保护自己呀?当你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是去伤害他人而采取了一些适度的措施,你内心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感受:“爽”,它会让你很舒服,而不是之前的策略,让别人很舒服。你可能会说,唉呀不对,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吗?怎么能够以暴易暴,这是不对的呀?呵呵,这可能是你从小到大被父母或他人灌输的一种价值观,但此刻我想提醒的是,所谓和谐是真得和谐,而不是以自己不舒服,维护他人舒服感受的一种假的和谐,真得和谐是大家都舒服,而且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你得舒服,如果你的感受很不好,那你需要表达,如果有一些恶意的人群去攻击人,你要保护自己让他们看到你内心力量和清晰的边界,从而让关系保持一种外在的平衡。不知道我有表达清楚了没?此刻我想到那句经典的歌词:“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敌人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一个真正懂得和平共处的人是好酒和猎枪都准备的,所以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题主你好,感谢你的邀请,看到你的问题,很心疼的感觉,被伤害是很痛苦的感觉,而反复被伤害,尤其是当自己选择原谅之后仍然被伤害就好像一些慢慢愈合的伤疤又被揭开一样的疼痛,真得是让人难以忍受般痛苦,先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我一直在原谅包容伤害我的人,始终没有报复反击任何人。每次被人狠狠地伤害,狠狠地痛苦挣扎以后,我最终不但选择原谅理解,还会去对他们好,想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对比相互报复伤害,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但为什么每次都不管用呢??都在说对待伤害你的人,要宽容,不要报复,不要相互仇恨,不要理会他们,离开,变强,家人也教我要容忍,甚至讨好。但我发现这根本没用啊!”……一直在原谅包容伤害自己的人,不但选择原谅理解,还想和他们建立和谐的关系,你觉得与“相互报复伤害”对比,这才是更明智的做法,家人教你要容忍,甚至讨好,无论是你还是家人都选择了同一种模式,面对攻击时去接受、理解对方,压抑自己的感受,甚至想重建更好的关系,这似乎成了一种重复的关系模式,一直在你的社交中上演,目前看来,好像是并不能带给你好的感受,反而从内心产生更多的疑惑和受挫感,甚至与外界的伤害一起发力,让人整个人变得更难受了。“他们根本不会真的转变对你的态度,真的对你好!还会不断地找机会见缝插针你,等下一次有机会的时候又会再一次狠狠地伤害你。你选择宽容,可对方根本不会忘记仇恨。”……我看到你的愤怒和恐惧,这些因别人的攻击所带来的负面感受,它一直都在的,它从来没有得到过表达,虽然你在最初选择了原谅,但这些东西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压迫在潜意识里,当外界的环境变得不安全时,它又出来折磨你,所以时机成熟很多东西会卷土重来。我的人生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不断地被伤害又不断地原谅又不断地被伤害。而且就算变得更强大后选择不计前嫌,他们也只会比之前更来劲!!这是为什么??……你也看到了有这样一个模式,你尽力和什么东西在对抗,你让自己变得强大变得宽容变得……,但依然无法打破那个模式的限制,我看到了你的困惑与不安,尽管你发现了,但你无能为力,因为你能想到的策略都用过了这啊,这种感觉只会让你更加受挫。“面对伤害我的人,我到底该选择宽容还是反击??我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跳出这个被无限伤害的怪圈??”你终于想到你的策略了,那就是打破原有的模式,跳出这个被无限伤害的怪圈,恭喜你,所以有些时候我们的成长可能都是被生活所胁迫,直到退无可退,才可以以退为进,成为更加适应当前生活的那个自己,痛苦逼得我去重新审视一些原本看来再正常也不过的人生策略,当怀疑人生到无法再前进的时候,翻盘的机遇也就到了。那么敲桌子讲重点哈,面对伤害你的人,到底是宽容还是反击?我来谈谈自己的个人看法哈。首先我们无法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伤害,那些伤害,可能来自于陌生人,来自于朋友同学同事,甚至也有可能来自我们重要的亲人,伤害我们无法完全避免,我们只能坦然面对。那么该如何面对呢?我觉得首先要去表达感受,给自己的情绪一个出口,在受伤的那一刻先慢慢体验一下,觉察自己正在经历着什么?自己内心正在体验着什么?然后以适度的方式去沟通让对方体会到你的感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预判,而不是一昧地压抑自己自己感受,去选择什么原谅对方,也许你不去表达,对方根本就不知道对你形成了伤害呢?话说回来,也会有一部分人明知对别人的伤害仍然坚持去做攻击对方的事情,当你表达清楚了,对方仍然没有反思,反而继续对你加以伤害,那就很简单,你要为自己做点什么,让对方体验到你此刻的感受,比如表达愤怒和攻击,因为你要保护自己呀?当你为了保护自己而不是去伤害他人而采取了一些适度的措施,你内心可能会产生一个新的感受:“爽”,它会让你很舒服,而不是之前的策略,让别人很舒服。你可能会说,唉呀不对,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和谐共处的吗?怎么能够以暴易暴,这是不对的呀?呵呵,这可能是你从小到大被父母或他人灌输的一种价值观,但此刻我想提醒的是,所谓和谐是真得和谐,而不是以自己不舒服,维护他人舒服感受的一种假的和谐,真得和谐是大家都舒服,而且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你得舒服,如果你的感受很不好,那你需要表达,如果有一些恶意的人群去攻击人,你要保护自己让他们看到你内心力量和清晰的边界,从而让关系保持一种外在的平衡。不知道我有表达清楚了没?此刻我想到那句经典的歌词:“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敌人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一个真正懂得和平共处的人是好酒和猎枪都准备的,所以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8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你一直原谅包容伤害你的人,但效果没觉得好,你觉得不断被伤害,我把我的理解与你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1、包容要把握好适当的“度”。适当的原谅和包容让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舒心愉悦。无限制地包容别人可得不到这样的结果。虽然你一直尽力做自己能做的宽容,但一定要设定自己的界限。2、区分讨好与宽容。选择如何做,一定要看看自己是怎样的感受。如果你感到的是挫败、伤心,很可能是在讨好。讨好后的情绪,是判断讨好还是宽容的标准。当我们内心里没有委屈自己,选择原谅,内心是平静而愉悦的,因为我们包容别人,内心强大,并没有伤害到自己。3、尝试表达攻击性。不隐瞒自己的情绪。当自己就是不高兴,觉得被侵犯、被伤害一定要学会表达。表达愤怒和攻击性并不会破坏关系,而一味地忍让、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反而才会破坏关系。试着站在第三人的视角,看你与别人的相处模式,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好在你已经有觉察,发现自己陷入到一个怪圈。“觉察即改变”。下次再发生让你感到受伤害的事情,先停一下,感觉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有真实的想法。如果可能还可以想想从前为什么忍着。丛非从老师说:能吵架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关系。我们喜欢跟亲密的人吵架,跟陌生人客气。当我们不表达自己,表面上看是维护了和谐,和身边的人可能总看不到真实的你。而且你感觉被伤害,可能给你伤害的人也不一定是有意的,他没感觉到,因为你没表达过。伤害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主观感受。比如一些人的言语、行动,每个人都不同,对这些的感受也不同。所以试着表达。萨提亚提倡一致性沟通。如果能把自己的感受、内心的想法心平气和地说出来当然最好。但我们有时难以做到,所以当对方不够重视、或是没有关注我们的感受,我们就可以生气并且表达。这样才会树立自我界限。当然不是要你报复或是反击,而是要学会表达攻击性。我们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如果不将自己的感受表达给对方,始终压抑自己的想法,最终这种负能量只会回到自己身上,让自己产生很多压力、不悦的感受,最终会陷入自我封闭的痛苦中。尝试与对方沟通,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出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当你能够心平气和与对方沟通时,对方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的感受,尊重你的意见。合理的释放攻击性,告诉对方,自己不是“软柿子”,不是任人欺负、侵犯的,这样才能赢得尊重,成为身心健康的个体。推荐你个本书《自我成长的力量》。最后祝福你噢!

