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00后喜欢给自己贴心理病的标签?

苍术
#困惑
我发现有很多人包括我有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有些什么心理病,但是事实上,好像并没有那么严重,这是为什么?就比如最近我发现我一个同学,他跟我说,他最近特别的焦虑,对考试特别没信心,上课也听不进去,感觉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之类的,这是为什么呀?

我发现有很多人包括我有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有些什么心理病,但是事实上,好像并没有那么严重,这是为什么?就比如最近我发现我一个同学,他跟我说,他最近特别的焦虑,对考试特别没信心,上课也听不进去,感觉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之类的,这是为什么呀?

2533阅读
·12回答
收藏
你好啊,我是咨询师岛哥,很愿意与你探讨你的困惑。看了你的描述,你发现“有很多人包括我有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有些什么心理病,但是事实上,好像并没有那么严重”,你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是为什么。我的理解,可能是多、快、好、省,求认同的原因。00后大部分都处在【青春期】,有着青春期独特的核心任务和冲突。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人的发展历经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其中,青春期(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根据00后的年龄特征,这个时候的青少年可能主要寻求的是认同感、时尚和酷,追求的是跟别人不一样。而心理疾病的说法在近二十年才开始普及,在很多成年人眼中心理病还是讳莫如深,别说心理病了,连抑郁情绪都不好意思说,似乎是见不得人的隐私一样。而在年轻人眼中,却正好是反叛父母的绝佳突破口。从科普角度来说,心理病是最近几年普及和发展的“流行病“,可能是时尚的好玩的。从年龄阶段来说,是反抗父母,标榜特立独行的年龄,是他们的父母所不敢不想不愿意要的。从症状角度来说,抑郁焦虑情绪的部分症状,确实也符合这个年龄阶段青年人的心理独白和心理状态。以上三个原因加上青春期的渴求认同,还有繁重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一旦有年轻人给自己贴上了抑郁、焦虑的标签,更多00后里从这里找到了存在感和归属感,会觉得“哇,果然是这样哈。”从而广泛传播。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看到的是,这可能是一种流行文化,与对错无关,与症状无关,更多的是显示这代年轻人面对新时代自我解压、自我袒露、自我表达的一种状态。作为成年人,理解就好,不必当真;作为年轻人,喜欢就好,不必担心。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些借鉴和思考。我是洗心岛,世界和我爱着你。

你好啊,我是咨询师岛哥,很愿意与你探讨你的困惑。看了你的描述,你发现“有很多人包括我有的时候会感觉自己有些什么心理病,但是事实上,好像并没有那么严重”,你觉得很是奇怪,不知道是为什么。我的理解,可能是多、快、好、省,求认同的原因。00后大部分都处在【青春期】,有着青春期独特的核心任务和冲突。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人的发展历经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其中,青春期(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根据00后的年龄特征,这个时候的青少年可能主要寻求的是认同感、时尚和酷,追求的是跟别人不一样。而心理疾病的说法在近二十年才开始普及,在很多成年人眼中心理病还是讳莫如深,别说心理病了,连抑郁情绪都不好意思说,似乎是见不得人的隐私一样。而在年轻人眼中,却正好是反叛父母的绝佳突破口。从科普角度来说,心理病是最近几年普及和发展的“流行病“,可能是时尚的好玩的。从年龄阶段来说,是反抗父母,标榜特立独行的年龄,是他们的父母所不敢不想不愿意要的。从症状角度来说,抑郁焦虑情绪的部分症状,确实也符合这个年龄阶段青年人的心理独白和心理状态。以上三个原因加上青春期的渴求认同,还有繁重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一旦有年轻人给自己贴上了抑郁、焦虑的标签,更多00后里从这里找到了存在感和归属感,会觉得“哇,果然是这样哈。”从而广泛传播。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要看到的是,这可能是一种流行文化,与对错无关,与症状无关,更多的是显示这代年轻人面对新时代自我解压、自我袒露、自我表达的一种状态。作为成年人,理解就好,不必当真;作为年轻人,喜欢就好,不必担心。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一些借鉴和思考。我是洗心岛,世界和我爱着你。

