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对方伤害我很深,也无法让自己恨一个人?

匿名用户
#自我完善#人格特质#自我接纳
我总是无法真正恨一个人,哪怕对方伤害我很深!我只会生一下下气,我都会选择原谅,甚至自己忘记!有点像个舔狗。现在有了男朋友,我总会突然觉得他会突然不爱我!!我讨厌这样的自己。多疑,敏感,毫无安全感。我现在什么事都做不了。不想做!不上课,也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我总是无法真正恨一个人,哪怕对方伤害我很深!我只会生一下下气,我都会选择原谅,甚至自己忘记!有点像个舔狗。现在有了男朋友,我总会突然觉得他会突然不爱我!!我讨厌这样的自己。多疑,敏感,毫无安全感。我现在什么事都做不了。不想做!不上课,也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3913阅读
·7回答
收藏
恨一个人是需要能量的,如果长期抱着恨这种情感去生活,反而没有那么多精力关注到目前的生活。但你会生气,也会选择原谅,说明,你懂得如何去宽容一个人,如何选择一种让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与周围环境相处,这其实是非常睿智的选择。只是,刚进入到爱情中,常有患得患失的感觉,这是特别正常的。敏感又多情,这是在爱情初期,情感不太稳定的情况下比较常见的感受。毕竟,要让情感稳定,具有内心安全的感觉,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我们在把一部分权利让给他人。是两个人共同决定的。而对方可能和自己不一致。步伐不同,这也是需要有一个磨合期。更何况,如果曾经在爱情中受到过伤害,更可能患得患失,那种曾经被伤害的熟悉的感觉会在不知不觉中冒出来。所以,尽量不让自己陷入到对自己的悔恨或者苛刻要求中。我们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就像你不会去恨那个伤害自己的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去恨那个无辜的自己呢。给自己点时间,去找到爱情初期两个人合适的相处方法。相信,你值得被爱。祝福你。

恨一个人是需要能量的,如果长期抱着恨这种情感去生活,反而没有那么多精力关注到目前的生活。但你会生气,也会选择原谅,说明,你懂得如何去宽容一个人,如何选择一种让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与周围环境相处,这其实是非常睿智的选择。只是,刚进入到爱情中,常有患得患失的感觉,这是特别正常的。敏感又多情,这是在爱情初期,情感不太稳定的情况下比较常见的感受。毕竟,要让情感稳定,具有内心安全的感觉,不是一个人说了算,我们在把一部分权利让给他人。是两个人共同决定的。而对方可能和自己不一致。步伐不同,这也是需要有一个磨合期。更何况,如果曾经在爱情中受到过伤害,更可能患得患失,那种曾经被伤害的熟悉的感觉会在不知不觉中冒出来。所以,尽量不让自己陷入到对自己的悔恨或者苛刻要求中。我们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就像你不会去恨那个伤害自己的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去恨那个无辜的自己呢。给自己点时间,去找到爱情初期两个人合适的相处方法。相信,你值得被爱。祝福你。