题主,你好!你一直原谅包容伤害你的人,但效果没觉得好,你觉得不断被伤害,我把我的理解与你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1、包容要把握好适当的“度”。适当的原谅和包容让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舒心愉悦。无限制地包容别人可得不到这样的结果。虽然你一直尽力做自己能做的宽容,但一定要设定自己的界限。2、区分讨好与宽容。选择如何做,一定要看看自己是怎样的感受。如果你感到的是挫败、伤心,很可能是在讨好。讨好后的情绪,是判断讨好还是宽容的标准。当我们内心里没有委屈自己,选择原谅,内心是平静而愉悦的,因为我们包容别人,内心强大,并没有伤害到自己。3、尝试表达攻击性。不隐瞒自己的情绪。当自己就是不高兴,觉得被侵犯、被伤害一定要学会表达。表达愤怒和攻击性并不会破坏关系,而一味地忍让、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反而才会破坏关系。试着站在第三人的视角,看你与别人的相处模式,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好在你已经有觉察,发现自己陷入到一个怪圈。“觉察即改变”。下次再发生让你感到受伤害的事情,先停一下,感觉一下自己的情绪,还有真实的想法。如果可能还可以想想从前为什么忍着。丛非从老师说:能吵架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关系。我们喜欢跟亲密的人吵架,跟陌生人客气。当我们不表达自己,表面上看是维护了和谐,和身边的人可能总看不到真实的你。而且你感觉被伤害,可能给你伤害的人也不一定是有意的,他没感觉到,因为你没表达过。伤害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主观感受。比如一些人的言语、行动,每个人都不同,对这些的感受也不同。所以试着表达。萨提亚提倡一致性沟通。如果能把自己的感受、内心的想法心平气和地说出来当然最好。但我们有时难以做到,所以当对方不够重视、或是没有关注我们的感受,我们就可以生气并且表达。这样才会树立自我界限。当然不是要你报复或是反击,而是要学会表达攻击性。我们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如果不将自己的感受表达给对方,始终压抑自己的想法,最终这种负能量只会回到自己身上,让自己产生很多压力、不悦的感受,最终会陷入自我封闭的痛苦中。尝试与对方沟通,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表达出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当你能够心平气和与对方沟通时,对方才能更好的理解你的感受,尊重你的意见。合理的释放攻击性,告诉对方,自己不是“软柿子”,不是任人欺负、侵犯的,这样才能赢得尊重,成为身心健康的个体。推荐你个本书《自我成长的力量》。最后祝福你噢!

