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无意识【10.14更新】

本期内容

【逐字稿】

大家好,我们今天讲精神分析重要议题的第十八讲——无意识。那么无意识对临床工作来讲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精神分析。如果说我们换一个名字的话,那么精神分析实际上它就是一个关于和无意识的工作,至少是经典精神分析。然后俄狄浦斯情结,性欲理论和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工作临床工作的三个支点。为什么说无意识也是精神病工作的三个支点之一?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来访者来到我们的工作室或者来到我们的咨询室,然后你知道来访者他之所以过来他很可能有一种痛苦或者他想更多的认识自己。来访者当他有痛苦的时候,在他那个地方,在他的身体里面或者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面实际上是有个东西他不知道的。所以他来找一个精神分析家来帮助他或者一个心理咨询师来帮助他,但是一个精神分析家在某种情况下他也不知道来访者的问题在哪里,但是精神分析家知道他们的工作,实际上来访者知道他其实是知道他的问题在哪里。这个问题目前在他身上他还是不知道的,我们说还是处在无意识里面。这是精神分析的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来我们这里工作的人在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个东西他不知道但是打扰着他,这个东西是无意识。而我们的工作就是搞清楚搞明白这个无意识是什么。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这是我们精神分析工作的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如果没有无意识的话实际上我们没办法做一个精神分析的工作。

 

那么我们下面来讲一讲无意识概括的讲一下无意识。这个是弗洛伊德的一个发现。弗洛伊德一开始是和一些癔症患者一起工作的,和一些神经症患者一起工作。当他和这些神经症患者一起工作的时候然后弗洛伊德就发现这些成年人当他们讲述一些东西,一些东西被讲述出来之后他的症状就缓解甚至消除。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弗洛伊德就有一个推论,就是说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面实际上是有一个领域,有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它是被压抑着的不能够被表达,这些不能够被表达的东西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一旦这些不能被表达的东西被压抑的东西得到得到表达,得到解除。那么我们说它由此而形成的一些症状就会消失,所以弗洛伊德就说我们咨询机构很可能有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意识,就是我们知道的;一部分是潜意识,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另外一个就是无意识。这是弗洛伊德的一个他临床工作中让他得到的一个假设。

 

弗洛伊德跟临床工作者一起工作,弗洛伊德做为一个临床工作者,他和来访者一起工作的时候,然后弗洛伊德发现来访者他讲的这些内容被压抑的很深的一些东西,基本上是和他的童年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弗洛伊德就说无意识被压抑之物,这些无意识实际上它的基本内容是来自于我们的童年的,大家知道弗洛伊德本人实际上他很少跟孩子工作,他差不多和成年人工作。但是他和成年人工作,他发现成年人被压抑的东西实际上是来自于童年,也就是说弗洛伊德是用倒叙式的方式把它推测出来。一个成年人如果他现在有痛苦,痛苦实际上是在童年时候就已经存在着的,来访者认为他已经遗忘了,但是我们遗忘的东西从来都没有丢失,它只是默默的打扰着我们。而且弗洛伊德得通过跟成人的工作,然后通过一种倒叙式的方式它能追溯到童年期是有很多个阶段。

 

这个阶段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或者你有那样的问题的话,它会对你以后一生有很多影响。我们都知道弗洛伊德就说那么童年阶段。比如说口欲期,肛欲期,生殖器期。你看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无意识就和性欲理论是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在这些时期我们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或那样的创伤。很可能构成我们的一个基本创伤,影响我们的基本人格结构,影响我们到现在,但是弗洛伊德在后来的时候,差不多在1923年的时候,就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已经很成熟的时候,弗洛伊德对他的精神结构的理论做了修改,他不再将无意识看作是精神结构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在1923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书,这个书的名字叫《自我和本我》,也就是在这本书里面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的精神结构由自我本我和超我构成。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这个本我是我们现在中文把它翻译成本我,但这个本我也许我们确切的讲,这个本我应该翻译成他我,什么叫“他我”?就是说本我“他我”是在我们的精神结构里面,但是“他”跟我好像没有关系甚至我们应该把它翻译成他,跟我好像没有关系,但他又在我们精神结构里面他又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好像是跟我分离的。但是在我们精神结构里面,在某种情况下“他我”决定了我们,这是弗洛伊德后来对精神结构做这么一个修改,还是我们的精神结构是自我、超我和他组成的三个东西组成。

 

当然弗洛伊德在精神结构里面没有给无意识一个位置,我刚才看这个自我超我和他这三个东西里面没有一个是属于无意识的,但是这并不是否定无意识的价值而是更强调精神结构本身是一个自主的或者讲得直接一点,我们的精神结构本身它无意识的特性是非常强的,也就是弗洛伊德做了一个精神结构修改之后,其实他并不是否定无意识的价值而是更加强调无意识的价值。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我们的临床工作当中的时候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来访者比如说一个来访者来,比如说一个强迫症来了之后他会跟你讲他说老师,我知道我的手是干净的可是我忍不住就要去洗它,你看我们说像这样的表述,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实际上是经常会碰到的,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他这个表述。

 

首先这个表述是来访者说出来的是在意识里面的,在他意识里面有一种感觉,这感觉就是他知道,我知道我的手是干净的。这个时候我们讲说他自我实际上是有一个意识的,意识到自己手是干净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要去洗它,当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要去洗手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实际上他意识到一个东西就是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面,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他是不清楚的,这个东西决定着让他去做一些他自我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说那个东西实际上是他。我们说或者按照我们传统的翻译是本我,实际上是本我让我们这么去做的,你看这个差不多。

 

弗洛伊德说我们应该加强自我的力量,然后自我变得强大一点,然后控制本我。这样的话,也许我们会过得舒服一点。可是另外一个问题是什么?另外问题是当我说我知道我的手是干净的,可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要去洗,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知道实际上意识是占大部分可是我还有一部分,他是不清楚的,我本身他也不会不清楚我还不知道,我为什么不知道一些东西。既然是你自己精神世界的东西你怎么不清楚,我为什么就不能够去清楚到他,所以说我们对我本身有一些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为什么我不能做到这些?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虽然说自我本身是意识的大部分,可是自我本身也有无意识的成分在这里面。同样的就是当来访者说,我不知道在我内心里面,为什么有个东西他就是让我去洗手,那么这个时候实际上他有一个意识,就他意识到他对本我有一个感觉,可是本我里面具体是什么,他不清楚。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本我它绝大部分东西,它是我们不知道的,好像是一个黑箱,箱子里面的东西好像是黑洞,洞里面的东西我们不清楚,但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这个本我它很可能就是无意识的,它具有无意识的大部分性质,但是我们还会发现一个地方是什么?

