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怎样解释鬼和怕鬼的心理?

恐惧的概念
#实验研究
信神多多少少能解释,可能有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无意义的焦虑、或者孤独渴望与神建立关系等等之类。而圣母玛利亚,圣父耶和华,耶稣基督这些形象相对也容易理解,是慈爱,公义,信实之类的形象。而且有时灵修出现“超自然”感觉也不是只有面对神才独有。 而鬼就貌似难以理解,比如日本经典鬼怪形象伽咒怨,贞子,其实说穿了其实也是蓝眼睛苍白的小孩或者白衣长头发少女,本身不值得恐惧,但有的人却会感到莫名恐惧,为什么鬼会以这种形象出现呢?(我自己怕咧嘴笑的怪和咒怨的小孩) 而且怕鬼的这种情绪也是很奇妙,我们常讨论抑郁,焦虑,悲伤,害怕……但怕鬼的那种怕好像不是以上任何一种,也不是普通的害怕,比如我自己的害怕蜘蛛,害怕某人,害怕工作的怕与害怕鬼的怕完全不同,好像这是面对鬼才会出现的独特的害怕,那种怕真的非常恐怖,这种情绪很奇怪,很独特。而且心理咨询(从我贫匮来说)好像不谈论鬼这事物,而神倒是有时常会谈论,也是挺奇怪。

信神多多少少能解释,可能有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无意义的焦虑、或者孤独渴望与神建立关系等等之类。而圣母玛利亚,圣父耶和华,耶稣基督这些形象相对也容易理解,是慈爱,公义,信实之类的形象。而且有时灵修出现“超自然”感觉也不是只有面对神才独有。 而鬼就貌似难以理解,比如日本经典鬼怪形象伽咒怨,贞子,其实说穿了其实也是蓝眼睛苍白的小孩或者白衣长头发少女,本身不值得恐惧,但有的人却会感到莫名恐惧,为什么鬼会以这种形象出现呢?(我自己怕咧嘴笑的怪和咒怨的小孩) 而且怕鬼的这种情绪也是很奇妙,我们常讨论抑郁,焦虑,悲伤,害怕……但怕鬼的那种怕好像不是以上任何一种,也不是普通的害怕,比如我自己的害怕蜘蛛,害怕某人,害怕工作的怕与害怕鬼的怕完全不同,好像这是面对鬼才会出现的独特的害怕,那种怕真的非常恐怖,这种情绪很奇怪,很独特。而且心理咨询(从我贫匮来说)好像不谈论鬼这事物,而神倒是有时常会谈论,也是挺奇怪。

26554阅读
·16回答
收藏
鬼是什么呢?摒弃人自己的善恶,是非观,其实天使与魔鬼是一个意象的两个侧面而已。天使/魔鬼,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或者说在子宫内,夸大的,掌控一切的神,之所以恐惧,是不接纳自己而已。鬼,更像是阴影部分,长期被压抑,扭曲,面目全非的自己。它一直被监禁,羁押饱受折磨的可怜虫罢了。我们的担心也只是害怕面对自己而已。

鬼是什么呢?摒弃人自己的善恶,是非观,其实天使与魔鬼是一个意象的两个侧面而已。天使/魔鬼,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或者说在子宫内,夸大的,掌控一切的神,之所以恐惧,是不接纳自己而已。鬼,更像是阴影部分,长期被压抑,扭曲,面目全非的自己。它一直被监禁,羁押饱受折磨的可怜虫罢了。我们的担心也只是害怕面对自己而已。

12
评论
分享
在解释鬼的时候,免不了谈论神。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以及对鬼、对神的看法。现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把宗教文化放在一边的情况下。试着想一下,在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眼里,什么是神?父母是神,因为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能给予,没有父母,孩子几乎活不下去,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神、就是上天、就是救世主。那么在小孩子的眼里,什么是鬼呢?父母是鬼,父母会惩罚孩子、父母会吓唬孩子、父母会拒绝孩子、父母会伤害孩子。所以,从神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心理认为神是善恶分明的,那么他心中的父母就是善恶分明的,如果他认为神是惩罚坏人的,那么他心中的父母是会惩罚坏的行为的。从鬼的角度来说,鬼是吓人的,恐怖的,人们把坏爸爸坏妈妈的部分投射给了“鬼”,曾经父母恐怖的表情、惩罚等等都转化成了对鬼的恐惧。所以,人们把父母分裂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好的爸爸妈妈的部分,是神的部分,充满了全能感;另一个是坏爸爸妈妈的部分,投射出去变成了鬼。

