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析中的提点(5.19更新)

本期内容

各位好,我是彭荣邦,今天我们要进入“你不能不懂的拉康”,拉康式精神分析10讲的第六个讲次:分析中的提点

 

在上一个讲次的最后我把法国现象学家Paul Ricoeur对诠释学的界定,带入了拉康L图式的解读,然后把现象学式的听的向度约莫以Paul Ricoeur所谓的同情共感的诠释学让他们new takes of empathy来理解,把精神分析式的听的向度约莫以Ricoeur所谓的存疑的诠释学,the hermaneutics of suspicion来理解。我也跟各位强调以往精神分析的训练可能过度地强调了存疑的诠释学在聆听和理解上的向度忽略了同情共感的诠释学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某一些存疑诠释活动在操作上的基础我特别提到针对精神分析者故事漏洞的提问其实就必须要有同情共感的基础不然是听不到所谓的漏洞的。如果各位可以接受这样的说法那么我所谓的精神分析式的听其实所指的并不是精神分析只有这样子的方式的听而是这种把提问的焦点放在分析者无意识主体说话的这种方式是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特殊精神分析的技法精神分析在实际上操作的聆听和提问其实是现象学态度和精神分析态度都有的而存疑也必须要以同情共感的理解为基础。

 

在这个讲次我们要谈的是精神分析中的提点 PunctuationPunctuation是什么意思,各位如果查一下英汉词典你就会发现了Punctuation在字面上,就是标点符号的意思那如果把punctuation变成动词to punctuate,在一段文字当中加上的标点符号让原本一整片没有分段的文字因为加了标点符号而出现段落各位可能会觉得奇怪也应该要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们在谈精神分析会跟标点符号扯得上关系大家先稍安勿躁我们先从字源学的角度切入理解各位心中的疑问应该就会慢慢得到解答。

 

首先如果我们从牛津英汉词典来查找punctuate的意思,你会在里面读到punctuate这个字的字源, brought to a point 和point out两个,跟指点很有关系的意思我不知道各位在阅读的时候会不会和我一样有时候也用指头来辅助阅读眼睛跟着指头的移动来阅读读了一小段文字就稍微顿一下点一下接着再继续阅读其他的文字这种阅读上的顿点就是brought to a point的意思,整个阅读的活动在这一个点上面暂告一个段落这个是第一层单纯就阅读的活动来说brought to a point是什么意思,但是我们阅读是为了什么阅读是为了理解文字所传达的意义。

 

这就涉及了brought to a point的第二层意涵,通常我们在阅读上的顿或点它也是意义切割或收束的点例如说顿点顿点跟逗点通常就比较是意义的段落切割而句号就比较是意义收束的点。各位如果在阅读上遇上了句号就会知道说前面说的一串东西它们的意义在这个点上收束了起来那句号的后头就会是另一个意义串的开始所以逗点顿点句点几乎就构成了我们平常使用标点符号的主轴当然我们还会使用别的标点符号例如用惊叹号来把前面那句话的情感强度加强,或者是用问号带着某一种对话的强制性让后头接着的话必须是一种对于问话的回答所以brought to a point的第二层意涵就涉及到使用标点符号时在意义生成 Meaning making这个事件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

 

因此各位不知道有没有发现brought to a point的第二层意涵,其实就是 to point out,也就是说借由标点符号的使用来指出意义经过刚刚的解释各位应该发现其实标点符号的使用是藏着学问的什么样的学问你可能要问我。从刚刚对标点符号使用的梳理我可以告诉各位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左右着意义生成的节奏和方向的各位可能会觉得说标点符号左右着意义生成的节奏这个部分好懂但是标点符号左右着意义生成的方向这个部分似乎有一点抽象。

 

没关系 我来举一个在台湾这边,学标点符号时老师常说的故事来说明给各位听各位应该马上就会了解。这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明朝有一位才子叫徐文长他有一天外出去找朋友因为当时是梅雨季雨一下就好几天他在朋友家就这么一住也是好几天几天后朋友看徐文长就这么住着好像没有要离开的打算所以就想了个办法想要委婉地告诉徐文长他可以离开了。这位朋友他是怎么做的呢他在客厅的桌子上留了一个字条上面写着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希望徐文长看到字条之后能够明白他的意思自己打包走人这个字条后来徐文长当然是看到了他知道朋友留下字条的意思应该是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说白了就是你在这里的时间待这么几天,是老天爷留你的,可不是我,徐文长觉得,朋友这么想赶人却又不明说实在是没什么意思所以就在朋友留下的纸条上标了句逗。

