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分科时喜欢文科,最后高中选理科,大学学习文科的飘过……首先,应当明确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高中选择文科或者理科,本质上都应该是功利性地学习,即为了考好大学、好专业。而大学的专业才决定是什么类型的工作。换句话说,高中选理科还是文科不应该根据兴趣来,而是应该根据自己擅长的学科来。相反,大学选择专业建议根据兴趣决定,因为谁也不知道四年之后哪个专业就业更好。(据说哲学专业的就业率其实并不低,而一部分理科,特别是生化环材类的就业其实很坑)如果自己的文理科水平相差不多,那么高中最好是学理科,毕竟能报考的专业、学校更多,而且一般省份理科线相对更低,同样分数上好学校更简单一些。其次,高中即便学的是理科,大学依然可以学文科,如部分院校的中文系和哲学系,几乎所有的经管法类以及外语。喜欢文科里面的社科类(经管法政外),其实选择理科是有优势的,毕竟在数理化里面锻炼出来了逻辑思维。喜欢文科里面的人文类(中文、历史、哲学)虽然比较吃亏,但依然有少数学校可以报考。而且如果能够去一些联合辅修的联盟院校里面(如武汉十校)或者是学校本身就开设了人文专业的辅修,那么其他专业的人依然可以去学习。退一万步讲,理工科或者经管法辅修纯人文类其实不难,反过来会很难(高等数学的酸爽)。第三,应当明确自己喜欢文科是哪种喜欢,如果是想要作为业余爱好的,或者是作为思维与品位的提升或者一种生活方式的,那么辅修、选修课,甚至读大学期间顺便自考都是可以的。而如果是确实不喜欢理科的技术类工作,确实喜欢文科的工作(如律师、管理、文书),那么建议进行左右区分:如果该岗位为经管法,那么高中选理科也行(除非高中理科实在不好);如果该岗位是以文史哲为主,那么高中选文科,或者是大学之后辅修改专业,或者是高中继续理科,但报考时把人文类专业作为前面的志愿。最后说一说我自己的经历吧,我也是高中喜欢文科,当然,我理科学得还算凑合的。我是这样操作的,既然自己是文科思维,那么最好是把高中的语文、生物、外语这几个学科直接得高分(毕竟这几个学科是高中典型文科),化学本来就擅长(这也是当时留在理科班的底气),因此,只要补齐数学和物理的短板即可。高考时,报了几个文科类院校的人文类专业,最后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没办法,最喜欢的是历史,但历史实在找不到理科生能报的了,就把中文用于代替了,毕竟互相之间课程很多是通用的。到了大学,选一些和历史有关的通识选修课,顺便跨选了历史类的学科选修课程,还辅修了管理(因为高中时候对政治、经济也有一定兴趣,但不得不说,大学的经管类、政管类更“价值中立”)。(当时历史不让辅修)这样,基本上也就把自己的历史梦想实现了。顺便说一句,如果真就是喜欢文科,确实高中学理科,大学选择文科更合适。因为高中的理科带来的思维锻炼能够帮助以后的学习和研究,而大学的文科与高中文科完全不同,甚至学完了大学文科,再看高中教材,会发现有一种想要撕了的感觉。😂😂😂😂
文理分科时喜欢文科,最后高中选理科,大学学习文科的飘过……首先,应当明确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高中选择文科或者理科,本质上都应该是功利性地学习,即为了考好大学、好专业。而大学的专业才决定是什么类型的工作。换句话说,高中选理科还是文科不应该根据兴趣来,而是应该根据自己擅长的学科来。相反,大学选择专业建议根据兴趣决定,因为谁也不知道四年之后哪个专业就业更好。(据说哲学专业的就业率其实并不低,而一部分理科,特别是生化环材类的就业其实很坑)如果自己的文理科水平相差不多,那么高中最好是学理科,毕竟能报考的专业、学校更多,而且一般省份理科线相对更低,同样分数上好学校更简单一些。其次,高中即便学的是理科,大学依然可以学文科,如部分院校的中文系和哲学系,几乎所有的经管法类以及外语。喜欢文科里面的社科类(经管法政外),其实选择理科是有优势的,毕竟在数理化里面锻炼出来了逻辑思维。喜欢文科里面的人文类(中文、历史、哲学)虽然比较吃亏,但依然有少数学校可以报考。而且如果能够去一些联合辅修的联盟院校里面(如武汉十校)或者是学校本身就开设了人文专业的辅修,那么其他专业的人依然可以去学习。退一万步讲,理工科或者经管法辅修纯人文类其实不难,反过来会很难(高等数学的酸爽)。第三,应当明确自己喜欢文科是哪种喜欢,如果是想要作为业余爱好的,或者是作为思维与品位的提升或者一种生活方式的,那么辅修、选修课,甚至读大学期间顺便自考都是可以的。而如果是确实不喜欢理科的技术类工作,确实喜欢文科的工作(如律师、管理、文书),那么建议进行左右区分:如果该岗位为经管法,那么高中选理科也行(除非高中理科实在不好);如果该岗位是以文史哲为主,那么高中选文科,或者是大学之后辅修改专业,或者是高中继续理科,但报考时把人文类专业作为前面的志愿。最后说一说我自己的经历吧,我也是高中喜欢文科,当然,我理科学得还算凑合的。我是这样操作的,既然自己是文科思维,那么最好是把高中的语文、生物、外语这几个学科直接得高分(毕竟这几个学科是高中典型文科),化学本来就擅长(这也是当时留在理科班的底气),因此,只要补齐数学和物理的短板即可。高考时,报了几个文科类院校的人文类专业,最后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没办法,最喜欢的是历史,但历史实在找不到理科生能报的了,就把中文用于代替了,毕竟互相之间课程很多是通用的。到了大学,选一些和历史有关的通识选修课,顺便跨选了历史类的学科选修课程,还辅修了管理(因为高中时候对政治、经济也有一定兴趣,但不得不说,大学的经管类、政管类更“价值中立”)。(当时历史不让辅修)这样,基本上也就把自己的历史梦想实现了。顺便说一句,如果真就是喜欢文科,确实高中学理科,大学选择文科更合适。因为高中的理科带来的思维锻炼能够帮助以后的学习和研究,而大学的文科与高中文科完全不同,甚至学完了大学文科,再看高中教材,会发现有一种想要撕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