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信的根本原因
大家好,不知道这段时间里你有没有什么样的感受?随着内容逐步地深入,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总结的章节,这一节我会和大家去讨论,一个人在讨好别人的时候最根深蒂固,却又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注意到的一个地方,那就是一种叫“我不够好”的感觉。
关于这种“我不够好”的想法,它可以有很多的来源。在前面第三讲到第七讲的内容里,每一章所讲到的内容都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人觉得自己是不够好的。而不同的我不够好,又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讨好行为。
具体来讲,先继续举一些例子,比如说我们在谈到文化的时候,我们会知道一个人的性别在某些文化的影响下,他可能会产生超出这一性别的生物学特质所带来的一些影响。比方说我们一直讲到的重男轻女的现象,本来男性和女性它只不过是在生殖上或者生理结构上,大自然的进化中产生了这样一种区别。但是在长期的文化熏陶底下,这两种性别分别带上了很多社会属性,而这些社会属性又导致了人在选择上产生了一些利益上的区分,也是进一步导致了男性和女性在养育的过程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对待,这些在文化的那一讲里面我们都已经谈到过。
而对于这样一种区别对待,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这样对待,于是乎他可能就会直接产生一种想法,那就是“我不够好”。
Ÿ “因为我不够好,所以爸爸妈妈不要我;”
Ÿ “因为我不够好,所以他们想要再去生一个弟弟;”
Ÿ “因为我不够好,所以他们重视哥哥;”
Ÿ “因为我不够好,所以他们什么都不给我。
”
这些是很多我接触到过的咨询个案,他们身上总是带有的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本身也会变成一种仇恨。当他们长大之后,常常会反过来问,为什么?凭什么?有时候他们本身就是一些非常优秀的,甚至也很美丽可爱的一些女生。
我有时候会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女生在她小的时候,她的爸爸会忍心用那样的程度去对待她和忽略她,结合我们前面所有的关于这些得不到的分析,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经常也会变本加厉地想要去得到这份关爱。
于是乎,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我们日常不太好理解的现象,比如说有的女生总是处处打压他身边的男人,比如说有些女生也可能会对男人有一种心理学上讲的所谓的无情的利用,那么这些背后都有很深的心理动力。
还有一些常见一点,比如说有的女生在跟一些上司或者是群体里面相处的时候,总是处于单纯的吃苦受罪的一个角色,而不能够以一种相对自然一些的方式去跟人相处;又比如说有的女生交男朋友的时候,总是只能找比自己差的男人;又比如说在自己和男朋友或者老公相处的时候,总是被贬低,然后也自己就认同了这种贬低,总是在关系里去妥协,还觉得这是一种爱的表现。
这些都是我们可能会见到的现象,就是现有的大数多数文化里面,其实本身就容易有些东西去催眠女性,说女性是低等的,没有力量的。而如果女性们都直接认同了这样一种说法,那么首先它会容易跟着这种说法去行为。
其次也很容易产生“凭什么”那种感觉,然后有这种凭什么而产生仇恨,转而又把这股仇恨指向男性,甚至说有很多时候有一些女性在她长大了成为妈妈之后,会直接的把这股仇恨转嫁到自己的女儿身上,这些都是非常可怕的行为。
那么男性在这样一种文化里真的也就那么好吗?也不一定的。在获取很多资源的时候,一个人也会得到相应的责任和重担。我甚至见到过有男生在他一出生的时候,因为他是家里的长孙,他继承了他们家的祖宅,然后他一生都会受整个家族的人的目光注视。他的所有的一举一动,都从小就已经承担起了整个家族给他赋予的重担。网上经常有人开玩笑说重男轻女,你家是有皇位继承吗?