 

不过徐文长他是这么标的下雨天 留客天 留我不 留,意思是说下雨天本来就是应该让客人多留几天的所以你说要不要留我,当然是留,想赶人的朋友回到客厅后看到徐文长他标的句逗当下就觉得羞愧得不得了也就不这么执意要赶人了。这个故事我想各位都听过但是当初听这个故事的脉络应该也跟我一样是在强调标点符号要下的对不然就尴尬了因为同一段文字会完全被理解成不同的意思。不过我今天把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拿出来举例并不是要强调说标点符号是下的对或者错的问题而是要指出一件比对或错更为根本的事情那就是一段文字或一句话它的意义并不是内嵌于文字当中的而且它的意义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要看读这段文字或听这段话的人怎么去断句不同的断句也就是不同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会让同一段文字,同一段话出现截然不同的意义这个就是我说的标点符号的使用左右着意义生成的方向的意思。

 

在上个讲次我把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对诠释学的阐述引进我们对拉康L图式的解读,那这样的做法可能会有些纯粹受精神分析训练的人觉得不以为然觉得我会不会张冠李戴的这样的一个问题太把自己的现象学传承放进精神分析的概念的解读里头。老实说一开始我自己也难免会这样怀疑会不会是我自己乱了套把我自己学到的精神分析跟现象学的两个传承过度混淆不过当我自己累积的文本越多临床经验累积的也越多之后我就越会发现精神分析和现象学这两门学问其实在很多方面上面是可以互通的也需要互通的。

 

首先不管是弗洛伊德还是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他们两位都曾经是德国哲学家 Franz Brentano 的学生,胡塞尔和Brentano的关系,是比较可以明确追溯的因为胡塞尔之所以会从数学研究转向心理哲学的研究以至于最终创始的现象学。他师从Brentano的那几年,绝对是关键我们甚至可以说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在他对Brentano的意向性哲学的理解跟批判的基础上面建立起来的。弗洛伊德和Brentano的关系,就比较难追一点从史料上我们可以看到弗洛伊德是在医学系的那几年他在医学系的那几年唯一修过的非医学系的课程就是Brentano开的哲学选读逻辑学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三门课。而根据现象学学者Dermot Moran的说法,Brentano对亚里士多德的意向性的改良,其实正是Brentano的意向学,意向性哲学的基础。

 

不仅如此弗洛伊德并不是只是去上Brentano的课,这样子的一个学生而已他和Brentano还有好几年的私人情谊,这就是说他很难不受到他的心理学哲学的影响。至少我们知道虽然弗洛伊德的专业训练完全是解剖学和神经学的但是他早在歇斯底里症研究的阶段就尝试对神经症患者的症状提出所谓的心理学的解释而且在梦的解析弗洛伊德的第一本专着里他就勇敢地提出而且扞卫了纯粹心理学解释的可能性这和他受过同样专业的训练的同侪们是非常不一样的这个部分就特别可能是受到Brentano的影响。所以精神分析和现象学这两门学问我们最起码可以在Brentano这里,就看到他们在起点上面的可能同源后续其实就更精彩的我可以告诉各位只要是学了精神分析又学了现象学的学者都会发现这两门学问就好像心理临床工作上面的任督二脉而且历史上也不止一次出现这种想打通任督二脉也就是说把这两门学问融会贯通的企图。

 

那在德语的世界里这两门学问的合流主要是出现在实务界而且它也早就有具体的名字叫做Daseinanalysis旨在分析,它最早是在1920年代,由瑞士的精神科医师Ludwg Binswanger提出来的,后来它被同样为瑞士精神科医师的Medard Boss继续发展,甚至形成了心理治疗的学会有更系统化组织化的发展。在法语的世界里精神分析和现象学的汇流它的路径就比较曲折一点因此也就更难辨识一点它可能有好几个点,好几个路径了。可是如果以拉康来说它的专业训练是精神医学不过透过雅斯培的存在精神医学拉康也受到了现象学的影响而在法国学界由于解构主义普遍被认为是取代了现象学而兴起的哲学思潮而拉康又常常被指认为是受到解构主义的强烈影响以至于他的思想里受到现象学影响的部分往往被忽略不见。

 

那不过就像拉康的女婿Jacques-Alain Miller指出的,拉康思想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的独特柔和如果各位读过拉康传应该就会知道拉康花了很多时间在斟酌犹豫他的文集到底应不应该出版然而就在文集出版之前跟他有私交小他整整一轮的Ricoeur,保罗?利科却更早地出版了一本,有关弗洛伊德的着作而且其中完全没有提到拉康的名字即便在那之前Ricoeure整整参与了5年拉康的研讨班,我想请问各位即使Ricoeure没有在作中提到拉康,但是他对弗洛伊德的理解真的会完全不受到拉康的影响吗?