8
评论
分享
你好!从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你的疑惑、委屈、伤心,甚至是愤怒。你说自己一直重复着"不断被伤害——不断原谅——又不断被伤害"的过程,似乎自己的宽容、原谅、大度,并没有让伤害你的人停手,反倒会不断地找机会再狠狠地伤害你,他们根本没有转变对你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是,你太"好"了。也就是说,你过于善良,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底线。当他人知道你是一个烂好人,就不会在意你的感受和想法,更不会在乎你对他们的宽容、原谅和大度,因为他们知道你"不计前嫌",说白了,就是你很好欺负。接下来,我想和你说说怎么做一个善良的人。首先,选择善良,温暖他人,有时是正确的做法。与人为善,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正如你所说,对比相互报复伤害,选择宽容,不报复伤害自己的人,在有些时候,似乎是更明智的做法。比如,在路上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摔倒了,但没有大碍,我们就要原谅那个伤害自己的人,因为对方不是故意的;谈恋爱时,被对方甩了,感觉很受伤,我们也可以选择宽容,因为爱谁是对方的权利;同事之间因工作争执了几句,觉得很委屈,但过几天又想通了,都是为了公司发展,于是选择了原谅,等等。可见,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原谅、宽容一些伤害自己的人,因为选择不宽容,对自己更为不利。其次,选择善良,但依然要有棱角,因为那是在保护自己。前面说了,选择善良,做一个好人,有时是正确的,但是,好人,也是有底线的。底线,就是界限。也就是说,我们的善良,需要棱角,因为那是在保护自己。你的问题就是,对别人好的同时,忘记了保护自己,所以你会不断地被人伤害。或许你觉得,"我已经原谅、宽容你了,你怎么还舍得伤害我呢",其潜台词是"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但你忘了,并不是对谁好,都能换来对方的好。你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对他们好根本没用!他们只会比之前更来劲!这就是人性,有些人不要对他们太好,可以不报复他们,但没必要选择宽容和原谅,这样你就避免了再一次被他们伤害。这里,我要和你说一下讨好。讨好,相当于示弱。你的讨好,在对方看来,就是"你很弱,你好欺负,你没有底线",对方自然会欺负你这个软柿子。换句话说,他们怎么对待你,是你自己教给他们的。回到你的问题,面对伤害你的人,到底是选择宽容还是选择反击?答案是,要看这个"伤害"的具体情况,就像前面说的,如果对方是无意的,那就应该选择原谅;如果对方"不断地找机会见缝插针针对你",那当然要反击。当然,这个"伤害"的力度,是你自己判断的,至于反击与否,也是你自己决定的。但有一点你要清楚,你的态度和做法,直接影响对方的态度和做法。再次,你的善良,需要锋芒。或许你的成长经历,让你形成了"以和为贵"的做事风格,但我想和你说的是,一味求"和",甚至去讨"和",未必得到"贵",你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那么,你该怎样跳出那个被无限伤害的怪圈呢?我给你三点建议,仅供参考:其一,审视内心,转变思维方式。你想要跳出那个怪圈,就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有时意识到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那些狠狠伤害自己的人,自己一定要选择原谅、宽容呢?自己在害怕什么呢?别人不高兴会是什么样子?自己真的无法面对吗?理解了自己的恐惧后,你可以告诉自己,现在的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了,也有能力照顾自己了,这样你就转变了要去讨好别人的想法。其二,学会设限,敢于做自己。学会设限,就说明你是一个有底线的人,这对于想再次伤害你的人来说,就是威胁,因为他们知道了,你不好欺负。虽然你在描述中没有说具体的事情,但我猜想,你很可能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对别人的要求,你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接受、顺从或服从。那么,对于你来说,学会设限,就要敢于拒绝,敢于说"不",也就是敢于做自己。当然,这很不容易,需要勇气,但那是值得的。至于怎样拒绝,你可以从小事开始,学会尊重自己的感觉,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学会爱自己。你对别人太好了,唯独对自己不够好,因为你的注意力很少放在自己身上。你一直在疑惑他们为什么不识好歹,说明你还在思考他们,只有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想着自己该怎么做时,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爱自己,就是多关心自己。或许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教你"做自己"、"爱自己",更多的是教你"做一个好人",或许你在表面上对自己也认同,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但在你的内心里,对自己的好有种很深的抵触。这份抵触,就是促使你留言的动力。所以,你要先学会爱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理解自己的情绪,然后照顾好自己,这样才能去体谅他人。一个人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心甘情愿照顾他人的可能性。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你谁也不能去讨好,你可以选择"按需讨好",这是一种能力,并没有失去自己,因为你比较了在当下时刻,做自己和经营好关系,哪个更重要。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你好!从你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你的疑惑、委屈、伤心,甚至是愤怒。你说自己一直重复着"不断被伤害——不断原谅——又不断被伤害"的过程,似乎自己的宽容、原谅、大度,并没有让伤害你的人停手,反倒会不断地找机会再狠狠地伤害你,他们根本没有转变对你的态度。其主要原因是,你太"好"了。也就是说,你过于善良,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底线。当他人知道你是一个烂好人,就不会在意你的感受和想法,更不会在乎你对他们的宽容、原谅和大度,因为他们知道你"不计前嫌",说白了,就是你很好欺负。接下来,我想和你说说怎么做一个善良的人。首先,选择善良,温暖他人,有时是正确的做法。与人为善,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正如你所说,对比相互报复伤害,选择宽容,不报复伤害自己的人,在有些时候,似乎是更明智的做法。比如,在路上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摔倒了,但没有大碍,我们就要原谅那个伤害自己的人,因为对方不是故意的;谈恋爱时,被对方甩了,感觉很受伤,我们也可以选择宽容,因为爱谁是对方的权利;同事之间因工作争执了几句,觉得很委屈,但过几天又想通了,都是为了公司发展,于是选择了原谅,等等。可见,有时,我们确实需要原谅、宽容一些伤害自己的人,因为选择不宽容,对自己更为不利。其次,选择善良,但依然要有棱角,因为那是在保护自己。前面说了,选择善良,做一个好人,有时是正确的,但是,好人,也是有底线的。底线,就是界限。也就是说,我们的善良,需要棱角,因为那是在保护自己。你的问题就是,对别人好的同时,忘记了保护自己,所以你会不断地被人伤害。或许你觉得,"我已经原谅、宽容你了,你怎么还舍得伤害我呢",其潜台词是"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但你忘了,并不是对谁好,都能换来对方的好。你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对他们好根本没用!他们只会比之前更来劲!这就是人性,有些人不要对他们太好,可以不报复他们,但没必要选择宽容和原谅,这样你就避免了再一次被他们伤害。这里,我要和你说一下讨好。讨好,相当于示弱。你的讨好,在对方看来,就是"你很弱,你好欺负,你没有底线",对方自然会欺负你这个软柿子。换句话说,他们怎么对待你,是你自己教给他们的。回到你的问题,面对伤害你的人,到底是选择宽容还是选择反击?答案是,要看这个"伤害"的具体情况,就像前面说的,如果对方是无意的,那就应该选择原谅;如果对方"不断地找机会见缝插针针对你",那当然要反击。当然,这个"伤害"的力度,是你自己判断的,至于反击与否,也是你自己决定的。但有一点你要清楚,你的态度和做法,直接影响对方的态度和做法。再次,你的善良,需要锋芒。或许你的成长经历,让你形成了"以和为贵"的做事风格,但我想和你说的是,一味求"和",甚至去讨"和",未必得到"贵",你的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那么,你该怎样跳出那个被无限伤害的怪圈呢?我给你三点建议,仅供参考:其一,审视内心,转变思维方式。你想要跳出那个怪圈,就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有时意识到问题,就是改变的开始。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那些狠狠伤害自己的人,自己一定要选择原谅、宽容呢?自己在害怕什么呢?别人不高兴会是什么样子?自己真的无法面对吗?理解了自己的恐惧后,你可以告诉自己,现在的自己已经长大,已经有能力保护自己了,也有能力照顾自己了,这样你就转变了要去讨好别人的想法。其二,学会设限,敢于做自己。学会设限,就说明你是一个有底线的人,这对于想再次伤害你的人来说,就是威胁,因为他们知道了,你不好欺负。虽然你在描述中没有说具体的事情,但我猜想,你很可能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的人,对别人的要求,你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接受、顺从或服从。那么,对于你来说,学会设限,就要敢于拒绝,敢于说"不",也就是敢于做自己。当然,这很不容易,需要勇气,但那是值得的。至于怎样拒绝,你可以从小事开始,学会尊重自己的感觉,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学会爱自己。你对别人太好了,唯独对自己不够好,因为你的注意力很少放在自己身上。你一直在疑惑他们为什么不识好歹,说明你还在思考他们,只有当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想着自己该怎么做时,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爱自己,就是多关心自己。或许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教你"做自己"、"爱自己",更多的是教你"做一个好人",或许你在表面上对自己也认同,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但在你的内心里,对自己的好有种很深的抵触。这份抵触,就是促使你留言的动力。所以,你要先学会爱自己,了解自己的需求,理解自己的情绪,然后照顾好自己,这样才能去体谅他人。一个人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心甘情愿照顾他人的可能性。当然,这么说并不是要你谁也不能去讨好,你可以选择"按需讨好",这是一种能力,并没有失去自己,因为你比较了在当下时刻,做自己和经营好关系,哪个更重要。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5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谢谢您的信任,选择我来为您回答问题。看到你的描述,感受到你的委曲求全,感受到您希望和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渴求与纠结,感受到您的良苦用心以及多次被伤害后的痛苦与难过、失望,您辛苦了!因为不了解您的年龄与性别,不了解这个“一直”是有多久,在什么场合会受到类似的伤害,也不了解伤害您的人具体指的是谁,是说所有你认为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呢还是说具体某一个群体,比如工作团队中的人还是说某些家庭成员,或者周围什么人,所以,我可能会回答的比较笼统一些,还望您谅解。从您的描述来看,面对伤害,您之前想到也采用了很多办法,比如让自己努力做到理解、宽容和原谅,以期待建立和谐关系,我很欣赏你为建立和谐关系愿意主动做出努力的态度,只是看上去效果似乎不怎么样,反而带来更多的伤害和痛苦。这说明你之前采用的策略多半是无效的,对吗?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来看看症结在哪里,以便采取有效的行动,让自己更好过一些呢!有一些问题想请您做个思考:在这个关系中,作为**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关系中,你想要展现什么样的个人特质?在这个关系中,你如果以“理想自我”出现的话,你会怎么对待对方?在这个关系中,你想要和对方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你想要和对方一起进行哪些可持续的活动?这几个问题,全部都是关于你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希望为这些关系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为什么要这样提问?因为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你唯一能够掌控的就是你自己的行为,你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方式。你可以影响别人,但无法控制别人。影响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你的行动,而当这些行动和你的价值,也就是你内心真正渴望的一致时,其影响力最大。所以,首先,关于上面的几个问题,请你问问自己的内心,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只是宽容和原谅,而没有原则吗?与此同时,如果你已经以“理想自我”来对待这些关系中的那个人了,可他还是对你很不好,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少搭理他。毕竟,你的价值中也包含着照顾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这些也要考虑在内。记住:宽容和理解,并不等于让自己受虐。其次,任何一段关系出现问题,我们都有四种选择:1.离开。那你需要考虑离开这段关系会不会让你未来的生活或工作品质比你留在这段关系里面更好?需综合考虑。2.留下改变可以改变的。因为任何情况下你能掌控的其实只有你自己的行为而已,你需要弄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的行为是否可以帮助你朝着你想要的关系前进,如果不能,你就需要改变你能改变的。比如说出你的底线和需要,改变你的沟通技巧等等。3.留下同时接纳不能改变的。如果你已经采取了任何可能的行为来试图改变这段关系,但关系还是那么棘手,即使如此你还是决定留在这段关系中,那你可能就需要学着接纳你的痛苦,学会放下一些东西了。4.留下,放弃,同时做一些可能让关系变得更糟的事情。比如不停地指责、抱怨、分析、彷徨、狂吃垃圾食品、疯狂购物或抽烟、酗酒、出轨等。当然,感受到被伤害,可能还有很多种原因,比如这段关系中的双方各自原有的心理状态(知、情、意)及习惯化的应对方式、双方各自需求的满足方式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他老师也有回答,在此我就不啰嗦了。如果您愿意,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总之,弄清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弄清自己行为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帮到自己,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人生不易,我们一起前行。祝福您和所有人!