12
评论
分享
你好呀~非常理解你的困扰,抱抱你~贴标签这件事情呢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标签会让我们更加的可辨别,比如特别常见的,我们会说某个人是个好人。那当我们听到好人这样的标签的时候,我们就会给它赋予一些美好的品质,我们也会更加相信他。那如果这个人确实是个好人,我们这样说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减少了一定的沟通成本。其实你说的很多人,他会给自己贴一些心理疾病的标签,可能也是希望你能够更加理解他。比如他说自己特别的焦虑,或者特别的压抑不开心,一个人并不是很了解他的状态,但是如果他说他自己可能有抑郁症。你就会联想到抑郁症的种种状况,可能你就会更加理解他现在的状态。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可能是因为对这些标签没有深刻的理解吧。那么他就会出现一些误解,把自己的一些消极情绪理解为抑郁症的表现。但是我们都知道有一些消极情绪并不代表一个人就有抑郁症。关于贴标签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说,有的时候会形成一些误会甚至偏见。因为不管是什么标签,他可能都不能完整的去概括一个人或者某件事物的特点。当这个标签与事实有出入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误解。当所有人都认可这样的标签时,就有可能形成偏见。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去给自己或者给别人贴太多标签。另一方面也要客观的去看待这些标签,我们要去了解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祝好~

你好呀~非常理解你的困扰,抱抱你~贴标签这件事情呢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标签会让我们更加的可辨别,比如特别常见的,我们会说某个人是个好人。那当我们听到好人这样的标签的时候,我们就会给它赋予一些美好的品质,我们也会更加相信他。那如果这个人确实是个好人,我们这样说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减少了一定的沟通成本。其实你说的很多人,他会给自己贴一些心理疾病的标签,可能也是希望你能够更加理解他。比如他说自己特别的焦虑,或者特别的压抑不开心,一个人并不是很了解他的状态,但是如果他说他自己可能有抑郁症。你就会联想到抑郁症的种种状况,可能你就会更加理解他现在的状态。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可能是因为对这些标签没有深刻的理解吧。那么他就会出现一些误解,把自己的一些消极情绪理解为抑郁症的表现。但是我们都知道有一些消极情绪并不代表一个人就有抑郁症。关于贴标签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说,有的时候会形成一些误会甚至偏见。因为不管是什么标签,他可能都不能完整的去概括一个人或者某件事物的特点。当这个标签与事实有出入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误解。当所有人都认可这样的标签时,就有可能形成偏见。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去给自己或者给别人贴太多标签。另一方面也要客观的去看待这些标签,我们要去了解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祝好~

10
评论
分享
题主的这个问题很好啊,说明题主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觉察力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了,经济殷实了,但不知不觉中大家生存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也加大了。成人与成人之间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竞争,成人与孩子之间竞争......这些竞争以有形或无形的形式影响着每个人。竞争的背后意味着个体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在某个团体中是否“存在”、是否能受到“关注”、是否“有价值”的变相表达。另外心理疾病虽然有比较长的历史,但在中国被认可的时间却不长。心理学在中国兴起也只有二三十年,虽然也有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学,或心理疾病也算是个“时尚”的东西。以上两者相加,对追求个性、自我价值、时尚的00后来说,个人感觉是有“相当吸引力”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生病”来证明和检验自己的“存在、价值”等,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表现不太突出寻找到一个“理由”。当然这些都是潜意识层面的啊。对自我情绪、情感有觉察是件好事,但请不要给自己“随意”贴“标签”,“标签”好贴不好撕啊。遇到问题还是建议先找专业机构落实吧!以上答复仅供参考,祝好!

题主的这个问题很好啊,说明题主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觉察力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了,经济殷实了,但不知不觉中大家生存的压力、竞争的压力也加大了。成人与成人之间竞争,学生与学生之间竞争,成人与孩子之间竞争......这些竞争以有形或无形的形式影响着每个人。竞争的背后意味着个体在家庭中,在社会上,在某个团体中是否“存在”、是否能受到“关注”、是否“有价值”的变相表达。另外心理疾病虽然有比较长的历史,但在中国被认可的时间却不长。心理学在中国兴起也只有二三十年,虽然也有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学,或心理疾病也算是个“时尚”的东西。以上两者相加,对追求个性、自我价值、时尚的00后来说,个人感觉是有“相当吸引力”的。一方面可以通过“生病”来证明和检验自己的“存在、价值”等,另一方面也为自己的表现不太突出寻找到一个“理由”。当然这些都是潜意识层面的啊。对自我情绪、情感有觉察是件好事,但请不要给自己“随意”贴“标签”,“标签”好贴不好撕啊。遇到问题还是建议先找专业机构落实吧!以上答复仅供参考,祝好!