 

当我们说本我它具有无意识的大部分性质的时候,但是我们多少,我们这个报告本身还是有一点感觉的,至少我们感觉那个地方是有那么一个东西存在。某种情况下它还是打扰着,它还是和我们的自我本身有一个接触。所以说本我本身他还是有一点,那么意识的感觉就是本我本身的感觉存在的,它是有一个东西存在,内部是什么东西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它是在的。所以说本我本身多少也有点意识的成分在这里面也就是这样讲。当我们知道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真的完全知道它吗?当我们不知道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对它真的完全都不知道吗?所以说这个时候意识和无意识很可能在自我超我和本我里面它都存在着,只是相对来讲自我的意识更多一点,无意识的感觉更少一点,本我他无意识的感觉更多一点,自我的感觉会少一点。

 

这样讲来了我们还有回到另外一个问题上,也就是说很可能,对我们人类来讲,我们的精神结构本身它很可能很难在一个平面上来讨论的,不是说有个地图我们说这部分是意识纠纷是无意识纠纷,是潜意识然后我们说这部分是自我这部分是超我,这部分是这个本我就这样讲就说清楚了。

 

可能很困难所以说一个平面性的,它很可能不是一个视觉性的,直观的这么一个描述,所以说很可能我们理解我们精神结构它很可能是需要几个地图叠加在一起才能够清楚,或者说也许是个立体的或者说也许立体还并不够,它也许是一个精神结构这种模型,它很可能不是直观的能够表达出来的,所以弗洛伊德后面用了另外一个结构重新来讲述精神结构。但他用另外一个结构本身并不是为了否定无意识的价值而是强调精神结构本身是自主的,我们讲精神结构本身是个自主的是说无意识本身,它有自己的一个机制,你知道无意识并不是说里面是杂乱无章的,虽然我们不知道无意识里面是什么,但是精神分析的临床经验可以让我们倒推发现无意识本身是有一些它自己的一些特点的,比如说它的运作机制。

 

弗洛伊德在释梦里面讲了无意识本身的运作机制讲了很多内容,讲了好多个机制。但是后来弗洛伊德强调那么这个无意识机制很可能会对后来的精神分析家,就相对来讲把它总结成一个凝缩和一致,这两个机制。那么凝缩和一致这个机制我会在后面讲梦的时候也许会多讲一点,这里我们就暂时不讲它不管怎么讲,在临床工作中,意识和无意识的区分是一个基本的区分,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也就是意识和无意识,实际上是我们临床工作中一个最基本的假设。

 

我们继续来讲一下无意识的个性。我们说,无意识有很多特性,我们先进行集中讲一下也是实现根本的对所有的精神分析工作者来说都达成共识的一些特性。

 

第一个无意识本身它这种机制或者它这个过程是一个原初过程,我们说的原初过程的时候,就会讲它自带能量怎么讲,为什么本身它有很多能量,很多心理能量,弗洛伊德当年对心理能量,他发明了一个词叫力比多来描述这些心理能量。那么我们现在就说我们就是这个心理能量未必我们把它描述成力比多,那么这个心理能量因为它有能量同时它又是被压抑的,它是不为我们知道的,可是因为它有能量,它总是想出来想表达出来,这就相当于什么一个火山,它被压抑在地底下的在山里面的。但是这个火山因为它有能量,它总是想找任何一个机会它能跑出来,它找了机会重返意识,来到我们的这个意识当中,所以说它是一个活动的东西,充满能量的这么一个东西,我们讲它为什么说它是个原初过程,我个人觉得这个应该是从一个孩子出生来讲起,我们才知道无意识它的特性和原初过程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我们说我们知道一个孩子他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这个孩子他实际上是处在一个什么状态,他处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状态,他处在一个刺激恒温的状态,还是在妈妈肚子里面,在子宫里面。

 

我们说子宫就是孩子的宫殿,那么孩子在这个里面他生活的应该说是很平衡,比如说四季恒温的。而且他吃饭他都不需要用自己的嘴巴,脐带直接供养。所以说,孩子在这里面实际上生活的是一个很圆满的状态,但是我们知道人类因为人类的大脑特别大,所以说我们如果大脑成熟了之后,然后再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了之后,那么实际上是就会引起难产,因此人类的孩子他是早产儿我们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所有的人的孩子都没有被发育成熟的时候就被生下来了。那么这一种这可能会让这个孩子他在自己还没有成型的大脑还没有成型的情况下他来到社会当中,那么与别人的互动当中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就与别人的互动过程当中成型因此我们人类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因为我们人类可塑性非常强所以我们也很好的文化,因为我们人类可塑性很强,所以我们每个个体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讲,因为这个孩子他是一个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就离开了母亲的子宫。那么这个时候,子宫是一种平衡的状态,他来到人世间的时候,实际上他是个失衡的状态。

 

那么这个时候他有很多缺失,他就缺少了那种圆满的感觉,当你缺少圆满的感觉的时候,我们就找一些东西填补它,打个比方,相当于河流一样的,如果是有一个湖,它是空的,里面没有水,那么河水就会流过。来我们知道当河水流过来的时候,实际上流动本身就带着一种能量,我们说有缺失就会想去填补它。当你想去填补它的时候就给它能量,所以说这也就是说无意识本身实际上是带有能量的,它本身带有能量而且这个能量带到一定地步的时候,那么它就会表现出来。如果一个湖里面有很多水的时候,然后这个时候如果发现另外一个地方有个缺口的话,水自然就会从那个地方流下去,或者说湖水满了之后它当然想找一些,说不定在满了之后它这个地方会生长一些东西出来。比如里面就会有鱼然后就会起雾,然后就形成一些自己的东西。那么就是显然是湖能量本身带来的。

 

但是关于原初过程本身如果我们不是太了解,关系并不是太大在临床工作中,为什么?因为我们就知道无意识本身是有能量的,它总是想表现自己想表现出来,我们知道这一点也许就够了。刚才我们打的那个比喻也许不是太合适。我们说比喻总是有它不合适的地方,无意识还有一个特性是什么?就是它没有否定在无意识里面,实际上是没有否定的否定本身很可能是无意识表达的一种方式。我在这里举个例子,大家知道比如说我们有时候会做梦,梦里面很可能我们会梦到一些人,比如说你梦里面梦到一个女人,当你梦到之后你好奇怪这个女人我也没见过,我怎么会梦到她。生活中又没有这样一个人,然后这个人是谁,你说这个人她应该不是我的妈妈,那么如果当你说了这句话的时候你为什么要说,当你说这不是我的妈妈的时候,你首先就在脑海里面,实际上在你的精神世界里面,你的妈妈实际上就存在着的。当你存在的时候你才否定她说她不是,没有人让你把这个女人和你妈妈之间做一个比较,做一个联系,实际上是你做了一个联系,很可能是因为这个女人在某种情况下她代表你的妈妈,但是你没有办法把你妈妈表达出来,也许有一个情感指向你的妈妈,所以你必须把它有一个压抑,恰恰是你以否定的形式讲述了妈妈。

 

