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归属感与价值感,“被需要”也是一种能够让自己觉得自己有用的价值感。1、“对自己在乎的人非常渴望被需要”,这是一种对联结的渴望。我不知道楼主的原生家庭背景,但可以大胆做个猜测,楼主的原生家庭也许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给予楼主足够的关注与爱,导致楼主在爱上面有一种匮乏感,所以特别渴望和别人的联结,表现在亲密关系里就是“粘”和要关注。看起来楼主时一个喜欢付出的人,这也许也是父母当中有人从小就是这样为你或者为你的家庭辛苦付出的,甚至于有时候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或者自我的追求。这样的付出,也是建立在“匮乏”的基础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索取与交换。我为你们付出了,所以你们就要爱我,听我的,或者用好的成绩来和我的付出交换。潜移默化中,这样的付出模式对楼主也是有影响的,或者说楼主习得了这样的相处模式。2、“如果感到不被需要并没有被很喜欢,会觉得沮丧失落,想找回那种有人粘着被人需要被人时刻惦记关注的感觉,会不理智”。楼主的自我价值感大部分来自外界,来自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和评价。即是说,楼主的自我内核较弱,对自己的评价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的。别人给你关注和爱,你就欢喜;别人将这些关注与爱收回,你就沮丧失落。你看,你的情绪是可以被别人操纵与决定的,你要将对生命的掌控权拿回来,建立自己的内在价值感与自信。你想要付出没有错,想要与人分享生命的喜悦与爱也没有错,但前提是,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充满爱的、富足的人。这里的富足指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自己爱的篮子是空的,还要拼命去给、去付出,这种用牺牲自己去付出、去换爱的方式是走不长远的,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付出,而是索取,索取别人对你的关注和爱。3、建议楼主先慢慢学习如何爱自己,爱满自溢,真正到那一天,你就会不再那么迫切地需要别人的关注、肯定与爱,因为你已经知道该如何爱自己,如何自己肯定自己、照顾自己。花香蝶自来,到那时,你的付出便会成为共同分享生命的喜悦。祝好!
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归属感与价值感,“被需要”也是一种能够让自己觉得自己有用的价值感。1、“对自己在乎的人非常渴望被需要”,这是一种对联结的渴望。我不知道楼主的原生家庭背景,但可以大胆做个猜测,楼主的原生家庭也许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给予楼主足够的关注与爱,导致楼主在爱上面有一种匮乏感,所以特别渴望和别人的联结,表现在亲密关系里就是“粘”和要关注。看起来楼主时一个喜欢付出的人,这也许也是父母当中有人从小就是这样为你或者为你的家庭辛苦付出的,甚至于有时候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或者自我的追求。这样的付出,也是建立在“匮乏”的基础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索取与交换。我为你们付出了,所以你们就要爱我,听我的,或者用好的成绩来和我的付出交换。潜移默化中,这样的付出模式对楼主也是有影响的,或者说楼主习得了这样的相处模式。2、“如果感到不被需要并没有被很喜欢,会觉得沮丧失落,想找回那种有人粘着被人需要被人时刻惦记关注的感觉,会不理智”。楼主的自我价值感大部分来自外界,来自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和评价。即是说,楼主的自我内核较弱,对自己的评价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的。别人给你关注和爱,你就欢喜;别人将这些关注与爱收回,你就沮丧失落。你看,你的情绪是可以被别人操纵与决定的,你要将对生命的掌控权拿回来,建立自己的内在价值感与自信。你想要付出没有错,想要与人分享生命的喜悦与爱也没有错,但前提是,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充满爱的、富足的人。这里的富足指的是精神上的,而不是自己爱的篮子是空的,还要拼命去给、去付出,这种用牺牲自己去付出、去换爱的方式是走不长远的,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付出,而是索取,索取别人对你的关注和爱。3、建议楼主先慢慢学习如何爱自己,爱满自溢,真正到那一天,你就会不再那么迫切地需要别人的关注、肯定与爱,因为你已经知道该如何爱自己,如何自己肯定自己、照顾自己。花香蝶自来,到那时,你的付出便会成为共同分享生命的喜悦。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