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过去是如何让你不自信的?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壹心理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亚南

欢迎再次来到我们今天的分享时间。

在我们上次的分享过程当中,我们讨论了什么是自尊以及什么是低自尊,而且我们也谈到了低自尊会带来哪些影响?有可能会引发哪些后果和问题?同时我请大家复盘了一下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看一看自己是不是正面临着低自尊带来的风险呢?在我们谈到低自尊是什么的时候,我说他就是我们自己总体上对自我的一个负面消极的看法和评价。

而我们今天这节课的重点呢,就会来谈一谈,我们如何去深入地理解这些负面的看法和评价。

在今天一开始的地方,我想和大家讲一个故事。Lisa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市场部助理,她的工作一直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可是公司每一次升职加薪的机会,她就总是那个被遗忘的员工,她心里虽然感到非常的压抑愤怒,可是她的这种负面的感觉总是会针对自己,她认为自己必须更加的努力工作,更加的提升能力。这样终于有一天她一定会得到一个好机会。

有一次在咨询的时候,我请她把自己在工作当中的成就罗列一下,我告诉她说,不论这个成就是大是小,你就把它写出来就好。那在我们讨论之后呢,她慢慢的开始去回忆,然后一条一条的往上写,等我们结束了,她发现他居然写满了一张A4纸。我问她说,这样看来并不像你刚刚说到的,你在公司什么都没有做呀,那你为什么会一直认为自己得不到升职加薪是因为你自己的能力问题呢?Lisa的答案说,我一直就是个低能儿,我身边的人都是这么告诉我的,我自己也从来都是觉得自己很没用。

大家看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其实我们看到了她的答案,她认为她自己就是一个非常没有用的人,所以对于Lisa来说,这就是她的事实。

那么现在让我们先一块了解一下,心理学上是怎么去理解什么是事实?什么又是观点的?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事实其实是一个被认为客观存在的,具备真实性的概念。这也就是说我们是不会去质疑已经被称之为是事实的现象的。而且我们从心里会认为,既然它是事实,就一定会有很多证据支持它。比如说,如果我说我是一个长头发的女孩子,这就是个事实。因为我照照镜子我能看得到,别的人也能告诉我。可是观点呢?它指的是我们在脑海当中对特定的一些事情,或者是人物形成的一个暂时性的,通过我们自己的评估来判断出来的结果。

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观点是具有流动性的,对吗?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观点是随着我们对这个事情或这个人的观察,我们不断地在搜集新的信息来验证和修改我们原来的判断。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观点会不停的产生变化。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观点是非常主观的。这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件事或者同一个人,你和你的朋友很有可能会产生两个非常不同的观点。

比如说我喜欢长头发的女孩子,这就是一个观点。可是你的朋友他很可能是喜欢短头发的姑娘。

让我们再举一些例子来解释一下事实和观点的区别。

比如说我是独生女,这句话就是个事实,因为你可以用户口本去证明这句话。

而假如我们听到一个人说,我要是独生女该多好呀!那么这个其实是个观点,因为它表达的是这个人的期望,所以我们其实是可以看到,事实是很难被改变的,除非另外有客观证据来推翻它。比如刚才的例子当中,这个独生女的父母决定要第二个孩子,那么当这件事情成为事实之后,他独生女的身份就会被改变了。而观点呢就好像刚刚我们讲到的那样,它是不固定的。比如刚才那个感叹自己要是独生女就好了的女孩子,很有可能她在说那句话的时候,刚刚和自己的兄弟姐妹闹了矛盾,等矛盾解决了,大家相处的又非常愉快的时候,她也可能会感慨,我有这么多的兄弟姐妹多好呀,让我一点都不孤单。

那我们为什么要在一开始讨论事实和观点区别呢?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或者我们了解到的或者听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所有的这些其中绝大部分都可能只是观点,并不是事实。可是如果我们想一想,我们会发现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会把这些看法和评价当作事实来对待,而不去质疑它。

这就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产生偏差。现在我想请大家用半分钟的时间,把我们上次分享课上做的做描述找出来,用刚才我们讨论的方法,分辨一下自己写下来的内容,哪些属于事实,哪些又属于是观点呢?请我们暂停半分钟。

好,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开始讨论这些不客观的看法和观点都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我们要去看看过去发生的那些事对我们的影响,因为我们最无法回避的就是自己的过去。我们今天所有的看法,观点都是从我们过去的经历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这种积累其实就是我们学习了解自己的过程,只不过这个学习过程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面都是一种被动输入的方式来进行的。这也就是说我们会从和环境的互动当中,得到关于自己是谁,我表现的好不好等等这些信息反馈。

