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博主的“雌竞”概念是什么心理原理?

匿名用户
#互动反馈#热点话题
在微博刷女权话题无意间看到的,感觉跟我看“甄嬛传”的感觉一样,平时候自己也有意无意,不自觉的跟别的女生对比外貌,周围的一些朋友老爱在背后叨叨谁女表,我把那条微博发到评论区,希望有大神说一下是什么心理

在微博刷女权话题无意间看到的,感觉跟我看“甄嬛传”的感觉一样,平时候自己也有意无意,不自觉的跟别的女生对比外貌,周围的一些朋友老爱在背后叨叨谁女表,我把那条微博发到评论区,希望有大神说一下是什么心理

21397阅读
·4回答
收藏
你好,题主。我看了描述区和留言区,感受是:这是一段由别致语言包装起来的普通言论。我的观点是:1、有的人真的存在这种从比较,嫉妒,攻击的三部曲,但这些完整漫长的过程绝对不是大部分人都有的行为,有的人有比较,也会羡慕,但不会攻击,到了产生攻击那一步是因为本该属于自己的资源受到威胁后采取的自卫动作。这种言论有时候引起注意并得到扩散一开始虽然不能甩锅给媒介,毕竟它的确真实存在,由于表达渠道的便利以及大众对言论接纳度越来越高,因此毫不避讳地进行细致描写也没有什么,恰恰是,在这种自我摸索的范本击中了心中的软肋,引起共鸣,继而被广泛阅读,而后得到传播,好处是会带动更多人进行更加真实更加包容的自我探索。但后来性质慢慢改变了,媒体参与进来后,很多人争相渲染,如绿茶婊和某些带着贬义的专用来形容女性的标签,总能引起大众狂欢就是媒体的作用,明明是人类普通的竞争意识和行为但在这些标签的渲染下,一夜间变得畸形,受人唾骂,而后被不负责地泛化。留言区的言论,很细致,也很流畅,但“雌竞“这个词语直白本能,雌一般用于动物,如今将某些女性内部显性和隐性的竞争用这么个词来形容,在我个人看来,是有意将正常的人性本能竞争误解为一种不为意识所控制的纯动物性。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存在竞争,同性竞争,异性竞争,在达尔文进化论中早已被证明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我想大部分普通人,还是日起而作,日落而息,努力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些是是非非,纷纷扰扰的事情,如果和自己无关,也不会揣摩这么多吧。心理学的角度上,女性和男性对自我认同总要经过漫长的思考后得到确定,人格中光明和阴暗也在不断地自我加工后融合在一起,当日常中的思考所得一点点融入个人认知当中,在贫瘠到丰富的生命感知中被慢慢中和。马斯洛理论中,人格的发展离不开动机,动机反过来促使人格的完整,每个生命都存在着认知力和感知力的发展。一段时间内有这样的想法,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了另外的想法,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你好,题主。我看了描述区和留言区,感受是:这是一段由别致语言包装起来的普通言论。我的观点是:1、有的人真的存在这种从比较,嫉妒,攻击的三部曲,但这些完整漫长的过程绝对不是大部分人都有的行为,有的人有比较,也会羡慕,但不会攻击,到了产生攻击那一步是因为本该属于自己的资源受到威胁后采取的自卫动作。这种言论有时候引起注意并得到扩散一开始虽然不能甩锅给媒介,毕竟它的确真实存在,由于表达渠道的便利以及大众对言论接纳度越来越高,因此毫不避讳地进行细致描写也没有什么,恰恰是,在这种自我摸索的范本击中了心中的软肋,引起共鸣,继而被广泛阅读,而后得到传播,好处是会带动更多人进行更加真实更加包容的自我探索。但后来性质慢慢改变了,媒体参与进来后,很多人争相渲染,如绿茶婊和某些带着贬义的专用来形容女性的标签,总能引起大众狂欢就是媒体的作用,明明是人类普通的竞争意识和行为但在这些标签的渲染下,一夜间变得畸形,受人唾骂,而后被不负责地泛化。留言区的言论,很细致,也很流畅,但“雌竞“这个词语直白本能,雌一般用于动物,如今将某些女性内部显性和隐性的竞争用这么个词来形容,在我个人看来,是有意将正常的人性本能竞争误解为一种不为意识所控制的纯动物性。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存在竞争,同性竞争,异性竞争,在达尔文进化论中早已被证明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我想大部分普通人,还是日起而作,日落而息,努力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些是是非非,纷纷扰扰的事情,如果和自己无关,也不会揣摩这么多吧。