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跳海自杀,无法接受现实,找不到重新开始的意义与动力

邃静,
抑郁了一个多月,消极,乐观总是循环,无法走出来。曾经很好的自己但被自己全部毁了,我无法接受现实,也找不到重新开始的意义与动力。感觉自杀解脱也好,我也无牵无挂,决定跳海自杀,但我还是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但我无法治愈自己。

抑郁了一个多月,消极,乐观总是循环,无法走出来。曾经很好的自己但被自己全部毁了,我无法接受现实,也找不到重新开始的意义与动力。感觉自杀解脱也好,我也无牵无挂,决定跳海自杀,但我还是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但我无法治愈自己。

27666阅读
·42回答
收藏
看到你的问题,涛之的思维被定格,很多时候,我也在想活着的意义。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很难,需要思考很久,但我尽量的赶出来,希望能在你还活着的时候看到。四年前,我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做过一个关于《自杀预防》的报告,之前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心理治疗是一项具体化技术,你提供的细节比较少,我会尽可能的回答你。先抛出最终结论:“预防自杀,在21世纪,依然是学界毫无头绪的难题”。01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十年前,一个55岁的妇女走进我的工作室,瞳子里布满血丝、大眼袋、黑眼圈,说自己严重失眠20年,不想活了,想死,但又不甘心,所以来求助。6次咨询过后,她再也没来过。一年后回访,才知道,她自缢而亡。此后很长时间,我为这件事而愧疚,严重怀疑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与技术。可有一天,我还是想明白了:“你不是救世主,你救不了任何人,你也改变不了任何人,你所要做的,只是帮助他更了解自己,仅此而已”。后来的工作经历中,依然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我没有再彷徨和怀疑过自己。人为什么而活?这是一个哲学命题,谁都说不清楚。有些人为了能吃到一口饭,有些人为了儿女,有些人为了自我实现,有些人只是因为怕死……当你真的躺在ICU(重症监护室)的时候,你可能就什么都不怕了。这个时候谁都怕你了,亲戚朋友怕你借钱、领导怕你不能回来工作、医生怕你支付不起医疗费,随时看你余额停药。活着,就是每一天离死亡更近。海德格尔认为:任何一个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面临着死亡,人是向死而存在的。所以才有了“向死而生”的活法。人为什么而活?为了不再害怕、不再畏惧。慈禧太后穷奢极侈,怕失去权利,怕了一辈子,而临终临终遗言却是:“往后,大清后宫不得干政”。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来与走的时候都会重归善良。所以,来与去路上的善与恶的波折可能就是我们人类活着的追求。人为什么而活?我觉得是为了经历。02人,到底有没有决定自己死亡的权利?如果有这个权利,为什么大家都要剥夺?千方百计阻止自杀,如果没有,那谁才有?我听过一个故事:开国元勋XX帅,死前全身插满了各种管,躺在301的ICU(重症监护室)饱受折磨,儿子看不下去了,向医院提出将父亲的管子拔掉,让他平静的死去。医院回答:是否拔管是你能决定的吗?儿子问:谁能决定?医院回答:国家。斩获奥斯卡8项大奖的电影《深海长眠》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是一部顽强的片子,它是在讲述奔向死亡的过程。男主角在一次跳海运动中出了意外,全身瘫痪,原本英俊壮健的他要在煎熬中度过余生,他忍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中过活了26年,已经无法领会到活着的意义。他一再申请安乐死,却无法获准。有几句台词是我喜欢的:“没有生命的自由不是自由,没有自由的生命也不是生命”“死亡不是可怕的事情,但在回到出生前的那片海域之前”“微笑着去度过你生命中的每一秒,尽管活着是那么沉重,而死亡如此轻灵”生与死都是权利,但都不是有着绝对责任的担当。作为人,有选择的权利。死亡可以是有尊严的选择,也可以是退缩和畏惧。一个诗人说:“假如生活是一场糟糕的电影,何苦还要等到结束?”涛之在想:“如果没能等到电影结束,你怎么可能知道它的结局?”03生本能与死本能的斗争1818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存在是由活着的欲望驱动的,与之永恒对抗的是同等的死亡驱动力。1910年精神分析师威廉·斯塔克尔认为:对性本能的社会压抑与死本能的增长是并行的。1932年弗洛伊德称:为获得满足的大多数基本驱动力实际上都是为了对抗死亡。2002年美国心理学家朱莉·诺勒姆提出了“防御悲观主义”的观点:认为悲观主义实际上是为了人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生活的压力和需求。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避免被自己的死本能所摧毁,我们利用自恋或自我关注的生本能(力比多)来迫使死本能指向外部,对抗其他目标。梅兰妮·克莱因扩展了这种观点,她说:即便我们将死亡的力量指向外部,我们仍旧能感觉到被这种“攻击本能”所毁灭的危险;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调动力比多”。