8
评论
分享
你好,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首先,00后给自己贴心理标签,同学提到焦虑,没信心,抑郁症,说明大家都开始知道心理健康这回事情,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能觉察到自己的心理变化,这是一件好事。然后再谈谈贴标签。为什么我们忍不住贴标签。一个原因是节省认知资源,人们的认知模式往往是快速的、启发式的,贴标签,可以简单快捷就把人或事归为一类。二是自我保护,很多人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动机在于自我保护。我情绪抑郁就是得了抑郁症,所以我考试不好不是因为我没努力,而是因为抑郁症。这就是一种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归因。三是从众心理。大家都再提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大家都会提,那么自己对照一下也会怀疑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症状。但是,标签并不代表这个人真的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简单粗暴的就把一个人定义为什么样,比如就是差劲的人,就是坏人等等。人性是很复杂的,当我们觉察到我们贴标签时候,我们要停止给自己或者别人贴标签,然后试着客观地描述事实,并且多角度考虑问题,如果自己不够专业,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或者咨询师帮助。贴标签并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觉察到自己在贴标签,并且继续探索自己,才会让我们更认识自己。

你好,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首先,00后给自己贴心理标签,同学提到焦虑,没信心,抑郁症,说明大家都开始知道心理健康这回事情,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还能觉察到自己的心理变化,这是一件好事。然后再谈谈贴标签。为什么我们忍不住贴标签。一个原因是节省认知资源,人们的认知模式往往是快速的、启发式的,贴标签,可以简单快捷就把人或事归为一类。二是自我保护,很多人给自己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动机在于自我保护。我情绪抑郁就是得了抑郁症,所以我考试不好不是因为我没努力,而是因为抑郁症。这就是一种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归因。三是从众心理。大家都再提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大家都会提,那么自己对照一下也会怀疑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症状。但是,标签并不代表这个人真的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简单粗暴的就把一个人定义为什么样,比如就是差劲的人,就是坏人等等。人性是很复杂的,当我们觉察到我们贴标签时候,我们要停止给自己或者别人贴标签,然后试着客观地描述事实,并且多角度考虑问题,如果自己不够专业,可以请专业的老师或者咨询师帮助。贴标签并不会让我们变得更好,觉察到自己在贴标签,并且继续探索自己,才会让我们更认识自己。

6
评论
分享
您好,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咪咪。从你的困惑当中看到你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为你点赞。首先当一些人说自己好像有点焦虑,有点抑郁,这跟一些人说自己好像有点开心,有点惊喜,是没有区别的。因为焦虑抑郁,开心,惊喜,恐惧,内疚等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情绪。他们是和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次,90后和00后确实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已经满足了生理需求,所以更多的是在追求精神需求。因此会经常觉察到自己有小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了,这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在向着更加富裕和文明进步。祝好~

您好,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咪咪。从你的困惑当中看到你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为你点赞。首先当一些人说自己好像有点焦虑,有点抑郁,这跟一些人说自己好像有点开心,有点惊喜,是没有区别的。因为焦虑抑郁,开心,惊喜,恐惧,内疚等等,这些都属于正常的情绪。他们是和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次,90后和00后确实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已经满足了生理需求,所以更多的是在追求精神需求。因此会经常觉察到自己有小情绪,也就不难理解了,这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在向着更加富裕和文明进步。祝好~

5
评论
分享
你好,很高兴看到你的问题!贴标签也是有好处的,它是我们的大脑对相似的人或物的归类整理,避免浪费更多时间思考。给自己贴标可以很快吸引到同类成员并快速区分出你的不同类。集体就是这样形成的,当人处于一个集体中时就会感觉自己是安全的,被接纳的,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当然,贴标签也是一种认知上的偏差,它是我们根据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居住环境,肤色,饮食文化等方面大概形象做出的归类,依据这个对他人做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判断很多时候是不准确,不可靠的,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和觉察。怀疑自己抑郁了,说明你比较注重,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是好的表现。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虽然作为学生,但是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都很大,各种信息普天盖地,难免在无形中给每个人增添焦虑,恐慌感。学习及时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并能有效甄别信息时代的各种信息的真伪,不要给自己徒增烦恼,压力以及无形的焦虑。