我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吗,就是我们以否定的形式承认在我们脑海里存在着一个词存在着一个能量存在一个能指,能指就是妈妈实际上是否定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你知道弗洛伊德写过一篇很小的文章,这个文章的名字它就叫《否定》,或者叫《否认》。这篇文章是什么?弗洛伊德就讲如果当你想否认一个东西,比如说刚才那个情况没有人让你说这个女人是你妈妈,但是你说这个人不是我妈妈,当你这种否认本身是否认,本身就实际上是在承认你想的你梦里面梦到这个人,某种情况下她就是你妈妈的变形,有点像此地无银三百两大家能理解吗?你埋了三百两银子在这个地下没人知道的,但是你非要插个牌子说此地无银三百两。当你否认这个地方没有银子的时候,实际上下面就有银子是这个意思。无意识本身它里面是没有否定的,我们讲否定的时候实际上是意识里面讲的,所以意识里面讲的否定的东西并不是说这个东西不存在意识里面,说这个东西不存在并不是它真的不存在它只是在意识里面不存在,但在无意识里面它是存在的不是的我不知道这样讲有没有说清楚。为什么是充满着矛盾的?矛盾双方可以在无意识里面相处在一起,在我们意识里面矛盾相处在一起就很困难,所以当我们知道有一个人当我们在临床工作当中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来访者讲一个人谈,爱一个人的时候可是他发现这个人做了一些东西对他不好做了一些事情,对他不好的时候他很难理解,他很难把一个爱恨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

 

如果有一天把对一个人的爱恨能够很好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我们说差不多他这个分析实际上是过了一个阶段无意识,没有矛盾,没有否定,而且无意识也没有时间性。什么叫无意识没有时间性?也就是说无意识里面的东西,我们说无意识里面基本内容是童年,童年这些东西它实际上是一直存在着,一直到我们现在。如果童年一个创伤,这创伤是童年发生的,但这个创伤的影响一直会影响我们,我们当下其实可以对我们现在有一个定义,对于精神分析来讲,我们的现在就是过去的总和,所以你过去那些东西都没有消失某种情况下,所有的过去塑造你现在这个样子。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说我们童年碰到了某些创伤性的事件,它的影响一直会影响我们。现在影响到我们当下,如果是过去的事情只是过去的话,对现在就有不见得具有影响,就不会有影响,但是因为无意识没有时间性,所以过去的东西一直会到我们现在。

 

第二个还有一个无意识实际上它没有现实感的,什么叫没有现实感?我们再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有时候会一些动作过失,这个动作过失弗洛伊德曾经有过分析,他认为这些动作过失是说明什么?说明一个人他的无意识打扰了他,意识里面的思考让他做了一些动作过失,比如你出门的时候你啪的一声把门带上来了,把门带上了之后结果你没带钥匙没带钥匙的时候,可是你会发现你只穿了一个短裤,本来就出来倒垃圾的结果你发现你钥匙没带手机没带。所以你很尴尬的把邻居家的门敲开借个电话,打个电话开锁的来开门,为什么?因为家里面另外一把钥匙很可能是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岛,你的爱人正在海南岛那里旅游,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说这可能这就是个动作过失。这个过失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很可能你在家里面的时候,你看到你爱人发的朋友圈上面发现你爱人发的朋友圈里面蓝天白云,享受海南岛温暖的风情,这个时候你也想去,可是因为你有工作,所以你没法去,但是你也想去这个念头在你脑海里冒起后来就迅速的被压抑了嘛,因为你知道这个不能,也没办法,现实不允许,结果你出门的时候你带上门就忘了钥匙,你知道为啥?这实际上是你无意识在你不小心的时候让你犯了一个错,它想表达的是我也不想待在家里面,我也想去海南旅游,可是无意识想去,可是现实不允许,因为它忽略这种现实,可是它忽略这种现实,就要付出代价。比如说另外一把钥匙在千里之外的海南,那么你想在进家门的时候你必须请开锁的人过来把锁给撬了,撬锁得花几百块钱,还耽误你的时间,所以我们这样在这个意义上讲无意识是没有现实感的。

 

如果我们再讲的话,你知道我们的症状某种情况下,它是无意识和我们现实的一个妥协,然后我们可以讲症状里面有很多无意识的东西。那么这是无意识里面,这个症状里面,无意识的东西让我们有了症状,而且这个症状有时候会严重的妨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可是无意识本身不管它的,因为它没有现实感,所以说我们就显得不能适应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做一个精神分析来了解无意识是什么,解除压抑某种情况下重新获得现实感。那么我们说这是无意识至少是在经典精神分析上,我们讲无意识的一些基本特性是怎么一回事,无意识本身我们说,其实无意识本身是我们不知道的,因为它是无意识,所以我们无法感知,但是无意识有些表现形式,什么叫无意识的表现形式?就是说其实我们可以讲当弗洛伊德讲第二个定性理论的时候,实际上无意识就是我们精神结构的全部。

 

当我现在在说话的时候,哪怕我没有好像很有意识,但是这说话本身里面也蕴含着无意识的,什么意思?就是说很可能我讲话本身我不知道我讲的东西本身表达了一些,我没有意识到我想表达的东西,也就是我说的话语本身比我想说的东西要多得多,比我意识里面想说的东西多得多。所以说拉康有个观点,他就想说实际上无意识就在这两个能指之间,我们可以这样讲,无意识主体实际上是在两个能指之间流动的。当我讲一个话和另外一个话之间有个空隙,空隙很可能就是无意识居住的地方。那么这样讲也许太抽象了。主要我们还想回头回到经典精神分析的这个维度上来说。

 

在经典精神分析上弗洛伊德就讲他说无意识的东西不是急于想来到意识里面,当它急于来到意识里面的时候,其实有三个形式实际上我们好像能够明确地感到无意识是存在的。这三个形式就是梦,过失行为和症状。刚才我多少讲了这三个内容。比如说梦我们说它为什么是一个好像是无意识的一个表现形式,我们做梦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处在一种休息状态,当我们知道休息状态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不具有不需要与现实接触,这个时候很可能我们与现实接触的功能就降低了。之后我们内部的一种感觉表现出来,所以晚上我们会做很多梦,当我们做了一些梦的时候,可是我们醒来的时候回忆这个梦的时候会觉得很奇怪,就说怎么会梦到这个人,怎么会梦到这个事情,这种奇怪的感觉让你觉得这个梦好像不是你的。

 

古人就是这种感觉,就觉得梦好像是别人托梦给我们的,并不是我们自己精神世界内部的东西。因此他很奇怪然后他来到了我们意识里面,因为好像这个时候被你记住了你要这地方,就是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无意识的表现形式它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它其实是意识里面的东西。无意识本身我们不知道但是它在意识里面的表现。那么在意识的表现我们怎么知道它是无意识?我们说它是无意识的表现形式,它在意识里面的表现,这个东西和我们意识里面其他东西之间好像有点格格不入,我们这个梦怎么这么奇怪,好像我完全不会做这个梦,梦里面我为什么会做这个事情,在梦里面我为什么会杀人在梦里面,为什么别人会追杀我。所以这些东西让你觉得好像在你的意识里面在你心目中是不会发生的,所以这个内容还很荒诞,因此我们说它好像是无意识闯入到我们意识里面来的,但闯入到意识里面它就是意识了,你要知道这一点但它还是个闯入,因此我们说在这个地方它是无意识的表现形式,过失行为是一样的。正常情况下你不会有过失行为的,不会干这种错事,不会说这句错话的,可是通过在梦里面你好像就干了这么一个,你怎么会做这个举动,你自己都很奇怪为什么会做这个举动。为什么我在这个地方把话给说错了,症状也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下你不会有这样的一个行为或者这样的这么一个念头。