题主你好,谢谢您的信任,选择我来为您回答问题。看到你的描述,感受到你的委曲求全,感受到您希望和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的渴求与纠结,感受到您的良苦用心以及多次被伤害后的痛苦与难过、失望,您辛苦了!因为不了解您的年龄与性别,不了解这个“一直”是有多久,在什么场合会受到类似的伤害,也不了解伤害您的人具体指的是谁,是说所有你认为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呢还是说具体某一个群体,比如工作团队中的人还是说某些家庭成员,或者周围什么人,所以,我可能会回答的比较笼统一些,还望您谅解。从您的描述来看,面对伤害,您之前想到也采用了很多办法,比如让自己努力做到理解、宽容和原谅,以期待建立和谐关系,我很欣赏你为建立和谐关系愿意主动做出努力的态度,只是看上去效果似乎不怎么样,反而带来更多的伤害和痛苦。这说明你之前采用的策略多半是无效的,对吗?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来看看症结在哪里,以便采取有效的行动,让自己更好过一些呢!有一些问题想请您做个思考:在这个关系中,作为**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关系中,你想要展现什么样的个人特质?在这个关系中,你如果以“理想自我”出现的话,你会怎么对待对方?在这个关系中,你想要和对方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你想要和对方一起进行哪些可持续的活动?这几个问题,全部都是关于你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希望为这些关系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为什么要这样提问?因为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你唯一能够掌控的就是你自己的行为,你无法控制别人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方式。你可以影响别人,但无法控制别人。影响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你的行动,而当这些行动和你的价值,也就是你内心真正渴望的一致时,其影响力最大。所以,首先,关于上面的几个问题,请你问问自己的内心,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只是宽容和原谅,而没有原则吗?与此同时,如果你已经以“理想自我”来对待这些关系中的那个人了,可他还是对你很不好,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少搭理他。毕竟,你的价值中也包含着照顾自己的健康和幸福-这些也要考虑在内。记住:宽容和理解,并不等于让自己受虐。其次,任何一段关系出现问题,我们都有四种选择:1.离开。那你需要考虑离开这段关系会不会让你未来的生活或工作品质比你留在这段关系里面更好?需综合考虑。2.留下改变可以改变的。因为任何情况下你能掌控的其实只有你自己的行为而已,你需要弄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你的行为是否可以帮助你朝着你想要的关系前进,如果不能,你就需要改变你能改变的。比如说出你的底线和需要,改变你的沟通技巧等等。3.留下同时接纳不能改变的。如果你已经采取了任何可能的行为来试图改变这段关系,但关系还是那么棘手,即使如此你还是决定留在这段关系中,那你可能就需要学着接纳你的痛苦,学会放下一些东西了。4.留下,放弃,同时做一些可能让关系变得更糟的事情。比如不停地指责、抱怨、分析、彷徨、狂吃垃圾食品、疯狂购物或抽烟、酗酒、出轨等。当然,感受到被伤害,可能还有很多种原因,比如这段关系中的双方各自原有的心理状态(知、情、意)及习惯化的应对方式、双方各自需求的满足方式等,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他老师也有回答,在此我就不啰嗦了。如果您愿意,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总之,弄清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弄清自己行为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帮到自己,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人生不易,我们一起前行。祝福您和所有人!