你好,很高兴看到你的问题!贴标签也是有好处的,它是我们的大脑对相似的人或物的归类整理,避免浪费更多时间思考。给自己贴标可以很快吸引到同类成员并快速区分出你的不同类。集体就是这样形成的,当人处于一个集体中时就会感觉自己是安全的,被接纳的,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当然,贴标签也是一种认知上的偏差,它是我们根据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居住环境,肤色,饮食文化等方面大概形象做出的归类,依据这个对他人做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判断很多时候是不准确,不可靠的,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和觉察。怀疑自己抑郁了,说明你比较注重,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是好的表现。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虽然作为学生,但是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都很大,各种信息普天盖地,难免在无形中给每个人增添焦虑,恐慌感。学习及时觉察自己的身体感受,并能有效甄别信息时代的各种信息的真伪,不要给自己徒增烦恼,压力以及无形的焦虑。

5
评论
分享
你好呀,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呀。为什么现在的00后都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我简单阐述一下我的想法。第一,群体影响。我们所常见的短视频软件和社交软件,现有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轻微变化,我在微博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我有些意外博主的观点,因为它的全篇都透露着颓丧的气息,我问过一些人,他们给我的回复让我特别意外。“你要对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好一点。”“为什么?你不觉得患这种病很酷吗?”这是我接触到的最不可思议的答案,但是不否认,在短视频里,有些孩子以抑郁症来博得关注和同情。第二,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为什么你们很容易贴上这类标签呢?因为你们处在这个阶段,因为抑郁症对你们来说,实在太近了。你们可能会因为一场考试,家里的小事不想和别人说,自己闷在心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现象不止存在于00后,每一个从那个年纪过来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第三,为什么你们会给自己贴上抑郁症而不是别的呢?因为这个年纪这种症状常见,它的症状几乎和平时差不多,因为有这个病症存在,所以你会潜意识的把自己往这方面想。生活很累,社会生产焦虑,但是如果我们难以排解,不妨出去走一走。你不是一个人,世界很美,有人爱你。

你好呀,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呀。为什么现在的00后都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我简单阐述一下我的想法。第一,群体影响。我们所常见的短视频软件和社交软件,现有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轻微变化,我在微博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我有些意外博主的观点,因为它的全篇都透露着颓丧的气息,我问过一些人,他们给我的回复让我特别意外。“你要对那些患有抑郁症的人好一点。”“为什么?你不觉得患这种病很酷吗?”这是我接触到的最不可思议的答案,但是不否认,在短视频里,有些孩子以抑郁症来博得关注和同情。第二,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为什么你们很容易贴上这类标签呢?因为你们处在这个阶段,因为抑郁症对你们来说,实在太近了。你们可能会因为一场考试,家里的小事不想和别人说,自己闷在心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现象不止存在于00后,每一个从那个年纪过来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第三,为什么你们会给自己贴上抑郁症而不是别的呢?因为这个年纪这种症状常见,它的症状几乎和平时差不多,因为有这个病症存在,所以你会潜意识的把自己往这方面想。生活很累,社会生产焦虑,但是如果我们难以排解,不妨出去走一走。你不是一个人,世界很美,有人爱你。

5
评论
分享
题主您好:先为00后鼓掌,孩子们终于开始懂得关注自己的心里健康了。反而家长们还是不懂得心里健康的重要性!关心自己的心里健康,就跟关心身体健康一样。如果有人说“哎呀我最近黑眼圈重了,是不是晚上没休息好啊,不行我得喝点牛奶帮助睡眠”,这不就是很积极地对待身体上的小问题吗,总比积累成大的疾病再去治疗要好得多啊。这和“哎呀我最近情绪不好,是不是压力太大了,不行我周末得出去打打球放松一下,调整心情”是一样的道理呀。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需要关注的点,题主说道这位00后一只是口头上说“焦虑”,“没信心”,“上课也听不进去”,“感觉自己得了抑郁症之类”,都是停留在思考层面,并没有做实际行动去帮助自己改善现状,这种一味地对自己进行负面心理暗示,并不会让情况好转,反而可能坐实了焦虑,不学习等情况。是需要调整的。如果学校有心理老师,心理医生的话就好了。不过现在的学校基本上都没有,只有少数会关注孩子心里健康,内心成长的教育机构,能遇到的机会太小了。以上,祝题主每天开心。