其实从根本上分析,他也是出于利益。我们前面说过的,你看都2020年了,这种继承皇位的事情,其实它还在发生。比如说这位男性,他如果没有能够看到文化对于他来说的一些影响,或者它背后运作的机制,他有可能也是自己就会觉得说,我是不是不够好,所以大家才对我这么不好,才从小对我这么多要求,所以这个是文化上可能导致的这个问题。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现在也转到下一个话题,就是创伤。创伤有时候也可以是非常大程度的损伤,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本来我们说作为孩子,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他都是天真可爱的,活泼开朗的,他都会觉得这个世界他基本上是好的,也会觉得自己基本上也是好的。可是如果在生命中突然遭遇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说受很多人欺负了,比如说更严重的创伤,比如强奸或者受到过性骚扰。
这样一种情况下,一个人对自己的好不好的概念就会遭到非常大的否定。有的人可能就会想,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偏偏是我这么倒霉?是不是因为我本身就有什么样的不好?有的人可能会想,是不是我做了什么样的不好的事情,才惹得别人这么不好地对待我?还有的人经常在受到不好的对待之后,本身就会把自己的经历看成是一个自己不好的部分,总想去掉又去不掉,然后就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我曾经见过这样的人,他小时候被性骚扰过,然后就在以后的生活里,他在遇到自己真正心动喜欢的男生的时候,都不敢去靠近。甚至于当自己喜欢的男生来靠近自己追求自己的时候,他反倒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伤害这个男生,让他来讨厌自己,最终把他赶的离开了自己。有的女生会在自己喜欢上一个人之后就迎合男生的各种需要,然后当关系往越深的方向走的时候,就总是需要和喜欢的男生保持距离。
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就是在她内心深处,非常深深地相信自己是不够好的,她相信自己身上有些非常不好的东西,而也相信说当自己深爱的或者喜欢的男生,如果他见到了真正的自己的话,肯定就会要抛弃自己。
这些东西放在男生身上也可以是一样的,它形式上可能会稍微没有女生这么剧烈,但是也可以是一样的。而我们说自尊总是建立在自爱的基础上,而自爱本就来自于“自己足够好”这样一个基本的信念。
那么我们前面也说到过,当一个人被抛弃或者被贬低了之后,也是一样有一种被伤害的状态,只不过这些伤害它更微妙、更持久,叫做所谓的复杂性创伤。
那我就见过有的人,他从小就经常被妈妈说,“你再这样做,那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做这样的事情,我就不要你了”。又或者她会告诉他说,本来是他们夫妻俩自己的问题,但是她去告诉孩子说,“就是因为你爸爸经常不回家,就是因为你不好,是因为你是女生,是因为你学习没学好,你当时要是听话一点,我们就不会离婚了”,就会说这样的话。
所有的这些内容,这其实都带有父母自己的情绪,她接受不了自己没有做好一个父母这样一个现实,然后就把烫手山芋扔给了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小孩。而小孩总是很难拒绝的,因为小时候爸爸妈妈的话,我们总是说什么就信什么,这一部分也在前面已经分析了很多。
在我们上一讲提到的关于说不敢成功,不敢去获得的这一部分,也是一样的。有时候就小孩当他自己有一些表现,然后跟爸爸妈妈产生了某些竞争的环境的时候,然后如果说父母总是以一种那种打压的方式,他也可能会觉得我这个行为就是不好的,我这个行为就是伤害爸爸妈妈的,让他们痛苦。然后我这么不好,我还是乖乖的吧。所以我们前面会看到所有的这些过程,是怎么样让一个人产生一个解释,或者说一个原因。它只不过是一个原因,我们想出来的一个原因而已。
不过人类其实都是会想要寻找原因的,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原因。人类想要寻找原因是很多学者都已经认可的一个知识。康德就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往地上扔一个毛线球,猫看到了会扑上去玩儿它,而人看到了会去问毛线球是从哪来的?找原因是人的天性。“我不够好”这个原因它可以是一个万能的原因,你不管拿它来解释什么,它都是可行的。不过它又是一个没有用的原因。为什么我认为它没有用?是因为他只是给了我们自己一个理由,但没有任何的促进作用,而且我不够好,这种原因还可以让我们陷入一个死循环:“我是不好的,我也不配足够好的生活。”然后就真的去逼自己过那些本来就不喜欢的生活。然后不喜欢,自己又更加不开心,然后又更加确认自己是不够好的。
既然这样一个原因那么不好,它是怎么出现的呢?这里首先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当我们在很小的时候,这些伤害经常发生在我们比较小的时候,当我们很小的时候,其实我们的大脑还没发育完成的时候,我们对一些事情的归因和想法都是比较简单的。