5
评论
分享
#我一直在原谅包容伤害我的人,始终没有报复反击任何人。#一直原谅包容伤害你的人,那么另一方面不是在告诉对方你可以“忍受”吗?#他们根本不会真的转变对你的态度#他们伤害你,不会受到惩罚,不会受到你的抵抗、拒绝,没有第三方来做出公正的裁决。同时你还是会维护你们之间的关系,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改变当下和你相处的模式呢?#更强大后选择不计前嫌,他们也只会比之前更来劲#当福利可以越来越好的时候,又不需要做出什么改变,那么为什么不争取更多的福利?#我到底该选择宽容还是反击?#这两个选择都还是与伤害你的人维持着关系;那么为什么不能断掉关系呢?伤害你的人就像是一团“火”,靠得越近你越难受,在近还会受伤。既然如此就保持安全距离,或者有安全的防护措施(比如警察、法律保障自己时)在选择是否要靠近这个“火源”?如果你都被汤伤了还靠近,它只会不断继续汤伤你,对吗?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安全距离,切断燃烧物是吗?实际情况比文字描述复杂可以私信沟通。

#我一直在原谅包容伤害我的人,始终没有报复反击任何人。#一直原谅包容伤害你的人,那么另一方面不是在告诉对方你可以“忍受”吗?#他们根本不会真的转变对你的态度#他们伤害你,不会受到惩罚,不会受到你的抵抗、拒绝,没有第三方来做出公正的裁决。同时你还是会维护你们之间的关系,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改变当下和你相处的模式呢?#更强大后选择不计前嫌,他们也只会比之前更来劲#当福利可以越来越好的时候,又不需要做出什么改变,那么为什么不争取更多的福利?#我到底该选择宽容还是反击?#这两个选择都还是与伤害你的人维持着关系;那么为什么不能断掉关系呢?伤害你的人就像是一团“火”,靠得越近你越难受,在近还会受伤。既然如此就保持安全距离,或者有安全的防护措施(比如警察、法律保障自己时)在选择是否要靠近这个“火源”?如果你都被汤伤了还靠近,它只会不断继续汤伤你,对吗?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安全距离,切断燃烧物是吗?实际情况比文字描述复杂可以私信沟通。

