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我想的与做的总是相反?

黑pocky
#控制#杂乱#强迫
当母亲问我照片在哪里时,我明明知道照片就好好地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突然就想说“被我删掉了”,然后被数落了一顿。跟人争执时看见对方情绪不好,明明想道歉却说了一句“你接着来啊”。感觉想法很难变成语言,全是按照相反地来。有时候也感觉很难好好地控制思想,总想起不喜欢的事情,就算偏了十万八千里也能联想起来

当母亲问我照片在哪里时,我明明知道照片就好好地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突然就想说“被我删掉了”,然后被数落了一顿。跟人争执时看见对方情绪不好,明明想道歉却说了一句“你接着来啊”。感觉想法很难变成语言,全是按照相反地来。有时候也感觉很难好好地控制思想,总想起不喜欢的事情,就算偏了十万八千里也能联想起来

3165阅读
·12回答
收藏
楼主您好!精神分析中的“潜意识”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这种现象。一般情况下,人的语言是思想的写照。当然“口不对心”的情况也的确存在,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刻意的,一种是无意的。从你的描述来看,你的情况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这种“无意识”其实就是“潜意识”在操控。虽然“潜意识”理论存在争议,且尚不能被证伪,但它的确能够解释很多心理现象,就像过去的中医常说的“上火”是一个非常经不起推敲、不完整的理论但在现代医学中却被用“炎症、感染”等更加细致和准确的理论所代替了一样,所以不能完全否定它存在的价值。潜意识与意识是并存的,潜意识所“存储”的都是一些具有原始性的、且在社会规则中不被允许的以及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想法和冲动。从某种角度来说,潜意识里的自我,才是更加“真实”的自我,而意识层面的自我则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而进化出来的自我(超我)。潜意识通常与“压抑”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它是我们隐藏各种“小秘密”的地方,时间久了,我们甚至会把这些“小秘密”彻底忘记,然而它们却还待在“潜意识”的角落里,并没有因为我们的遗忘而消失。“当母亲问我照片在哪里时,我明明知道照片就好好地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突然就想说“被我删掉了”,然后被数落了一顿。”“跟人争执时看见对方情绪不好,明明想道歉却说了一句“你接着来啊”。”这些不受控的回答往往是你“潜意识”最真实的写照,场景一很有可能是由潜意识里对母亲的不满而导致的。而场景二则是对对方的一种直接反击。“有时候也感觉很难好好地控制思想,总想起不喜欢的事情,就算偏了十万八千里也能联想起来”压抑并不会导致负面情绪的消失,而是被你扔进了潜意识的角落,时不时的会跑出来,所以最好的解决方式还是直面它,看清它和解决它。如果这种情况对你的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那么进行心理咨询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式,咨询师可以陪你一起深入探索,并协助你彻底解决掉它们。我是心理咨询师小東,祝您生活愉快!

楼主您好!精神分析中的“潜意识”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这种现象。一般情况下,人的语言是思想的写照。当然“口不对心”的情况也的确存在,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刻意的,一种是无意的。从你的描述来看,你的情况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这种“无意识”其实就是“潜意识”在操控。虽然“潜意识”理论存在争议,且尚不能被证伪,但它的确能够解释很多心理现象,就像过去的中医常说的“上火”是一个非常经不起推敲、不完整的理论但在现代医学中却被用“炎症、感染”等更加细致和准确的理论所代替了一样,所以不能完全否定它存在的价值。潜意识与意识是并存的,潜意识所“存储”的都是一些具有原始性的、且在社会规则中不被允许的以及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想法和冲动。从某种角度来说,潜意识里的自我,才是更加“真实”的自我,而意识层面的自我则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而进化出来的自我(超我)。潜意识通常与“压抑”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它是我们隐藏各种“小秘密”的地方,时间久了,我们甚至会把这些“小秘密”彻底忘记,然而它们却还待在“潜意识”的角落里,并没有因为我们的遗忘而消失。“当母亲问我照片在哪里时,我明明知道照片就好好地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突然就想说“被我删掉了”,然后被数落了一顿。”“跟人争执时看见对方情绪不好,明明想道歉却说了一句“你接着来啊”。”这些不受控的回答往往是你“潜意识”最真实的写照,场景一很有可能是由潜意识里对母亲的不满而导致的。而场景二则是对对方的一种直接反击。“有时候也感觉很难好好地控制思想,总想起不喜欢的事情,就算偏了十万八千里也能联想起来”压抑并不会导致负面情绪的消失,而是被你扔进了潜意识的角落,时不时的会跑出来,所以最好的解决方式还是直面它,看清它和解决它。如果这种情况对你的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困扰,那么进行心理咨询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式,咨询师可以陪你一起深入探索,并协助你彻底解决掉它们。我是心理咨询师小東,祝您生活愉快!

