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不可能在一起,还要不要表白?还能朋友吗??

匿名用户
#好感#单身
今年24岁,没谈过恋爱,最近对父母安排的相亲对象有好感,也知道他对我有好感,认识之后,才发现因为身份和地域原因我们可能不会走到最后,这点他也知道,但我们还是会每天聊微信,因为他这样,我会想许多现实原因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陷进去,想他可能是因为寂寞了才微信我的,并不是因为喜欢我等理由,不让自己主动微信他,尽量保持朋友的距离,但是我还是停止不了对他的喜欢,会经常留意手机看他有没有联系我,都无法专心工作,纠结,心力交瘁的样子,即使知道不能在一起,我是否应该表白?就当是一种解脱,就让这段感情结束,看还能不能做朋友……

今年24岁,没谈过恋爱,最近对父母安排的相亲对象有好感,也知道他对我有好感,认识之后,才发现因为身份和地域原因我们可能不会走到最后,这点他也知道,但我们还是会每天聊微信,因为他这样,我会想许多现实原因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陷进去,想他可能是因为寂寞了才微信我的,并不是因为喜欢我等理由,不让自己主动微信他,尽量保持朋友的距离,但是我还是停止不了对他的喜欢,会经常留意手机看他有没有联系我,都无法专心工作,纠结,心力交瘁的样子,即使知道不能在一起,我是否应该表白?就当是一种解脱,就让这段感情结束,看还能不能做朋友……

6128阅读
·2回答
收藏
24岁,以前都没有谈过恋爱,那么~是时候为了情感冲动一次了呢~!既然是“可能不会走到最后”,那是不是意味着也就“有可能会走到最后”呢~不太清楚楼主所说的“身份和地域”的差异具体是指什么,或许在感情面前,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吧~◇认真看完表达,似乎能感受到楼主的痛苦和纠结,那就先谈谈我个人的“纠结”之处吧:※[限制]是我们“人为设置”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几年前看过一本书,叫做《拆掉思维里的墙》,隐约记得在“心智模式”那一章里面,有句话大体是这么说的:我们用一个固定程序来处理进入大脑的信息,然后根据经验和记忆构建出一个我们假设的世界模型,再对这个假设世界做出反应。简单地说,我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模型!因此,我的“纠结”之处在于,在以下A和B中,我们更加倾向于给自己构建哪个模型:A:我们先看到了彼此身份和地域的不同,然后做出一个不会走到一起的反应,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进去;B:我们先感受到我们彼此互有好感,然后做出互相微信联系的反应,再告诉自己可以忽略身份和地域,尝试走走看。这个世界是否有限制,以及限制在哪里,或许在情感的世界里,真的取决于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如果[身份]相似、[地域]相同,我们的感情是否“一定”会走到最后: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在我和我家娃的一次互动中的对话:√娃(拿出即将要做的数学卷子):妈妈,这里面的题老难了~这次我肯定考不了100.√我:考多少分都没关系哈,只要认真对待、尽力就行。当娃放心地走进屋里开始做卷子以后,我就想,我刚才明明是“欺骗”了她和“隐瞒”了我的想法。其实:√我真实的想法是:就算里面的题都不难,你也考不了100~(嗯,就是这么自信~)√我真实的情绪是:对她为自己提前“辩护”的行为而感到隐约的愤怒。回到楼主的问题:我们对这段感情很担心走不到最后的想法,究竟是由地域和身份带来的呢?还是由我们对亲密关系、情感领域、自我认同度等的不确定、不自信、焦虑担忧带来的呢?如果不确定,不妨问问自己:下次如果遇到一个客观条件都符合的相亲对象,是否敢于勇敢地、放心地把自己交出去~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或许对于这个相亲对象的感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纠结]和[心力交瘁]的感受,让我们觉得似乎在“对得起”谁:记得以前听武志红老师微课时,讲过一段内容,大体意思是:咱们中国人比较喜欢在一起比惨、比穷,古语就有云:父母在,不远行。似乎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如果我们的父母比较惨、比较穷,或者过得比较不如意,那我们作为孩子的,就不能让自己过得太舒坦、太幸福~否则我们心里会觉得对父母愧疚。如果我们惨一些、穷一些、穿得破旧一些,就觉得这样似乎对得起我们那一对过得不如意的父母了。不知道这种物质世界的“对不起”谁,是否可以类比于我们的精神世界或情感世界呢~楼主不妨感受一下:如果你深陷爱河,你有没有觉得似乎对不起谁~如果你把自己折腾得比较心力交瘁,是不是在你的潜意识里,是在向和你同样心力憔悴的谁在靠拢呢~这样,或许你的心里就能好受一些。◇说完我个人的迷惑和纠结,想简单谈谈建议:其实,我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跟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大胆地去追求你想要的幸福吧~!就算到最后,真的如你所说,你们的感情没有发展到最后。那至少从此以后,你再也不是那个“没谈过恋爱”的“大龄女青年”了呢~对不对~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祝你勇敢、幸福!

