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自我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一个在国外留学的17岁男孩,电话里听说妈妈怀了二胎,异常冷静地说:“去查一下是男是女,是女孩就生下来,是男孩就打掉,我绝不允许有人跟我抢家产!”

 

父母听得直冒冷汗,不明白为什么十几年的呵护付出、却培养出儿子如此的冷漠;不仅如此,妈妈生下妹妹后,微信告诉他是女孩,他还要看视频确认才肯罢休。

 

听课的你,是不是也惊呆了?你也许会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如此现实和功利?又如此冷血和无情?我们把这类特点的人称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用北大教授钱理群所总结的话来说,就是“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假装配合他人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如此,它与一个人人格结构中的自我有关。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自我是介于本我的动物性和超我的神性中间的那个我,就像丹巴藏寨房屋中间的居室部分。居室里住着的主人,既要照顾底屋的家畜,又要祭祀楼顶的神灵;而自我也一样,遵循更好地生存的现实原则,管理着我们内心的动物世界和神的世界,同时也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让我们得以与外部世界相处。

 

既然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那么我们在成长和追求的过程中,必然要学会面对现实,如何选择。比如,一个孩子想吃冰淇淋,可是妈妈坚决不同意,孩子的自我部分就需要站出来做一个选择:是乖乖放弃、还是讨价还价,是搬来爸爸作为救兵、还是自己偷偷去买来吃,等等。

 

不同的选择和应对策略,背后的内在心理动力也不同,弗洛伊德把它们叫做心理防御机制,意思是:当自我在本我的需求受挫时,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等心理,会有意无意间进行各种心理上的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就是自我的防御。

 

自我防御是自我对本我的压抑,也是自我的一种下意识保护。心理学家根据个人成长和人格发展的成熟度,将自我防御机制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叫做自恋性防御机制主要包括: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分裂作用、歪曲作用等;比如,四岁的孩子明明没有吃到冰淇淋,却告诉别人妈妈给他买了好大一个草莓味道的冰淇淋、好吃极了。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撒谎,而是歪曲的防御机制在运作;但假如成人也如此、并且把幻想当真,那就是生病了。

 

第二类,叫做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主要包括:非精神病性投射、防御认同、被动攻击、见诸行动等;比如,孩子吃不到冰淇淋,就把自己关起来,不肯吃饭,采取被动攻击的防御机制;而爸爸如果认为妈妈不给孩子买冰淇淋是小题大做、是故意跟自己作对、把家里弄的鸡飞狗跳、让自己无法安心工作,则是采取了投射性的防御机制——意思是,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了对方的身上;

 

第三类,叫做神经症性防御机制主要包括:压抑、置换、退行、隔离、反向形成、抵消、合理化等;比如,妈妈面对爸爸无端的投射和指责,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就是退行,意思是:遭遇到挫折无法应付时,表现出和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反应,放弃成熟态度和成人的行为模式,让自己退回到儿童状态,通过依赖他人来逃避成人的责任。

 

第四类,叫做成熟防御机制:是成年人常用的防御机制,主要包括利他、升华、幽默等。比如,外公外婆听完孩子妈妈的哭诉,没有火上浇油指责女婿的不对,而是把这个冰淇淋事件当作案例写了一篇文章投给报社,总结说:婚姻就是小夫妻的共同成长,只有成熟的人才可以把日子过的更好。这就是升华。

 

回过头来,看我们开头提到的男孩,从人格结构上看,正是他的自我过于强大,导致一味追求现实原则,顾及不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弟弟或妹妹,第一反应是独生子女地位受到威胁的焦虑和不安,他把自己的想法“儿子就是来继承家产的”投射到了未出生的弟弟身上,认为如果是弟弟、一定会跟自己抢夺财产,所以要在第一时间杀死尚未出生的弟弟;与此同时,他也知道无法左右父母生二胎的决定,于是就用了合理化的防御机制来进行妥协,认为“妹妹不会抢夺家产”,所以如果是妹妹自己就能接受。

 

不仅如此,面对爸爸妈妈没有预兆和商量的告知,男孩心中其实充满了对父母的愤怒和不满,但又不能对父母表达,所以就通过转移的防御机制、把愤怒转移到了不存在的弟弟身上,通过打掉弟弟的残忍要求来宣泄对父母的敌对情绪,同时,他把内心对独占的爱的渴望、和失去爱的恐惧隔离起来,转化为现实层面对独占财产的需求,因为“财产”,看起来比爱更容易把握。

 

男孩的心理历程,也帮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内心都在发生这样一种转化他们把内心对爱和价值肯定的精神需求,转化为物质满足和现实利益的维护。为了确保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精英地位,他们会隔离自己的情感需求、步步为营、尽力让自己的每分每秒和每一个行动都是有用的,都指向现实目标的达成、带来现实的收益。如果不是这样,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我是值得爱的肯定感就会丧失。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跟父母和学校一手塑造的精英教育,有很大关系。有一位知名记者愤慨地说:“中国的教育就是精神病院。”这句话固然极端,但它也在提醒人们反思:如果教育一直都是强调“doing”、要不断地做更多来争抢资源和赛道的话,就会有越来越多孩子感受不到”being”的——存在本身的意义,他们会越来越害怕跟真实的本我待在一起,会越努力越焦虑。

 

接受着精英教育,而又不想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朋友,可以不断调整和挑战自己对于自我价值的定义,看一看,除了获得现实利益之外,有没有哪些被自己看起来无用,但却可以拓宽生命体验,更好地与他人联结的路径,帮助你找回完整的自己。比如,定期做做志愿者,去支教或者陪伴临终关怀病房里的老人们。

 

所有的教育,最后都是自我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和召唤。

 

今天的作业是:对照我们谈到的案例,观察一下自己的自我是过大、过小还是恰恰好,问问自己,过往或者当下正在面临的困扰里,自己最常使用的防御机制可能是四大类中的哪一类呢?你不用担心自己还没有完全了解各种防御机制的具体定义,只要知道:防御机制是下意识的自我保护、而真正能把自己从困扰中解脱出来的、不是去改变外界的人和事,而是改变我们所使用的机制,你对自己的生命就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权。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本期课后作业

观察自己的自我,判断它是过大、过小还是恰恰好;

问问自己,过往或者当下正在面临的困扰里,自己最常使用的防御机制可能是四大类中的哪一类呢?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