 

讲了这么多各位要知道这个并不是岔题而是要指出现象学跟精神分析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性以及用现象学理解精神分析经验或者是概念它的合法性在哪边甚至它的必要性在哪边。我自己的发现是这样了如果我们要理解拉康在1950年代中期对精神分析的思考这其中包括了他的罗马报告以及前面的几个研讨班你要引入现象学的思考其实对于理解拉康的核心概念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提点Punctuation这个概念就是这样。

 

现在让我从Ricoeur对Discourse话语的阐述,来帮助各位对拉康所说的提点,在精神分析中的功能有一个更到位更深刻的理解首先让我先从Ricoeur,怎么界定discourse这件事情来谈起。各位如果对当代哲学或社会科学的思潮有所涉猎应该会常常看到discourse这个字,不过各位要注意一件事情discourse这个字在不同的学者手上甚至在不同的脉络里往往会有不太一样的意思这个是各位要先搞清楚的。例如discourse在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手上,它的意思就是比较形式化的甚至带有科学性的论述。在质性研究的方法里discourse指的是人跟人之间的对话,所以discourse analysis指的就是对话分析,而不是福柯意义上的论述分析。在Ricoeur这里discourse是它的诠释现象学中的核心概念它的意义必须要和其他的几个重要概念例如他对语言language的理解,对文本text的理解一并考量才会清楚discourse这个字它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是和language语言一并考虑的一个差异性概念。

 

语言language对Ricoeur来说,就是由意符signs组成的整体,类似数学中的集合的概念意符的集合因此语言作为一个意符的集合它本身是a temporal,没有时间性的discourse Ricoeur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他说discourse is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age,换句话说,话语是语言的实现,要懂这句话关键就在realization,这个字的意思realize就是把什么东西变成real,变成实的可触可碰的这个就是实现realization的意思,刚刚已经说了语言作为一个意符组成的整体它是没有办法被完全实现的它是一个比较像是集合的概念。既然如此为什么Ricoeur要说,话语是语言的实现这就牵扯到话语的第一个特征。

 

话语是一种temporal event,时间性的事件那话语会出现一定是有人说话了才会开始动用意符依着某一些话语生成的规则形成了说出来的话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把discourse翻译成话语,因为这个翻译把握了discourse作为时间性事件的意涵discourse是话了的语,所以叫做话语Ricoeur认为话语有4个特征,作为时间性事件是第一个其他3个我就先约略地说,等一下有必要的时候再做补充。

那话语的第二个特征是什么第二个特征是话语总有个说话的人而作为一个事件总是会追溯回说话者因此总是自我参self-referential

那话语的第三个特征是话语总是关于世界上的某事某物因此让语言不再只是意符的集合而是在话语当中有了事件指向事件。

话语的第四个特征是话语总是对着某人说的它是一种对话关系的建立4个特征就是话语,作为时间性事件的主要特征。

 

Ricoeur来说,话语的时间性事件之所以出现绝对不是无的放矢因为话语之所以出现是为了要生成意义传达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Ricoeur会说,事件和意义有一种辩证的有一种diagnostic关系,话语这个时间性事件的出现终究是为了要生成意义所以事件本身不是重点意义才是重点。我们说话时所关注的是借由话语生成的意义因此总的来说话语是什么,话语是意义生成的事件如果我们接受了Ricoeur的说法,话语是意义生成的事件它有没有基本的单位。要回答这个问题Ricoeur就把话跟语言做了比较他说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意符sign,那话语的基本单位是什么。Ricoeur说话语的基本单位是句子sentence,这也就是说当我们说话时意义的生成是以句子为单位的一个句子接着于一个句子就像是一波接着一波的海浪那话语的意义就是这么传达的有了这个话语意义传达的图像之后我们要聚焦到单个波浪也就是一个句子内的意义形成。各位要知道如果说话语的基本单位是句子那就表示说一个句子没有说完之前意义的生成其实还处在一种未完待续的状态要等到最后一个字说完把句子画上了句点整个句子的完整意义才会出现。