可是在成长过程当中,每一个孩子都像是海绵一样,他会不加区别地去吸收很多这些反馈信息,从而逐渐去形成一些自我认知。那么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问,我们是如何来吸收这些反馈信息的呢?根据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在1977年的《社会学习原理》解释,孩子是通过环境当中的榜样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自然知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的。而这些榜样则包括了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到的一切源头。比如说自己的家庭成员,一起玩耍的伙伴,在学校的老师同学以及自己所在的小的或者大的社会环境里面。

所以如果我们的自我认知呈现出比较负面消极的现象,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应该是在这个互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经历了一些负面或者消极的体验,才会让我们逐步形成这些负面的感受和自我认知的。

那么这些负面和消极的体验又都包含哪些方面呢?首先我们要谈一谈关于个体体验方面的问题。

这里说的个体体验主要指的是小的时候曾经经历过被惩罚被忽视或者被虐待。因为这些经历他会深深地影响到一个人在成年之后如何去看待他自己。比如在童年时代,如果自己常常被惩罚,而且惩罚自己的人就是长期照顾自己的人。那这个长期照顾者又存在情绪或者行为都不是很稳定这种情况的时候,孩子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的他就被打骂了一顿,这样的体验会让孩子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而且他会非常容易形成早期的情感和心理疤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其实幼小的孩子还不具备成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能力,那他为了生存,只能不断的去迎合,修正自己,希望在周围的规则制定者眼中,他是一个很乖很好的形象。这个时候他有可能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的也会去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是想法那么压抑的极致,也就是他会想方设法的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转而去认同那些惩罚他,忽视他甚至虐待他的人。那这个时候如果对方说我惩罚你,是因为你不好,你不乖,或者是因为你笨等等。 这个时候这孩子就很有可能把这些话当作事实没记下来,也会开始这样去看待自己。

在这里我想简单的提一下被忽视的伤害。被忽视的感觉,其实对孩子的影响会更加复杂。可是因为今天我们分享的时间有限,我想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会推荐,Jonice Webb博士的书《Running on Empty》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来去做一个深度的了解。

那么被忽视不同于其他的惩罚体验到底在哪里呢?这是因为如果爸爸妈妈看不到孩子的感受,或者去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说如果这个孩子比较内向,很害羞,也很腼腆,可是他的爸爸认为,如果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吃得开,就一定要外向,一定要能跟别人搞好关系。所以这个时候他可能会命令自己的孩子,你必须活泼外向,你必须见了人就要打招呼。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性格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他在见到别人的时候,很有可能表现不到他爸爸期待的那个样子。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亲严厉的去批评她,他心里就会觉得我没有达到父亲的要求。

可是父母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而是一味的只是要求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事情。那在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不再听从自己的感受,也不再去觉察自己的感受,他只是会产生无数的困惑,或者是形成无数的答案,就是让自己解释是我不好,是我完全达不到家里人的要求,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更坏的一个影响就是说孩子会觉得没有人能够听自己说话,没有人能真正去理解自己,甚至自己根本也不值得别人花太多时间去了解自己,那么它就不会再愿意去尝试和别人沟通了。 那在这种极度困惑的情况下,这样的忽视就会让孩子根本无从去找一个着力点,去建立起自己健康的自我认知。

那其次,让我们讨论一下过去经历当中,孩子被当做情感垃圾桶或者情绪发泄对象的情况。这一点和刚刚提到的部分不同之处在于,有的照顾者因为自己并不具备很好的个人情绪管理能力,或者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会把孩子当作自己可以聊天的对象。其实孩子并不具备这样的心理成熟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承受他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我们可能都听过一句俗话,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句话听起来虽然是很感性的,可是这里面包含的意思是说,女儿和妈妈一定是可以说体己话的,互相成为对方的情感支持。

虽然我们并不否定这是可以发生的,可是它需要建立在女儿和母亲都是情感成熟心理成熟的条件下才可以。有许多照顾者会在自己的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会把他生活当中的不满,情感上的困惑告诉孩子,尤其是他对他自己伴侣的不满,他会跟孩子说,甚至向孩子发泄。那在这种情况下,就像刚刚我提到的,孩子他其实是缺乏处理复杂问题这种能力的。那么当他看到大人在难过,他自己又觉得无能为力,这个时候他就很容易产生对自己的负面感受。他会认为他需要对大人的不幸负责,他也会认为他需要去解决大人的问题。

可是一个孩子又怎么能去负这个责任呢?