所以,如果你真想死去。我建议,在死之前,最后再吃一次自己最爱吃的食物、看一场自己钟爱的电影、走一些自己还没有去过的国家、向自己喜爱过的男孩(女孩)表白……以前之所以没能这么做,是种种社会现实让你害怕、畏惧。如今,你连死都不怕了,也可以无所畏惧了。可能等你真做完这一切的时候,生的本能又立起来了。这就是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理论中心:人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抛开外界的一切,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进入到“本质的状态”,即返璞归真,人的本质,必须通过“死”才能体验出来。04达尔文主义的启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是现代生物学的口号,不知不觉地,已成为社会的口号。某些恐怖分子往往也用这一理论作为行凶作恶的理论依据。短短八个字,道出了生命进化的本质,更道出了冰冷的残酷事实。或许是现实世界的残酷所致,你无法接受现实,也找不到重新开始的意义与动力。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个角斗场,每天都有落幕和开始的角色,想要活着,无论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力量,总要拿点本事。发生洪水时,蚂蚁会抱成一大团,虽然洪水的浪花使得外面的蚂蚁不断冲入水中,但是最终到岸的依旧是大多数。外面的蚂蚁换来内圈蚂蚁的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恐龙没有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蚂蚁却可以。蚂蚁能够这样旺盛地生存发展主要是因为其能根据生存环境进行适应性进化。所有物种在演变过程中只有两个选择,生存或者淘汰。蚂蚁自知身单力薄,无法改变环境,于是,顺应环境改变自己,科学进化。蚂蚁是智者。或许你的家庭、情感、工作、关系时时都在变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或许你投资失败、梦想破灭等等。如果你能将自己看作一个蚂蚁,看作关系链的一个小环节,情感中的一个润滑剂,你可能会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和面临的难题。我的目的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活下去,毕竟“适者生存”。是想让你重新梳理,重新看待,等你看清了,再做生与死的抉择也不迟。05你选择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关于自杀的原因,虽然你给的信息很少,但我依然可以帮你梳理梳理。自杀原因有两大类:情绪型自杀和理智型自杀。请问自己属于哪一类?有没有可能是情绪性?自杀原因可简单总结为:失调型、宿命型、自我型、利他型、传染型。请问自己属于哪一型?有没有可能是失调型?如果是失调型的话,那依然有3个选项供你选择。1、泄愤。想通过自杀让他人陷入自罪和谴责。2、失范。家庭、情感、工作、关系变化,投资失败、梦想破灭,自己无法应对,所以选择自杀。3、消极。长期的抑郁或是长久的失败感与无能感结合在一起,导致反复想自杀。请问自己属于哪一种?最坏的结果消极?如果不是消极,恭喜你,你离康复不远。如果是消极,那么很不幸,抑郁症依然保持了自杀成功率全世界第一。抑郁症之所以自杀成功率这么高,是因为眼前一片灰色,没有求助动力。06自杀到底能不能预防?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主席(IASP)给出的最终结论:如果自杀率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那么预防自杀是有可能的。显然是很难。官方统计数据,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死亡。统计全球2000年以来,总人口非正常死亡,自杀率占49.1%、他杀率31.3%、因战争死亡只占到18.6%。一个人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是否出生,但是否要给他选择死亡的权力?这依然是一个难上加难的人权问题。自杀有没有准确定义?我的答案是:没有。如果说吸毒属于自杀的话,那吸烟喝酒算不算?如果吸烟喝酒算的话,那熬夜晚睡算不算?如果晚睡算的话,那加班算不算?这些问题依然需要大量的探索研究。07此刻的你、我能做点什么?你能留言求助,想治愈,无法自愈,说明生机还在。或许是因为心理咨询需要花钱,你经济无法负担。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疗愈自己。全国各省都有这样的义务组织和(免费)热线,你可以百度查找相应号码。我首推北京上海。010-82951332北京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021-12320-5上海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如果我还能做点什么?那就借一首诗送给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心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国.普希金王涛之2019.06.20与灯下