心理学的角度上,女性和男性对自我认同总要经过漫长的思考后得到确定,人格中光明和阴暗也在不断地自我加工后融合在一起,当日常中的思考所得一点点融入个人认知当中,在贫瘠到丰富的生命感知中被慢慢中和。马斯洛理论中,人格的发展离不开动机,动机反过来促使人格的完整,每个生命都存在着认知力和感知力的发展。一段时间内有这样的想法,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了另外的想法,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10
2
分享
或许微博中表达的雌竞概念与蜂后综合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需要给任何人贴标签,但是有些人可能会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中,大多数女性有时会反对其他女性的升职加薪进步美丽或者各种上风,这主要是因为在大环境背景的等级文化的氛围下,具有竞争意识的女性往往执迷于保持自己的权威,各种竞争对比嫉妒攻击还有尔虞我诈愈演愈烈堪比古装电视剧,这就是嫉妒情绪植根于内在并且主要针对同性别人群的某种攻击释放,有的人发出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感叹。◆女权博主的雌竞概念是什么心理原理呢◆微博刷女权话题看到跟看甄嬛传感觉样◆平时自己有意无意跟别的女生对比外貌§雌竞§对比因为在男女平等还有待进一步实现的情况下,很多事情都不是完善的,如果上升到『主义』的层面就可能出现各种观点分化,有些观点有些特立独行就可能遭到攻击,女生希望通过外界对自己的外表的肯定填补内在的各种自卑,从古代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深渊中爬出来还需要更多努力,而这种针对同性别女性的竞争,对于女性权利的巩固或许没有太多帮助。♟♟♟♟♟植根于内在嫉妒情绪的超越权利之路☆☆竞争嫉妒对比可以升华为共赢☆☆对比有时候可能会成为摧毁的力量女性如果不能团结起来就无法把真正大部分的力量放在权利平等上面。各种互相对比可能只是通过自私的性格衬托出自身的优越,攻击别人也能非常淋漓尽致说明利己主义比团结和谐友爱互助更加深得人心。女性为了获得少有的利益难免会嫉妒其他同性别女性当前的成就,就可能会被那种强大所吸引最终自卑恼羞成怒。有可能想要通过某种不太合理的方法来毁灭内心的自卑,而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其中可能包括许多情感因素:恐惧,损失,愤怒,不理解,悲伤,背叛,缺乏和不安,控制,极端的爱,苦闷,不公平的申诉.........如果她自身感到嫉妒,请理解嫉妒还可能会引起许多其他情绪,但是嫉妒可能是她首先注意到的情绪,那么可以花点时间思考感受它。嫉妒者需要去强调自身和彼此的积极特质,当他感到与他人相比较或者『其他人试图与他相比』并匮乏竞争力时,她就会产生嫉妒,如果这是嫉妒的原因,要帮助自己或自己的朋友专注于自身积极的特质,要知道有人爱着自己,不管过去或者其他人怎样,做自己就是最舒适的,作为女性如果陷入恶性竞争难免会让自身看起来不体面。每个人的优点和成就都受到同样的热情对待。她可以查明嫉妒的其他可能原因,问问自己:我为什么嫉妒?谁或什么事情引起了这种嫉妒?回答这些问题时,尝试找出真正的原因,确定自己的嫉妒是否合理,认真思考导致嫉妒的思想或行为,她自己的怀疑或担忧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呢?做出那些不太合理的行为真的能够让事情变得更好吗,需要意识到如何强大自身才是克服嫉妒情绪带来的负面受限的升华所在,让内心保持工作维护良好的关系,以上仅供参考,共勉之。ZQ🐬

