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暗物质:你是否体验过心灵感应? | 量子心理学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还记得我在阴影那一节课,谈到的那个4岁小女孩吗?她走进咨询室里,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的小兔子死了。”事实却是:她的家里从来没有养过兔子,而我家的小兔子,在她来见我的那天清晨死了。

 

那一刻,我充满敬畏,相信小女孩不同寻常的看见,并且将心打开,迎接经验之外的更多讯息进来,接下来的咨询有如神助。假如我固守已知的经验、只用头脑去分析、而不是用心灵去感应孩子的讯息的话,或许,我们的咨询要走很长很长时间、而且不得要领。

 

站在传统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说“小兔子死了”只不过是个偶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从量子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却是心与心之间“量子缠绕”的结果,也叫“量子纠缠”,意思是:宇宙中的个体看起来各自独立,实际上却彼此交互;个体一旦交互,时空联系就会保留下来,而我们的心灵也以类似的方式缠绕在一起。所以,诸如预感、心灵感应等现象并不神秘,它们只是进化的自然结果。


这个新鲜的视角,讲的是量子与意识之间存在联系,通俗地来说,就是意识决定物质,这对传统物理学和心理学都是很大的颠覆,同时挑战了两个领域的权威观念 。虽然主流的心理学界还没有做好准备欢迎这个新鲜的观点,但作为假设之一,我们可以试着用它来解构和重构关于自我和生命的定义,明白生命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扩大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让我们有机会跳脱自我意识的局限、找到更广大的意义。

 

要了解什么是量子心理学,要先了解什么是量子。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通俗地说,它是能表现出某物质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单元。量子心理学是由埃迪奥辛斯(Addie Oshins)创立的,强调心理现象量子相似,以一种模糊的概率状态存在,它何时表现出来、如何活动,决定于我们什么时候激活它。

 

心物、心身、意识与无意识、心理与行为的外显性与内隐性等问题,这些概念,在传统心理学中处于对立状态。而量子心理学,将自然界和心灵视为统一互补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着,超越时空限制,可以使身心、身物达到统一

 

量子物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量子现象。这个实验就是薛定谔的猫。大意是: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封闭的盒子里,再把这个盒子连接到一个装置上,这个装置包含一个原子核和一个毒气设施。原子核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发生衰变,衰变的时候就会发射出一个粒子来,这个粒子一发出来就会触发毒气设施,毒气一触发就会杀死这只猫。那么,猫就有死、活两种可能,更进一步地说,猫的处境是既死又活两种状态的重叠。如果我们打开盒子查看猫的状况,两种同时存在的可能就会消失,变成一种确定的状态:猫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打开盒子,就是激活,如果不去激活,在没有人看见,无法证实的情况下,盒子里的猫死、活的可能性都有,所以说是半死不活,既死又活。

 

这个实验虽然有些难懂,但延伸到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人的想法也时常处在叠加态,既想做又不想做,既想走又不想走,既想买又不想买,既想要又不想要……这时候,突然发生的某个事件,就促使我们决定了怎么做。

 

一对夫妻结婚十年,丈夫一直对妻子百依百顺、好像一辈子都离不开她似的;被宠坏的妻子发起脾气经常有恃无恐,有一天甚至脱口而出地说:“离婚!”妻子原以为丈夫会一如既往地来哄自己开心,没想到,丈夫却说:“好!有什么条件你尽管提!”

 

妻子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丈夫这才告诉她,自己有离婚的想法很长时间了,只是一直下不了决心。妻子开始哭泣、示弱,说自己并不是真的要离婚,只是想证明自己在他心中永远重要而已。可是,丈夫说,一直觉得自己活得很窝囊,本来为了孩子还准备再忍下去,可现在这个想法提出来了,自己的心再也收不回来了。

 

这对夫妻的婚姻里,丈夫离婚的想法,就像薛定谔的猫,之前一直处在既死又生、既打算离婚又不想离婚的状态里,两种状态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而任性发脾气的妻子贸然打开了盒子,激活了结果,把不确定变成了确定,才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但我们常常忘记,所以陷入低谷时以为自己再也走不出来了、一帆风顺时又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我们多数人从小就受线性思维训练,习惯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在面对学习、工作和人生问题时,就会缺乏选择余地、陷入自设的困境中。

 

比如,很多人经常陷入的困境是: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就把自己全盘否定,长时间地感到懊恼和羞愧、活得非常累。事实上,假如他们知道,每个人其实也都像薛定谔的猫、既优秀又不优秀、既完美又不完美的话,就可以允许自己活出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活得优秀与不优秀之间,其实还存在着活得有趣、活得自在等不同的选择,这样想的时候,活着就会感觉轻松许多。

 

能够这样想的人,其实已经活出了量子自我。

 

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MIT)主修物理学和哲学、又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宗教暨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学者丹娜·左哈,写了《量子自我》这本书,她提出:现代物理学的见解可以阐明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我们对自己、对他人乃至整个世界的关系,为我们超越死亡、增强与无生命世界的统一感提供了重要基础。

 

对量子自我的深刻觉察、认识和评价,都有助于我们做出理性的选择、活得更加通透。

 

比如,我们原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和物质是相对立的。现在我们发现,意识其实也是一种物质,而我们认知的物质,仅仅是这个宇宙的5%,宇宙中95%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这些暗物质,让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个量子,就像小女孩口中的小兔子和我家里的小兔子,可以如神一般的发生纠缠。

 

对于暗物质的描述,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

 

这段话,可以用来做哀伤辅导,也可以用来帮助你摆脱日常的困境。

 

就好像那个小女孩,咨询过程中,前三次,游戏当中,都让我专门为她准备的玩具熊死掉了。第四次,她在咨询室里找到了两只玩具樱桃,用樱桃治好了奄奄一息的玩具熊,让它活了下来。

 

不只是小女孩,很多咨询中,我都会请来访者找一找现实世界以及想象世界中、能够给自己带来生命力和心灵支持的物品或人物,哪怕这些物品没有生命、这些人物已经过世,但,因为暗物质的存在以及量子纠缠,它们真的帮到了来访者、在量子自我的层面上重新站立起来。

 

今天的作业,想请你也找找看:你的生命中,有哪些物品或者人物,可以带给你同样的力量和滋养呢?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本期课后作业

请你也找找看:你的生命中,有哪些物品或者人物,可以带给你与案例中小女孩的故事中相似的的力量和滋养呢?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