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疾病是在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吗?

雷David
#人格类型 #心理谣言
请问得过精神病的人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不是在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说有些问题他实在无法面对,用得精神病来逃避??妈妈那边的家族有精神遗传史?我的性格也内向,担心怕事,懦弱!!!

请问得过精神病的人从心理学上来说是不是在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说有些问题他实在无法面对,用得精神病来逃避??妈妈那边的家族有精神遗传史?我的性格也内向,担心怕事,懦弱!!!

11692阅读
·9回答
收藏
精神病这个词汇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么简单,从心理学的定义来说,精神病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属于心理异常的范围。正常的心理活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能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二是能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中去承担相应地责任,三是具有自知力,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如果是心理异常的人,是精神病,那么他就缺乏自知力了,或者自知力不完整,在精神科的临床上,还会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举个例子,一个平时对待别人很友好的人,很温柔,具有善心,不会欺负小动物。突然有一天,变得很冷漠,残酷,还出现自残、杀人的现象,假如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偏离了正常轨道,像这种内心活动不协调,人格不稳定的情况,出现精神障碍的概率非常大。逃避现实问题,或者说遇到事情不愿意去面对,还得看他是什么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主观的因素较多,还是客观现实因素导致,这些都需要严格的鉴定及诊断才能够做出结论。所以也不用给自己贴标签,有问题的话还是去医院进行科学地诊断才能够做全面地分析,先进行筛查,再进行治疗,这样的话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精神病这个词汇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那么简单,从心理学的定义来说,精神病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属于心理异常的范围。正常的心理活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能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二是能够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中去承担相应地责任,三是具有自知力,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如果是心理异常的人,是精神病,那么他就缺乏自知力了,或者自知力不完整,在精神科的临床上,还会把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作为鉴别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指标。举个例子,一个平时对待别人很友好的人,很温柔,具有善心,不会欺负小动物。突然有一天,变得很冷漠,残酷,还出现自残、杀人的现象,假如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偏离了正常轨道,像这种内心活动不协调,人格不稳定的情况,出现精神障碍的概率非常大。逃避现实问题,或者说遇到事情不愿意去面对,还得看他是什么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主观的因素较多,还是客观现实因素导致,这些都需要严格的鉴定及诊断才能够做出结论。所以也不用给自己贴标签,有问题的话还是去医院进行科学地诊断才能够做全面地分析,先进行筛查,再进行治疗,这样的话才能够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8
评论
分享
朋友你好,说一说我的看法,供你参考。人们之所以会有心理疾病,往往是因为自己在认识上出现了重大的偏差,或者在行为应对上选择了不恰当的方式。这种和他人“正常的表现”就会有所不同,就会被别人解读为有心理疾病。实际上,简单一点来讲,不过是认知上的偏差和行为上的失能。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像我们大多数人要刹车的时候会踩刹车,但是有的人可能因为太紧张,他可能会用力的拉车,企图用自己的力量使车辆停住。他这里面的认知和行为,就会被外界解读为有问题,甚至被解读为有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认知和行为都出现了被外界标准不认可的情况。当然,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些人用一些逃避的方法来面对现实的客观问题。而这样的做法有可能会被解读为有病。之所以如此,原因同样很简单,那就是这样的做法本质上并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是暂时解决了问题,但却带来了长期的隐患。所以,如果要从这样的状况当中摆脱出来,走上一条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正常的道路,方向其实也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在重新审视的过程当中,你就会有更多的新的感受和认识。这些新的感受和认识会帮助你看到更多,看得更远。你自然就会重新选择并确定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像时代的更新一样,也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是一个人不断的成熟的过程。当然,这样的过程当中,是有许多问题可能要考验你的。你可能需要别人的协助,比如说心理咨询师的协助。把心理咨询师当做你攀登这座高山的拐杖,让你更省力,让你能够走的更远。这也是我在做心理咨询过程当中常常采用的方法,如果你需要,如果你认可,我就会和你一起尝试更新自己的认识,更新自己的行为选择。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你我共同承受共同成长的过程。这些说法都很理性,理解起来有些难,如果需要的话,欢迎预约细谈。最后,祝好。