或许微博中表达的雌竞概念与蜂后综合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需要给任何人贴标签,但是有些人可能会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中,大多数女性有时会反对其他女性的升职加薪进步美丽或者各种上风,这主要是因为在大环境背景的等级文化的氛围下,具有竞争意识的女性往往执迷于保持自己的权威,各种竞争对比嫉妒攻击还有尔虞我诈愈演愈烈堪比古装电视剧,这就是嫉妒情绪植根于内在并且主要针对同性别人群的某种攻击释放,有的人发出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感叹。◆女权博主的雌竞概念是什么心理原理呢◆微博刷女权话题看到跟看甄嬛传感觉样◆平时自己有意无意跟别的女生对比外貌§雌竞§对比因为在男女平等还有待进一步实现的情况下,很多事情都不是完善的,如果上升到『主义』的层面就可能出现各种观点分化,有些观点有些特立独行就可能遭到攻击,女生希望通过外界对自己的外表的肯定填补内在的各种自卑,从古代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深渊中爬出来还需要更多努力,而这种针对同性别女性的竞争,对于女性权利的巩固或许没有太多帮助。♟♟♟♟♟植根于内在嫉妒情绪的超越权利之路☆☆竞争嫉妒对比可以升华为共赢☆☆对比有时候可能会成为摧毁的力量女性如果不能团结起来就无法把真正大部分的力量放在权利平等上面。各种互相对比可能只是通过自私的性格衬托出自身的优越,攻击别人也能非常淋漓尽致说明利己主义比团结和谐友爱互助更加深得人心。女性为了获得少有的利益难免会嫉妒其他同性别女性当前的成就,就可能会被那种强大所吸引最终自卑恼羞成怒。有可能想要通过某种不太合理的方法来毁灭内心的自卑,而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其中可能包括许多情感因素:恐惧,损失,愤怒,不理解,悲伤,背叛,缺乏和不安,控制,极端的爱,苦闷,不公平的申诉.........如果她自身感到嫉妒,请理解嫉妒还可能会引起许多其他情绪,但是嫉妒可能是她首先注意到的情绪,那么可以花点时间思考感受它。嫉妒者需要去强调自身和彼此的积极特质,当他感到与他人相比较或者『其他人试图与他相比』并匮乏竞争力时,她就会产生嫉妒,如果这是嫉妒的原因,要帮助自己或自己的朋友专注于自身积极的特质,要知道有人爱着自己,不管过去或者其他人怎样,做自己就是最舒适的,作为女性如果陷入恶性竞争难免会让自身看起来不体面。每个人的优点和成就都受到同样的热情对待。她可以查明嫉妒的其他可能原因,问问自己:我为什么嫉妒?谁或什么事情引起了这种嫉妒?回答这些问题时,尝试找出真正的原因,确定自己的嫉妒是否合理,认真思考导致嫉妒的思想或行为,她自己的怀疑或担忧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呢?做出那些不太合理的行为真的能够让事情变得更好吗,需要意识到如何强大自身才是克服嫉妒情绪带来的负面受限的升华所在,让内心保持工作维护良好的关系,以上仅供参考,共勉之。ZQ🐬

5
评论
分享
原微博:为什么一些女性总热衷于和其他女人做比较?有时候比的是我是否比“她“漂亮,有时候比较的时候是否比“她“纯洁,有时候比的是我是否比“她“更像一个贞妇。总之这种比较模式在我们的思维中无孔不入,和女性相处时,思维经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冒出一个“比较“的念头。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当我们需要和她人比较身上的某一个品质的时候,代表了我们没有在这件事上得到足够的认可和尊重。比如说,热衷于和别人比较外表的人,对自己的外表总是不自信的。她需要通过比较来获得自我肯定,但这种认可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所以她需要反复的获取这种认可,也就是反复地和她人做比较,永远也不能满足,一旦有哪一次没有比过,自卑带来的自我存在恐慌就会铺天盖地袭来。女孩希望通过外界对自己的外表的肯定,来获得自我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肯定。而这种肯定,又通过比较模式实现。比较——嫉妒——攻击,是从内到外的三部曲。是不被认同的自我,通过和她人做比较、贬低她人,来获得自恋的过程,以填补空虚的存在感的全过程。雌竞大多时候比的是外貌,当然还有“性格”、“贞洁程度”其他二线项目。因为生命价值本身没有获得认可,所以转而向外界求取认可。而外界又告诉她,你的终极价值在于是否能够在婚恋市场上取得更多欢迎,所以她又把自我认同和婚恋价值联系了起来。婚恋价值就是父权对女性的要求,可不无非就是美貌与否、是否是贞妇、是否有更好的性格(好性格不是完整的人格,而是是否懂得体谅、懂得体察他人情绪)。没有获得认同时,比较模式(一种思维模式)随之而生。因为在求取外界认同的时候,一定下意识地和她所认为的竞争者作比较。比过了——内心获得自恋,和短暂的满足感。