看到你的问题,涛之的思维被定格,很多时候,我也在想活着的意义。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很难,需要思考很久,但我尽量的赶出来,希望能在你还活着的时候看到。四年前,我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做过一个关于《自杀预防》的报告,之前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心理治疗是一项具体化技术,你提供的细节比较少,我会尽可能的回答你。先抛出最终结论:“预防自杀,在21世纪,依然是学界毫无头绪的难题”。01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十年前,一个55岁的妇女走进我的工作室,瞳子里布满血丝、大眼袋、黑眼圈,说自己严重失眠20年,不想活了,想死,但又不甘心,所以来求助。6次咨询过后,她再也没来过。一年后回访,才知道,她自缢而亡。此后很长时间,我为这件事而愧疚,严重怀疑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与技术。可有一天,我还是想明白了:“你不是救世主,你救不了任何人,你也改变不了任何人,你所要做的,只是帮助他更了解自己,仅此而已”。后来的工作经历中,依然有类似的事件发生,但我没有再彷徨和怀疑过自己。人为什么而活?这是一个哲学命题,谁都说不清楚。有些人为了能吃到一口饭,有些人为了儿女,有些人为了自我实现,有些人只是因为怕死……当你真的躺在ICU(重症监护室)的时候,你可能就什么都不怕了。这个时候谁都怕你了,亲戚朋友怕你借钱、领导怕你不能回来工作、医生怕你支付不起医疗费,随时看你余额停药。活着,就是每一天离死亡更近。海德格尔认为:任何一个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面临着死亡,人是向死而存在的。所以才有了“向死而生”的活法。人为什么而活?为了不再害怕、不再畏惧。慈禧太后穷奢极侈,怕失去权利,怕了一辈子,而临终临终遗言却是:“往后,大清后宫不得干政”。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来与走的时候都会重归善良。所以,来与去路上的善与恶的波折可能就是我们人类活着的追求。人为什么而活?我觉得是为了经历。02人,到底有没有决定自己死亡的权利?如果有这个权利,为什么大家都要剥夺?千方百计阻止自杀,如果没有,那谁才有?我听过一个故事:开国元勋XX帅,死前全身插满了各种管,躺在301的ICU(重症监护室)饱受折磨,儿子看不下去了,向医院提出将父亲的管子拔掉,让他平静的死去。医院回答:是否拔管是你能决定的吗?儿子问:谁能决定?医院回答:国家。斩获奥斯卡8项大奖的电影《深海长眠》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是一部顽强的片子,它是在讲述奔向死亡的过程。男主角在一次跳海运动中出了意外,全身瘫痪,原本英俊壮健的他要在煎熬中度过余生,他忍受着常人无法理解的痛苦中过活了26年,已经无法领会到活着的意义。他一再申请安乐死,却无法获准。有几句台词是我喜欢的:“没有生命的自由不是自由,没有自由的生命也不是生命”“死亡不是可怕的事情,但在回到出生前的那片海域之前”“微笑着去度过你生命中的每一秒,尽管活着是那么沉重,而死亡如此轻灵”生与死都是权利,但都不是有着绝对责任的担当。作为人,有选择的权利。死亡可以是有尊严的选择,也可以是退缩和畏惧。一个诗人说:“假如生活是一场糟糕的电影,何苦还要等到结束?”涛之在想:“如果没能等到电影结束,你怎么可能知道它的结局?”03生本能与死本能的斗争1818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存在是由活着的欲望驱动的,与之永恒对抗的是同等的死亡驱动力。1910年精神分析师威廉·斯塔克尔认为:对性本能的社会压抑与死本能的增长是并行的。1932年弗洛伊德称:为获得满足的大多数基本驱动力实际上都是为了对抗死亡。2002年美国心理学家朱莉·诺勒姆提出了“防御悲观主义”的观点:认为悲观主义实际上是为了人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生活的压力和需求。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避免被自己的死本能所摧毁,我们利用自恋或自我关注的生本能(力比多)来迫使死本能指向外部,对抗其他目标。梅兰妮·克莱因扩展了这种观点,她说:即便我们将死亡的力量指向外部,我们仍旧能感觉到被这种“攻击本能”所毁灭的危险;为了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调动力比多”。所以,如果你真想死去。我建议,在死之前,最后再吃一次自己最爱吃的食物、看一场自己钟爱的电影、走一些自己还没有去过的国家、向自己喜爱过的男孩(女孩)表白……以前之所以没能这么做,是种种社会现实让你害怕、畏惧。