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当外界不那么友好我该如何应对?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一. 为何我们容易界定他人为不友好,以及怎么改变

1. 仓促下结论,自动化思维

2. 把对方理想化,绝对化要求

3. 带着怨念评价别人,或者转嫁自己的焦虑


二. 当遇到真的不友好的人,该如何应对

1. 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

2. 宽容对方

3. 查看自己的预期

4. 坦诚自己的感受

5. 多观察一会儿

6. 深呼吸放松

7. 拉开跟对方的距离

 

-本期课后作业-

到一个不太常去的地方问路,要找8个人。如果你觉得实在困难,也请尝试至少找5个人。中间要有一定时间间隔,不要让他们看到彼此,不然可能别人会觉得很奇怪。记录所遇到的不同回应,以及自己的感受,并尝试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

 

-本期音频详情-

 

心理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施承孙。

 

人际交往本质上就是互动,离不开我们怎么看自己,以及怎么看别人。上节课,我们谈到对自己的看法,当我们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就会在社交中过度自责。这节课,我们来聊聊对别人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怎么导致了社交恐惧。

 

我想你可能经常会觉得别人“不够友好”,如果他们足够友好,或许你自然就会轻松些,不用那么担心自己的表现。那我们先一起想一想,有哪些言行算作不友好呢?

 

我列举三类,估计多数人都会认为是不友好的表现。一是在行为上,比如明明看到你却不理你,听见你说话却不回应。二是在语言上,比如对你冷嘲热讽,批评你否定你,或者说一些让你不快的话。三是在表情上,比如露出轻蔑的表情,或者毫无表情,显得满不在乎。

 

问题的关键是,你会怎么看待对方这些表现?

 

大家还记得第三课中那个例子吗?两个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跟他们招呼。一个认为:“他可能在想别的事情,没注意到我们。”另一个则觉得:“是不是上次我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两种不同的想法导致截然不同的反应,一个转身就忘了,另一个却害怕跟这个领导相处。

 

其实,他们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想法,就是因为第一个人知道,因为无心而表现得不礼貌是社交中常有的事,完全能理解。但第二个人则一定要找到一个原因,于是在心里假定对方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会记恨自己的偶然一次失误。

 

回到我们刚刚列举的三类表现上,真的是对方从心里就想对你不友好吗?还是有别的因素影响,只是表现得看似不友好?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会对别人的反应过度解读。

 

我们前面提到过,我们的大脑不总是理性的,它很多时候会偷懒,不经过分析迅速得出结论,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面对的危险常常危及生命,所以迅速比准确更重要。另外这也是大脑的一个特性,它总是会努力记住某些特定的反应,以便节省认知资源,就像你可以不用刻意认路就能走回家。这就是我们这几节课反复提到的,在社交中有很多自动化想法在影响你。

 

因此,我们很容易在没有充分事实根据的情况下,主观猜测对方的意图。比如当你盯着别人看了一眼,对方嘀咕了一下,你就认为对方看你不顺眼,你都没有听见他嘀咕的内容是什么。当你和某个人说话时,对方的反应不热情,你就认为他可能不喜欢你。你担心别人看出你的紧张之后会瞧不起你,就觉得对方的目光确实是讨厌的、异样的。

 

而且,你往往会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如果有人劝你说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你会觉得别人只是想开导你。但其实,可能性确实有很多。

 

就像有朋友提到,他在社交中感到紧张,于是总觉得自己表现得不够友好,好像充满敌意,导致别人都不敢跟他走近。你看,其实你也知道,一个人的表现未必就是真实的样子。

 

有些朋友会说,他曾经跟某个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所以再接触就会格外小心比如对方曾经出口伤人或者曾经挑他的刺他难以放下心里的戒备。那么请你在社交中留意觉察,你是不是因为碰到过不友好的人,就在心里默默假定,现在跟你交谈的这个人也一定是不友好的?

 

除了主观猜测我们还容易把对方理想化,有一个绝对化的要求也就是认为和自己打交道的人,应该友好、善良、有礼貌、细心,等等,给对方身上加一些“应该”、“必须”。

 

比如觉得对方缺乏关心,不够善解人意,不然我不至于这么不自在。或者觉得对方不苟言笑,太不好相处了,所以我理所当然会有敌意。就好像我们假定了一个理想的交谈对象,他不会伤害我们,不会失礼,具备我们希望他有的一切品质,我们才不会退缩。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没有生活在完美的世界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问题。这其实是对别人的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人不光对自己高标准要求,还会对别人很严格,不能接受别人有瑕疵。建议你可以去观察一下,那些在你看来有很多问题的人,他们互相之间是如何和平共处的,你也许就会更明白,接纳别人的缺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还有些时候,我们带着情绪看待社交的对象,就会觉得对方很可憎。比如当对方的行为不符合你的预期,或者惹恼了你,就觉得他不怀好意。当对方说你的不是,你就觉得这人真挑剔,以后还是躲远点好。

 