题主您好:先为00后鼓掌,孩子们终于开始懂得关注自己的心里健康了。反而家长们还是不懂得心里健康的重要性!关心自己的心里健康,就跟关心身体健康一样。如果有人说“哎呀我最近黑眼圈重了,是不是晚上没休息好啊,不行我得喝点牛奶帮助睡眠”,这不就是很积极地对待身体上的小问题吗,总比积累成大的疾病再去治疗要好得多啊。这和“哎呀我最近情绪不好,是不是压力太大了,不行我周末得出去打打球放松一下,调整心情”是一样的道理呀。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需要关注的点,题主说道这位00后一只是口头上说“焦虑”,“没信心”,“上课也听不进去”,“感觉自己得了抑郁症之类”,都是停留在思考层面,并没有做实际行动去帮助自己改善现状,这种一味地对自己进行负面心理暗示,并不会让情况好转,反而可能坐实了焦虑,不学习等情况。是需要调整的。如果学校有心理老师,心理医生的话就好了。不过现在的学校基本上都没有,只有少数会关注孩子心里健康,内心成长的教育机构,能遇到的机会太小了。以上,祝题主每天开心。

5
评论
分享
贴标签能够降低思考深度非常方便呀,有时候我们的感觉并不是事情的全部,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需要给自己去贴标签,尤其是负面标签更加要谨慎对待,也许对于疾病的担心或者渴望他人的关心照顾归属是贴标签的理由,如果同学真的出现问题上课也听不进去感觉抑郁症之类的,最好可以获得父母的同意然后去医院进行检查哦,某种依赖或者迷茫的心态、疾病标签、弱势群体可能会激起人们的保护欲同情欲望,保护欲过多可能会引发控制欲,这种特殊依赖本身有很多优势,意味着自己可以不用太费劲获得自身的需求,而适度依赖与过度依赖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为什么现在00后喜欢给自己贴心理病标签∩很多人包括你有时候感觉自己有些心理病∩好像并没那么严重他最近特别焦虑没信心℃℃℃标签℃℃℃感觉00后最大的也就是20岁,很多情绪都是非常细腻渴望『被他人照顾的』,而我们生活在一种群体部落中确实要去尝试适度依赖其他人,因为你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而不能随心所欲。♣♣♣贴标签可能会激起人们的保护照顾欲⊙⊙⊙⊙自己渴望被他人照顾⊙⊙⊙⊙贴标签对自己很方便但是进化已经表明,群居的收益远远超过了这些群体相处规则的成本,并且我们现在已经预先编程了对归属的强烈需求,植根于每个人的基因里面,所以我们会感到缺爱,想要给自己贴负面标签被照顾被担待,想要有个归属。♣♣♣渴望归属也要知权衡规划优先重要性当你感到筋疲力尽时,可以在下午保存一些较简单的事情,例如安排计划的形成,你可以保持有组织的空间。保持有组织的空间是能够集中精力的关键。比如背包或一般学习区工作区中所有物品的位置,则集中精力要容易得多,拥有井井有条的空间可以节省无数的时间来寻找所需的东西,并使你更有动力完成工作,这算做是一种仪式呢。我们在当前社会很难去给他人贴标签,但是给自己贴标签没人会怪你,你越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模式,就越容易看到这充满挑战的时代有多少事情需要你去应对,列出自己要控制的习惯或行为、性格,请倾听你的直觉并尊重你的感受以及从生活中得到的反馈。你必须致力于做出改变并建立自我控制和自尊,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体验,给别人贴标签需要谨慎,给自己贴标签相对来说更加简单。即便如此,我们可以尝试将负面能量转化为积极的行为,将这个过程视为寻找适合全新自己的旅程的旅程,如果应对策略不太能引起共鸣,那么就继续前进,那么就不要灰心,关爱自己会增强你正在积极尝试改变和练习更好的自主力量的能力。积极鼓励自己改变自己想要的生活。拥有积极的态度会真正影响你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继续专注于不断努力,放开可察觉的失败再试一次,我们想得太多想要的太多也不是能够完美完成的,学生们存在非常多的担忧所以非常不安,就容易贴标签,而人还是要学会规划学会取舍调试,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情况同时平衡自己的自由权利与标签,祝福你喔。ZQ🐬