13
评论
分享
晚上好啊楼主,我是千千是啊,特别能理解楼主的困扰,有些时候我们的行为好像就是不受自己的控制不知道楼主和父母相处的关系如何呢?如果在家庭当中,父母对于我们过于控制,可能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行为#感觉想法很难变成语言,全是按照相反地来。有时候也感觉很难好好地控制思想,总想起不喜欢的事情,就算偏了十万八千里也能联想起来(在我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时候,我们不想受到外界的束缚,就比如母亲问照片在哪里时,自己明明知道照片就好好地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突然就想说“被我删掉了”因为,好像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我们的一部分自我就被交出去了,“那我就不是我了,我就变得不完整了”这会让我们觉得特别不舒服这也是我们在某一个年龄段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呢,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阶段§我们希望彰显自己的自我,但是其实并不一定要用这种方式呢。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来发展自己的自我,增强自信。当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这样的行为其实也会慢慢减少呢虽然有时候会觉得不受控制,但是没关系的,你可以慢慢来看见是觉察的第一步祝福你呀~我是千千世界和我爱着你

晚上好啊楼主,我是千千是啊,特别能理解楼主的困扰,有些时候我们的行为好像就是不受自己的控制不知道楼主和父母相处的关系如何呢?如果在家庭当中,父母对于我们过于控制,可能我们就会产生这样的行为#感觉想法很难变成语言,全是按照相反地来。有时候也感觉很难好好地控制思想,总想起不喜欢的事情,就算偏了十万八千里也能联想起来(在我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时候,我们不想受到外界的束缚,就比如母亲问照片在哪里时,自己明明知道照片就好好地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突然就想说“被我删掉了”因为,好像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我们的一部分自我就被交出去了,“那我就不是我了,我就变得不完整了”这会让我们觉得特别不舒服这也是我们在某一个年龄段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呢,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阶段§我们希望彰显自己的自我,但是其实并不一定要用这种方式呢。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来发展自己的自我,增强自信。当我们更加了解自己,这样的行为其实也会慢慢减少呢虽然有时候会觉得不受控制,但是没关系的,你可以慢慢来看见是觉察的第一步祝福你呀~我是千千世界和我爱着你

9
评论
分享
楼主应该就是属于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典型吧,很想对外界释放善意,但是却又冷冰冰的回应。这或许和楼主童年时候的境遇有关,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只有曾经遇到过的恶意当我们的童年没有在爱的环境下成长的时候,我们的安全感没有被建立好,有时候活得像个刺猬一样,其实只是自己的保护色而已。“有时候也感觉很难好好地控制思想,总想起不喜欢的事情,就算偏了十万八千里也能联想起来”这些不喜欢的事情,应该是楼主很想忘记,却又无法忘怀的事情我们有时候活得不开心,就是因为背负着过去沉重的包袱,看不见未来希望的光芒,从而陷入当下迷失自我的状态。抱抱楼主,也希望楼主可以先接纳那个“想的和说的总是相反的”自己因为这样的情况,并非你本意,你还是希望顺从内心的声音,做一个和善的人的~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和分析那个想要和对方作对的心态可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我会这样做?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来看,激发每一个人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驱动力这背后隐藏着你的需要:需要被爱、被看见、被尊重、被认同为什么我们会违背自己的需要呢?可能因为经历过提出需要但是被拒绝,于是就不再提出了楼主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探索和找到那个未知的自己,和TA成为朋友这么久以来,你有为自己的需要做出些努力吗?下一次可以尝试一下哦~最后,说出需要是改变的第一步当楼主已经知道自己的状态了,也分析清楚了为什么自己会这样做在下一次脱口而出之前,可以先想一下自己的需要,然后尝试讲出自己的需要不管对方是如何回应的,你要好好赞美一下自己,好棒哦,做出了这样的改变我终于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可能对方的回应并非你所需要的,可能你还会觉得不舒服,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自己真的做出了一些不同,你真了不起啊!~~祝福楼主,会遇见那个真实的自己!~