比不过——内心恐慌、自卑,然后心理防御机制启动,为“失败”找理由,开始嫉妒、外向攻击——“凭什么她就能获得这么多认可,她根本没有我好,你们为什么看不到?”“你们为什么看不到我的好呀为什么看不到?“这种发自心底的呐喊就是自我沉迷于用比较模式获得认同,却求而不得时的心声。雌竞,是生命价值未从原生家庭那里获得肯定,与社会宣传的“女性价值就是婚恋价值”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由一个个渴望被认同的女性沉迷“互相比较“,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绿茶婊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不就是一些女性内心焦灼,对着男性高喊:“我这么真实、这么纯洁,她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贞妇,她根本没有我好,你为什么被她蒙骗,看不到我的好?”唉,这渴望被看到的可怜灵魂啊。

原微博:为什么一些女性总热衷于和其他女人做比较?有时候比的是我是否比“她“漂亮,有时候比较的时候是否比“她“纯洁,有时候比的是我是否比“她“更像一个贞妇。总之这种比较模式在我们的思维中无孔不入,和女性相处时,思维经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冒出一个“比较“的念头。首先需要明确一点的是,当我们需要和她人比较身上的某一个品质的时候,代表了我们没有在这件事上得到足够的认可和尊重。比如说,热衷于和别人比较外表的人,对自己的外表总是不自信的。她需要通过比较来获得自我肯定,但这种认可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所以她需要反复的获取这种认可,也就是反复地和她人做比较,永远也不能满足,一旦有哪一次没有比过,自卑带来的自我存在恐慌就会铺天盖地袭来。女孩希望通过外界对自己的外表的肯定,来获得自我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肯定。而这种肯定,又通过比较模式实现。比较——嫉妒——攻击,是从内到外的三部曲。是不被认同的自我,通过和她人做比较、贬低她人,来获得自恋的过程,以填补空虚的存在感的全过程。雌竞大多时候比的是外貌,当然还有“性格”、“贞洁程度”其他二线项目。因为生命价值本身没有获得认可,所以转而向外界求取认可。而外界又告诉她,你的终极价值在于是否能够在婚恋市场上取得更多欢迎,所以她又把自我认同和婚恋价值联系了起来。婚恋价值就是父权对女性的要求,可不无非就是美貌与否、是否是贞妇、是否有更好的性格(好性格不是完整的人格,而是是否懂得体谅、懂得体察他人情绪)。没有获得认同时,比较模式(一种思维模式)随之而生。因为在求取外界认同的时候,一定下意识地和她所认为的竞争者作比较。比过了——内心获得自恋,和短暂的满足感。比不过——内心恐慌、自卑,然后心理防御机制启动,为“失败”找理由,开始嫉妒、外向攻击——“凭什么她就能获得这么多认可,她根本没有我好,你们为什么看不到?”“你们为什么看不到我的好呀为什么看不到?“这种发自心底的呐喊就是自我沉迷于用比较模式获得认同,却求而不得时的心声。雌竞,是生命价值未从原生家庭那里获得肯定,与社会宣传的“女性价值就是婚恋价值”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由一个个渴望被认同的女性沉迷“互相比较“,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绿茶婊这个词刚出现的时候,不就是一些女性内心焦灼,对着男性高喊:“我这么真实、这么纯洁,她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贞妇,她根本没有我好,你为什么被她蒙骗,看不到我的好?”唉,这渴望被看到的可怜灵魂啊。