24岁,以前都没有谈过恋爱,那么~是时候为了情感冲动一次了呢~!既然是“可能不会走到最后”,那是不是意味着也就“有可能会走到最后”呢~不太清楚楼主所说的“身份和地域”的差异具体是指什么,或许在感情面前,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吧~◇认真看完表达,似乎能感受到楼主的痛苦和纠结,那就先谈谈我个人的“纠结”之处吧:※[限制]是我们“人为设置”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几年前看过一本书,叫做《拆掉思维里的墙》,隐约记得在“心智模式”那一章里面,有句话大体是这么说的:我们用一个固定程序来处理进入大脑的信息,然后根据经验和记忆构建出一个我们假设的世界模型,再对这个假设世界做出反应。简单地说,我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模型!因此,我的“纠结”之处在于,在以下A和B中,我们更加倾向于给自己构建哪个模型:A:我们先看到了彼此身份和地域的不同,然后做出一个不会走到一起的反应,再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陷进去;B:我们先感受到我们彼此互有好感,然后做出互相微信联系的反应,再告诉自己可以忽略身份和地域,尝试走走看。这个世界是否有限制,以及限制在哪里,或许在情感的世界里,真的取决于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如果[身份]相似、[地域]相同,我们的感情是否“一定”会走到最后: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在我和我家娃的一次互动中的对话:√娃(拿出即将要做的数学卷子):妈妈,这里面的题老难了~这次我肯定考不了100.√我:考多少分都没关系哈,只要认真对待、尽力就行。当娃放心地走进屋里开始做卷子以后,我就想,我刚才明明是“欺骗”了她和“隐瞒”了我的想法。其实:√我真实的想法是:就算里面的题都不难,你也考不了100~(嗯,就是这么自信~)√我真实的情绪是:对她为自己提前“辩护”的行为而感到隐约的愤怒。回到楼主的问题:我们对这段感情很担心走不到最后的想法,究竟是由地域和身份带来的呢?还是由我们对亲密关系、情感领域、自我认同度等的不确定、不自信、焦虑担忧带来的呢?如果不确定,不妨问问自己:下次如果遇到一个客观条件都符合的相亲对象,是否敢于勇敢地、放心地把自己交出去~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或许对于这个相亲对象的感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纠结]和[心力交瘁]的感受,让我们觉得似乎在“对得起”谁:记得以前听武志红老师微课时,讲过一段内容,大体意思是:咱们中国人比较喜欢在一起比惨、比穷,古语就有云:父母在,不远行。似乎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如果我们的父母比较惨、比较穷,或者过得比较不如意,那我们作为孩子的,就不能让自己过得太舒坦、太幸福~否则我们心里会觉得对父母愧疚。如果我们惨一些、穷一些、穿得破旧一些,就觉得这样似乎对得起我们那一对过得不如意的父母了。不知道这种物质世界的“对不起”谁,是否可以类比于我们的精神世界或情感世界呢~楼主不妨感受一下:如果你深陷爱河,你有没有觉得似乎对不起谁~如果你把自己折腾得比较心力交瘁,是不是在你的潜意识里,是在向和你同样心力憔悴的谁在靠拢呢~这样,或许你的心里就能好受一些。◇说完我个人的迷惑和纠结,想简单谈谈建议:其实,我的建议只有一条,那就是:跟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大胆地去追求你想要的幸福吧~!就算到最后,真的如你所说,你们的感情没有发展到最后。那至少从此以后,你再也不是那个“没谈过恋爱”的“大龄女青年”了呢~对不对~以上个人看法,仅供参考。祝你勇敢、幸福!

5
评论
分享
楼主你好,我是鲸鱼社工五花肉~我觉得可以呀。与其把感情深埋在心中,还不如让对方知道呢,没准对方可能也在为对你的感情辗转反侧呀。而且现实原因也是会改变的,如果两个人真的相处得好,总会需要彼此做出一点妥协,来在一起吧。祝好~!(壹心理鲸鱼社工🐳)

楼主你好,我是鲸鱼社工五花肉~我觉得可以呀。与其把感情深埋在心中,还不如让对方知道呢,没准对方可能也在为对你的感情辗转反侧呀。而且现实原因也是会改变的,如果两个人真的相处得好,总会需要彼此做出一点妥协,来在一起吧。祝好~!(壹心理鲸鱼社工🐳)

评论
分享
  • 前男友和我在一起没归属感而现男友说有,归属感是什么
    8回答 · 2025.08.29 12:48:06
  • 得知男朋友被他前任kou过,心里不舒服,经常哭
    4回答 · 2025.08.29 07:27:52
  • 男朋友并没做错什么但我就是不爱他了,甚至会感到恶心
    2回答 · 2025.08.29 05:39:28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