 

我在学校上课时常常跟学生以开玩笑的方式说明这件事情我会突然对一个学生认真的说你实在是我教过最聪明的学生了然后停一秒接着说才怪。学生在一开始可能受宠若惊可是后来听到才怪会突然傻掉。接着才意会过来,原来刚刚是一个话语的意义是以句子作为单位的引例示范。到目前为止,我主要是引入了Ricoeur关于话语discourse的一些核心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命题第一个是话语是意义生成的事件第二个是话语的基本单位是句子,这两个命题我想先请各位记在心里。接着让我们回到精神分析的脉络待会我才用Ricoeur对于话语的阐述来丰富我们对于精神分析中的提点Punctuation的理解

 

在这个讲次的一开始我们从punctuation的字源学切入,得出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左右着意义生成的节奏和方向的这样一个结论。各位要知道这个结论不只适用于阅读文章它也适用于说话分析者在说话时有没有带着他自己的标点符号他说话时的停顿,犹豫,强调含糊带过其实就是一种标点符号他在说话时的punctuation,分析者自带的标点符号就像是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最初的句逗,下雨天 留客天 留我不 留,而这样的句逗方式传达的就是分析者的意图他想借由这一段话这样的句逗方式向分析师表达、说明些什么。

 

Bruce Fink在《精神分析技法的基础》这本书中,把分析者自带的句逗方式标点符号称之为他在说话时的 preexisting punctuation,而分析师在聆听分析者说话时如果从punctuation的角度来考量,可以借由他在聆听时的回应这个回应可能是表情也可能是提问让分析者说话时自带的句逗方式出现某种变化某种shift,不再像分析者自以为的那么理所当然让我们再回到徐文长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个例子不过这次我们要用精神分析一点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故事。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徐文长的朋友不是直接跟他说文长你待的时间够久可以离开而是用留字条的方式委婉地想请他的朋友离开字条在精神分析的意义上其实就像是一个症状。

 

症状是什么是两个彼此冲突的意念妥协下的产物它是一种compromise formation,他虽然也想请徐文长离开因为已经待了好几天了但是他同时也知道在这样梅雨的季节里请一个来访的朋友离开其实有点说不过去送客跟留客其实就构成了两个彼此冲突的意念而最终妥协的产物就是那张字条。没有明确句逗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不过徐文长的朋友当然没有意会到他自己的这张字条其实是个症状而自以为是的把它当作是一个送客令下雨天留客天留 我不留,完全没有想到徐文长会对这张字条有另外一种解读。

 

而徐文长这边他自然知道朋友留下这张字条是想送客了但同时他也敏感地捕捉到这张字条的症状、意涵,也就是说朋友虽然有送客的想法但同时也有留客的念头因为在下雨天执意要送客未免太不够朋友了结果徐文长选择不回应朋友送客的想法而是点出了朋友留客的念头所以用朋友没有想到的句逗方式作为对朋友的回应下雨天 留客天,留我不 留,我们常常以为说话我在说话对不对这个成分当然有了 我在说话,但是我们往往是太高估了我在说话这件事情上面的自由度因为事实上除了我在说话话也在说我。什么叫做话也在说我,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在第四个讲次里我曾经提到说话这件事情除了我在说话也就是Bruce Fink说的ego talk这个层次,它其实还包含了另外一个层次就是其他什么也在说话the other kind of talk,而其他什么在说话我当时用了L图式跟各位说明,它就是无意识主体在说话我在这里讲的话在说我所强调的就是无意识也参与在说话当中不过话在说我已经不是自我不是ego了,而是参与在说话当中的无意识主体分析者的他我。

 

让我们再回到徐文长的故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没有句逗的句子这个没有句逗的句子它本身就像是我们在说话时说出来的话那些字词本身我们在说话时会用自带句逗的方式把原本没有句逗的字词断句成下雨天留客天留 我不留,这些加上标点符号之后的字词就成了一个句子构成了我们以为自己说出的话以及所传达的意义然而就像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的临床事件一开始就发现的我们在说话时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种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主性而是带着相当程度的非自主性被某一些我们的自主意识无法察觉到的因素所决定精神分析的主要技法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它所依据的基础就是这个我们在字词使用上带有决定论因素的非自主性自由联想的自由度就是让意识的减禁作用它的censorship,不发挥主导作用好让非自主意念之间的勾连不再只是一闪而过而是能够被我们察觉捕捉到它们之间的勾连。所以说Free association的Free,不是中文里那种自由自在的意思而是Free from censorship,不被减禁作用干扰。