朋友你好,说一说我的看法,供你参考。人们之所以会有心理疾病,往往是因为自己在认识上出现了重大的偏差,或者在行为应对上选择了不恰当的方式。这种和他人“正常的表现”就会有所不同,就会被别人解读为有心理疾病。实际上,简单一点来讲,不过是认知上的偏差和行为上的失能。打个简单的比方,就像我们大多数人要刹车的时候会踩刹车,但是有的人可能因为太紧张,他可能会用力的拉车,企图用自己的力量使车辆停住。他这里面的认知和行为,就会被外界解读为有问题,甚至被解读为有病。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认知和行为都出现了被外界标准不认可的情况。当然,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些人用一些逃避的方法来面对现实的客观问题。而这样的做法有可能会被解读为有病。之所以如此,原因同样很简单,那就是这样的做法本质上并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是暂时解决了问题,但却带来了长期的隐患。所以,如果要从这样的状况当中摆脱出来,走上一条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正常的道路,方向其实也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和行为。在重新审视的过程当中,你就会有更多的新的感受和认识。这些新的感受和认识会帮助你看到更多,看得更远。你自然就会重新选择并确定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像时代的更新一样,也是一个自我更新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是一个人不断的成熟的过程。当然,这样的过程当中,是有许多问题可能要考验你的。你可能需要别人的协助,比如说心理咨询师的协助。把心理咨询师当做你攀登这座高山的拐杖,让你更省力,让你能够走的更远。这也是我在做心理咨询过程当中常常采用的方法,如果你需要,如果你认可,我就会和你一起尝试更新自己的认识,更新自己的行为选择。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你我共同承受共同成长的过程。这些说法都很理性,理解起来有些难,如果需要的话,欢迎预约细谈。最后,祝好。

6
评论
分享
无力面对,和逃避现实,完完全全是两码事

无力面对,和逃避现实,完完全全是两码事

4
评论
分享
能看的出你现在对自己未来的担忧,遗传会对个体产生一些影响,但是通过正确的疏导及引导,相信会有很大的改变。精神疾病是异于普通正常人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言,行为,认知,当遭受打击,挫败,无法调整的状态时,他们采取的异于常人的方式表达出来。平时需要多和外界沟通,维护正常的亲情友情爱情关系。能调节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困难,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以及培养好的兴趣爱好,相信你一定会远离这些困扰。另外,如果你正在遭受这些苦痛,希望你能积极寻求外界帮助,早日摆脱困境,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能看的出你现在对自己未来的担忧,遗传会对个体产生一些影响,但是通过正确的疏导及引导,相信会有很大的改变。精神疾病是异于普通正常人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言,行为,认知,当遭受打击,挫败,无法调整的状态时,他们采取的异于常人的方式表达出来。平时需要多和外界沟通,维护正常的亲情友情爱情关系。能调节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困难,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以及培养好的兴趣爱好,相信你一定会远离这些困扰。另外,如果你正在遭受这些苦痛,希望你能积极寻求外界帮助,早日摆脱困境,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3
评论
分享
这个精神病要看是脑部病变上面的还是心理上面的。最怕的就是遗传方面的。我在看一些纪实片的时候,会说到某一个家族有精神病史。比如这个家族出现的抑郁症患者比较多,或者是出现的躁郁症患者比较多。这个是存在一个几率,他就像比如说你吸烟可能得肺病的几率比较高,而不吸烟的人得肺病的几率就比较低,仅仅是一个几率问题。当然,如果你们家的一方有这个精神病史的话,那么你从小就注意调节的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这个精神病要看是脑部病变上面的还是心理上面的。最怕的就是遗传方面的。我在看一些纪实片的时候,会说到某一个家族有精神病史。比如这个家族出现的抑郁症患者比较多,或者是出现的躁郁症患者比较多。这个是存在一个几率,他就像比如说你吸烟可能得肺病的几率比较高,而不吸烟的人得肺病的几率就比较低,仅仅是一个几率问题。当然,如果你们家的一方有这个精神病史的话,那么你从小就注意调节的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2
评论
分享
是的,我好像在精神分析里面,听过这样一个观点,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残酷,无法接受,无法承载的时候,我们便会选择逃避,逃避到官能症里面,官能症指的就是心里障碍,这无异于是最简单的逃避方式,你看,我不是自己没法接受,我只是心里出现了毛病,于是自己过分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没有精力时间关注外面的世界。我不是不关注我的生活,我只是没有办法关注,我陷在内心崩塌的世界里面,我陷在沼泽里面。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坚持采用无效的方式(简快身心积极疗法里面的一条)。至于遗传,这个我不太懂,有点复杂,好像家族里面有患病史,后代概率会比一般人大一点,不过我觉得里面有,因为家人患病,自我压力大,没法承受这种打击和压力,而更易患病,这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概率啦,这和丢硬币不一样,主体的各种,环境的各种,都会对这件事有影响,好好生活,调节自己状态,当没法承受的时候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交流一下,没事的,就算发生了什么,再走出来就行了,或者带着它生活,它会使你成长。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接受一切,相信自己可以解决一切!

