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好像有反社会人格?她缠着我怎么办?

匿名用户
#困惑
我交了一个女朋友,交往了一段时间,发现她有点不正常,好像有点反社会人格,而且我被她吓过两次,我现在都有点植物性精神紊乱了,她现在还缠着我,我又不敢跟别人说,因为我跟她发生了关系,我现在是既害怕又不敢找办法,很焦虑

我交了一个女朋友,交往了一段时间,发现她有点不正常,好像有点反社会人格,而且我被她吓过两次,我现在都有点植物性精神紊乱了,她现在还缠着我,我又不敢跟别人说,因为我跟她发生了关系,我现在是既害怕又不敢找办法,很焦虑

17723阅读
·2回答
¥3
收藏
你交了一个女朋友,接触了一段时间,发现她有点不正常,好像是反社会人格,后来你跟她分手了,但是她就像鬼魂一样缠上你了,如果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或许你需要“逃跑”!!不管是发生关系还是没发生关系这不是重点,当下最重要的是保护你的人身安全,你被她吓得植物神经紊乱,你还不敢告诉别人,这种焦虑又逃避的行为很容易让人联想是不是『你已经被她控制/囚禁』了?细思极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personalitydisorder/社会性病态/sociopathy/“悖德型”/“违纪型”/“无情型人格障碍”/它是一种犯罪型人格障碍,其特征行为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同情心,缺乏羞愧悔改之心,和不负责任的方式。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常不能预计自己的反社会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丝毫没有不道德或罪恶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常伴有酒中毒、药瘾、背信、淫乱、工作失败、频繁迁徙、婚姻破裂、虐待儿童和牢狱生活等。往往患者往往在性格形成期有严重情感剥夺的经历。患者寿命缩短,但幸存者中病情征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和消失。##病因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遗传因素,脑功能缺陷,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等有关系。◎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其子女患有此病的几率高,基因会影响人的反社会行为,那些一出生就由有爱心的父母收养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孩子仍会表现出与亲生父母一致的反社会行为;◎脑功能缺陷:反社会人格障碍存在某些脑功能的脑区域有缺陷,不能感受正常人恐惧、焦虑和悔恨的情绪体验;◎家庭因素:当孩子缺乏父母关爱或遭受严重的父母拒绝甚至虐待时,他们成年后发展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可能性更大;◎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当今社会对暴力的观念和的行为的误解,以及面临社会规范的崩溃与道德底线的瓦解等都会导致更多的反社会行为和观念。θ鉴别反社会性人格的方法论:重点部分!!!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要与冲动性人格障碍相区别。冲动性人格障碍虽然行为冲动,但冲动过后,常常后悔不已,且具有阵发性特点,平时在社会交往中有时可有相当良好的人际关系。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冲动行为则表现为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后毫不后悔,没有内疚感和自责感,令人不可理喻;在人际交往中只能与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诊断要点1、行为违背社会常情,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相悖,且习以为常。2、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头脑中只有自己而无视他人,从不关心他人痛痒。3、明显缺乏自控能力,行为常常失控,故冲动任性、难以与人保持深刻的人际关系,虽然明知行为错误,也不感到内疚和不能吸取教训。##具体诊断标准如下: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3)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4)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5)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6)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7)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8)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9)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临床表现:1.早期明显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3.人格偏异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差,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认知(无自知力),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下述八点: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⑧高度攻击性和破坏性。◎治疗之心理疗法(1)认知行为疗法施治者帮助患者提高认识,认知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并且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意识;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是有效的方法。(2)厌恶疗法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使患者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冲动时,就让患者自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如果你想摆脱这种反社会人格,最好可以搬家或者报警,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状态,因为反社会人格是不会有愧疚心的。祝好!ZQ