楼主应该就是属于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典型吧,很想对外界释放善意,但是却又冷冰冰的回应。这或许和楼主童年时候的境遇有关,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只有曾经遇到过的恶意当我们的童年没有在爱的环境下成长的时候,我们的安全感没有被建立好,有时候活得像个刺猬一样,其实只是自己的保护色而已。“有时候也感觉很难好好地控制思想,总想起不喜欢的事情,就算偏了十万八千里也能联想起来”这些不喜欢的事情,应该是楼主很想忘记,却又无法忘怀的事情我们有时候活得不开心,就是因为背负着过去沉重的包袱,看不见未来希望的光芒,从而陷入当下迷失自我的状态。抱抱楼主,也希望楼主可以先接纳那个“想的和说的总是相反的”自己因为这样的情况,并非你本意,你还是希望顺从内心的声音,做一个和善的人的~接下来,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和分析那个想要和对方作对的心态可以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我会这样做?按照马斯洛的五大需求层次来看,激发每一个人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驱动力这背后隐藏着你的需要:需要被爱、被看见、被尊重、被认同为什么我们会违背自己的需要呢?可能因为经历过提出需要但是被拒绝,于是就不再提出了楼主现在要做的就是去探索和找到那个未知的自己,和TA成为朋友这么久以来,你有为自己的需要做出些努力吗?下一次可以尝试一下哦~最后,说出需要是改变的第一步当楼主已经知道自己的状态了,也分析清楚了为什么自己会这样做在下一次脱口而出之前,可以先想一下自己的需要,然后尝试讲出自己的需要不管对方是如何回应的,你要好好赞美一下自己,好棒哦,做出了这样的改变我终于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可能对方的回应并非你所需要的,可能你还会觉得不舒服,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自己真的做出了一些不同,你真了不起啊!~~祝福楼主,会遇见那个真实的自己!~

7
评论
分享
给楼主一个拥抱!能够理解楼主内心的压抑纠结焦虑不安,自己的行为总是和思想对着来,做出相反的举动,让自己很痛苦难受,做为当事人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知道该怎么样面对解决这样的痛苦,换成是谁都会感觉到焦虑不安的。对个体来说,思想是意识自我的象征,行为则是潜意识自我的反映。思想和行为不相符合相反,可以说是意识自我和潜意识自我之间的剧烈冲突,意识自我比较理性,会考虑衡量事情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利弊,潜意识自我则不会,只是要求自我得到满足。这样的冲突也反映出了楼主的潜意识自我压抑了太多的情感情绪,力量非常的“强大”,超过了楼主意识自我的力量,以至于楼主的行为和思想呈现出两个不同的极端。楼主提到有时候很难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思想,可见楼主平常就有强迫控制自我的习惯,强迫控制自己的思想也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左手跟右手打架,不管是哪边打赢了没有,最终难受的都还是自己。总是想起不喜欢的事情,也就是说楼主的潜意识自我“需要”想起这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来填补楼主内心的空白,让自我不再孤独,同时这些事情也可以说是楼主内心情感链接的方式,可以让楼主的内心感觉到有那么一些安全踏实安心,不那么焦虑不安。即使是焦虑不安的自我也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越是不愿意理解接纳认可越是排斥这些情感情绪就会让自己这种冲突越明显激烈,自我越纠结痛苦难受。反过来接纳这些情感情绪也是接纳真实的自己,可以减轻这些冲突,增强自我的力量能量,让自我变的更强大。楼主可以尝试着不再压抑自己,接纳当前的这些困扰和情感情绪,把自己内心的这些情感情绪跟父母表达出来,听听父母的想法和感受,释放减轻自我的压力,促进和父母之间的深入交流了解,改善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父母之间建立稳定和谐的亲密关系链接,获得父母的理解接纳认可,满足自我的需求,那么楼主的这些困扰也就减弱很多。