是的,我好像在精神分析里面,听过这样一个观点,当我们面对现实的残酷,无法接受,无法承载的时候,我们便会选择逃避,逃避到官能症里面,官能症指的就是心里障碍,这无异于是最简单的逃避方式,你看,我不是自己没法接受,我只是心里出现了毛病,于是自己过分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没有精力时间关注外面的世界。我不是不关注我的生活,我只是没有办法关注,我陷在内心崩塌的世界里面,我陷在沼泽里面。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坚持采用无效的方式(简快身心积极疗法里面的一条)。至于遗传,这个我不太懂,有点复杂,好像家族里面有患病史,后代概率会比一般人大一点,不过我觉得里面有,因为家人患病,自我压力大,没法承受这种打击和压力,而更易患病,这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概率啦,这和丢硬币不一样,主体的各种,环境的各种,都会对这件事有影响,好好生活,调节自己状态,当没法承受的时候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交流一下,没事的,就算发生了什么,再走出来就行了,或者带着它生活,它会使你成长。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接受一切,相信自己可以解决一切!

1
1
分享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精神病人是处在患有精神病的现实当中,那他又去和去逃避患有精神病这个现实呢?我们该给出更多的去尊重吧。看到楼主说自己性格内向、担心怕事、懦弱,似乎也看到了对自己担心的那个部分。我始终相信一切都是在流动的,哪怕是人格特点,他们也并不分好坏。真实的面对自己所存在所有部分,认真的对待生活,生活会馈赠给我们认真对待他的那份礼物。慢慢突破,真实面对,世界充满爱。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精神病人是处在患有精神病的现实当中,那他又去和去逃避患有精神病这个现实呢?我们该给出更多的去尊重吧。看到楼主说自己性格内向、担心怕事、懦弱,似乎也看到了对自己担心的那个部分。我始终相信一切都是在流动的,哪怕是人格特点,他们也并不分好坏。真实的面对自己所存在所有部分,认真的对待生活,生活会馈赠给我们认真对待他的那份礼物。慢慢突破,真实面对,世界充满爱。

评论
分享
朋友你的描述来看,你是担心家族的精神病史对你是否有影响吧。的确遗传对精神病有一定影响,但概率上来看病没有大多数人觉得的大。从你的描述,你是个内向,并有逃避倾向的人。逃避现实我个人觉得是一种自我的防御机制,你仔细思考一下,逃避是不是给你带来过什么好处,或者逃避现实同样让你躲避了伤害,是保护你的。所以我认为逃避并不能称作心理疾病,而是一种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当然这种习惯顺着你的长大和环境的变化,让你觉得格格不入了,你的确需要改变,但记住你原有的逃避现实的行为倾向,不是你的缺点,它是你的朋友。尊重它,帮助它,就像对你最好的朋友那样。

朋友你的描述来看,你是担心家族的精神病史对你是否有影响吧。的确遗传对精神病有一定影响,但概率上来看病没有大多数人觉得的大。从你的描述,你是个内向,并有逃避倾向的人。逃避现实我个人觉得是一种自我的防御机制,你仔细思考一下,逃避是不是给你带来过什么好处,或者逃避现实同样让你躲避了伤害,是保护你的。所以我认为逃避并不能称作心理疾病,而是一种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当然这种习惯顺着你的长大和环境的变化,让你觉得格格不入了,你的确需要改变,但记住你原有的逃避现实的行为倾向,不是你的缺点,它是你的朋友。尊重它,帮助它,就像对你最好的朋友那样。

评论
分享
精神性疾病是有遗传的可能性,但是与寻常的心理疾病不同。性格内向、开朗每个人的基因不同,不代表性格内向或者胆小就容易逃避现实生活事件,也不代表一定会出现精神性疾病。心态平和,注意力转移,多开展户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幸福感。

精神性疾病是有遗传的可能性,但是与寻常的心理疾病不同。性格内向、开朗每个人的基因不同,不代表性格内向或者胆小就容易逃避现实生活事件,也不代表一定会出现精神性疾病。心态平和,注意力转移,多开展户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幸福感。

评论
分享
  • 非常希望和相信宇宙有地外文明外星人,我这是什么心理
    1回答 · 2025.08.18 23:36:33
  • 我好奇,对抗型人格一味索取不付出,不成熟,如何应对
    1回答 · 2025.08.16 09:56:16
  • 感觉是什么东西?意念又是什么?它好像可以控制你
    1回答 · 2025.08.13 23:15:11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