你交了一个女朋友,接触了一段时间,发现她有点不正常,好像是反社会人格,后来你跟她分手了,但是她就像鬼魂一样缠上你了,如果你的判断是正确的,或许你需要“逃跑”!!不管是发生关系还是没发生关系这不是重点,当下最重要的是保护你的人身安全,你被她吓得植物神经紊乱,你还不敢告诉别人,这种焦虑又逃避的行为很容易让人联想是不是『你已经被她控制/囚禁』了?细思极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无情型人格障碍/affectionlesspersonalitydisorder/社会性病态/sociopathy/“悖德型”/“违纪型”/“无情型人格障碍”/它是一种犯罪型人格障碍,其特征行为是情绪的暴发性,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同情心,缺乏羞愧悔改之心,和不负责任的方式。他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很差。常不能预计自己的反社会行为带来的消极后果,丝毫没有不道德或罪恶感。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常伴有酒中毒、药瘾、背信、淫乱、工作失败、频繁迁徙、婚姻破裂、虐待儿童和牢狱生活等。往往患者往往在性格形成期有严重情感剥夺的经历。患者寿命缩短,但幸存者中病情征随年龄增长趋于稳定和消失。##病因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遗传因素,脑功能缺陷,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因素等有关系。◎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其子女患有此病的几率高,基因会影响人的反社会行为,那些一出生就由有爱心的父母收养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孩子仍会表现出与亲生父母一致的反社会行为;◎脑功能缺陷:反社会人格障碍存在某些脑功能的脑区域有缺陷,不能感受正常人恐惧、焦虑和悔恨的情绪体验;◎家庭因素:当孩子缺乏父母关爱或遭受严重的父母拒绝甚至虐待时,他们成年后发展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可能性更大;◎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当今社会对暴力的观念和的行为的误解,以及面临社会规范的崩溃与道德底线的瓦解等都会导致更多的反社会行为和观念。θ鉴别反社会性人格的方法论:重点部分!!!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要与冲动性人格障碍相区别。冲动性人格障碍虽然行为冲动,但冲动过后,常常后悔不已,且具有阵发性特点,平时在社会交往中有时可有相当良好的人际关系。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冲动行为则表现为想干什么便干什么,事后毫不后悔,没有内疚感和自责感,令人不可理喻;在人际交往中只能与人维持一种肤浅的、短暂的友谊关系。◎诊断要点1、行为违背社会常情,与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相悖,且习以为常。2、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头脑中只有自己而无视他人,从不关心他人痛痒。3、明显缺乏自控能力,行为常常失控,故冲动任性、难以与人保持深刻的人际关系,虽然明知行为错误,也不感到内疚和不能吸取教训。##具体诊断标准如下: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1)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些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2)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3)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4)对他人漠不关心,如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赡养子女或父母;(5)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6)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7)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8)激惹,并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包括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9)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临床表现:1.早期明显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3.人格偏异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差,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认知(无自知力),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下述八点: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⑧高度攻击性和破坏性。◎治疗之心理疗法(1)认知行为疗法施治者帮助患者提高认识,认知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并且培养患者的责任感,使他们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意识;提高患者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努力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这些措施对减少患者的反社会行为是有效的方法。(2)厌恶疗法对情节特别恶劣、屡教不改的患者,当患者出现反社会行为时,给予强制性的惩罚,使患者产生痛苦的体验,实施多次以后,患者一产生反社会行为的冲动时,就让患者自己感到厌恶,全身不舒服,通过这样减少其反社会的行为。如果你想摆脱这种反社会人格,最好可以搬家或者报警,不要让自己处于危险状态,因为反社会人格是不会有愧疚心的。祝好!ZQ

6
评论
分享
她吓你,或者恐吓你,是否因为她对你的行为很愤怒?你先观察她,看看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的时候她生气?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的时候她开心?然后可以再跟她核实,为何我这样做你会生气?我的意思是这样这样……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希望我怎样呢?听她怎么说,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能满足的满足,不能满足的也告诉她你的有限性。同时也要告诉她你的想法和对她的期待,同样她做不到的也可以拒绝你。尊重一定要在爱前面。

她吓你,或者恐吓你,是否因为她对你的行为很愤怒?你先观察她,看看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的时候她生气?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的时候她开心?然后可以再跟她核实,为何我这样做你会生气?我的意思是这样这样……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希望我怎样呢?听她怎么说,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能满足的满足,不能满足的也告诉她你的有限性。同时也要告诉她你的想法和对她的期待,同样她做不到的也可以拒绝你。尊重一定要在爱前面。

3
评论
分享
  • 前几年开始,不在家住就会认床,怎么办?
    1回答 · 2025.07.14 17:03:54
  • 休假期间调整好自己节奏,我还是把自己的情绪照顾好吧
    1回答 · 2025.07.14 13:18:35
  • 26岁女,最近感觉控制不住会去恨一些人,如何调整?
    2回答 · 2025.07.14 00:50:56

心理学研究会

官方
1645人
#行为问题
欢迎热爱心理学的到来,相信你一定对心理学充满着好奇,一起用专业知识来分享未知吧 1、日常分享专业知识解读 2、日常困扰互帮互助 3、专业交流与答疑 4、更多希望你来补充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