 

到这里各位如果有跟上的话各位就应该知道我们说出来的话那些字词本身并不全然是由我们的自主意识所检选的它固然是被自我我们的ego拿来说出他想传达的意思但同时它也存在着非自主性的成分有着比自我想传达的意思要更多的意涵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说这个就叫做多义性polysemic这样的多义性不只出现在字词word层次,它也出现在话语discourse的层次,中文里有一个成语叫做一语双关它所描述的就是这种话语多义的现象所以徐文长的朋友没有直接请徐文长打包走路而是在客厅留下了字条下雨天留客留我不留以为自己传达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但是我们知道他犹豫他既有送客的想法也有留客的念头所以才留字条而不是当面下逐客令。

 

那问题是要怎么样把朋友隐而不显的留客念头给点出来呢徐文长用的方法就是改变了朋友原来的句逗方式那个preexisting punctuation,把同样的一段字词标上了不同的标点符号下雨天留客留我不  新的标点符号方式,就把朋友原来隐而不显的留客念头给提点了出来讲到这里各位应该已经明白punctuation作为精神分析的一种重要技法是要把字词或话语里头隐而不显的念头给提点出来让这些念头有机会在分析中从原来隐而不显的状态进入对话继续生成话语也就是说进到一个意义生成的过程。

 

李新宇老师在拉康精神分析介绍性词典里punctuation翻译成标点,这样的方法是比较贴近punctuation,原本作为标点符号的这层意义我把punctuation翻译成提点,则是比较贴近着技法technique的一种翻译,接下来我要跟各位谈的是作为精神分析的重要技法punctuation要提点的是什么。在前两个讲次我们使用L图式来跟各位说明分析的谈话不是一般的谈话一般的谈话比较是进入到小写他者的位置的谈话对谈的双方都比较是以自我为参照在谈话当中各取所需。不过精神分析的谈话是一种以聆听为主的谈话它要求分析师进入到大写他者的位置以一种悬浮的注意来聆听来提问那一方面促进分析师对分析者同情共感的理解那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分析者故事里的漏洞。

 

我也已经向各位说明了对拉康来说L图式是精神分析经验的完整关系结构它涉及了治疗关系当中的4个主体位置,我也从这个图示跟各位阐述了跟分析中的欲望聆听和提问相关的核心概念以及我自己从现象学角度切入的一些新的punctuation提点,它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从话语和意义生成的角度更细致地去琢磨精神分析的技法。我们从Ricoeur那里引入的两个命题在这里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了。各位还记得Ricoeur的第一个命题,话语是意义生成的事件这个命题对于精神分析的谈话来说当然也是成立的不过当我们把这个命题放到精神分析的情境时拉康的L图式告诉我们什么,他的L图式告诉我们,在精神分析的谈话中不只是分析者的自我在说话分析者的无意识同时也在说话因此对于分析师来说我们不能光只听分析者的我在说话我们也要注意到话在说我注意到同时也在说话的另一个我分析者的无意识。

 

如果让分析者一直自顾自的说分析的话语主要就是会跟自我有关的意义生成事件而提点作为精神分析的重要技法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要让分析者的话语不只是被他的自我左右不要只是ego talk,而是在分析师察觉到某一些无意识闪现的时刻可能是分析者说话时说溜嘴欲言又止话中有话含糊带过的时候适时地去提点这个提点可能是分析师的眼神表情关键字的重复等的作为让那些原本隐而未显一闪而逝的念头画面感触有机会进到话语参与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里头来。所以说提点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分析者的无意识也能够参与到分析谈话这个话语的意义生成事件当中不要只听到我在说话也要注意到话在说我若以Bruce Fink的说法,分析师的提点其实是有明确目标的它是aiming at the repressed,也就是说在被抑制物闪现时出手提点这个涉及的是提点的时机问题提点的主要目标清楚之后接着要谈的就是提点的使用问题,这个问题就和Ricoeur的,第二个命题有关了。

 