在解释鬼的时候,免不了谈论神。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以及对鬼、对神的看法。现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把宗教文化放在一边的情况下。试着想一下,在一个很小很小的孩子眼里,什么是神?父母是神,因为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能给予,没有父母,孩子几乎活不下去,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神、就是上天、就是救世主。那么在小孩子的眼里,什么是鬼呢?父母是鬼,父母会惩罚孩子、父母会吓唬孩子、父母会拒绝孩子、父母会伤害孩子。所以,从神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心理认为神是善恶分明的,那么他心中的父母就是善恶分明的,如果他认为神是惩罚坏人的,那么他心中的父母是会惩罚坏的行为的。从鬼的角度来说,鬼是吓人的,恐怖的,人们把坏爸爸坏妈妈的部分投射给了“鬼”,曾经父母恐怖的表情、惩罚等等都转化成了对鬼的恐惧。所以,人们把父母分裂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好的爸爸妈妈的部分,是神的部分,充满了全能感;另一个是坏爸爸妈妈的部分,投射出去变成了鬼。

10
评论
分享
书上说,鬼、其他我们未见到却恐惧的东西——就是我们内心的黑暗的一面。解释起来就是,当我们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宝宝时,感到无助和害怕,会想象出外界有一个可怕的力量在折磨自己。而这种感觉会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成为我们恐惧的隐藏开关。当我们再一次面对相似的场景,比如黑暗、寒冷、孤独,就会打开这个开关,鬼就出来了。其实它可能是我们最初的害怕,被具象化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罢了。

书上说,鬼、其他我们未见到却恐惧的东西——就是我们内心的黑暗的一面。解释起来就是,当我们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宝宝时,感到无助和害怕,会想象出外界有一个可怕的力量在折磨自己。而这种感觉会留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成为我们恐惧的隐藏开关。当我们再一次面对相似的场景,比如黑暗、寒冷、孤独,就会打开这个开关,鬼就出来了。其实它可能是我们最初的害怕,被具象化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罢了。

10
评论
分享
我考虑每个人内心中有神圣阳光的一面,就像我们崇尚道德,尽管每个人内心的道德不同,但是表现出来是有类似的,就像您所说圣母,基督耶稣,代表慈爱公益,我们内心中又有最为阴暗的一面,在那个阴暗面里每个人是完全不同的,如在这个阴暗面里,充满恐惧,悲伤,还有所有的负面情绪,正如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鬼,但是鬼的形象不同,当我们看到外界被刻画的鬼的形象的时候,调动了自己内心潜意识里面对于自己阴暗面的恐惧,黑白无常索命,会对应于自己曾经的善恶,所以人才会恐惧这些东西,正因为每个人内心的阴暗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外界的影响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恐惧的鬼

我考虑每个人内心中有神圣阳光的一面,就像我们崇尚道德,尽管每个人内心的道德不同,但是表现出来是有类似的,就像您所说圣母,基督耶稣,代表慈爱公益,我们内心中又有最为阴暗的一面,在那个阴暗面里每个人是完全不同的,如在这个阴暗面里,充满恐惧,悲伤,还有所有的负面情绪,正如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鬼,但是鬼的形象不同,当我们看到外界被刻画的鬼的形象的时候,调动了自己内心潜意识里面对于自己阴暗面的恐惧,黑白无常索命,会对应于自己曾经的善恶,所以人才会恐惧这些东西,正因为每个人内心的阴暗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外界的影响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恐惧的鬼