 

我们说有时候症状是一些强迫性念头的时候,你自己都觉得我有这个念头很奇怪了。我知道我手是干净的,可是为什么我还要洗手。那么这个时候你不觉得很奇怪吗。因为你不能理解它,所以我们说它可能是无意识闯入意识里面的东西。弗洛伊德写了一本书叫《精神分析引论》,这本书我觉得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这是值得反复看的。这本书一共分为三编,这三编分别是讨论过失行为梦和症状弗洛伊德为什么把精神分析理论写到这三编。就是说实际上是无意识表现的三个主要的领域,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有一个精神分析家叫拉康,拉康特别强调语误也就是口误,也就是我们说话中的口误。为什么因为拉康说在临床工作当中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和来访者之间是怎么样通过语言工作的。其根本意义上是通过语言工作,通过能指工作的。我们说语言是个能指,那么你再通过语言工作的时候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做梦也好,还是你有过失行为,还是你的经历让你形成症状这些东西,你在临床过程中在我们的工作室里面你必须把它说出来,你做的什么梦本身只有你一个人知道,在你脑海里面当你说出来的时候,当时是梦的继续所以当我们知晓另外一个人梦的时候,实际上是他说的这个梦实际上是跟语言是连在一起的,当一个过失行为,他过失行为他发生了一个行为,他需要在我们工作中表述这个行为,所以他这些东西都转换成语言。因此我们有时候会发现所谓的一个无意识的表现形式,它可能更多的当它在表述过程当中,它实际上是以语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果语误也包括你有时候说话的时候可能结结巴巴的支支吾吾的,你说话的时候逻辑的前后矛盾这些东西,或者你说的时候突然沉默很奇怪的事,就是你讲话时候的一个不好的表现,一个错误的表现,拉康特别关注这些。

 

拉康认为无意识实际上就是无意识,因为它不可能总是打开自己而它是关闭的。那么它只能通过语误的时候突然打开一点让我们看到一些,看到一些时候而且它只是在将我们打开的时候看到一些的时候,这个时候它已经准备关闭了。因此无意识只是在关闭的时候向我们显示那么一点点,当我们知道无意识它已经关闭了,比如说我们的语误,我们不可能讲出太多,很可能就是一两个词的语误。比如说一个来访者在工作当中他在讲说他妈妈,那时候突然他讲了我老婆,他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时候你听到了你做为一个精神分析家你听到了然后你说你老婆,来访者说我说错了,应该是我妈妈,我也奇怪我怎么会说我妈妈说成我老婆了。所以当说老婆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也就是非常瞬间的,那么这个瞬间过后实际上来访者就过去了。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精神分析想要抓住无意识的表现形式,他是这个表现,我们的工作具有一种及时性,所谓及时性就是立刻当下的意思。这就是为什么精神分析需要有工作室的原因。

 

我们跟一个人讲道理,说说你的理智,说说你的问题,是俄狄浦斯问题,你的问题,是幼儿性欲的问题,是幼儿期的经历问题,你的问题是你无意识每个问题打扰着你这些东西都没有用,那事实是这样的。可是是什么,怎么去抓住它怎么去理解它这个东西?就需要在工作室里有一个具体的上演。我们曾经讲过具体的一个操作,操作过程中很可能就那么一瞬我们事先是不知道的,我们不知道来访者在什么地方突然会有一个是言语中的矛盾。我们也不知道来访者突然会在什么地方说出一个语误,我们不清楚的。因此当他说出来的时候,也许那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给予一个回应。那个时候实际上是我们精神分析最重要的地方,精神分析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来访者带来一些话语,我们说的话语里面听到一些东西是来访者本人没有听到的东西,我们的话也听到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揭示了无意识里面的某些内容,这就是这样每个来访者我们都不能预先知道他的无意识具体的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只有在工作当中在瞬间去抓捕它那才是可能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精神分析的工作室是必须的,这个工作室就是为了在临床工作中让无意识突入到意识里面这些瞬间表达出来,然后我们去理解它。那么这个是无意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

 

我们继续来讲一下后来的一些精神分析家,这里主要指的是法国的精神分析家拉康,他对无意识的一些理解。比如拉康就说无意识是他者能指的沉淀物,或者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讲无意识他者能指的宝库。这是什么意思呢?我前面多少讲了一点我们必须联系到一个孩子出生。一个孩子出生之后,那么这孩子出生之后他来到了我们人世间,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实际上是一个空白,他需要与外界互动,与他者互动的当中他从外界汲取一些东西来建构自己。我们说他提取或者我们这样讲孩子这个地方,要是他有一种焦虑有一种无助感,这种无助感和焦虑的他需要去抓捕一些东西,抓捕一些东西让他多少能够安静一点。那么这个时候他在外界互动的过程当中,他者比如说他的爸爸妈妈某种情况下是他者,就会跟他一起互动过程当中的时候给他一些人类的行为,之所以是人类的行为,实际上它是具有规则,我们就说这是属于一个系统的,是属于人类文化系统的,因为它是一个能指,特别是爸爸妈妈会跟孩子说一些话,这话语本身一些明确的能指,这些能指你知道这个孩子抓不住了,但是孩子本身很可能对他并没有太多的理解,我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吗?比如孩子的爸爸妈妈称呼这个孩子是小宝贝,因为这个孩子他可能处在焦虑当中这个时候。如果他听到宝贝这个声音的时候也许妈妈在喊孩子的时候会抱着孩子会轻轻的抚摸这个孩子温柔的对待的孩子,不能放在子宫里面了,但是抱着自己的怀抱里面,所以这个孩子听到妈妈说宝贝的时候,他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他有一种安静,他们会对这种安慰,因此焦虑就吸附,就是吸附在这个宝贝这个词上面,但他当时还不太理解宝贝是什么意思。你看我们讲了无意识具有能量,能量就吸附在这个宝贝这个词里面,这个词实际上是他者给他的,然后他就来到了无意识的,来到小孩子这么一个精神世界里面。

 

