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防御机制,指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行为,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认知来维持心理平衡。弗洛伊德认为当自我以理性的方式消除焦虑而未能奏效时,就必须改换为非理性的方法来缓解焦虑,从而达到自我保护免于发生身心疾病的目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无意识水平进行的,因为具有自欺性质,是一种潜意识层的自我保护;二是自我防御机制往往具有伪装或者歪曲事实的特点,其作用在于保护自我,不至于由焦虑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在防治心理疾病中有积极的作用,但没有道德上的欺骗含义。举个例子。自我防御机制里面有个概念叫置换,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如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这时虽然客体变了,但其冲动的性质及其目的仍然未改变。在心理治疗中,情感的无意识置换既是移情的基础,也是反移情的基础。除此之外,自我防御机制里面还有合理化、压抑、否认、投射等概念,非常多。具体要了解的话,个人建议可以看一下相关的书,比如安娜·弗洛伊德,她写了《自我与防御机制》,这本书开创性地将自我作为精神分析的工作任务确立了下来,阐述了出现在意识和行为中的无意识衍生物同样也是精神分析的工作的对象。安娜·弗洛伊德将防御机制的精神分析知识系统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防御机制,并在人格发展和精神病理学的更广泛的模型中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另外还可以多看点精神分析相关理论的书籍,都可以帮助去了解。
所谓的防御机制,指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自我防御机制”的概念,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行为,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认知来维持心理平衡。弗洛伊德认为当自我以理性的方式消除焦虑而未能奏效时,就必须改换为非理性的方法来缓解焦虑,从而达到自我保护免于发生身心疾病的目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无意识水平进行的,因为具有自欺性质,是一种潜意识层的自我保护;二是自我防御机制往往具有伪装或者歪曲事实的特点,其作用在于保护自我,不至于由焦虑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在防治心理疾病中有积极的作用,但没有道德上的欺骗含义。举个例子。自我防御机制里面有个概念叫置换,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如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这时虽然客体变了,但其冲动的性质及其目的仍然未改变。在心理治疗中,情感的无意识置换既是移情的基础,也是反移情的基础。除此之外,自我防御机制里面还有合理化、压抑、否认、投射等概念,非常多。具体要了解的话,个人建议可以看一下相关的书,比如安娜·弗洛伊德,她写了《自我与防御机制》,这本书开创性地将自我作为精神分析的工作任务确立了下来,阐述了出现在意识和行为中的无意识衍生物同样也是精神分析的工作的对象。安娜·弗洛伊德将防御机制的精神分析知识系统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防御机制,并在人格发展和精神病理学的更广泛的模型中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另外还可以多看点精神分析相关理论的书籍,都可以帮助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