7
评论
分享
楼主你好。你说自己总是无法真正恨一个人,哪怕对方伤害你很深,你也只会生一下下气,最后都会选择原谅,甚至自己忘记,在我看这是一种胸怀(视宽容需修炼)或是福分(视宽容为天生),但可惜你觉得“有点像个舔狗”,后面再分享看法;另外抱歉,你对自己情感反应的反思,和你对现在男朋友多疑,敏感,毫无安全感,我没能联系起来——是指如果自己会恨了,就能约束住男友从而有安全感了?另外现在什么事都做不了、不想做、不上课,也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是惩罚自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赢得男友关注、呵护?这不合适。一般来讲“宽以待人”是美德,但是不要因“宽待”别人而“松懈”了“爱自己”,更不能用“惩罚自己”来消解外界给你的伤害。借你问题分享对“恨”这种情绪的看法如下:“恨”是很多人受伤害后正常的反应,应该是人类智能超越动物界以后习得的。在动物世界中虽有弱肉强食,但应该没有“仇恨”。丛林法则,产生这种情绪没有意义——让羊恨狼?勉为其难;动物进化到人,有了超强大记忆,有了个体智能发展的差异,有了群体力量借助,这让伤害实施者过后付出代价可能性增加,“恨”就有了意义——因恨成仇,伺机报复,一雪前耻,扬眉吐气;个体怨恨是集体怨恨之源。从个人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到集体的“家族宿怨”、“争权夺利”,到国家的领土之争、主权之争……层层汇集、加码、放大,构成人类历史各种争端的主旋律。集体怨恨“汇集”出来后,个体怨恨会变得如此渺小~这使得个人寻仇的操作很容易甚至必然“变质”,以至让人怀疑其本应有的那种“正义”。能想到的改变有:——仇恨对象边界扩大,找不到那一个人(放大到室友、校友、家人、老乡、军队、民族),而只能找到那一类人;这种放大真是人性之恶;——复仇力度扩大,某地主与某长工的仇恨,放大到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仇恨;——复仇力度缩小,个人复仇遇到维护集体利益时,不得不放弃;——复仇手段恶劣,某地主抽了长工一鞭子,复仇放大到集体批斗、集中消灭,各种大屠杀;……这种变质,本应激发人们反醒“仇恨”的合理性,并采取消解措施积极予以化解,就如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处理家乡族人与邻人宅基地争端一事时写得那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一化解手段成就了“六尺巷”一段佳话;但出于各种未必都那么正义的目的,人们被反向教育着,比如很多人都学过的那句话:“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把背叛的恶名加到个人,让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尤其把记忆集中到仇怨上。综上,恨可能并非本能,只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你说“讨厌这样的自己”,应该在意识层面认识到恨是“应该”的,“选择原谅”倒成了“舔狗”,这应该是教育偏差的后果。

楼主你好。你说自己总是无法真正恨一个人,哪怕对方伤害你很深,你也只会生一下下气,最后都会选择原谅,甚至自己忘记,在我看这是一种胸怀(视宽容需修炼)或是福分(视宽容为天生),但可惜你觉得“有点像个舔狗”,后面再分享看法;另外抱歉,你对自己情感反应的反思,和你对现在男朋友多疑,敏感,毫无安全感,我没能联系起来——是指如果自己会恨了,就能约束住男友从而有安全感了?另外现在什么事都做不了、不想做、不上课,也不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是惩罚自己。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赢得男友关注、呵护?这不合适。一般来讲“宽以待人”是美德,但是不要因“宽待”别人而“松懈”了“爱自己”,更不能用“惩罚自己”来消解外界给你的伤害。借你问题分享对“恨”这种情绪的看法如下:“恨”是很多人受伤害后正常的反应,应该是人类智能超越动物界以后习得的。在动物世界中虽有弱肉强食,但应该没有“仇恨”。丛林法则,产生这种情绪没有意义——让羊恨狼?勉为其难;动物进化到人,有了超强大记忆,有了个体智能发展的差异,有了群体力量借助,这让伤害实施者过后付出代价可能性增加,“恨”就有了意义——因恨成仇,伺机报复,一雪前耻,扬眉吐气;个体怨恨是集体怨恨之源。从个人的“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到集体的“家族宿怨”、“争权夺利”,到国家的领土之争、主权之争……层层汇集、加码、放大,构成人类历史各种争端的主旋律。集体怨恨“汇集”出来后,个体怨恨会变得如此渺小~这使得个人寻仇的操作很容易甚至必然“变质”,以至让人怀疑其本应有的那种“正义”。能想到的改变有:——仇恨对象边界扩大,找不到那一个人(放大到室友、校友、家人、老乡、军队、民族),而只能找到那一类人;这种放大真是人性之恶;——复仇力度扩大,某地主与某长工的仇恨,放大到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仇恨;——复仇力度缩小,个人复仇遇到维护集体利益时,不得不放弃;——复仇手段恶劣,某地主抽了长工一鞭子,复仇放大到集体批斗、集中消灭,各种大屠杀;……这种变质,本应激发人们反醒“仇恨”的合理性,并采取消解措施积极予以化解,就如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处理家乡族人与邻人宅基地争端一事时写得那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一化解手段成就了“六尺巷”一段佳话;但出于各种未必都那么正义的目的,人们被反向教育着,比如很多人都学过的那句话:“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把背叛的恶名加到个人,让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尤其把记忆集中到仇怨上。综上,恨可能并非本能,只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你说“讨厌这样的自己”,应该在意识层面认识到恨是“应该”的,“选择原谅”倒成了“舔狗”,这应该是教育偏差的后果。