我们说人生当中并不总是怎么让自己很安静的时候,很舒服的时候,可能一个孩子他一生中有很多危险的时候,很多焦虑的时候。这种焦虑本身并不是别人能够抚慰到他的,比如说然后内在有一些不舒服或者这个环境的不舒服,甚至有时候照顾者本身的焦虑,这东西也会影响到这个孩子,这一点能理解。因此孩子他的无意识里面就吸取了很多东西,在我们说或者说在精神世界里面就沉淀了很多他人给的这么一个能指。能指沉淀在来访者这个地方的时候,那么来访者他需要建立自己的时候,来访者慢慢的需要建立自己,需要理解自己是怎么一回事。比如说他有一天就明白原来宝贝是妈妈对他的称呼,周围的人对他的称呼,这时宝贝就成为他自己的那么能量的能指,就成为他自己的孩子,就会从他者给他的能量当中挑取很多能指来建构他自己的精神世界,建构他自己的一个精神结构。如果我们把精神结构比作一个房子的话,那么这孩子就在自己内心里面建设了一个精神的房屋,精神的家园。那么经常有很多东西,很多能指就被他用了,是他自己的。可是问题在什么?这些能指并不都能够被来访者拿来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有的能指来访者还是不太理解。这个能指它也具有能量,那么它怎么办,它实际上就在这房间里面游动,这个能指,这个房子没有被我们的精神结构本身抓捕住用来建构我们的精神结构,那么它就在精神结构里面游动,因为它有能量在这里面游动的话,因此它就会打扰我们房间里面的安静,让这个房间里面变得更加焦虑了。

 

那么游动的能指我们说它还可能还是处在无意识当中,也许它在我们人生的某一天它会变得更严重,所以更加打扰我们,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讲我们就需要来到这个地方,就知道游动的无意识是什么,到底什么东西在你的精神家园里面,但是它又不属于你精神家园,可是它又具有能量,在你精神家园里面游动着。那么你看在这个意义上弗洛伊德就有一句话他说“我不是自己家里的主人”,当弗洛伊德说我不是自己家里的主人的时候,家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实际上某种情况就是自我,某种情况下在我们的精神家园是做不了主的,那么什么东西在我们的精神家园做主?就是那些无意识的能指,具有能量的,因为并没有被我们本身很好的整合,吸纳也好,认同也好,不管它这个东西,它就是在我们的精神内部,它影响着我们,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其实我们和父母相处的过程当中,他者给我们的东西。但是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我们没有在我们还不知道我们还没有建构好我们自己的时候,他者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它这就影响着我们。你知道在这个意义上就讲像无意识的它是一个有特性的精神场所,我们刚才讲过这么一个精神场所,它很可能不能够在地形学意义上被标定起来,也就是不能在地图上被标定起来,但是它好像是存在在地图上每一个点上,从地图上每个点都可以分成一个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只是说有时候意识成分多一点,比如说在这个自我里面有时候无意识成分更多,比如说在本我这么一个维度上,这就是拉康讲的他说无意识,实际上是他者能指的这么一个沉淀物。

 

我们可以在这个地方可以回想一下当时我们谈能指的时候的一些说法,这样可以相互来做一个理解。我们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无意识和幻想。我们刚才讲过无意识的内容它是有能量的,因此它要表现出来,可是它怎么表现出来的,或者无意识的东西它到底是怎么能够影响到我们的精神世界,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它通过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影响到我们个人的现实生活,实际上是幻想。我举个例子来讲一下无意识和幻想的关系,比如说像弗洛伊德讲过他有一个狼人,我就讲过一个狼人的例子,在狼人的例子当中,然后这个狼人这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是一两岁的时候,他看过他父母做爱,可是看父母做爱这个孩子,某种情况下我们说它是一个能指,这个能指这个孩子当时他是不理解的。我们知道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理解,这小孩不知道父母在干什么,但是当时在狼人差不多到4岁左右的时候,然后这个时候随着他的精神,他的一个性心理的发展,这时候他发展到生殖器期的时候他开始明白了,他父母当年很可能是一个做爱的场景,那么他就想,但是他对这个做爱场景他还是不是有太多的清楚。他知道是个做爱的场景,于是他就开始构想一个理论,我们说幼儿性欲理论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幼儿性欲理论,那么这个时候狼人就开始构造一个自己的幼儿性欲,他就觉得一个男人跟一个女人做爱是不是两个人就要打架了,是不是说这个男人就是要把女人压在身下了,就欺负她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想说这里就有一个受虐的感觉,这是一个。因此也许一个性爱的场景就和一个施受虐感觉连在一起,和一个暴力的场景是连在一起,因此这个狼人就这种感觉原来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如果他们之间很爱的话,如果他们之间要有一个性关系的话,他们实际上就是一个很暴力的这么一个感觉,我不知道这样讲大家能够理解吗?

 

实际上是狼人他对他早年接受到的,来自他者一个能指并不是很明白这个能指,然后对这个能指有一个想象,通过这个想象它影响着他,你很显然影响他,是什么影响?他之后他和一个异性的关系。比如说他和异性在一起的时候他会不会有一个暴力的感觉,因为如果很爱她的时候,那么这个爱本身会不会带来一种暴力的感觉,那么如果有暴力的感觉的时候,如果再结合他其他的一个生活的规则,生活的场景,他觉得如果一个人有暴力是不是就会被惩罚,因此他就不敢跟一个异性接触太多,因为跟异性接触,他说他内心的涌出这种感觉,实际上是很爱她的。很爱她就会让他引起一个暴力的感觉,一个暴力的感觉就会引起一个惩罚,惩罚的话,那么对他来讲这是个危险,因此他是不是就跟异性关系中变得比较谨慎的,或者说当异性对他有很多更多的一个表达的时候,他是更加害怕了。因为当一个异性对他有很多表达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发生暴力的可能性就会更多,发生暴力的可能性更多,他受惩罚的可能性就更多。

 

你看当然我们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实际上想象的成分,在这里面实际上我们就是幻想。那么我们的工作在某种情况下就是要理清这些幻想,理清来访者的幻想,你知道幻想是个好东西,真正有了幻想,你知道这我们人的真正有了幻想才有了人类社会。大家知道这一点。在某种情况下因为我们虚构某些东西,我们能够想象某些东西,我们才会有很多发明,才会有所谓的现代人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些想象的话,很可能我们处在一个小小的类似于猿猴的这么一个大猩猩的群体里面,也不会有很多生产,就不会创造出很多东西。但是实际上同时我们也被幻想,为这些幻想所苦,幻想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麻烦,任何东西都是有代价的。幻想让我们创造了很多文明,但是这些文明有一个代价,就是神经症精神病为什么某种情况也是跟幻想神经在一起的,你看我刚才讲的这些话其实它也说明了一点,正是这些幻想,所以这是最开始的,正是这些幻想为幼儿期儿童性欲理论提供了形式,比如说儿童性欲心理当中的时候,我们讲过这个孩子有时候会认为这个孩子是从泄腔排泄出来的,通过好像是排大便一样的会把一个孩子排出来了,你知道影响到这个孩子的一个性欲理论,其实这种性欲理论我们说每个孩子都是有细致的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对于一个群体来讲它很可能有些共同的地方,这是共同的地方,有时候它会影响到,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影响到我们的对一些文学作品的描述,对文学作品的这么一个构建。

 

