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客体【9.9更新】
【逐字稿】
我们今天开始讲精神分析重要议题的第15讲。今天主题叫做客体,大家知道我14讲,讲了自恋,那么接下来讲客体是某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对照着我讲自恋的时候的理解,也是为了加深对自恋的理解。
我们也知道自恋的爱和客体的爱像第十四讲的内容,我们可以有一个相互对比的理解,那么我讲自恋,首先这讲可能讲理论的东西会多一点,但是后面我还是会有一些例子的首先我来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我将以木为例,就是以木头为例子。
我们来讲一下,先从这里开始,你看我这里放了三张图片,我们第一张图片是一个森林,第二张图片就是相当于把森林砍伐了之后的一些木头;第三张图片就是因为这些木头然后经过加工就变成了人类的这么一个房子或者说是一个物件。那么我们讲自然界里的一棵树实际上是只有加工才能变成人类社会当中的一个物件。当它变成人类社会当中的一个物件它就不再是自然当中的一个物件。
我们说这个房子是人类的制造,有人工在这里面。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什么就是自然界的一个东西它只有经过加工了之后才可以变成一个人类社会的东西,变成一个文明的东西。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社会的东西,实际上是和自然是区分很大的。它是被人工加工过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讲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是和自然是相对立的。你知道这种相对立就表现在,比如说很可能我们从自然汲取更多的资源然后为我们人类所用,加工之后为人类所用。
那也许如果说地球上没有人类的话,那么我们说自然实际上是可以这么一直在发展下去。如果有了人类,那么我们就会对自然有很多的改变。我举这个例子想说,你看这个木头是需要加工之后才可以变成人类社会的文明的一个物件。你知道在我们的传统当中,实际上我们习惯拿木头加工来做一个比喻。比如说在我们的文化当中,我们讲某某人他是一个栋梁之材,栋梁实际上是木头,是那种很大的木头,它可以在人类的房子里面起主要的支撑作用,但这个栋梁,实际上就是木头加工过来的,它是一个人类的物件,它不是自然的让它加工的。
我们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说我们有时候也说某一个孩子他不好好学习,然后怎么教也教不会,我们就说朽木不可雕也,就这个原材料不好,没办法对它进行加工,他不可能成器,不可能成才,我们就说朽木不可雕也。这也是以木头为例来讲人。
如果我们这样讲,我们就说人类某种情况下他就跟木头一样的,他是加工之后才可以成才。你知道我们说材的话,原来的材是用木字旁的,后来我们是做人类的时候,把木字去掉了,但是我们在朽木不可雕的时候,然后我们就说,实际上成材和木头加工之后变成一个有用的这么人类的人类文明的物件,是一个意思。
那么我们讲人类的婴儿是一个早产儿,我不知道这个观点大家能不能接受,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念,所以就算你们不接受,你就暂且接受,也许你会有更多的理解之后你会去反驳我或者说同意我这个观点。
我说人类的婴儿是个早产儿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人类的孩子出生之后,他也许跟我们的近亲,比如说黑猩猩都不太一样,黑猩猩就是很快,黑猩猩的婴儿就可以能够自主的养活自己,人类的孩子不可以。比如说他出生之后,他至少是在一岁之前,他没法活下来,两岁之前很难活下来。如果没有其他的人类来抚养他的话,他是很难活下来的,他运动系统是不完整的。
前面我们讲过,在讲自恋的时候,他自己的感觉,他像是一个破碎的运动系统,都不协调。实际上是他自己是一种紊乱的感觉,他是一直需要在外面找一个镜像来把自己给统一化。自己给自己看上去像个整体。那么我们刚才讲自恋的时候人类需要后天获得一个自我,需要在镜子里面的镜像拿过来做一个自我,实际上我们也可以讲我们整个人的精神结构,整个都是后天获得的,很可能我们人类的孩子生的太早之后,他跟动物不一样,我们没有一些先天遗传给我们的本能,就算有先天遗传给我们的本能的,这个本能它都需要后天来激活。
我想这样讲的话可能更温和一点,需要后天的激活,比如说我们的语言,就算我们先天,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需要后天跟父母的互动当中,语言被激活,人类孩子才能说话,至少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如果说我们的语言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个明显的标志的话,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语言是后天获得的。比如说你生活在一个汉语环境下,学的是汉语,在英语环境下学的是英语。我们后天获得我们的精神结构就意味着人类的孩子出生之后,他的精神世界很可能是一张白纸,那么在需要跟父母的互动当中,然后他在白纸上绘画出自己的精神结构。