给楼主一个拥抱!能够理解楼主内心的压抑纠结焦虑不安,自己的行为总是和思想对着来,做出相反的举动,让自己很痛苦难受,做为当事人却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知道该怎么样面对解决这样的痛苦,换成是谁都会感觉到焦虑不安的。对个体来说,思想是意识自我的象征,行为则是潜意识自我的反映。思想和行为不相符合相反,可以说是意识自我和潜意识自我之间的剧烈冲突,意识自我比较理性,会考虑衡量事情行为给自己带来的利弊,潜意识自我则不会,只是要求自我得到满足。这样的冲突也反映出了楼主的潜意识自我压抑了太多的情感情绪,力量非常的“强大”,超过了楼主意识自我的力量,以至于楼主的行为和思想呈现出两个不同的极端。楼主提到有时候很难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思想,可见楼主平常就有强迫控制自我的习惯,强迫控制自己的思想也就相当于是自己的左手跟右手打架,不管是哪边打赢了没有,最终难受的都还是自己。总是想起不喜欢的事情,也就是说楼主的潜意识自我“需要”想起这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来填补楼主内心的空白,让自我不再孤独,同时这些事情也可以说是楼主内心情感链接的方式,可以让楼主的内心感觉到有那么一些安全踏实安心,不那么焦虑不安。即使是焦虑不安的自我也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越是不愿意理解接纳认可越是排斥这些情感情绪就会让自己这种冲突越明显激烈,自我越纠结痛苦难受。反过来接纳这些情感情绪也是接纳真实的自己,可以减轻这些冲突,增强自我的力量能量,让自我变的更强大。楼主可以尝试着不再压抑自己,接纳当前的这些困扰和情感情绪,把自己内心的这些情感情绪跟父母表达出来,听听父母的想法和感受,释放减轻自我的压力,促进和父母之间的深入交流了解,改善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父母之间建立稳定和谐的亲密关系链接,获得父母的理解接纳认可,满足自我的需求,那么楼主的这些困扰也就减弱很多。

6
评论
分享
你好,我曾经遇到过像你一样的朋友,心里想的和嘴上表白的不一样;其实很容易被人误会,自己也很难理解;心口不一,说完有些后悔;甚至有时候自己也会这样,在面对某些情景的时候,我们不表达最真实的想法,以保护自己的某种脆弱的东西,不让自己受伤,或者为了面子;我们通常把生硬的一面展现,曾经从别处接收到的负面能量,反作用力“回馈”给他人,犹如拿出一张盾牌,“别靠近我,不要冒犯我,不然我也会被你伤到”,这句话永远不能说出口;也许这是人性中脆弱的一面,我们内心深处有一个东西,不能触碰;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可能是曾经受到伤害后,蜷缩着的小孩子;可能是一直不敢再提起的、不敢包扎的伤口;从小到大,经由环境淬炼,人与事的各种历练,没人敢说不曾受到过伤害,失望、愤怒、恐惧、焦虑、自卑等等;有时候我们只能放在心底,不让他人知道;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在过去时得到良好释放,那么,就会在现在时爆发,譬如愤怒,当外界有一个导火线时,一触即发;我们已经习惯用这张盾牌,来抵挡这个世界美好的东西;美好与痛苦,感受到什么便是什么;关闭了接收美好的心门,不开心的事情,趁机倾入我们的意识,充满了整个大脑;负面的一些情绪,压之欲久,暴之欲裂,因此加以控制与压制并非好办法,反而越来越痛苦;所以,它既来之,则安之;稍加留意自己处在哪一种情绪中,譬如愤怒、羞辱、自卑等等,对自我的觉察,也能缓解一些负面情绪;当自己对世界充满快乐与美好的向往,心就会变得柔软,便能与周遭和谐相处,而非抗拒的姿态了;一起加油吧~~~

你好,我曾经遇到过像你一样的朋友,心里想的和嘴上表白的不一样;其实很容易被人误会,自己也很难理解;心口不一,说完有些后悔;甚至有时候自己也会这样,在面对某些情景的时候,我们不表达最真实的想法,以保护自己的某种脆弱的东西,不让自己受伤,或者为了面子;我们通常把生硬的一面展现,曾经从别处接收到的负面能量,反作用力“回馈”给他人,犹如拿出一张盾牌,“别靠近我,不要冒犯我,不然我也会被你伤到”,这句话永远不能说出口;也许这是人性中脆弱的一面,我们内心深处有一个东西,不能触碰;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可能是曾经受到伤害后,蜷缩着的小孩子;可能是一直不敢再提起的、不敢包扎的伤口;从小到大,经由环境淬炼,人与事的各种历练,没人敢说不曾受到过伤害,失望、愤怒、恐惧、焦虑、自卑等等;有时候我们只能放在心底,不让他人知道;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在过去时得到良好释放,那么,就会在现在时爆发,譬如愤怒,当外界有一个导火线时,一触即发;我们已经习惯用这张盾牌,来抵挡这个世界美好的东西;美好与痛苦,感受到什么便是什么;关闭了接收美好的心门,不开心的事情,趁机倾入我们的意识,充满了整个大脑;负面的一些情绪,压之欲久,暴之欲裂,因此加以控制与压制并非好办法,反而越来越痛苦;所以,它既来之,则安之;稍加留意自己处在哪一种情绪中,譬如愤怒、羞辱、自卑等等,对自我的觉察,也能缓解一些负面情绪;当自己对世界充满快乐与美好的向往,心就会变得柔软,便能与周遭和谐相处,而非抗拒的姿态了;一起加油吧~~~