5
评论
分享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伤害到底是什么,感觉你是一个能理解对方的人,也能包容他人,为你的善良大度点赞,但人最舒服的状态是让他人开心自己也快乐,如果你在理解对方的同时,对方让你压抑,不开心,那么你就要思考下,对方这个人,所做的事是否值得你去为他付出。伤害是什么,别人对你的态度,攻击,控制指责抱怨。让你内在愤怒,触动了你过去的事导致你当下的情绪。就像现在的教师,有的就是打压型,有的就是激励型的,有的学生可以接受,有的会对抗。这个应该是老师的一种沟通模式,其实往往与学生是无关的,他们希望学生能不断的超越自己,但说的语言又是打击型的。如果你能看到真相,有时伤害是你认为的伤害。同时,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会接触不同的人,社会背景,成长经历都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同。改变别人是不可能,唯有改变自己,去适应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物。允许别人以他的方式存在,也是一种尊重。有时你对别人的好,对方会认为理所当然,当你持续对他好,他会被你吸引而来,从而喜欢你。但有的人,本身就是魔,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守自己的思维。认为这个世界都对他不公。他没有相信别人的眼睛。没有辨别的能力。是他需要不断成长的,而不是你担心的。我们唯有把事情做对,让别人去说吧。那么久了,你就会教会他很多东西。我们要有沟通的能力,表达需求的能力,当对方对你不好时,可以虚心的请教对方,我如何做,你觉得才能让你开心,我也不为难,把问题抛给对方。尊重他,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必定要经过风雨的洗涤。创造更大的成就,需要大的灾难,绝处逢生。所有对你不好的事情就是来考验你而来,让你更加承载坚强。让伤害来得更猛烈些吧!😄

我不知道你所说的伤害到底是什么,感觉你是一个能理解对方的人,也能包容他人,为你的善良大度点赞,但人最舒服的状态是让他人开心自己也快乐,如果你在理解对方的同时,对方让你压抑,不开心,那么你就要思考下,对方这个人,所做的事是否值得你去为他付出。伤害是什么,别人对你的态度,攻击,控制指责抱怨。让你内在愤怒,触动了你过去的事导致你当下的情绪。就像现在的教师,有的就是打压型,有的就是激励型的,有的学生可以接受,有的会对抗。这个应该是老师的一种沟通模式,其实往往与学生是无关的,他们希望学生能不断的超越自己,但说的语言又是打击型的。如果你能看到真相,有时伤害是你认为的伤害。同时,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会接触不同的人,社会背景,成长经历都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同。改变别人是不可能,唯有改变自己,去适应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物。允许别人以他的方式存在,也是一种尊重。有时你对别人的好,对方会认为理所当然,当你持续对他好,他会被你吸引而来,从而喜欢你。但有的人,本身就是魔,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守自己的思维。认为这个世界都对他不公。他没有相信别人的眼睛。没有辨别的能力。是他需要不断成长的,而不是你担心的。我们唯有把事情做对,让别人去说吧。那么久了,你就会教会他很多东西。我们要有沟通的能力,表达需求的能力,当对方对你不好时,可以虚心的请教对方,我如何做,你觉得才能让你开心,我也不为难,把问题抛给对方。尊重他,有些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一个人想要成就大事,必定要经过风雨的洗涤。创造更大的成就,需要大的灾难,绝处逢生。所有对你不好的事情就是来考验你而来,让你更加承载坚强。让伤害来得更猛烈些吧!😄

2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对一直以宽容原谅对待伤害的你,竖大拇指,你好棒!首先,谁在对你一直以来的以宽容原谅对待伤害的行为提供正反馈,让你坚持地?这些人(包括你自己)重要吗?他们的回应真的比不上那些一直伤害你的人的回应?还是,你对那些伤害你的人的行为负有教育责任,你必须改变他们?如果他们不像你想的那样停止伤害行为,不该他们苦恼,反而你要难过?其次,有时树立一个敌人的成本远远低于把他变成朋友,这是简单的经济学。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全是朋友的完美人吗?所以,如果有人一直用行为告诉你他们配不上你的原谅和宽容,那么原谅宽容这种现代社会的稀缺品可以拒绝供应啊,你说呢?而最根本,是你拥有宽容原谅之心,并且这个世界总有值得宽容原谅的人。祝好!

题主,你好!对一直以宽容原谅对待伤害的你,竖大拇指,你好棒!首先,谁在对你一直以来的以宽容原谅对待伤害的行为提供正反馈,让你坚持地?这些人(包括你自己)重要吗?他们的回应真的比不上那些一直伤害你的人的回应?还是,你对那些伤害你的人的行为负有教育责任,你必须改变他们?如果他们不像你想的那样停止伤害行为,不该他们苦恼,反而你要难过?其次,有时树立一个敌人的成本远远低于把他变成朋友,这是简单的经济学。而且这个世界上有全是朋友的完美人吗?所以,如果有人一直用行为告诉你他们配不上你的原谅和宽容,那么原谅宽容这种现代社会的稀缺品可以拒绝供应啊,你说呢?而最根本,是你拥有宽容原谅之心,并且这个世界总有值得宽容原谅的人。祝好!