3
评论
分享
是个有趣的问题呢~纯从心理咨询角度出发倒是没有什么能谈不能谈的,你想谈的就是你需要的,心理咨询师是陪伴者也是倾听者,并不是老师和教育者。回到鬼怪的话题,就像大家所知,这样的故事是带有隐喻性质,为了教化人们。对于楼主所说这种恐惧的情绪,比较好奇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想到鬼,或者通过影视剧和书本看到鬼的描述,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从而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呢?这方面可以多想想。就像有的焦虑情绪来自对未来工作不确定性;抑郁可能来自于没有人理解自己等等。所以也许我们可以思考两个问题:1.想到鬼产生的恐惧情绪指向什么呢?鬼的样子?鬼的神通广大?鬼会伤害自己?对鬼的未知?等等等等2.这样的恐惧情绪还像什么感觉呢?或者还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是个有趣的问题呢~纯从心理咨询角度出发倒是没有什么能谈不能谈的,你想谈的就是你需要的,心理咨询师是陪伴者也是倾听者,并不是老师和教育者。回到鬼怪的话题,就像大家所知,这样的故事是带有隐喻性质,为了教化人们。对于楼主所说这种恐惧的情绪,比较好奇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想到鬼,或者通过影视剧和书本看到鬼的描述,让我们联想到了什么从而产生了恐惧的情绪呢?这方面可以多想想。就像有的焦虑情绪来自对未来工作不确定性;抑郁可能来自于没有人理解自己等等。所以也许我们可以思考两个问题:1.想到鬼产生的恐惧情绪指向什么呢?鬼的样子?鬼的神通广大?鬼会伤害自己?对鬼的未知?等等等等2.这样的恐惧情绪还像什么感觉呢?或者还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2
评论
分享
鬼是各种让人有所想象某一形象的称呼,常常是表达险恶的一面,常说的是死后的人的魂魄出现的各种影子的标签名称,而它的反面是神,有无穷无尽的神通,能压制鬼的正面力量的表达,一正一邪的对立面,也是二元对立其中表达的一种方式,有阴既有阳,是事物的本来运行规律,鬼与神,仅仅是善恶其中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理解,你还怕鬼吗?

鬼是各种让人有所想象某一形象的称呼,常常是表达险恶的一面,常说的是死后的人的魂魄出现的各种影子的标签名称,而它的反面是神,有无穷无尽的神通,能压制鬼的正面力量的表达,一正一邪的对立面,也是二元对立其中表达的一种方式,有阴既有阳,是事物的本来运行规律,鬼与神,仅仅是善恶其中一种表达方式,这样理解,你还怕鬼吗?

2
评论
分享
我认为的“鬼”其实是他人心中的自己,或者说印象里的你自己,这个“鬼”只能存活在他人的脑海里,这个他人涵盖了和你哪怕只有一秒钟缘分的陌生人

我认为的“鬼”其实是他人心中的自己,或者说印象里的你自己,这个“鬼”只能存活在他人的脑海里,这个他人涵盖了和你哪怕只有一秒钟缘分的陌生人

2
评论
分享
怎么说呢。。。在安倍晴明那时代,住城里的人,认为城外的人都是鬼

怎么说呢。。。在安倍晴明那时代,住城里的人,认为城外的人都是鬼

2
评论
分享
与其心理学上对鬼的解释,倒不如说每个人心里的那个鬼对ta的意义以及ta对这个鬼的心理感受。如果说到怕鬼,实际上是ta把内心的恐惧,通过这样的一个形象让自己内心体验到恐惧,害怕和焦虑。这种情况在三到六岁的孩子中经常出现。ta们会通过影视作品以及成人言语中的描述,意象构建出鬼的形象,以此来实现自己那种内心体验

与其心理学上对鬼的解释,倒不如说每个人心里的那个鬼对ta的意义以及ta对这个鬼的心理感受。如果说到怕鬼,实际上是ta把内心的恐惧,通过这样的一个形象让自己内心体验到恐惧,害怕和焦虑。这种情况在三到六岁的孩子中经常出现。ta们会通过影视作品以及成人言语中的描述,意象构建出鬼的形象,以此来实现自己那种内心体验