如今,你连死都不怕了,也可以无所畏惧了。可能等你真做完这一切的时候,生的本能又立起来了。这就是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理论中心:人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抛开外界的一切,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进入到“本质的状态”,即返璞归真,人的本质,必须通过“死”才能体验出来。04达尔文主义的启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是现代生物学的口号,不知不觉地,已成为社会的口号。某些恐怖分子往往也用这一理论作为行凶作恶的理论依据。短短八个字,道出了生命进化的本质,更道出了冰冷的残酷事实。或许是现实世界的残酷所致,你无法接受现实,也找不到重新开始的意义与动力。这个世界本就是一个角斗场,每天都有落幕和开始的角色,想要活着,无论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力量,总要拿点本事。发生洪水时,蚂蚁会抱成一大团,虽然洪水的浪花使得外面的蚂蚁不断冲入水中,但是最终到岸的依旧是大多数。外面的蚂蚁换来内圈蚂蚁的生存。这也就是为什么恐龙没有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蚂蚁却可以。蚂蚁能够这样旺盛地生存发展主要是因为其能根据生存环境进行适应性进化。所有物种在演变过程中只有两个选择,生存或者淘汰。蚂蚁自知身单力薄,无法改变环境,于是,顺应环境改变自己,科学进化。蚂蚁是智者。或许你的家庭、情感、工作、关系时时都在变化,感受到了人情冷暖,或许你投资失败、梦想破灭等等。如果你能将自己看作一个蚂蚁,看作关系链的一个小环节,情感中的一个润滑剂,你可能会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和面临的难题。我的目的并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活下去,毕竟“适者生存”。是想让你重新梳理,重新看待,等你看清了,再做生与死的抉择也不迟。05你选择自杀的原因是什么?关于自杀的原因,虽然你给的信息很少,但我依然可以帮你梳理梳理。自杀原因有两大类:情绪型自杀和理智型自杀。请问自己属于哪一类?有没有可能是情绪性?自杀原因可简单总结为:失调型、宿命型、自我型、利他型、传染型。请问自己属于哪一型?有没有可能是失调型?如果是失调型的话,那依然有3个选项供你选择。1、泄愤。想通过自杀让他人陷入自罪和谴责。2、失范。家庭、情感、工作、关系变化,投资失败、梦想破灭,自己无法应对,所以选择自杀。3、消极。长期的抑郁或是长久的失败感与无能感结合在一起,导致反复想自杀。请问自己属于哪一种?最坏的结果消极?如果不是消极,恭喜你,你离康复不远。如果是消极,那么很不幸,抑郁症依然保持了自杀成功率全世界第一。抑郁症之所以自杀成功率这么高,是因为眼前一片灰色,没有求助动力。06自杀到底能不能预防?国际自杀预防协会主席(IASP)给出的最终结论:如果自杀率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那么预防自杀是有可能的。显然是很难。官方统计数据,全球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死亡。统计全球2000年以来,总人口非正常死亡,自杀率占49.1%、他杀率31.3%、因战争死亡只占到18.6%。一个人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是否出生,但是否要给他选择死亡的权力?这依然是一个难上加难的人权问题。自杀有没有准确定义?我的答案是:没有。如果说吸毒属于自杀的话,那吸烟喝酒算不算?如果吸烟喝酒算的话,那熬夜晚睡算不算?如果晚睡算的话,那加班算不算?这些问题依然需要大量的探索研究。07此刻的你、我能做点什么?你能留言求助,想治愈,无法自愈,说明生机还在。或许是因为心理咨询需要花钱,你经济无法负担。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疗愈自己。全国各省都有这样的义务组织和(免费)热线,你可以百度查找相应号码。我首推北京上海。010-82951332北京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021-12320-5上海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如果我还能做点什么?那就借一首诗送给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心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国.普希金王涛之2019.06.20与灯下