5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仅从我个人角度给出一些理解。我个人不太喜欢“雌竞”这类概念,虽然它确实描述了一种存在的文化-心理现象,就像这位博主说的,“是生命价值未从原生家庭那里获得肯定,与社会宣传的“女性价值就是婚恋价值”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由一个个渴望被认同的女性沉迷“互相比较“,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大白话说,就是文化影响下,女性内部对于资源的一种内卷式竞争,就像狮群里猎回了一头猎物,雄狮分走了最精华的部分,剩下的猎物再被雌狮们瓜分,而雌狮的竞争对手就是雌狮,她们默认了雄狮“应该”叼走那一份精华。我不喜欢“雌竞”这样的概念,是因为这类词语会再次给女性贴上一个标签,就像题主说的,你在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了,“平时候自己也有意无意,不自觉的跟别的女生对比外貌,周围的一些朋友老爱在背后叨叨谁女表”。标签化的弊端就是,它会失去对一个人整体真实的觉察。无论男性女性,在性别之前,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比如题主提到的,“我无意和别的女生对比外貌”——你在拿标签往自己身上套,但在此之前,你一定有你的经历、你的故事、你的愿望、你的欲望,所以的一切加起来才是你这个人真实的存在。比如我喜欢的格式塔流派,它认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一个女性,她可能同时是妻子、女儿、母亲、老板、女权、雌竞、焦虑症等等,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标签都只是她极小的一部分,所有整体加起来才是这一个人,因为各个部分相加的时候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内容。女性身上的标签已经够多了,我们别再自己给自己加了。无论男性女性跨性别,唯愿每个人都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题主你好,仅从我个人角度给出一些理解。我个人不太喜欢“雌竞”这类概念,虽然它确实描述了一种存在的文化-心理现象,就像这位博主说的,“是生命价值未从原生家庭那里获得肯定,与社会宣传的“女性价值就是婚恋价值”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由一个个渴望被认同的女性沉迷“互相比较“,形成的一种社会氛围。“大白话说,就是文化影响下,女性内部对于资源的一种内卷式竞争,就像狮群里猎回了一头猎物,雄狮分走了最精华的部分,剩下的猎物再被雌狮们瓜分,而雌狮的竞争对手就是雌狮,她们默认了雄狮“应该”叼走那一份精华。我不喜欢“雌竞”这样的概念,是因为这类词语会再次给女性贴上一个标签,就像题主说的,你在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了,“平时候自己也有意无意,不自觉的跟别的女生对比外貌,周围的一些朋友老爱在背后叨叨谁女表”。标签化的弊端就是,它会失去对一个人整体真实的觉察。无论男性女性,在性别之前,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比如题主提到的,“我无意和别的女生对比外貌”——你在拿标签往自己身上套,但在此之前,你一定有你的经历、你的故事、你的愿望、你的欲望,所以的一切加起来才是你这个人真实的存在。比如我喜欢的格式塔流派,它认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一个女性,她可能同时是妻子、女儿、母亲、老板、女权、雌竞、焦虑症等等,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标签都只是她极小的一部分,所有整体加起来才是这一个人,因为各个部分相加的时候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内容。女性身上的标签已经够多了,我们别再自己给自己加了。无论男性女性跨性别,唯愿每个人都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3
评论
分享
  • 认干亲养老这么火,为什么有人需要这样的拟亲缘关系?
    2回答 · 2025.05.20 10:55:09
  • 为何每年的5.20都吸引着人们去婚姻登记?
    4回答 · 2025.05.19 22:00:54
  • 当AI参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决策时,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1回答 · 2025.05.16 23:15:56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