第三个部分我想讲一讲过去生活经历当中的环境的影响。我们这里的环境其实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原生家庭里,自己的学校里面的老师和同学,平时一起玩耍的伙伴,还有自己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首先我们谈谈原生家庭里面经常会出现的一些情况。比如说如果原生家庭的环境是过度挑剔和苛责的,那这种情况下是非常容易影响到孩子成年之后的自尊水平的。就好像如果我们常常听到隔壁家的孩子就是比你好,或者当自己的孩子考试的时候已经突破了自己平时的水平,回到家里还是得不到家长认可和鼓励,而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说你为什么拿不到第一名?这些都是原生家庭对你过度挑剔要求过高的证据。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尊水平是很难正常地发展起来的。

那么在学校里呢?同样的道理,成绩竞争一直是引发孩子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源头。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能不能想起来自己的学生时代的时候,是不是每次在发成绩的时候心里会很害怕很忐忑?如果一旦成绩不好,就会不断的去否定自己,呢其实很有可能你那个时候确实在某些传统学科里表现不出色,可是你有你自己擅长的技能,或者感兴趣的知识点,在那些领域里你可能知道得很多。可是在学校里,大家一般都会以传统学科的成绩来论英雄。 这个时候作为学生身份的我们,就会不断的因为与数英的成绩不好,而认为自己根本就不够优秀,也看不到自己的潜力,从而影响到自己自尊的建立。

那在自己的小的社交圈子里呢?也是一样的情况。因为我们和其他孩子的互动,和其他孩子的交往,也是需要看到对方对我们会有很热情的一种接纳和理解,或者是很热情的一种和我们做朋友的意愿,这样才会让我们在小集体当中感觉到受到尊重,感觉到自己的自尊是能建立起来的。可是如果我们恰恰遇到的这个小圈子里面的孩子们,可能并不一定是那么友善的。即便你对别人非常好,你每次都想去讨好别人,但是别人很有可能还是会冷落你,还是会联络大家一块不理你。那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觉得我再怎么努力,我在怎么去让步,也不能被接受,也不能被接纳。那这样的话是不是说我还是不够好?我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这些负面的自我认知也就容易从这样的环境当中产生出来。

最后呢我们还要客观的去讨论一下自己的家庭经济环境对自我认知形成的影响。在这里我会介绍另外一个心理学研究当中常常会用到的名词,社会经济地位指标。根据研究发现,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这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高低,以及未来生活当中的幸福指数感受等等,这些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关系。

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那么他其他的指数也会越高,而且别的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这个指标影响。

我记得在两年前有一个引发了许多争议的公益广告,内容是策划人员让一个八岁左右的小女孩首先打扮成非常无助贫穷的样子,在一个闹市的咖啡厅里面寻求大人的帮助,观众们可以通过隐藏的录影设备观看大家的反映,其结果是大家发现大多数的人都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打发小女孩快点走。这个实验持续了两个多小时以后,工作人员让小女孩回来重新装扮一下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又很可爱,还给她手里拿了个洋娃娃,这回再次让她回到刚才的咖啡厅,去寻求帮助。这一次录影机记录下来许多愿意伸出援手的人们,他们很友善地询问她出了什么问题,需要什么帮助呢?

等这个实验结束了之后,工作人员采访了小女孩,她刚刚有什么样的感觉?小女孩眼睛里含着泪水告诉大家,她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对待她的态度会如此不同,她其实并没有改变,她只是换了一身衣服。

其实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些人性的弱点,人们在判断自己是不是会对另外一个人友善的时候,首先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会考虑到别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的是麻烦还是好处,或者我们可以换一句话说,人们会想,至少如果我帮助你,不会让我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者付出更多的代价。

对于这种现象,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曾经提出过一个词,叫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其核心也包括了刚刚我们提到的现象。当然我并不是要以偏概全的说,这个社会上的所有人或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只不过我想我们还是需要了解到,这个世界上的确会有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存在,他就是以这样的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

所以说如果我们感受到周围的人对自己可能不太友善,也并不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很有可能我们只是遇到了以貌取人的人,对方通过快速地审视你的社会经济地位,认为你对他不太具有利用价值,所以他也不愿意花时间来善待我们。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别人如何对待自己,确实是会影响到我们自己怎么样去评估,看待自己。

那在我们继续讨论过去的经历,为什么会直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之前。我想补充再说明一点,是不是那些比较幸运?没有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很多打击和挫折的人,就一定不会有的自尊的问题了呢?其实这也不一定!因为顺利的童年成长过程和环境,也不能保证一个人就会对低自尊绝缘。我们借用一个心理学上的形容词叫做迟发性自卑来描述这个现象。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可以从小在一个很和谐友爱的环境当中长大,可是当他不得不脱离这个环境的时候,就好像会是温室花朵离开了温室的保护一样,他很难去一下适应外界多变的莫测的人际关系。 那么在这个时候,如果他要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就非常容易产生对自己负面的感受和认知。