一个小孩子,尤其是像幼儿园3~6岁左右的小孩,经常会有一个很直接的想法,会觉得全世界的一些东西都是和自己有关的,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是和自己有关的。爸爸妈妈吵架是自己不好,小猫生病了是自己不好,可能天下雨了也是会觉得自己不好。当一些事情它发生在小时候,我们直接地用这种方式来归因,觉得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的时候,这些伤害带着这个想法,他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面,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一方面它是一个遗留下来的问题,另外又有可能促使我们在以后的生活里,经常用这种方式去解释我们遭遇的不幸。
这样一种不幸的解释,它可以同时有两个作用。首先第一个,是逃避作用;还有一个,是保护作用。他们是同时的。
第二,说逃避是因为一个人实际上要去改变一些什么都是非常难的。我们虽然在一些不好的行为模式里活了好多年,一直遭受它的折磨,但是你要让他去改变它,首先可能会带来不确定感,因为这种痛苦本身已经很确定了,他不知道改变了之后,会不会有更痛苦的东西。另外这种改变也是需要很大的能量的,尤其当年龄越大的时候,我们要去改掉一个习惯是越困难的一件事情。
第三,同时它又是一种保护。保护什么?保护我们自己不真正地崩溃掉。它是一个解释,因为的确有一些人他的生活满是悲惨的故事,那么给自己一个理由去怪罪,其实是一种保护。它可以让自己不会觉得这个世界本来就这么悲惨。如果承认是自己的错的话,可能我改变一下自己,或者责怪一下自己,我还可能可以改变它。而如果直接认为是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或者爸爸妈妈本来就那么不好,不爱自己,那它就成了一个更加失控和可怕的事情。
所以其实我们去面对这样一个想法的时候,我们要全方位的去看、去理解、去看看他是从哪来的。然后也要从根本的地方受伤的地方去爱惜自己,抱抱自己。我们说有的原因,当我们去理解自己去解释一些问题之后,他可能还可以让我们去成长,去改变。
从心理学上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个不断接受催眠的过程,而当然我们前面也说了,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催眠师就是养育我们的重要他人。但是当长大了之后,当我们已经成长成人了之后,当我们开始来听这些课,来为自己的未来做出思考的时候,最好的催眠,最有利的催眠师当然就是我们自己。
在我不够好这个问题上,要怎样改变自己呢?我认为我们需要的不是去改变,首先是去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本来就是足够好的,而且这个事实他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理由,也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条件。
你看山上的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木、每一棵小草,他们从来就不会去怀疑自己到底是好的还是不够好的。他们只是跟随着自己的生命力,跟随着阳光雨露一步一步成长自己。当我们去定义说树木它是好还是不好的时候,我们只是站在我们的角度给他们在下定义。我们说这个东西它适合我用,所以它就是好的。可是你仔细想一想,在树木的世界,在生命本来的世界里,本来的样子里,它真的就是这样吗?我为什么活着就一定要被你所用?我为什么一定就需要用自己的生命来讨好对面人类?
太阳在照耀地球的时候,并不需要你的任何赞美,雨露的降下也并不会因为你的任何祈求而变得多还是少。我们作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带着我们所有的好还是不好,本来就已经是足够好的了。而足够,它也是一种接纳,一种现实。为什么我们不说我们是绝对好的?
我们说足够好,就是我们本来已经够好的了。而一个人也只有当他接纳了他的过去和现在,才有可能真正的走向未来。你真的想要去改变自己的话,真的想要越走越好的话,你也是需要去接纳现在自己,去告诉自己,的确我现在可能需要趴着,或者我现在可能不是很开心,我爱这样的自己,然后我们再一起去看一看,我们怎么样改变才是更好的。
那么,这一节我带大家一起分析了常见的“我不够好”,也顺带的总结了我们前面几章的内容。最后跟大家再普及了一个概念,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足够好的。可能你听完我说完这个之后,可能还不是很能够相信,因为你可能会觉得我生命里就是有这样那样不好的东西,在我身体里面也有这样不好的动力。
那么下一节课我将会带着大家去看一看我们生命里一些看起来不太好的东西,看一看这些动力是怎么样帮助我们的。如果说讨好本身是一种防御的方式,那么下一节我们就会去看看怎么样启动那些被防御阻挡着的能量?怎么样运用它们来让我们的行为变得合适,又不失力量?
那么好,我们下次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