Ricoeur的第二个命题是什么,Ricoeur提醒我们,话语是意义生成的事件而且话语的基本单位是句子。从徐文长的故事我们已经看到同样的一堆字词它其实是可以生成两个不同的句子这两个句子使用的字词都一样差别在哪里差别就在句逗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意义是即使说话的人所使用的是完全一样的字词。但是因为听的人给出不一样的句逗它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意义。既然一样的字词都可以听出不一样的意义那么作为分析师的我们有没有办法更积极一点让分析者在说话的时候就形成不一样的句子。这个也就是我们在讲次的一开始就指出来的标点符号也就是句逗的方式,实际上左右着意义的生成的节奏跟方向。

 

如果我换个说法来说了Ricoeur关于话语的两个命题,它所涉及的一个是分析师提点的大方向也就是提点的目标跟时机这个是属于提点的战略strategy的层次,提点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瞄准被抑制物那时机注意分析者说话时的无意识闪现也就是说无意识说话的时刻分析师要想办法借由提点让分析者的无意识可以参与到分析谈话的意义形成过程里这样子的战略目标要怎么执行。它就属于战术Tactic层次,分析师的提点是要改变分析者自带的句逗方式也就是它的ego,对于话语意义形成过程的全盘掌握那在句子的层次上对于分析者自带的句逗方式也就是Fink所谓的pre-existing punctuation,他是借由提点造成原来句子的改变。

 

这样说各位可能还是会觉得有点抽象那就让我来举一些例子我们从最简单的例子谈起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分析师就有表情或者是重复分析者话语的句尾把分析者已经说完的话也就是加了句点的句子从句点转成逗点也就是让分析者把原先简单的陈述句,或者继续说下去或者从头来过说得更仔细一点例如有一个分析者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上头有一个大他6岁的哥哥,学业成绩表现非常优秀读的是台湾第一流的a大学。他另外也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哥哥没有像大哥那么优秀 但也还不错,读的是台湾一流的b技术大学。他在毕业后还接着读硕士班分析者他则是刚毕业跟二哥读的是同一所技术大学。他最近因为忧郁症来就诊我们从接案的晤谈当中知道这位分析者的母亲对于小孩的教育安排介入很深如果上不了a这间大学,那么就只能上b这间技术大学,不然她不付钱她觉得这样以后才会有前途。

 

我们也注意到分析者家里三个都是儿子他母亲这样子的态度势必会在三个儿子之间制造张力在治疗的早期,分析者提到母亲的时候就说我妈就是疼我大哥了然后句子就这样结束了但是我们都知道还有二哥是吧。这时候如果我们接着问疼你大哥这样子的提点除了可能让分析者多谈妈妈是怎么样疼大哥的也有可能在补充的时候把二哥的部分也带进来打开某一些可能在一开始或许是刻意被回避掉的跟二哥中间有关的议题刚刚那个是简单的提点了把原来简单快速终结的句子借由提点重新打开让更多的材料可能包含原先被刻意回避的材料参与到意义生成的过程里头来。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例子假设有个分析者他和现在的女友已经交往好几年了他觉得女朋友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和自己的父母也相处得来但是真的要论及婚嫁的时候他还是莫名其妙的觉得犹豫所以他开始做分析治疗希望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位分析者和分析师建立了不错的工作关系他在某一次晤谈当中分析师不经意地问到说他怎么会选择做分析而不是做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分析者他是这么回的我女朋友建  建议的,表面上分析者只是回了话告诉分析师他的选择是女朋友建议的但是如果分析师注意到分析中的说话可能不只是分析者自己的自我在说话分析者的无意识可能也同时在说话的话那么分析者说出来的话语可能就不是只有分析者以为自己要说出的句子我女朋友建议的还可能有其他的话在说我也就是分析者的无意识显露的成分。

 

各位如果用听的而不是用读的我女朋友建  建议的这句话,可以是什么样子的句子我女朋友建  建议的,在这段看似口疾的表达里分析者骂了他女朋友三次贱分析师如果听到了骂女朋友三次贱的句子他就可以借由这样子的问话来提问,你女朋友贱,如果分析者像我前面加的板书他是和分析师之间建立了不错的工作关系那么他虽然可能会被分析师的提点搞得有点措手不及甚至想要辩护但至少他不会觉得分析师在听他的话中有话的时候是在找茬而觉得恼怒。分析者可能因为这个提点而开始谈他之前没有提过的材料比如说他其实很介意自己不是女朋友的第一次觉得女朋友的交往经验比自己丰富自己如果就这么结婚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交往机会了。

 