贴标签能够降低思考深度非常方便呀,有时候我们的感觉并不是事情的全部,所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需要给自己去贴标签,尤其是负面标签更加要谨慎对待,也许对于疾病的担心或者渴望他人的关心照顾归属是贴标签的理由,如果同学真的出现问题上课也听不进去感觉抑郁症之类的,最好可以获得父母的同意然后去医院进行检查哦,某种依赖或者迷茫的心态、疾病标签、弱势群体可能会激起人们的保护欲同情欲望,保护欲过多可能会引发控制欲,这种特殊依赖本身有很多优势,意味着自己可以不用太费劲获得自身的需求,而适度依赖与过度依赖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为什么现在00后喜欢给自己贴心理病标签∩很多人包括你有时候感觉自己有些心理病∩好像并没那么严重他最近特别焦虑没信心℃℃℃标签℃℃℃感觉00后最大的也就是20岁,很多情绪都是非常细腻渴望『被他人照顾的』,而我们生活在一种群体部落中确实要去尝试适度依赖其他人,因为你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而不能随心所欲。♣♣♣贴标签可能会激起人们的保护照顾欲⊙⊙⊙⊙自己渴望被他人照顾⊙⊙⊙⊙贴标签对自己很方便但是进化已经表明,群居的收益远远超过了这些群体相处规则的成本,并且我们现在已经预先编程了对归属的强烈需求,植根于每个人的基因里面,所以我们会感到缺爱,想要给自己贴负面标签被照顾被担待,想要有个归属。♣♣♣渴望归属也要知权衡规划优先重要性当你感到筋疲力尽时,可以在下午保存一些较简单的事情,例如安排计划的形成,你可以保持有组织的空间。保持有组织的空间是能够集中精力的关键。比如背包或一般学习区工作区中所有物品的位置,则集中精力要容易得多,拥有井井有条的空间可以节省无数的时间来寻找所需的东西,并使你更有动力完成工作,这算做是一种仪式呢。我们在当前社会很难去给他人贴标签,但是给自己贴标签没人会怪你,你越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模式,就越容易看到这充满挑战的时代有多少事情需要你去应对,列出自己要控制的习惯或行为、性格,请倾听你的直觉并尊重你的感受以及从生活中得到的反馈。你必须致力于做出改变并建立自我控制和自尊,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体验,给别人贴标签需要谨慎,给自己贴标签相对来说更加简单。即便如此,我们可以尝试将负面能量转化为积极的行为,将这个过程视为寻找适合全新自己的旅程的旅程,如果应对策略不太能引起共鸣,那么就继续前进,那么就不要灰心,关爱自己会增强你正在积极尝试改变和练习更好的自主力量的能力。积极鼓励自己改变自己想要的生活。拥有积极的态度会真正影响你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继续专注于不断努力,放开可察觉的失败再试一次,我们想得太多想要的太多也不是能够完美完成的,学生们存在非常多的担忧所以非常不安,就容易贴标签,而人还是要学会规划学会取舍调试,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情况同时平衡自己的自由权利与标签,祝福你喔。ZQ🐬