8
评论
分享
抑郁一个月就跳海,你让其他朋友怎么活?连死都敢,就是不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什么心理啊,我看还是没有走到绝境,还是有的选择,要不然都这样无法改变了,改逃避抑郁个啥劲。去我的主页约咨询吧,及时求助也是明智之举

抑郁一个月就跳海,你让其他朋友怎么活?连死都敢,就是不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什么心理啊,我看还是没有走到绝境,还是有的选择,要不然都这样无法改变了,改逃避抑郁个啥劲。去我的主页约咨询吧,及时求助也是明智之举

4
4
分享
会下这么一个软件的人,大概心理都是有问题吧。所以,目的是治愈,干嘛要轻生?

会下这么一个软件的人,大概心理都是有问题吧。所以,目的是治愈,干嘛要轻生?

4
评论
分享
你好,非常佩服你的决心和你强烈的想要解决问题的动机。自杀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与之对应可以看出你有多大的失望和挫败。从面对问题来说,你是勇敢的,你不让自己逃避,不允许自己一败涂地。你是一个决绝,向上的人。你这种态度我非常钦佩。但是,仍然有些不足。毕竟,解决问题的决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结果。死亡固然可以一了百了,但这是和问题一起消亡。这似乎并不高级。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你只是一时失败了,为什么还要自我毁灭呢?自杀是解决问题最快捷的方式,但不是最好的,更不是唯一的。生命的重生比死亡更有意义。好自为之!

你好,非常佩服你的决心和你强烈的想要解决问题的动机。自杀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与之对应可以看出你有多大的失望和挫败。从面对问题来说,你是勇敢的,你不让自己逃避,不允许自己一败涂地。你是一个决绝,向上的人。你这种态度我非常钦佩。但是,仍然有些不足。毕竟,解决问题的决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结果。死亡固然可以一了百了,但这是和问题一起消亡。这似乎并不高级。海明威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你只是一时失败了,为什么还要自我毁灭呢?自杀是解决问题最快捷的方式,但不是最好的,更不是唯一的。生命的重生比死亡更有意义。好自为之!

3
1
分享
没有经历抑郁和痛苦的人不会知道一个人一心想死的时候是多么孤独。看到我的私信了吗?每句话都是我斟酌着打的。我很佩服你,因为你在这么痛苦的一个时候还会想到解决问题。这真的很好。问问你自己,是不是心存着生活的希望。我不会对你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我很理解你,我有资格这么说,因为我曾经也是那样感觉不到任何光明。私信里有我对你说的话和我的联系方式,你想怎么死,我可以教你,你想怎么活,我可以帮助你。Iwaityou

没有经历抑郁和痛苦的人不会知道一个人一心想死的时候是多么孤独。看到我的私信了吗?每句话都是我斟酌着打的。我很佩服你,因为你在这么痛苦的一个时候还会想到解决问题。这真的很好。问问你自己,是不是心存着生活的希望。我不会对你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我很理解你,我有资格这么说,因为我曾经也是那样感觉不到任何光明。私信里有我对你说的话和我的联系方式,你想怎么死,我可以教你,你想怎么活,我可以帮助你。Iwaityou

3
评论
分享
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私信我,世界和我爱着你

发生了什么事情?可以私信我,世界和我爱着你

2
评论
分享
可不可以让我听完你的故事你再选择,曾经美好的你与现在的你差别很大吗?

