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确是通过指责对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期望的,可能你的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或许是ta的表达方式让你觉得不舒服了。不知道你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如果由害怕这个老师,演变为害怕所有的老师,甚至躲避熟悉的人,不敢看他们的眼睛,那建议最好去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老师做法背后的可能性:◎可能性一:老师不太会表达对ta所喜欢学生的期望,就像有些父母对待孩子那样,越是对孩子期望高,越用指责、激烈的方式来表达。说得越厉害,证明心里对你的期望值就越高。◎可能性二:你是ta指定的演讲者,没表现好,就相当于ta自己没有挑选好一样,ta看似在生你的气,实际上是在生自己的气。你表现得不够好,ta会觉得自己选错人了,感觉很没有面子,于是通过指责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可能性三:可能这次演讲的确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可能之前已经提醒过,但是自己这次的确没有注意到,所以老师很生气、愤怒。##对你的影响及建议:◎总是想着这件事,没办法专心: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对此事多进行“阳性赋义”,也就是说,无论这个老师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多想想ta“为你好”的一方面,ta很期望你能提高演讲水平,所以才这么说你。把对老师指责你这件事情的关注,转移到提高自己演讲技能和水平上来,下次再主动争取演讲机会,展现出自己进步的一面。◎害怕这个指责你的老师:如果只是害怕这个老师,不敢当面跟Ta沟通你的想法的话,其实,可以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以“写信”的方式“寄”给ta。在这封信里,你可以表达出你所有想表达的情感和愿望,以及你当时演讲时失误的原因,跟ta做一次纸面上的沟通和交流。有时候,老师用老师的方式说完之后,是不太能体会到学生的真实感受的,其实他们也很希望和学生交流沟通。你用书面的方式表达感受之后,或许能够增进老师对你的了解,下次就会用你能接受的方式和你交流了。◎害怕所有的老师,甚至害怕见到同学:如果是这样,建议你寻求你周围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陪伴你度过这个时期,最好的办法是告诉你的父母,取得他们的体谅和支持,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害怕和别人对视,躲避、恐惧:这是比上一个影响更严重一些的,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在1个月以上,并且你对他人的恐惧程度与实际危险是不相符的,害怕或者躲避时有明显的焦虑情绪或者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症状,事后非常痛苦自责,严重影响到上学或学习,那就建议去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等均可。以上个人观点,供参考。
有些人,的确是通过指责对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期望的,可能你的老师就是其中之一~或许是ta的表达方式让你觉得不舒服了。不知道你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如果由害怕这个老师,演变为害怕所有的老师,甚至躲避熟悉的人,不敢看他们的眼睛,那建议最好去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老师做法背后的可能性:◎可能性一:老师不太会表达对ta所喜欢学生的期望,就像有些父母对待孩子那样,越是对孩子期望高,越用指责、激烈的方式来表达。说得越厉害,证明心里对你的期望值就越高。◎可能性二:你是ta指定的演讲者,没表现好,就相当于ta自己没有挑选好一样,ta看似在生你的气,实际上是在生自己的气。你表现得不够好,ta会觉得自己选错人了,感觉很没有面子,于是通过指责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可能性三:可能这次演讲的确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可能之前已经提醒过,但是自己这次的确没有注意到,所以老师很生气、愤怒。##对你的影响及建议:◎总是想着这件事,没办法专心:如果是这种情况,建议对此事多进行“阳性赋义”,也就是说,无论这个老师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既然已经发生了,那就多想想ta“为你好”的一方面,ta很期望你能提高演讲水平,所以才这么说你。把对老师指责你这件事情的关注,转移到提高自己演讲技能和水平上来,下次再主动争取演讲机会,展现出自己进步的一面。◎害怕这个指责你的老师:如果只是害怕这个老师,不敢当面跟Ta沟通你的想法的话,其实,可以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以“写信”的方式“寄”给ta。在这封信里,你可以表达出你所有想表达的情感和愿望,以及你当时演讲时失误的原因,跟ta做一次纸面上的沟通和交流。有时候,老师用老师的方式说完之后,是不太能体会到学生的真实感受的,其实他们也很希望和学生交流沟通。你用书面的方式表达感受之后,或许能够增进老师对你的了解,下次就会用你能接受的方式和你交流了。◎害怕所有的老师,甚至害怕见到同学:如果是这样,建议你寻求你周围的“社会支持系统”来陪伴你度过这个时期,最好的办法是告诉你的父母,取得他们的体谅和支持,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害怕和别人对视,躲避、恐惧:这是比上一个影响更严重一些的,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在1个月以上,并且你对他人的恐惧程度与实际危险是不相符的,害怕或者躲避时有明显的焦虑情绪或者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症状,事后非常痛苦自责,严重影响到上学或学习,那就建议去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等均可。以上个人观点,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