3
评论
分享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因其固然。我来尝试回答一下你的困惑。为什么要给自己贴上心理学标签?因为有好处。除了能得来关注外,还有以下:首先,标签可说是一种保护。就象你的同学给你说的,特别的焦虑,对考试特别没信心,上课也听不进去,感觉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既然是抑郁症了,那么上课听不进去,考试成绩也不好,是不是合理化了呢?谁又会去指责他呢?反而做为好同学,还可能要去安慰他,而至于他本人,是不是内心里也不必承受过多的自责?其次,贴标签可以回避,可以任性,而不必做外界认为的应该做的事情,可以回避日常不想做的事情。就象小孩子不想去上学,捂着肚子说疼,或许就回避去学校了。最后,标签还是不要随便贴。怕贴久了撕不下来,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那就不值得了。时间久了,会让自己陷入症状里无力自拔,越来越弱。不过贴一下也不要紧,只要不过度认同这个标签就好。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因其固然。我来尝试回答一下你的困惑。为什么要给自己贴上心理学标签?因为有好处。除了能得来关注外,还有以下:首先,标签可说是一种保护。就象你的同学给你说的,特别的焦虑,对考试特别没信心,上课也听不进去,感觉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既然是抑郁症了,那么上课听不进去,考试成绩也不好,是不是合理化了呢?谁又会去指责他呢?反而做为好同学,还可能要去安慰他,而至于他本人,是不是内心里也不必承受过多的自责?其次,贴标签可以回避,可以任性,而不必做外界认为的应该做的事情,可以回避日常不想做的事情。就象小孩子不想去上学,捂着肚子说疼,或许就回避去学校了。最后,标签还是不要随便贴。怕贴久了撕不下来,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那就不值得了。时间久了,会让自己陷入症状里无力自拔,越来越弱。不过贴一下也不要紧,只要不过度认同这个标签就好。

3
评论
分享
亲亲您好,看了您的提问,我想阐述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对您有帮助哦~首先,说自己有病,或者说我很差之类的。我觉得是一种怕尴尬和怕受伤的心理。当自己的缺点,从别人口中说出来,多少会有点尴尬或者生气或者别的复杂情绪吧,可是如果我自己先说出来,而且描述得更加严重,那么和从别人口中说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自己说自己很穷和别人说你好穷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通过自嘲,让想通过指出你缺点来羞辱你一番的人,也无从下口。另外,其实现在的青少年并没有经历过太多挫折,生活还是相对幸福和顺的,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或者难以成功的事情,焦虑和担心的程度会更高一些,但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的。焦虑和难过的情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会有的。而他们自己会误以为自己很严重,其实并不是。最后,有的青少年只是跟风而已。听别人这么说,自己也跟着这么说。如果不这样的话怕自己显得不合群,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感。其实真正有这些心理疾病的人,怎么会真的说得出口呢?越是有这样心理疾病的人,越是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一定越是不敢真的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心理疾病的。说了这么多,希望对您有帮助~

亲亲您好,看了您的提问,我想阐述一下我的看法,希望对您有帮助哦~首先,说自己有病,或者说我很差之类的。我觉得是一种怕尴尬和怕受伤的心理。当自己的缺点,从别人口中说出来,多少会有点尴尬或者生气或者别的复杂情绪吧,可是如果我自己先说出来,而且描述得更加严重,那么和从别人口中说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自己说自己很穷和别人说你好穷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通过自嘲,让想通过指出你缺点来羞辱你一番的人,也无从下口。另外,其实现在的青少年并没有经历过太多挫折,生活还是相对幸福和顺的,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或者难以成功的事情,焦虑和担心的程度会更高一些,但其实也没那么严重,并不会影响正常生活的。焦虑和难过的情绪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会有的。而他们自己会误以为自己很严重,其实并不是。最后,有的青少年只是跟风而已。听别人这么说,自己也跟着这么说。如果不这样的话怕自己显得不合群,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感。其实真正有这些心理疾病的人,怎么会真的说得出口呢?越是有这样心理疾病的人,越是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一定越是不敢真的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心理疾病的。说了这么多,希望对您有帮助~

2
评论
分享
因为显得洋气而有个性特质因为大部分童鞋确实也没有什么实质的事情去忧桑了

因为显得洋气而有个性特质因为大部分童鞋确实也没有什么实质的事情去忧桑了

评论
分享
  • 觉得别人应该要成熟又觉得不太对,这种想法如何改变?
    1回答 · 2025.09.18 19:21:41
  • 工作不顺利,导致情绪状态低落整个人要崩了,怎么办?
    2回答 · 2025.09.18 15:20:47
  • 平静真的是好的状态吗?可很多活泼的人得到了更多好处
    3回答 · 2025.09.18 08:27:41

心理学研究会

官方
1704人
#行为问题
欢迎热爱心理学的到来,相信你一定对心理学充满着好奇,一起用专业知识来分享未知吧 1、日常分享专业知识解读 2、日常困扰互帮互助 3、专业交流与答疑 4、更多希望你来补充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