但是当你情绪平静下来,再去看这件事,就会发现好像不是这样。你可能是感到了失望和愤怒,因此启动了自我保护,不去想究竟是怎么回事。

 

还有时候,我们在社交中的自我感觉太糟糕,为了避免这种糟糕的感觉,就会归因于别人,也就是通过怪别人来缓解自责。比如你不敢参加集体活动,就觉得大家都在逞能或者阿谀奉承,用看不惯别人来解释自己的不合群。你假定如果你表现出紧张,对方肯定会瞧不起你,以此为借口逃避社交。

 

不知道刚刚讲的这些情况,有哪些触动了你?想要摆脱对别人的过度解读和负性观念,建议你做这两步。

 

首先,理解和善待自己的感受。当你渴望得到善待却得不到,甚至受到别人的批评,要体恤自己的难受。一旦你能真诚地对待自己,理解并接纳自己的感受,就能够置身事外,更加客观理性地去看待社交中发生的事。

 

比如你可以先安慰自己说:“他说我讲的不对,我很难过,还有点生气,好像被攻击了。”先不急着反驳或者给对方贴上什么样的标签,而是跟自己的感受待一会儿。然后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他讲的是不是有些道理?他是不是只对事不对人?提醒自己回归到理性上。如果你心里还是有一些声音冒出来,觉得对方真麻烦,或者自己真糟糕,尝试带着同情心和友善的态度问自己:“对方的做法让我不舒服,不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感受背后有什么样的观念?这样看待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呢?”

 

第二步,带着真诚地想帮自己的态度,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一,他这么对我,真的是不友好吗?我有哪些证据能证明这个人是不友好的?

 

二,他不理解我的可能性有多大?他故意挑我毛病的可能性有多大?

 

三,我是不是过度解读了他的话或者表情?如果是,我可能是因为什么原因?

 

我们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固化的,不容易认识到它的歪曲或者不合理之处。通过问自己这些问题,有意识地细思慢想,就能够发现自己对别人可能有哪些误解。  

 

其实,想要想清楚这些问题,还有一项能力就是换位思考。提醒你,如果思路受到阻碍,尝试把自己放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想,往往就会恍然大悟。

 

那么,如果你觉得对方的确是不友好,除了逃避,还可以怎么应对呢?这里我给大家七条建议。

 

第一条是,学会关注自己的内心。无论你多用心,有些人还是会不友好,这时要关注此时此刻的感受,而不是想着对方有多讨厌。有时候我们不喜欢一个人,其实是出于对自己的不满。对方只是制造了那个触发按钮,而你才是按下按钮的人。找出让你感觉不快的触发点,然后你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要记住: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要容易得多。

 

第二条是,宽容对方。不友好的人其实往往没什么朋友,也缺乏爱和安全感,其实内心很脆弱。所以当他们跟生人接触时,要么表现冷漠,要么像刺猬一样攻击,其实是在做防御,掩饰内心的不安全感。这时,你就要有耐心,用自己的微笑和大度去包容他。

 

第三条是,查看自己的预期。交往中对别人抱有不现实的预期是很常见的事。我们可能期望别人按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但这是不现实的。如果别人的不友好让你不好受,那么适当调整你的期望。这样你就对别人的行为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感到惊讶和慌乱。

 

第四条是,坦诚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些人总是惹毛你,这时你需要冷处理,避免责问或争锋相对。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去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说:“当你怎样做的时候,我感到如何如何”。例如,“当我在表达我的看法时,你喜欢反驳我的观点,这让我很不舒服。”有时候鼓起勇气沟通一次,就可以换来很长时间的自在相处。

 

第五条是,多观察一会儿。有时我们并不一定能够完全看得到对方在做什么,不清楚对方真正表达的含义。比如,你向上司汇报一个工作,对方突然打断了你,你会责怪领导不重视。可能是因为上司还有更紧急的事情要处理,而你却忽视了这一点。这在心理学上叫无意盲视交往中无意的忽视,往往导致我们出现误会和摩擦。如果能够多观察一会儿,就可以少些误会。

 

第六条是,深呼吸放松。当别人的不友好让你感觉愤怒或紧张不安,做一下前面我们学过的深呼吸放松,可以有效地帮你冷静下来。

 

第七条是,拉开跟对方的距离。如果对方是一个很难缠的人,采用其他方法都不管用。那跟他保持距离,适当回避,也是一种良策。

 

这些建议供大家参考,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实际交往中尝试和探索。

 

最后,给大家留一个课后作业:到一个不太常去的地方问路,要找8个人。如果你觉得实在困难,也请尝试至少找5个人。中间要有一定时间间隔,不要让他们看到彼此,不然可能别人会觉得很奇怪。这些人里,有人会不理你,有人会敷衍你,有人会很热情。记录所遇到的不同回应,以及自己的感受,并尝试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当然,记得要有安全意识,不要跟随陌生人去其他地方。

  

另外,也提醒你结合自己的情况,多去思考一下这节课的内容,在实际社交中去尝试提到的方法和建议。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下节课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