刚刚举的第二个例子也就是属于听见分析者说溜嘴的现象它是无意识在分析者说话时所进行的插话或是干扰不过就像我在上一个讲次中曾经提到的说溜嘴是最容易听到的无意识说话现象。无意识说话的现象可能还出现在他在说话时候的情感叠加或消减说话流畅程度的干扰或者是话语前后矛盾甚至后话修正前话等等这些被我称为广义的修辞策略的话语现象里那例如Bruce Fink在《精神分析技法的基础》书中谈提点的章节就提到了一个话语现象没来由的否认unprovoked denial,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分析者在要讲一些特定的事情的时候先否认了某些状况才能够继续说比如说有一个分析者因为妈妈被爸爸持续严重的家暴所以小时候一直搬家为了不让爸爸找到。不过也因为这样他后来总是觉得自己活得很漂泊连一些固定的朋友都没有。

 

这位分析者在提到自己小时候没有朋友的经验时他会先说我觉得那不是我妈的错了那时候怎样那问题是分析者并没有认为不断的搬家是分析者妈妈的错为什么他在讲小时候的经验的时候要先提我不觉得这是我妈的错才能够接着谈这个就是没来由的否认的一个例子。各位可以想想我不觉得这是我妈的错会是那一个从小被妈妈带着躲避爸爸的孩子在当时的唯一经验吗。或许他在爸爸妈妈同住的时候亲眼目睹过爸爸家暴妈妈的现场也觉得妈妈很可怜但是对一个小孩来说各位要知道带着他到处躲藏叫他仓皇收拾行李连说再见都没有机会然后又要重新来过的是爸爸还是妈妈或许他在理智上觉得不是妈妈的错了可是在经验的当时作为一个小孩他所感受到的或许是妈妈造成的只不过这种怪罪妈妈的念头因为同时也看到妈妈被家暴所以被抑制了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和念头。

 

Bruce Fink在《精神分析的技法书》中命名了不少他认为需要被提点的话语现象这些话语现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都是属于无意识在分析者说话时闪现的时刻例如说所谓的免责声明disclaimers,也就是在还没有说某件事之前就先把它说成不重要 没关系,有点怪、太琐碎等等仿佛这件事情他要说的事情没有任何重要性但是重点即使是这样他还是要说。这就像是我们在中文里常说的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我发现其实精神分析对于无意识会在话语中闪现参与谈话的观察其实中文的谚语里头也有不少例如我们说某个人说话是欲言又止话中有话甚至是意在言外只是我们并没有像精神分析这样把这些经验上的观察系统性地整合成一门实作的学问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我的国学程度有限非常局限在那种作为道统的志士上这些类似精神分析提点的技法可能是出现在方术或者是被贬为雕虫小技的那些知识上但是我比较熟悉的那样子的一种经典的学问大概都不太谈这样子的现象了。这种能够见微知着的这些知识领域我其实就没有太多的涉猎了。

 

总的来说如果我们从说话作为分析者的我在说话出发提点punctuation,它就是一个在话语层次上工作的精神分析技法分析者说话有他自带的句逗方式也就是说由他使用字词来说话的脉络但是因为字词本身是多义的那无意识总会利用字词的多义性想办法参与到话语成型的过程当中这个就是分析师要注意的现象话在说我那在分析者和分析师说话的过程中他的自我会有意无意的去抑制字词的多义性让话语中的字词尽量只出现分析者的意图然而这样的抑制不管成功与否是可以被分析师听到而且试图打开的。这个就是分析师的提点所要瞄准的话语部位。

 

分析者说话时的修辞策略说话作为一种话语现象无意识总是参与在其中。那问题是分析者并不一定意识到这件事情不一定意识到他的无意识总是存在总是也在说着什么提点作为话语层次上工作的一种精神分析技法它所要打开的就是在分析里让无意识也参与进来的这样子的意义形成过程让过去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形成句子的无意识念想或者说欲望能够有机会在分析的过程当中形成句子这就像Fink曾经在弗洛伊德的临床导论,a clinical introduction to Freud一书当中,对拉康的无意识就像语言一样被解构The unconscious is structure like the language所做的诠释,无意识的欲望分析到最后可能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只不过这个句子从来没有机会被说出来而分析师适时的提点就给了无意识欲望成为句子的机会今天的讲次就到这里我们下一个讲次再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
离拼团活动结束还剩
3人拼团:1680元
截图发送至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