2
评论
分享
该怎么做和想怎么做是两回事,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应该怎么说,是理智在告诉你;你选择说出来的,是你想说的,而不是应该说的,这就是感性。并不是说理性的人,就应该把什么都说出来,是把不能说的可以选择不说。怎么想的怎么说,是立场;应该说的就反过来说,除了是阳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叛逆与任性。有时候口是心非还是一种撒娇的可能,特别是在自己的家人和好朋友面前。你是哪一种?

该怎么做和想怎么做是两回事,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应该怎么说,是理智在告诉你;你选择说出来的,是你想说的,而不是应该说的,这就是感性。并不是说理性的人,就应该把什么都说出来,是把不能说的可以选择不说。怎么想的怎么说,是立场;应该说的就反过来说,除了是阳谋,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叛逆与任性。有时候口是心非还是一种撒娇的可能,特别是在自己的家人和好朋友面前。你是哪一种?

2
评论
分享
当对一个人一件物不能依最初的本心去做,很大程度是因为你与此事此人之间有未被全然接纳的部分,比如,我很爱我妈,想对她温柔说话,但我又对她的哆嗦与抱怨特别反感,又无法改变她的习惯,于是我可能就变成不怎么去陪她,陪她的时候又不够专心,想耐心听她说话,又忍不住要出主意等等,其实是自己没有完全接纳自己,也没有办法全然接纳对方,不能全然接纳的时候,就会有各种自己也不太理解的逃避方式与行为。

当对一个人一件物不能依最初的本心去做,很大程度是因为你与此事此人之间有未被全然接纳的部分,比如,我很爱我妈,想对她温柔说话,但我又对她的哆嗦与抱怨特别反感,又无法改变她的习惯,于是我可能就变成不怎么去陪她,陪她的时候又不够专心,想耐心听她说话,又忍不住要出主意等等,其实是自己没有完全接纳自己,也没有办法全然接纳对方,不能全然接纳的时候,就会有各种自己也不太理解的逃避方式与行为。

2
评论
分享
1.有可能源于童年时期的叛逆期没有顺利度过。因为叛逆期想成为自己,结果被各种压制,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掌控,久而久之内心形成了凡事都要对着干。2.有可能源于近期学习工作压力大。自己实际学习和工作中,被人各种挑剔和阻碍,没有得到很好地进行下去,所以形成了“凭什么我要配合你”?3.有可能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生活中得到的心理支持太少,有益的社会关系缺失。这是从题主的简单介绍里梳理出的可能原因,下面说一下改善措施。1.童年创伤需要疗愈,可以试着回忆自己曾经哪些事情是自己做主的,尤其是相对重大事件。这样通过回忆,来还原事情的另外一个侧面,增加掌控感和减少叛逆期行为。2.找到学习工作中的压力根源,是自己的问题就资金改正,不是自己的问题就坦然接受。3.多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多找一些乐趣,比如球友,花友,骑友。叫自己多体验一下人生的美好。祝安好!

1.有可能源于童年时期的叛逆期没有顺利度过。因为叛逆期想成为自己,结果被各种压制,自己的事情不能自己掌控,久而久之内心形成了凡事都要对着干。2.有可能源于近期学习工作压力大。自己实际学习和工作中,被人各种挑剔和阻碍,没有得到很好地进行下去,所以形成了“凭什么我要配合你”?3.有可能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生活中得到的心理支持太少,有益的社会关系缺失。这是从题主的简单介绍里梳理出的可能原因,下面说一下改善措施。1.童年创伤需要疗愈,可以试着回忆自己曾经哪些事情是自己做主的,尤其是相对重大事件。这样通过回忆,来还原事情的另外一个侧面,增加掌控感和减少叛逆期行为。2.找到学习工作中的压力根源,是自己的问题就资金改正,不是自己的问题就坦然接受。3.多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多找一些乐趣,比如球友,花友,骑友。叫自己多体验一下人生的美好。祝安好!

