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登记,有哪些要求?

匿名用户
#互动反馈#热点话题
听说已经有新的心理咨询师登记方法了,想知道有哪些登记要求?怎么解析这些登记的要求?

听说已经有新的心理咨询师登记方法了,想知道有哪些登记要求?怎么解析这些登记的要求?

5758阅读
·2回答
收藏
这个心理咨询师的登记方法,是在中国第一届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上提出的,于2019年10月11日到14日在青岛召开,本次会议就事关心理咨询师发展、培训、伦理和注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国内三大心理学会、心理协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与中国最高最权威的心理研究机构(事业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登记主管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执行机构是工作委员会内设心理咨询师登记工作组。登记系统将于11月份以后全面开放,届时满足要求的心理咨询师们都可以登记注册,需要的条件可以有以下三个:一是持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含原劳动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二、三级)的人群,该项证书须在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中心网站验证通过,满足要求可进行注册。二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高等学校心理咨询类专业大专或以上毕业证书获得者,该项证书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验证通过。三是包括但不限于由全国性心理学学术组织和科研教学机构合法举办,经系统培训和考试考核取得的心理中心综合类培训证书获得者,但该类证书须获得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心理咨询师登记工作组的认定。比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心理所)负责制订考试范围与内容并组织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人员所获得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将获得注册系统通过,被国内三大心理学协会、学会以及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机构及协会接纳认可。关于此次登记系统的公布,作为行业类的人士,我是支持这个做法的。心理咨询的乱象已不是一次两次了,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也已公布相应的报告,还揭露了ACI等考证的黑幕,关于心理咨询的监管势在必行,要不然这个行业会变得很乱。与此同时,这个监管的权威性,还需要进一步延伸,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的监督权力还是不如政府公信力那么强大,出现问题以后强制惩罚措施也及其有限,以目前的国内环境来看,还无法做到对来访者100%的保护。就像登记方法里面所说的,完成登记,仅代表申请者向登记系统提供了其本人获得相关培训和职业证书的真实的历史数据,不代表登记者就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或职业胜任力。也就是说,证书还无法完全验证一个咨询师的水平,顶多就是说他有证书了,可以从业,至于有没有能力,还是未知数。原来考试水分十足,很多人花钱买证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心理咨询师是否能监督到位,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有总比没有好,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以后随着行业的规范,咨询乱象也可以得到遏制,毫无疑问这是对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有利事情,希望以后能够尽快完善吧,让这个市场更加规范,也让更多的来访者得到优质服务。

这个心理咨询师的登记方法,是在中国第一届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上提出的,于2019年10月11日到14日在青岛召开,本次会议就事关心理咨询师发展、培训、伦理和注册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由国内三大心理学会、心理协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与中国最高最权威的心理研究机构(事业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登记主管机构是“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执行机构是工作委员会内设心理咨询师登记工作组。登记系统将于11月份以后全面开放,届时满足要求的心理咨询师们都可以登记注册,需要的条件可以有以下三个:一是持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含原劳动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二、三级)的人群,该项证书须在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中心网站验证通过,满足要求可进行注册。二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高等学校心理咨询类专业大专或以上毕业证书获得者,该项证书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验证通过。三是包括但不限于由全国性心理学学术组织和科研教学机构合法举办,经系统培训和考试考核取得的心理中心综合类培训证书获得者,但该类证书须获得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心理咨询师登记工作组的认定。比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心理所)负责制订考试范围与内容并组织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人员所获得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合格证书”,将获得注册系统通过,被国内三大心理学协会、学会以及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机构及协会接纳认可。关于此次登记系统的公布,作为行业类的人士,我是支持这个做法的。心理咨询的乱象已不是一次两次了,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也已公布相应的报告,还揭露了ACI等考证的黑幕,关于心理咨询的监管势在必行,要不然这个行业会变得很乱。与此同时,这个监管的权威性,还需要进一步延伸,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的监督权力还是不如政府公信力那么强大,出现问题以后强制惩罚措施也及其有限,以目前的国内环境来看,还无法做到对来访者100%的保护。就像登记方法里面所说的,完成登记,仅代表申请者向登记系统提供了其本人获得相关培训和职业证书的真实的历史数据,不代表登记者就具备相应职业能力或职业胜任力。也就是说,证书还无法完全验证一个咨询师的水平,顶多就是说他有证书了,可以从业,至于有没有能力,还是未知数。原来考试水分十足,很多人花钱买证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心理咨询师是否能监督到位,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但是有总比没有好,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以后随着行业的规范,咨询乱象也可以得到遏制,毫无疑问这是对心理咨询行业发展的有利事情,希望以后能够尽快完善吧,让这个市场更加规范,也让更多的来访者得到优质服务。

10
评论
分享
对于这个,我个人感觉需要监管,但监管本身并不代表质量的提,只是针对当前情况做出的调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搞两弹一星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抽调一群合格的大学生参与研究,很多年轻的大学生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如果放到现在,可能不是硕士或者博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研究的。其实想说的是时代在变,衡量的标准也在变化,刻舟求剑,只能落后于人。当然,针对心理学来说,这只是一个加强监管的开始,相信未来随着国家与学术政策的清晰明朗,一系列相关的要求与规定都会陆续出台,但准入条件可能也会“水涨船高”。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而重点非打击非法与不称职行为(但会顺带处理掉)。

对于这个,我个人感觉需要监管,但监管本身并不代表质量的提,只是针对当前情况做出的调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搞两弹一星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抽调一群合格的大学生参与研究,很多年轻的大学生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但如果放到现在,可能不是硕士或者博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研究的。其实想说的是时代在变,衡量的标准也在变化,刻舟求剑,只能落后于人。当然,针对心理学来说,这只是一个加强监管的开始,相信未来随着国家与学术政策的清晰明朗,一系列相关的要求与规定都会陆续出台,但准入条件可能也会“水涨船高”。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而重点非打击非法与不称职行为(但会顺带处理掉)。

1
评论
分享
  • 当代年轻人为何喜欢去怀旧?满足了怎样的心理需求?
    2回答 · 2025.07.04 20:14:30
  • 家长对孩子的托举,能为孩子带来哪些心灵慰籍?
    3回答 · 2025.07.02 21:11:37
  • 阅读对人的心灵成长,带来了哪些影响?
    2回答 · 2025.06.30 22:05:43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