比如说我们就知道好像可以有一个无性的,这么没有一个性。但是你只要通过一个吞咽,比如说你吃一个鸟蛋,然后你就可以怀孕,这实际上是怎么样,就觉得我们恰恰是就好像我们的生孩子,实际上是和我们的消化系统是连在一起的。这会影响到我们就是幻想这个神话,但是它影响到我们对我们祖先的认同,甚至影响到我们平时的饮食,是会影响我们的饮食让我们吃个东西就会怀孕这种想法会在我们的神话故事里面,在我们的生活里面经常出现的。这是我们讲幻想实际上是为幼儿期的儿童性欲理论提供了形式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这是很重要的,那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精神分析,实际上是和幻想工作的,也就是说主要是理清我们的幻想,让我们的幻想变得合适一点,不要变得那么糟糕,让我们幻想变得更现实,更靠近一点,而不是现实离得更远,让我们的幻想不要对现在产生太多的误解,相对来讲完全的误解消除是不可能的,让我们幻想不要对现实产生那么多的误解,相对来讲能够被互相之间多理解一点,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但我们还有一些在另外一个意义上讲,我们一个精神分析的工作它并不是为了解决我们现实中的很多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一个小孩他不能去上学,因为他成绩很差他不愿意去上学,所以妈妈就把这个孩子带到你这里来了,这妈妈显然想说如果他成绩很好就可以上学,所以说这个妈妈就会跟一个精神分析工作者说请你帮助我的孩子让我的孩子成绩好起来,这是现实问题,精神分析家做不到这一点,但精神分析家明白一个事情,这个孩子很可能他之所以不愿意去上学很可能内心某个东西,某一种幻想打扰着他,比如说他认为成绩不好的人就不能上学,上学的人都应该是成绩好的,当然这种幻想会被他的妈妈的脸色,会被妈妈的一些语言加强。那么我们的工作如果直接让他这个成绩变化,不可能,我们不是补课老师,但是我们会感觉什么,我们知道内心有个东西打扰着他,我们的工作就是搞清楚内心到底是什么东西打扰着他,让他明白这一点,从而让他接受他自己。比如说他发现他的成绩只可以在这个位置上,他只能坐在这个位置,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作让他能够来到他能够来到的地方,然后能够对他自己明白更多,在这个之后孩子上不上学本身是孩子本人决定的,他觉得没关系,我只能考一个30名但是30名的人难道就不能上学吗?他就愿意去上学,然后他就明白也许他的妈妈对他的要求是过高的,他做不到他妈妈那个样子,但是他还知道上学会对自己有帮助,所以他就去了。这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们的工作是让他明白内心当中什么东西打扰着他让他没办法去上学,最后这上学本身现实的问题是要自己去解决的。

 

你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来访者来找我们的时候,带来很多现实中的问题,比如来访者会说我睡不着,这个老师会说我人际关系很糟糕,这男同志说我找不到男朋友或者女朋友,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跟来访者工作其实我们虽然没有讲这句话,但是我们的工作的一个目的就是其实我们暂时得把你这个问题放一放,我们来谈一谈你的历史,谈谈你脑海里面的想法,谈谈你曾经经历当中对这个经历的感觉,就是感觉蕴含着你的幻想,当我们把这些幻想说清楚了之后,也许你就能够你就对自己就明白更多,你也就明白你为什么不能处一个男朋友。因为担心男朋友对你有很爱的表示的时候,你立刻就觉得很可能有个很糟糕的事情发生,因为在你的经历当中是否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你就认为你就想象所有的这么一个事情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对你示好之后就有糟糕的事情,发生可是工作之后发现似乎不是这样的,那么这个时候也许你就可以跟一个向你表示爱意的这么一个男生待在一起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所以说有一天他会讲他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最近会发现我可以和男生说话了,而且前不久见到一个男生向我表白,我也没有跑掉,我就可以跟他在一起了,似乎跟我们的工作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我们迂回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背后的东西,所以说让这个问题变得成为现实现实中这个问题的好转变为可能我们的工作。

 

某种情况下我们是一个迂回的,我们不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精神分析某种情况下不是让一个来访者变得更完善变得更完美。一个精神分析家本身也没有多完善和多完美,但是作为工作本身他知道他的原则,是工作的原则,目的是为了知道我们的幻想是怎么回事。在这个意义上知道你到底是怎么回事,精神分析如果你欠了别人的很多钱,做个精神分析本身并不能让你把这些钱给赚回来,但是它会让你相对来讲更冷静的更采取一种合适的方式,根据你周围的一种情境,根据你可利用的资源怎么来处理你当前的这么一个问题,这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处理无意识,精神分析处理幻想的问题。

 

我们下面再谈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是拉康的无意识,是它说他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他记成本我,这是本我在说,我们说主体的这一部分也就是无意识这一部分他必须通报到意识里面来,因为他只有通报到意识里面来的时候,我们才多多少少对他有个了解,多多少少知道他是怎么一回事。那么这个时候完全的无意识的表达是他自己想表达,是他自己想说,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一个情景,在我们的体内有另外一个人或者我们还不能把这个叫做人。ta是一个它,它实际上是借助我们的身体借助我们的语言在表达它自己,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讲不是自我在讲话,在精神分析的过程当中不是自我在讲话,你最好不要让自我来讲话,而是什么?而是让他我们体内里面我们还不知道的我们,还不了解这么一个精神世界的东西在借助我的身体说话,实际上是无意识借助我的身体,借助我们的话语在说他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实际上是他在讲,所以大家知道精神分析有一个工作的原则,这个原则叫自由联想。

 

我不知道大家还记得自由联想有一个经典的表述就是说出所有来到你脑海里面的东西。我们不要控制它,我们不要批判它,说出所有来到你脑海里面的东西,还并不是说所有你想到的东西,不是你主动去想一些东西把它讲出来,而是当你躺在那个地方的时候我们传统的精神分析上是个躺椅,当你躺在躺椅上的时候尽量放松自己,尽量不要控制自己的身体,就相当于你在做梦一样的,相当于你在清醒的状态下在做梦,让一些话语然后你冒出一些话语,让这些话语尽量的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你尽量的让无意识更多的通报到你的意识里面来,这就是自由联想,所以也就是为什么精神分析一个基本工作方式叫自由联想。它实际上是和无意识的一个特点精神分析的这么一个基本的工作方式,自由联想是和无意识的这么一个特点,无意识“它说”这一点是连在一起的,我们说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很难做到真正的就是做到它说,但这是我们的一个目的和方向如果是精神分析当你发现你有一个突破或者一个进展的时候,实际上在某种情况下你让它说更多的表达出来了。

 

当你有时候工作很困难的时候,比如说工作中的无意识内容让你感到非常不舒服的时候,非常有悖社会伦理,社会规范的时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通过它说表达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很可能工作中会碰到障碍,碰到阻抗。那么我们说就是得克服阻抗,阻抗一旦过去之后,我们会发现又会回到他说的这么一个维度上,我们知道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联想或者完全意义上的他说,这个是不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尽量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情况下我们的一个精神分析的工作,当你的自由联想做得非常合适的时候,你非常发现你已经脑海里面真的冒出什么,你就能够把它说出来这个好像也确实没有受到太多的这么一个牵挂或者这么一个牵绊的时候,或者它说表现的相对来说很好的时候,也许实际上是一个分析快要结束的时候才会有这种情况,我们还要讲为什么有时候它说会困难,甚至有时候自由联想的时候,我们发现脑海里面是一片空白。这在于什么,这些无意识他想表达自己的时候,他也是向着一个人表达这个人,在无意识里面他也许是他曾经的某一个爱的对象,甚至是恨的对象,那么在工作时爱的对象,恨的对象实际上是分析家扮演者我。