2
评论
分享
很正常,慢慢你就会发现,你会变成一个你曾经讨厌的样子,大家都会有这种情况。别紧张

很正常,慢慢你就会发现,你会变成一个你曾经讨厌的样子,大家都会有这种情况。别紧张

评论
分享
你过于恐惧。下次说话前,停3秒,一字一顿说出来。

你过于恐惧。下次说话前,停3秒,一字一顿说出来。

评论
分享
刘枫解析:我感觉我想的与做的总是相反?——1.我们常说有些人“前面一套,背后一套”。你是“想的一套,做的一套”。既然想的和做的相反,那就享受这所带来的后果即可。不管你享不享受,你都必须享受,请享受它即可。正如,你去饭店,你想点青菜,但你行动上却点了韭菜。那就说明你需要的就是韭菜,不管你喜欢喜欢,不管你吃不吃,你就必须买单!不服,找个饭店试试。2.你想怎么就怎么,你不想怎样就不怎样。当你想的和做的不一样,那就说明你需要的就是这不一致所带来的痛苦。请享受它,因为你就需要这种痛苦。一直想说和做的不一样,说明你已经很享受这种痛苦,已经爱上痛苦了。因病收益。从痛苦中获得了好处。这个好处就是【不用改变自己】。3.当母亲问我照片在哪里时,我明明知道照片就好好地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突然就想说“被我删掉了”,然后被数落了一顿。跟人争执时看见对方情绪不好,明明想道歉却说了一句“你接着来啊”。感觉想法很难变成语言,全是按照相反地来。——你的“口不对心”,说明你需要的就是被数落的痛苦。说明你需要的就是反着来效果。既然需要,那就享受它。不想享受的人,已经在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言行,改变自己的口是心非。不改变自己的口是心非就那就享受口是心非所带来的痛苦即可。当你要想好的结果,行动上却做着坏的结果,说明你需要的就是坏的接受,因为你无法证明你需要的是好的结果。正如,你想吃饭,但行动上却去喝水,那就证明你想要的是喝水。因为你无法证明你想要的吃饭。

刘枫解析:我感觉我想的与做的总是相反?——1.我们常说有些人“前面一套,背后一套”。你是“想的一套,做的一套”。既然想的和做的相反,那就享受这所带来的后果即可。不管你享不享受,你都必须享受,请享受它即可。正如,你去饭店,你想点青菜,但你行动上却点了韭菜。那就说明你需要的就是韭菜,不管你喜欢喜欢,不管你吃不吃,你就必须买单!不服,找个饭店试试。2.你想怎么就怎么,你不想怎样就不怎样。当你想的和做的不一样,那就说明你需要的就是这不一致所带来的痛苦。请享受它,因为你就需要这种痛苦。一直想说和做的不一样,说明你已经很享受这种痛苦,已经爱上痛苦了。因病收益。从痛苦中获得了好处。这个好处就是【不用改变自己】。3.当母亲问我照片在哪里时,我明明知道照片就好好地储存在电脑里,但是突然就想说“被我删掉了”,然后被数落了一顿。跟人争执时看见对方情绪不好,明明想道歉却说了一句“你接着来啊”。感觉想法很难变成语言,全是按照相反地来。——你的“口不对心”,说明你需要的就是被数落的痛苦。说明你需要的就是反着来效果。既然需要,那就享受它。不想享受的人,已经在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言行,改变自己的口是心非。不改变自己的口是心非就那就享受口是心非所带来的痛苦即可。当你要想好的结果,行动上却做着坏的结果,说明你需要的就是坏的接受,因为你无法证明你需要的是好的结果。正如,你想吃饭,但行动上却去喝水,那就证明你想要的是喝水。因为你无法证明你想要的吃饭。

评论
分享
感觉题主体内隐藏着很多愤怒。很多时候这些愤怒只是通过被动的或者扭曲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当你心里面的真实是想做一些事,那些没有被处理的情绪也会借此自动寻找出口。

感觉题主体内隐藏着很多愤怒。很多时候这些愤怒只是通过被动的或者扭曲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当你心里面的真实是想做一些事,那些没有被处理的情绪也会借此自动寻找出口。

1
分享
  • 您好!请问自己异性朋友关系很好,怎么去平衡和把控?
    2回答 · 2025.05.19 20:49:47
  • 不敢去人多的地方,睡觉也不敢关灯,我这是怎么了?
    1回答 · 2025.05.19 20:23:39
  • 如何获取心的各种好的感觉?比如温暖、放松、平静……
    1回答 · 2025.05.19 18:06:41

心理学研究会

官方
1585人
#行为问题
欢迎热爱心理学的到来,相信你一定对心理学充满着好奇,一起用专业知识来分享未知吧 1、日常分享专业知识解读 2、日常困扰互帮互助 3、专业交流与答疑 4、更多希望你来补充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