6
评论
分享
1、无法真正地恨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也无法真正地去爱一个人。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让你无法自信从容地去爱去恨,这是需要去调整和改变的。2、为什么“多疑,敏感,毫无安全感”,也许源自你的家庭,也许源于你的成长创伤。这是需要去疗愈和解决的,毕竟它会伴随你的一生。

1、无法真正地恨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也无法真正地去爱一个人。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让你无法自信从容地去爱去恨,这是需要去调整和改变的。2、为什么“多疑,敏感,毫无安全感”,也许源自你的家庭,也许源于你的成长创伤。这是需要去疗愈和解决的,毕竟它会伴随你的一生。

2
评论
分享
不恨别人这并没有错,恨一个人并不能让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变化除非你能够将这种恨转化为动力去提高自己。发现别人想要害你的时候想好自己的应对措施,当别人背叛你的时候想想怎么提高甄别他人以及保护自己的能力。坏人需要受到惩罚,这没错,可是在你自己没有能力去惩罚别人的时候只能选择提高自己以免收到伤害。至于对男朋友多疑,这点你要有自己的一套判断体系,当你对自己的判断体系自信的时候,哪怕判断错了,也可以坦然接受,因为你目前的能力就是如此,想要有更好的结果唯一方法只有不断改善你的判断体系。

不恨别人这并没有错,恨一个人并不能让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变化除非你能够将这种恨转化为动力去提高自己。发现别人想要害你的时候想好自己的应对措施,当别人背叛你的时候想想怎么提高甄别他人以及保护自己的能力。坏人需要受到惩罚,这没错,可是在你自己没有能力去惩罚别人的时候只能选择提高自己以免收到伤害。至于对男朋友多疑,这点你要有自己的一套判断体系,当你对自己的判断体系自信的时候,哪怕判断错了,也可以坦然接受,因为你目前的能力就是如此,想要有更好的结果唯一方法只有不断改善你的判断体系。

1
评论
分享
不多说,只提供一个概念,楼主可以自己百度百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楼主的描述给我的感觉就像这个。

不多说,只提供一个概念,楼主可以自己百度百科,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楼主的描述给我的感觉就像这个。

评论
分享
真正的舔狗是不会觉得自己是舔狗的。

真正的舔狗是不会觉得自己是舔狗的。

评论
分享
姑娘,你需要自我成长,让自己更有力量,才能更平等安全地进入关系。建议接受咨询。

姑娘,你需要自我成长,让自己更有力量,才能更平等安全地进入关系。建议接受咨询。

评论
分享
  • 22岁男,为什么我注意很难集中?问了很多人,但无效
    1回答 · 2025.08.18 15:53:44
  • 35男“人工智能”治好了我的“容貌焦虑”,这可能吗
    4回答 · 2025.08.17 16:45:40
  • 39女,害怕被丢下,安全感缺失的人如何找回安全感?
    11回答 · 2025.08.17 09:12:14

女性成长与叙事空间

官方
1722人
#女性成长
这里可以分享倾吐女性成长过程的快乐与艰辛,💗探索不同的成长路途。🌱愿我们的相互陪伴浇灌出一片沃土,申请进群的小鲸鱼请务必❗️填写申请理由呀🐿或敲打暗号:我所经历的每一分钟都是成长。🍃

每天进步一点点

官方
1792人
#自我探索
人生是在”变化中成长”,”正念练习”打卡记录进步瞬间 🐳这里是一个补给赋能的团体,一个”❤️心流”联动的温暖嘉园。唤醒“心流”,彼此的照见与接纳,源于【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亮周边的小世界,因你的存在影响更多的鲸鱼🐳们打卡记录【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愉悦感!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