 

这样讲实际上拉康还有一句话,他说无意识实际上是在两者之间。这话的意思是什么?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其实当一个来访,一个主体的无意识对着另外一个人主体说的时候,他说的无意识里面呈现出来这些内容,他说的这些内容是因为另外一个主体而有的,也就是不是每一个来访者对任何一个精神分析家讲的都是同样的话,他一定是对某个特定的精神分析家讲同样的话,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一个精神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我们把它叫做移情。所以说我们之前讲过移情为什么重要,因为实际上决定它说的内容是什么,就是他如何说,他对另外一个人说的时候他不表现出来的无意识里面的欲望是什么,欲望能不能够被表达,表达给另外一个主体的时候,能不能够被接受,能不能被理解,因此我们在这里也看到移情的重要性。实际上它决定着移情的处理,是决定着他说的可能性有多大,也就是无意识能够被很好的工作,能够被很好的理解,或者是自由联想能够被好好的进行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下面我们再说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依然是拉康的一个概念,我觉得非常经典,拉康他说无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离在,离在本身是一个很奇怪的词,我们现在尝试理解一下就什么是离在。离在就是一个离开的存在。我们说既然存在,存在这个地方他怎么会离开,他说无意识就是一个离开的存在,离开存在是一个悖论的说法。那么如果我们具体讲就是一方面我们的主体,人类的主体是存在在语言当中的,是存在在能指当中的。刚才我们讲过这是我们人类在我们的每个个体,在我们的幼儿时期我们接受了很多能指,这些能指我们不理解,用不理解能指,我们用它来构造我们自己,在我们构造自己过程当中有些东西好像能够被我们理解了。它其实也加入了我们的想象成了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另外一些东西实际上我们很难理解它,但是我们会对它有些幻想,它会影响着我们,我们会对它有些幻想,因为它在我们身体里面它会让我们不舒服,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幻想能够去理解它,能够让它更多的想把它具为己有,所以说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人类实际上是存在语言当中的,可是主体同时又不在语言当中存在,而且抵抗的这种存在,你要知道任何一个人当他用来建构我们精神世界的,我本身的这些东西就有一些能指,具有能量的这些能指被我们用来建构我们精神世界的主体,我们精神世界自我的一部分,可是总是还有很多东西实际上它是不能够被拿来建构起来的。就是无意识部分,而这部分某种情况下它是决定着我们的。其实是决定我们的东西,这是我们家里面,不是“我”这个主人,而是甚至是无意识这个主人它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决定着我们有这样的情感和那样的表现。

 

如果弗洛伊德的一句话就是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东西,实际上我们不记得的东西从来就没有被丢失,它从来都是悄悄的打扰着我们,只是很可能对普通的个体来讲这种打扰,不会让我们太不舒服,我们有些喜怒哀乐,但相对来讲我们还是正常的。这对某些人来说这是打扰,就变成病理性的了,但是这种打扰是一个根本的,也就是无意识。实际上是无意识才是我们家里的主人,那么无意识本身是不能够进入我们的语言,它不能够进入到我们这个属于一个意识里面被用来交流的这么一个语言当中,所以说它是抵抗着语言的,所以因此这个地方是一个悖论,一方面实际上我们是需要在语言当中的,曾经给了我们很多能指,这些能指就让我们有了我,我们就生活在这里面,可是这个东西本身并不是真正的“我”,就这个自我并不是真正的我,真的我们说是本我或者他我,他我在某种情况下是抵抗着被语言所捕获,因为我们对这语言不理解,也就是说我们是不能被语言捕获,也就是他没有被语言捕获,实际上是我们自己抵抗着被语言捕获,一旦进入语言,它就是被语言捕获了,所以说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是不是在进入语言和不进入语言之间,但是进入语言他不是他了,他就不是无意识了而是属于我。可是属于我们说还有些东西它是主宰这种他里面的,当我们对我了解的更多,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层面更多,很可能我们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就更多,就相当于一个圆一样的,如果圆的周长实际上是我们的意识,当我们对我们的意识了解的更多的话,意思就是说我们和外界接触的无意识的部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接触就会更多,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无意识它是离不开语言而存在,但是同时它也不在语言当中,它是一个好像是离开者的存在,也许我们这样讲离开者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讲拉康它就对人是有个定义的。他说人这个存在是一个言说者的存在,其实我们国内有时候在翻译是言说的存在,我觉得不足够人类,实际上是个言说者的存在是什么,就是人类的存在本身他就要不停的言说,因为不停的言说当中,我们说这实际上我们就能感受到我们无意识的主体,感受我们无意识的欲望,当我们感受我们无意识欲望之后,我们抓捕了一些欲望之后,当我们继续言说的时候,我们会继续发现我们的意义。有些欲望存在着,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人实际上他不是一个静止的,他是一个运动着的,所以我们说言说者的存在是运动着的,那么这个运动的感觉就是说他不停的离开他原来的位置来到另外一个位置,这就是人类因为他是处于一种动态当中的。人是处在动态当中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中国有一部就古代的经典,这个经典我们把它叫做易经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变动。这个世界变动本身是如果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话,那就是变动本身是不变的,所以说很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对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多的了解,实际上是变动或者对我们人的本质有个了解,那就是变动一直在变化中。

 

那我们讲最后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实际上是经常被人们讲到,这是拉康的一个,很可能是更多更被大家所熟悉的一个观点,它叫无意识像语言那样构成。如果我们理解为无意识像语言那样构成,所以我这句话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也就是语言是无意识的条件。这句话拉康也讲过,那么语言是无意识条件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实际上无意识只有我们人类才有,我们具有人类这种语言的人才会有无意识,所以说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人类的无意识和其他动物的无意识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讲的话,所以说为什么语言是无意识的条件,也就是说在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我们在一个无助的状态下,在一个是空白的状态下,我们接受了很多人类的能指,接受了很多人类的语言,那么这些语言本身成为一个条件。这个语言本身成为条件,就有一天我们把这语言有一部分据为己有,我们会说话,我们自我会讲话,但是我们自我讲话的前提实际上是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无意识的,在无意识里面积累了大量的能指,所以这也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语言表达本身实际上是个无意识的举动,你知道特别是对于一个母语的人来讲,我们会发现,因为母语你会说的,你是不需要打草稿,你会说得非常流利,与人交流的时候非常自如,非常顺利,可是也许第二语言的时候,也许是一个意识的语言,所以当你说第二语言的时候,你比较困难,不是你与生俱来的语言,所以这里我们说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母语,为什么说这个与生俱来的语言会让我们表达的这么好,是因为我们与生俱来的时候,我们在说这个话之前,我们已经在无意识里面大量的积累了。