2
评论
分享
楼主,你好,看到你说“我的人生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不断地被伤害又不断地原谅又不断地被伤害。”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心疼你有这样的经历。1.楼主,我想请你此刻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慢呼出,再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慢呼出…直到全身心放松下来。请你想一想你是什么时候最近一次被伤害是因为什么事情呢?在什么场景呢?这个时候伤害你的人是谁?他们的表情,神态?你自己有什么感受呢?2.接下来,请你想想你在原谅他们的过程?是什么让你想要原谅?3.后面你说又被伤害?这个伤害是怎样的?跟之前的伤害一样吗?你的感受一样吗?楼主可以先去感受这三个过程,当然伤害后的处理方式除了原谅,还有远离,报复等。那楼主思考过,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就选择原谅的方式呢?楼主,因为没有阐述具体的伤害,没有办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果这个反复的过程困扰到你的学习生活。那么建议你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我是文文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你帮助!

楼主,你好,看到你说“我的人生一直在重复这个过程,不断地被伤害又不断地原谅又不断地被伤害。”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心疼你有这样的经历。1.楼主,我想请你此刻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慢呼出,再深深地吸一口气,再缓慢呼出…直到全身心放松下来。请你想一想你是什么时候最近一次被伤害是因为什么事情呢?在什么场景呢?这个时候伤害你的人是谁?他们的表情,神态?你自己有什么感受呢?2.接下来,请你想想你在原谅他们的过程?是什么让你想要原谅?3.后面你说又被伤害?这个伤害是怎样的?跟之前的伤害一样吗?你的感受一样吗?楼主可以先去感受这三个过程,当然伤害后的处理方式除了原谅,还有远离,报复等。那楼主思考过,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就选择原谅的方式呢?楼主,因为没有阐述具体的伤害,没有办法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果这个反复的过程困扰到你的学习生活。那么建议你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我是文文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你帮助!

2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对于这种事情我也深有同感,中学时期我也总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排斥我。最初我感到恐慌害怕,甚至是孤独,最后来我也无所谓了,我也并不会去迎合他们而改变自己。对此我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良善想与人为善的人。对于一些伤害,我们确实可以选择原谅和宽容。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如果你想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别人却得寸进尺呢?你说你想和那些伤害你的人,和谐相处,可是假如说对方不这么想呢。如果他真正想和你和谐相处,就不会对你的忍让一而三三而再的得寸进尺。这种人即使你和他交往,我觉得他心理上也会认为你是屈服于他的,你们俩的定位可能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这种事情最大的改变在于自己,对于这种事情。我想大多人在乎的都是对自己的影响,而并不是在意你是否有被伤害到,估计这种事情也没有多少旁人愿意劝阻。所以对于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你的人,你就不应该原谅他。即使你不想报复回去,也应该对这种人冷漠一点。我可以独来独往,但我没必要忍受你这任性的性格。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题主你好。对于这种事情我也深有同感,中学时期我也总觉得大家都不喜欢我,排斥我。最初我感到恐慌害怕,甚至是孤独,最后来我也无所谓了,我也并不会去迎合他们而改变自己。对此我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良善想与人为善的人。对于一些伤害,我们确实可以选择原谅和宽容。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如果你想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别人却得寸进尺呢?你说你想和那些伤害你的人,和谐相处,可是假如说对方不这么想呢。如果他真正想和你和谐相处,就不会对你的忍让一而三三而再的得寸进尺。这种人即使你和他交往,我觉得他心理上也会认为你是屈服于他的,你们俩的定位可能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这种事情最大的改变在于自己,对于这种事情。我想大多人在乎的都是对自己的影响,而并不是在意你是否有被伤害到,估计这种事情也没有多少旁人愿意劝阻。所以对于那些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你的人,你就不应该原谅他。即使你不想报复回去,也应该对这种人冷漠一点。我可以独来独往,但我没必要忍受你这任性的性格。正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2
评论
分享
你好,我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你是一个善良美好的人,如果能成为你的朋友被你珍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但很遗憾世界是随机的聚合体,好人更容易收到恶意的利用和伤害。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想状态当然是互利互惠,不计较得失,但在现实世界,一切还是要从我的感受出发,保护自己的安全和界限。就像现在提倡对小孩安全教育,辨识哪些人是值得信赖,哪些事可以对信任的人毫无保留地透露,我觉得这是伴随人生的一大认知课题。如果侵害到自己的感情甚至身体,我觉得这已经超越了相处的底线,就算对方悔过我的心理天平还是会往负面砝码上倾斜,除非能给我更多的正面回应压过负面效应。然后,我觉得人与人的关系还是要靠沟通和理解。你有试图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对方是怎样回应的?如果是对方自己关闭了交流的通道,我觉得关系就很难往健康方向发展,毕竟不是你一个人一头热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去,尤其遇到回避型人逼急了还会反击。非暴力沟通是门实践的学问,我觉得可以在不损害自己情感不委屈求全的前提下,费心尝试几次,最后真的不行,那也是时间和缘分的不合适,你还能有机会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缘分。宽容是你的美德,可以让它照耀更多需要光芒的人。最后,希望你能走出这种看上去两难的抉择,换个对象、或者换个相处模式,真切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相信会遇到更多能理解你的人、跟你一样善良的人。