可不可以让我听完你的故事你再选择,曾经美好的你与现在的你差别很大吗?

1
评论
分享
抑郁是种病,必须看医生。和感冒一样,吃了药会好的,没啥了不起的,请一定要坚持!

抑郁是种病,必须看医生。和感冒一样,吃了药会好的,没啥了不起的,请一定要坚持!

1
评论
分享
生命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好好珍惜!人生活一次不容易

生命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好好珍惜!人生活一次不容易

1
评论
分享
多读书,多运动。我相信好死不如苟活着,虽然我活的也孤独,但是相信以后会更好。

多读书,多运动。我相信好死不如苟活着,虽然我活的也孤独,但是相信以后会更好。

1
评论
分享
如果还有牵挂和责任就不能轻易放弃,我就是为了另一个生命坚持着

如果还有牵挂和责任就不能轻易放弃,我就是为了另一个生命坚持着

1
评论
分享
自己无法治愈的病很多,所以我们要学习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比如朋友,父母,家人还有医生。

自己无法治愈的病很多,所以我们要学习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比如朋友,父母,家人还有医生。

1
评论
分享
自己一个人找不到重新开始的意义与动力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你一起探索寻找

自己一个人找不到重新开始的意义与动力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你一起探索寻找

1
评论
分享
是的,当你自己发现无法治愈自己的时候那么还可以怎么做呢?也许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是的,当你自己发现无法治愈自己的时候那么还可以怎么做呢?也许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1
评论
分享
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想不开?好死不如赖活着~想想父母家人~

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想不开?好死不如赖活着~想想父母家人~

1
评论
分享
亲看看微微一笑很倾城吧

亲看看微微一笑很倾城吧

1
分享
别,别为了不值得的事情自杀,你以为你过得很差,其实比你过得差的人大把

别,别为了不值得的事情自杀,你以为你过得很差,其实比你过得差的人大把

评论
分享
第一,这样痛苦和绝望的感觉确实糟糕,第二,你现在感到绝望看不到出路才会想要自杀,第三,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无论什么样的抑郁通过正规系统都是可以好的,第四现在的你需要帮助,而不是继续靠自己承担,现在建议你接受专业帮助,接受医学治疗。

第一,这样痛苦和绝望的感觉确实糟糕,第二,你现在感到绝望看不到出路才会想要自杀,第三,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无论什么样的抑郁通过正规系统都是可以好的,第四现在的你需要帮助,而不是继续靠自己承担,现在建议你接受专业帮助,接受医学治疗。

1
分享
那么多就是每没一个问为什么抑郁的原因的人?

那么多就是每没一个问为什么抑郁的原因的人?

评论
分享
一个月抑郁就决定放弃……我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坚韧了还能活到现在。如果真的是抑郁的话请先到公立医院精神科确诊评估开药,再找心理咨询不迟

一个月抑郁就决定放弃……我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坚韧了还能活到现在。如果真的是抑郁的话请先到公立医院精神科确诊评估开药,再找心理咨询不迟

评论
分享
  • 不懂得反击,只会生闷气,实在太内耗了!该怎么办?
    5回答 · 2025.07.19 21:03:16
  • 想念爷爷,我对亲人的怀念,更像是一种矫情?
    1回答 · 2025.07.19 17:54:34
  • 双相,失业状态,有什么可以做的线上工作?
    1回答 · 2025.07.19 16:05:11

女性成长与叙事空间

官方
1704人
#女性成长
这里可以分享倾吐女性成长过程的快乐与艰辛,💗探索不同的成长路途。🌱愿我们的相互陪伴浇灌出一片沃土,申请进群的小鲸鱼请务必❗️填写申请理由呀🐿或敲打暗号:我所经历的每一分钟都是成长。🍃

每天进步一点点

官方
1790人
#自我探索
人生是在”变化中成长”,”正念练习”打卡记录进步瞬间 🐳这里是一个补给赋能的团体,一个”❤️心流”联动的温暖嘉园。唤醒“心流”,彼此的照见与接纳,源于【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亮周边的小世界,因你的存在影响更多的鲸鱼🐳们打卡记录【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愉悦感!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