 

大量的能指就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实际上是语言是无意识的条件,如果没有语言你就不会有无意识。也许和传统意义上的理解不一样,传统上理解也许我们是没有无意识的,在无意识当中是要冒出语言的,是对的,这是一部分应该是实际上是我们积累大量的能指,本身我们出生之后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能指,本身能指在无意识里面沉淀,沉淀之后,沉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在中间爆发出了语言,你看到没有,实际上是语言在积累大量的语言,在我们身上积累之后,然后在我们身上进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爆发出了自己的语言,所以说他的语言在我们身上积累,就是无意识的条件。然后我们无意识爆发式的语言,也许是自我形成的这么一个条件。那么因此无意识既然是对语言的积累,那么它显然是遵循了语言的基本规则,语言的基本规则是什么?语言的基本规则是隐喻和换喻,这是语言的基本规则。那么拉康说无意识实际上遵循着隐喻和换喻的规则。

 

我们简单讲一下比如说隐喻和换喻是什么。首先我们讲一下换喻是什么。换喻就是在语言当中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会换一个词来说东西,我不知道这一点大家能理解吗,指的是更换。比如说有一个人我们不能够直接去讲,我们就给他一个代号,相当于比如间谍的时候,间谍我们不能让一个人直接表达那他的名字会被人知道,我们就用深海来代替他,比如说这个人是余则成,我们不能说余则成,我们只是说深海,那么深海很可能有时候也不能表达深海,所以我们只能用另外一个词来表达。比如说潜藏在深处的那个人,也就是说同样的一个东西,很可能我们也会用不同的名词去指代他,这个地方我们就叫换喻。换喻还可能表现成什么,当我们说我是中国人的时候,比如我们可以换一个说你是中国人,你看这地方就换了一个词我换成了你,你是中国人,很可能你不是中国人,你是法国人就说法国人,就是中国人变成了法国人,我们在语言过程当中的时候,我们就是这样习得语言的,我们语言当中的很多词更换成另外一个词表达出来,那么我们讲这就是一个换喻,是一种语言规则的基本规则。就是要么我们换主语,要么我们换谓语,要么我们换宾语,要么我们换语言中的其他成分表达一个句子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组成千变万化的句子出来。

 

那么这种换喻本身拉康说也许和我们精神世界里面欲望实际上是可以对等起来的。欲望实际上是不停的是一个换喻过程,也就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不停的更换,我们的欲望或者不停的更换,我们的欲望对象,比如说一个小男孩可能出生之后他跟妈妈待在一起,比如说在俄狄浦斯期的时候,俄狄浦斯情结结束之前是爱着他的妈妈的。那么他的欲望的对象是妈妈,可是因为社会规则或者说想成为一个人,那么他必须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之下,他必须放弃对妈妈的爱,因此他欲望对象就换了,换成什么,换成一个也许在社会上一个像妈妈这样的女人,你想把这样的女人,这就是换成另外一个,比如说也许你小的时候你吃奶也许你对乳房就有一个爱,这个可是你后来就你断奶之后,乳房你没办法去获得它了,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这时候也许你就发现妈妈的乳房是不能够再被你获得的,所以也许你会幻想着你把这个欲望对象就换成另外一个东西,或者说也许你爱人的乳房,这是可能的,或者说也许你还不满足你爱人的乳房怎么办,是不是你会跟你爱人结婚之后也会离婚,再换一个欲望的对象,所以有些人不停的离婚,很可能和他不停的更换换喻,不停的更换爱的对象是连在一起的。当然也许有更升华的一种表达,比如说你对女人的乳房很感兴趣,然后你又不想不停的更换你的爱人,那么你也许可以干一个什么事,比如你可以成为一个整形医生,当你做整形医生专门做这种胸部手术的医生,这个时候不但你欲望对象乳房你可以得到满足,就是成为你工作一部分,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的一部分,我们的工作实际上和我们本身的欲望是连在一起的,当你发现你选择这个职业有时候它不是偶然的,它是和你的欲望是连在一起的,当然我们说还有一些更复杂的这么一个欲望转换,比如说弗洛伊德就说对一个粪便的这么一个欲望的转换,很可能变成长大之后你很爱钱,你对金钱有很多的追求等等。当然还有更多更复杂的这么一个欲望的转换,在临床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我们就不讲太多。这就是换喻。

 

另外一个叫隐喻,什么叫隐喻?实际上隐喻也许我讲一句话大家不是太理解,但是我们可以先放在这个地方,很可能我们的临床工作会让我们对它有更多的理解,隐喻在某种情况下,隐喻实际上它是两个换喻,在这隐喻里面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换喻,为什么说症状实际上是隐喻,这个隐喻实际上是有两个换喻。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厌食症状,那么厌食症你知道厌食症很可能它一方面厌食,实际上是厌食者他想追求一个身体的苗条,因为吃多了东西之后会带来身体的肥胖,我们如今的社会实际上是崇尚身体苗条的,所以说这个很可能也是他实际上是厌食,本身实际上他想追求一个客体就可以。苗条的身体另外一方面厌食症它是个症状,本身可能是个惩罚,这惩罚就是很可能是因为他自己做出了某些事情,因此他不值得去吃饭,然后实际上是个惩罚,甚至他有一些不好的幻想,他因为这个幻想会得到一个惩罚,他不能吃更好的,他不能享受美食,他必须挨饿。那么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那么厌食症本身它可能是两个欲望的这么一个叠加,因此我们说它可能是两个换喻的叠加。比如说他追求苗条的身体,也许是某一个欲望转过来的,然后他还是一个被惩罚,实际上是因为他觉得他有一个想法,被想法是和另外一个愿望是连在一起的,那么我们说在这意义上来讲很可能还更多的一个欲望凝缩在一个症状里面,就症状本身是隐喻,就是说这症状本身它很可能是凝缩着表达一个东西,那么我刚才这句话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就是我们讲无意识的运作机制,后来被归结为凝缩和一致,那么凝缩和一致其实和语言的这么一个基本规则,隐喻和换喻也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无意识的基本规则,凝缩和一致和语言的规则隐喻和换喻是连在一起,所以我们也可以讲无意识是像语言那样构成的。

 

这一讲讲的实际上是也许从临床的角度讲了一点对无意识的一个理解,也进行了一些拉康的观点来讲一些对无意识的理解。我希望通过这种对无意识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在临床工作当中,更多的重视我们精神分析的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来访者他之所以有问题,实际上是在他内心当中他不知道的某个东西在悄悄的无时不刻的在打扰着他。当这种打扰的很厉害的时候,让他引起一些病理性的麻烦的时候,来访者才来找到我们,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他多多少少,或多或少的对自己无意识有更多的一个理解和感悟。那么无意识和俄狄浦斯情结和性欲理论构成我们临床工作的三个支点,这三个支点至少在我们工作一开始能够支撑了我们的工作进展下去。现在这一讲就到这里。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
离拼团活动结束还剩
3人拼团:1680元
截图发送至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