你好,我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你是一个善良美好的人,如果能成为你的朋友被你珍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但很遗憾世界是随机的聚合体,好人更容易收到恶意的利用和伤害。首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想状态当然是互利互惠,不计较得失,但在现实世界,一切还是要从我的感受出发,保护自己的安全和界限。就像现在提倡对小孩安全教育,辨识哪些人是值得信赖,哪些事可以对信任的人毫无保留地透露,我觉得这是伴随人生的一大认知课题。如果侵害到自己的感情甚至身体,我觉得这已经超越了相处的底线,就算对方悔过我的心理天平还是会往负面砝码上倾斜,除非能给我更多的正面回应压过负面效应。然后,我觉得人与人的关系还是要靠沟通和理解。你有试图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对方是怎样回应的?如果是对方自己关闭了交流的通道,我觉得关系就很难往健康方向发展,毕竟不是你一个人一头热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去,尤其遇到回避型人逼急了还会反击。非暴力沟通是门实践的学问,我觉得可以在不损害自己情感不委屈求全的前提下,费心尝试几次,最后真的不行,那也是时间和缘分的不合适,你还能有机会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缘分。宽容是你的美德,可以让它照耀更多需要光芒的人。最后,希望你能走出这种看上去两难的抉择,换个对象、或者换个相处模式,真切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相信会遇到更多能理解你的人、跟你一样善良的人。

2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我理解你的感受,同情你的遭遇。我想给你一个拥抱。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善良过头,才能在避免纵容他让的同时保护自己,有些善良,我们你能成全,因为你的成全非但换不来对方的感激,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加纵容了它肆无忌惮的张狂。为人善良没错,但善良过头就是软弱,善良是幸福的前提没错。但太过天真就毁伤人伤己。因为你的纵容。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让他以爱的名义,一次次地提出无理的要求,以至于到最后伤人害己。善良是一个人的美德,但你的善良,有时会成为别人欺负尼的依仗,大部份恶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坏的如此肆无忌惮。柿子总是挑软的捏,这句话对大多数人都适用。只是善良不是义务,也要有选择的表达,对于那些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的人,我们要及时回应,而不是好坏不分,做一个忍气吞声的好人。相反,对于那些豪无悔改知心的人,我们应该当头棒喝。果断出击,因为你的人气吞声,一直是,我很可能换来的是无休止的精神折磨和对方的变本加厉。就如你第一次原谅了你丈夫对你身体上的伤害。不管你抱着多大的,希望其他他能改邪归正,其实都是对他的有意放纵,因为在不断地放纵下,一个人羞耻心会越来越弱。幸福的理由何其相似,而不幸的原因则各有不同。如果一方的幸福完全碾压对方的要求,那么不对等的较量最终会导致天平猝不及防的倾倒,你所谓的幸福也不过是一纸空谈。一个人要想改变全靠他自己,而我只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对于伤害自己利益的事情。你应该鼓起勇气大声说“不”

题主你好:我理解你的感受,同情你的遭遇。我想给你一个拥抱。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善良过头,才能在避免纵容他让的同时保护自己,有些善良,我们你能成全,因为你的成全非但换不来对方的感激,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加纵容了它肆无忌惮的张狂。为人善良没错,但善良过头就是软弱,善良是幸福的前提没错。但太过天真就毁伤人伤己。因为你的纵容。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让他以爱的名义,一次次地提出无理的要求,以至于到最后伤人害己。善良是一个人的美德,但你的善良,有时会成为别人欺负尼的依仗,大部份恶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坏的如此肆无忌惮。柿子总是挑软的捏,这句话对大多数人都适用。只是善良不是义务,也要有选择的表达,对于那些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的人,我们要及时回应,而不是好坏不分,做一个忍气吞声的好人。相反,对于那些豪无悔改知心的人,我们应该当头棒喝。果断出击,因为你的人气吞声,一直是,我很可能换来的是无休止的精神折磨和对方的变本加厉。就如你第一次原谅了你丈夫对你身体上的伤害。不管你抱着多大的,希望其他他能改邪归正,其实都是对他的有意放纵,因为在不断地放纵下,一个人羞耻心会越来越弱。幸福的理由何其相似,而不幸的原因则各有不同。如果一方的幸福完全碾压对方的要求,那么不对等的较量最终会导致天平猝不及防的倾倒,你所谓的幸福也不过是一纸空谈。一个人要想改变全靠他自己,而我只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对于伤害自己利益的事情。你应该鼓起勇气大声说“不”

1
评论
分享
题主是一个善良的人。别人怎么对待你,有一半是你教会的。例如你可以容纳伤害你,别人会继续伤害。(当然目前只是一面之辞的伤害,并不清楚具体指的是什么)一份关系,如果没有滋养只有伤害,那么是什么让你离不开这份关系呢?离开了又会怎么样?这些也许是值得去看一看的。

题主是一个善良的人。别人怎么对待你,有一半是你教会的。例如你可以容纳伤害你,别人会继续伤害。(当然目前只是一面之辞的伤害,并不清楚具体指的是什么)一份关系,如果没有滋养只有伤害,那么是什么让你离不开这份关系呢?离开了又会怎么样?这些也许是值得去看一看的。

1
评论
分享
针对你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不理解你的人,忘恩负义之人,你不需要包容与理解,少与这样的人交往,成年人的世界,雪中送炭之人不多,唯利是图之人远之则好,希望对你有用!

针对你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不理解你的人,忘恩负义之人,你不需要包容与理解,少与这样的人交往,成年人的世界,雪中送炭之人不多,唯利是图之人远之则好,希望对你有用!

评论
分享
  • 18岁厌恶自己身体的一些部位,有严重自伤念头怎么办
    1回答 · 2025.08.19 11:59:11
  • 20岁女,感觉生无可恋,甚至有点视死如归,怎么办?
    13回答 · 2025.08.19 02:59:45
  • 18岁女生,确诊中度复发性抑郁障碍,我这是为什么啊
    1回答 · 2025.08.18 14:39:40

心理学研究会

官方
1677人
#行为问题
欢迎热爱心理学的到来,相信你一定对心理学充满着好奇,一起用专业知识来分享未知吧 1、日常分享专业知识解读 2、日常困扰互帮互助 3、专业交流与答疑 4、更多希望你来补充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