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比较哲学,或者用佛学的角度去理解。“爱自己”如题主所说,区分主体客体是追求事物本源的一个方法,主客体一体,也是事物存在的客观事实。自己尝试抽离出这个论点,站在旁边来看下“爱自己”是怎样的存在。爱是一个动词,自己是“我”的存在个体。被爱的这个自己是谁呢?几时出生,在哪长大,父母教育的过程,自我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最终和金字塔一般组成了当下的这个“我”。为什么爱呢?是因我缺爱还是想让爱可以更好滋润我让我更好的成长或者更加优秀?这是一个倒置问题,因需索爱,还是因爱索体?如因需索爱,那就问自己那个需求点在哪?缺爱吗?缺那方面的爱?自己给的爱可以满足吗?因爱索体,恰恰相反,是爱的泛滥,还是为爱而爱?多问自己几个问题,顺藤摸瓜,找到源头应该就不会困扰了。困扰还是因不清楚爱是什么,自己是什么。建议读下南怀瑾老先生的(南禅七日)对您应该有所帮助。
这个问题比较哲学,或者用佛学的角度去理解。“爱自己”如题主所说,区分主体客体是追求事物本源的一个方法,主客体一体,也是事物存在的客观事实。自己尝试抽离出这个论点,站在旁边来看下“爱自己”是怎样的存在。爱是一个动词,自己是“我”的存在个体。被爱的这个自己是谁呢?几时出生,在哪长大,父母教育的过程,自我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最终和金字塔一般组成了当下的这个“我”。为什么爱呢?是因我缺爱还是想让爱可以更好滋润我让我更好的成长或者更加优秀?这是一个倒置问题,因需索爱,还是因爱索体?如因需索爱,那就问自己那个需求点在哪?缺爱吗?缺那方面的爱?自己给的爱可以满足吗?因爱索体,恰恰相反,是爱的泛滥,还是为爱而爱?多问自己几个问题,顺藤摸瓜,找到源头应该就不会困扰了。困扰还是因不清楚爱是什么,自己是什么。建议读下南怀瑾老先生的(南禅七日)对您应该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