那现在我们在一起花一点时间思考一下,都有哪些过去的经历让我们产生了对自己比较消极负面的自我认知呢?我想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请我们暂停一分钟。

今天在分享课的最后一个部分,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过去的一切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

在咨询当中我经常会遇到有人跟我说,我不相信你的这些判断,因为我是一个特别善于遗忘过去的人,我一直都是面向未来的。我现在生活当中的困境都是因为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去处理,并不是因为过去了影响的我。每当这个时候,我其实会跟他解释,过去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随着时间流逝,它就一定会减弱对我们的影响。它其实就像一个隐藏在海平面下面的冰山一样,在潜意识当中会发挥它的作用。

其实这样会让我们更没有防备。但是如果我要用一句话来简单的回答,为什么这个现象会发生?那么答案就是我们之前也提到的,过去的这些经历,它会塑造出来一系列,甚至于我们内心的关于我们认为我们自己是谁的核心负面认知。

这个词汇我们在将来的分享课程当中,也会不断的提及到,我们会进一步的去分析它的构成部分发展过程,以及它在我们生活当中得以维持和巩固的原因。

就好像我们刚刚之前提到的那样,如果说一个孩子在童年的生活经历当中不断地被惩罚,甚至被虐待,而且他的环境非常冷酷,充满了指责和挑剔。他经常听到大家告诉他,你成就不了任何事,你是一个没有人喜欢的人。这些话会慢慢的形成他对他自己认知的一个关键。那当他把他当做一个核心事实的时候,这个核心事实就会去指导他未来生活当中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哪怕他拼尽全力的去证明给周围的人和自己看,我不是这样的,我其实也有价值,但是他都难以去对抗他心里根深蒂固的这个核心负面自我认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这种思想影响下的他,即便努力达成一点小成就,他对自己成功的认识也是非常脆弱的。很有可能一句很挑剔的话,就会把这个好不容易取得的成绩建立起来的一点点自信,打回原形。

比如我们举一个生动一些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现象,好比说很多人都有演讲恐惧,假如说你也有演讲恐惧,但是你通过努力完成了一场很顺利的演讲,自己心里其实感觉到很不错,而且评委也给你很积极的一些评判。可是这个时候你有一个朋友说了一句非常不合时宜的笑话,他说刚刚你站在台上的样子还是挺怂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可能就瞬间会感觉到非常沮丧,你会觉得是评委在可怜自己,给自己面子,而自己不管怎么努力,还依然是大家眼里那个很怂的人。

这样的想法可能让你下一次再也不敢去挑战任何的困难了。

那么在今天的最后,我想再次邀请大家一起思考,我们都和自己说过哪些从根本上去否定自己的话呢?我希望我们把它梳理一下,给它写下来。在未来的课程当中,我们会进一步的去讨论如何去理解分析,并最终去修正他们。

下一次的分享,我们将会讨论是哪些原因导致我们总是在重复不自信。弟子尊的行为。感谢大家今天的收听,我们下次见。

—本期思考作业—

1. 把第一次课上做得自我描述找出来,用“观点”和“事实”的方法,分辨一下自己写下来的内容,哪些属于“事实”,哪些属于“观点”?

2. 哪些过去的经历让自己产生了比较消极、负面的自我认知呢?

3. 我们都和自己说过哪些从根本上去否定自己的话呢?

 

参考资料:

Bandura, A., & Walters, R. H.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Vol. 1).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eck, A.T., Rush, A. J., Shaw, B.F., & Emery, G. (1979). 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New York: Guildford.

Fennell, M. (1998). Low Self-Esteem. In N. Tarrier, A. Wells and G. Haddock (Eds), Treating Complex Cases: The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Approach. London: John Wiley & Sons.

Fennell, M. (2001). Overcoming Low Self-Estee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Fennell , M. & Jenkins, H. (2004). Low Self-Esteem. In J. Bennett-Levy, G. Butler, M. Fennell et al (Eds), Oxford Guide to Behavioural Experiments in Cognitive Therapy. Oxford: Oxford Medical Publications.

Field, L. (1995). The Self-Esteem Workbook.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Changing Your Life. Brisbane: Element Books Limited.

Sowislo, J. F., & Orth, U. (2013). Does low self-esteem predict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9(1), 213.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