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个有过情感创伤的人,对过去无法释然的情绪要一个解释,并不过分,并且需要理性的回击。早期的重大事件所带来的愤怒与委屈本身会形成一种心理能量,如果不能有效的渲泄,它就会压抑在心中,当它不能指向他人时,就会反过来指向自己,伤害自己,把自己作为被攻击的对象,对自己的身心产生破坏性作用。例如“每天应对自己的焦虑,散漫,和应激反应”,我想强调的是,你需要反击,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反击!反击的方式包括:1不回避,是指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和适应现实。详细的说,就是尽可能妥善地处理甚至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适应现实的能力。回避社交照例是由于父母忽视了社交的教育和训练。消极回避使个人的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苦恼或痛苦,也会损害社会功能。2不依赖。是指独立自主的精神,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处理,不推给别人,尤其是涉及感情和价值的取舍和选择要由自己做决定,并且对自己的决定的后果负责,不怨天尤人。正是由于有人害怕和不愿承担风险。才会依赖别人。各种生活细节,升学择校,选择专业,求职和找对象等等,都由父母代作决定和操办。显然,父母过分保护和包办代替是子女依赖心理的根源。3不自欺。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负自己。不欺骗自己就是信守对自己的承诺,不要决而不行和行而不果或半途而废。经常用过高的标准强求自己,过分争强好胜,“跟自己过不去”,以致自我挫败、自卑、把自己欺负的好苦,好累。关键在于禁忌太多,个人权利意识薄弱。只要不妨碍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祝好。补充:介绍一个经典精神分析的概念(该定义比较抽象,需要慢慢体会)情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词语意识下水平,在身体层面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的动力。当这种动力被过分夸大或者得到不适当的一些满足,或者纵容,或者压抑,或者恐惧,或者害怕,不敢表达时,是一个非自然状态时。这个东西会形成一个认知情感丛,这个认知情感丛带着一定的能量,又有认知又结合一定的情感。他以后所有遇到生活的一些其它问题,非常容易牵扯到这个问题当中来。它带着能量,仿佛它能像吸铁石一样吸住其它的一些东西。一个基本动机受到压抑或者扭曲时,或者恐惧,或者害怕,不敢表达时,它就会始终凝结自己的内心,总是蠢蠢欲动,未来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就非常容易转移到这个方面来。
你好。你的要求是合理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一个有过情感创伤的人,对过去无法释然的情绪要一个解释,并不过分,并且需要理性的回击。早期的重大事件所带来的愤怒与委屈本身会形成一种心理能量,如果不能有效的渲泄,它就会压抑在心中,当它不能指向他人时,就会反过来指向自己,伤害自己,把自己作为被攻击的对象,对自己的身心产生破坏性作用。例如“每天应对自己的焦虑,散漫,和应激反应”,我想强调的是,你需要反击,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反击!反击的方式包括:1不回避,是指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和适应现实。详细的说,就是尽可能妥善地处理甚至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适应现实的能力。回避社交照例是由于父母忽视了社交的教育和训练。消极回避使个人的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苦恼或痛苦,也会损害社会功能。2不依赖。是指独立自主的精神,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处理,不推给别人,尤其是涉及感情和价值的取舍和选择要由自己做决定,并且对自己的决定的后果负责,不怨天尤人。正是由于有人害怕和不愿承担风险。才会依赖别人。各种生活细节,升学择校,选择专业,求职和找对象等等,都由父母代作决定和操办。显然,父母过分保护和包办代替是子女依赖心理的根源。3不自欺。就是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负自己。不欺骗自己就是信守对自己的承诺,不要决而不行和行而不果或半途而废。经常用过高的标准强求自己,过分争强好胜,“跟自己过不去”,以致自我挫败、自卑、把自己欺负的好苦,好累。关键在于禁忌太多,个人权利意识薄弱。只要不妨碍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权利。祝好。补充:介绍一个经典精神分析的概念(该定义比较抽象,需要慢慢体会)情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词语意识下水平,在身体层面所形成的一种基本的动力。当这种动力被过分夸大或者得到不适当的一些满足,或者纵容,或者压抑,或者恐惧,或者害怕,不敢表达时,是一个非自然状态时。这个东西会形成一个认知情感丛,这个认知情感丛带着一定的能量,又有认知又结合一定的情感。他以后所有遇到生活的一些其它问题,非常容易牵扯到这个问题当中来。它带着能量,仿佛它能像吸铁石一样吸住其它的一些东西。一个基本动机受到压抑或者扭曲时,或者恐惧,或者害怕,不敢表达时,它就会始终凝结自己的内心,总是蠢蠢欲动,未来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就非常容易转移到这个方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