1
评论
分享
首先,人类的所有惧怕心理、恐惧心理都是源自于心理学中的未知感,我认为信鬼怪之说的人认为鬼是存在且飘忽不定,比较惧怕的一种,而不信的人也就没有这种想法了。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未知问题,就会演变成为恐惧的心理。存在怕鬼的心理,即对于鬼的认知是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鬼魂存在了。

首先,人类的所有惧怕心理、恐惧心理都是源自于心理学中的未知感,我认为信鬼怪之说的人认为鬼是存在且飘忽不定,比较惧怕的一种,而不信的人也就没有这种想法了。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未知问题,就会演变成为恐惧的心理。存在怕鬼的心理,即对于鬼的认知是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鬼魂存在了。

1
评论
分享
先不讲鬼,观察一个婴儿恐惧的表情,是天生的还是从大人的表情上感受到的。当婴儿感受了恐惧也学习了表情,长大却忘了为什么恐惧。

先不讲鬼,观察一个婴儿恐惧的表情,是天生的还是从大人的表情上感受到的。当婴儿感受了恐惧也学习了表情,长大却忘了为什么恐惧。

1
评论
分享
人是人他妈生的,鬼是鬼他妈生的,经常见到人他妈,却从未见鬼他妈。猛一见到鬼,就让人察觉到了自己死亡、孤独的终极结局,那可能是无边无际的无所依靠的恐惧

人是人他妈生的,鬼是鬼他妈生的,经常见到人他妈,却从未见鬼他妈。猛一见到鬼,就让人察觉到了自己死亡、孤独的终极结局,那可能是无边无际的无所依靠的恐惧

1
评论
分享
说说这挺拔,遇到谁也会多少抖一下,先无谓祂是什么,怕,吓一跳,诸如此类,身体最先的生理反应,继而映射到心理解释,再来就衍生出对人性,道德等等诸如此类的论述而已。

说说这挺拔,遇到谁也会多少抖一下,先无谓祂是什么,怕,吓一跳,诸如此类,身体最先的生理反应,继而映射到心理解释,再来就衍生出对人性,道德等等诸如此类的论述而已。

1
评论
分享
那么你怕死吗?不要害怕。这是心理问题心理害怕。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再说了都是日本的鬼你怕啥。死啦你i不成。慢慢想想其实鬼不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再说你有没遇到这都是电影里的情节。再说要是出来一砖乎死也。所以别怕。谁知道这东西存不存在。我也超害怕蜘蛛。这叫昆虫恐惧症。大多数人都有

那么你怕死吗?不要害怕。这是心理问题心理害怕。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再说了都是日本的鬼你怕啥。死啦你i不成。慢慢想想其实鬼不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再说你有没遇到这都是电影里的情节。再说要是出来一砖乎死也。所以别怕。谁知道这东西存不存在。我也超害怕蜘蛛。这叫昆虫恐惧症。大多数人都有

1
评论
分享
鬼是一种能量的存在,其实对于日本的恐怖片(或称为鬼片),很多层面上都是在表达人的内在心理以及某种环境造成的状态。而实际生活中,一般人看不到鬼,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所以也就有了所谓的阴阳眼、大仙这类的表达。还有一些人被鬼抓弄的事件发生。因为看不到,却无法防备所以大多数人会觉得害怕。对于世界的了解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只能说现在的科学发展还不够先进吧。

鬼是一种能量的存在,其实对于日本的恐怖片(或称为鬼片),很多层面上都是在表达人的内在心理以及某种环境造成的状态。而实际生活中,一般人看不到鬼,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所以也就有了所谓的阴阳眼、大仙这类的表达。还有一些人被鬼抓弄的事件发生。因为看不到,却无法防备所以大多数人会觉得害怕。对于世界的了解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只能说现在的科学发展还不够先进吧。

评论
分享
这个,我之前也有过

这个,我之前也有过

评论
分享
  • 青少年臆想症产生的因素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求解
    1回答 · 2025.05.14 23:10:19
  • 33女,已婚两孩子,发朋友圈很纠结,这是什么原因?
    3回答 · 2025.05.12 08:36:56
  • 行为不是更能反应人内心的想法吗?为什么咨询是问答?
    1回答 · 2025.05.05 23:01:19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