那么这个东西我们也可以我们说和父母的互动,我们也可以讲是人类的大人在教育这个孩子,在教化这个孩子,让孩子文明化,就是文化。要不然这孩子的话很可能就会变成一个野蛮的小动物,其实我想说如果一个人的孩子没有被文明化的时候,他可能一个小动物都变不成。你们知道比如说有些人类的孩子,他是一些自闭症,有一些特殊原因,就是一些自闭症,也就是他没办法进入人类的文明空间,没办法被教化,没办法对他进行很好的文明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很严重的自闭症的孩子,实际上他自己的大小便都不能够自理。
其实动物很早就知道把自己弄得很干净,也许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是需要后天教化。对人类来讲,其实如果一个自闭症的孩子没办法被教化的话,他实际上是真的是很脏的。动物其实有时候是很干净的,它知道在什么地方排便,什么地方睡觉,人类的孩子如果没有被很好的教化的话,就会在自己身上大小便,床上大小便。所以我想说如果没有一个教化,没有文明化的话,人类的孩子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我们还不能说他是一个野蛮的小动物。我们讲实际上,也就是说我们在跟孩子互动当中的时候,实际上是大人在跟孩子互动当中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给了孩子一些文明化,也就是实际上给了孩子一些规则,我们可以简单讲一下这个规则,比如说小孩出生之后,这孩子就吃奶。
一般情况下吃奶之后,我们会给孩子第一个规则,就是断奶。断奶就是说我们让这孩子就失去了乳房,失去乳房之后,当然我们有替代。我们就给孩子吃其他的东西,但是你知道失去乳房可能给孩子有一个规则。某种情况下可能是一个无意识的规则,很可能没有给我们明确觉察,明确的说出来。但是给了孩子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就是什么?就是这个孩子他以后不能再吃人,吃奶在某种情况下,是吃人,人吃人那种感觉。因为一个人的身体要含着另外一个人的身体才能获得营养,那么也许说断奶给了孩子一个规则,就是你以后你就需要自力更生,自己去找吃的,这是第一个规则。
第二个规则就是说排便这个规则。父母就会教孩子排便,什么时候上厕所,什么时候你不能够,就是说什么地方不能排便,什么地方是可以排便,那么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出现,那么如果一个很好排便的孩子,就是排便训练做得很好的孩子就会获得一个规则。这个规则我们就讲这个规则是什么,就是说比如说他把自己弄的很干净。它同时是一个尊重别人的规则。
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一个人,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和另外一个人在一起,另外一个人身上总是臭烘烘的,我们其实不愿意这样。我们甚至如果身上还有一些味道的话,我们擦一点香水把它掩盖了或者涂一点涂脂抹粉的把味道给掩盖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是很干净的很香的,别人才愿意跟你交往,这个也就是一个平等的规则,一个尊重人的规则,就是这个时候给出来的。
同时你知道在排便的时候,排便它跟断奶还不一样。因为断奶的话,像妈妈乳房如果拉开了这孩子实际上吃不成奶,那么排便实际上是这个孩子,完全是自己的内部的内斥,也就是这个人,如果说他自己如果一个小孩不愿意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括约肌的话,我们在外我们是拿不走的,因为这种感觉完全是内部的,所以一个孩子在排便的时候他就要学习很多技能,就控制自己的冲动,管理自己的身体。你知道这个技能实际上规则是对人类的文明化非常重要,以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时候,其实我们就要管理自己的冲动,这个冲动当然不只是排便的冲动,还有你不能够跟另外一个人发生冲突,对另外一个人不满意,你拿刀去捅另外一个人,这是野蛮的。
我不知道就像另外一个人对你很不友好,你会采取一种更合适的方式,就是说看不惯可以不理他或者其他的方式,总之相对来讲用更文明的方式来处理这个事情,不能一个人看不惯就拿刀砍他,这个世界上就不剩几个人了。所以说我说这就是一个规则,这个规则就是最开始的时候父母跟孩子互动的时候就给了孩子。我们还有其他的规则,有时候孩子慢慢就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自己是男孩子是女孩子。
还有一些就是俄狄浦斯的规则。那么慢慢的就来了我们说一个俄狄浦斯的规则,差不多就是这个人开始走向社会化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人,然后俄狄浦斯规则对孩子来讲,是对一个人类来讲,对孩子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也许有某一次机会我们专门来讲一下俄狄浦斯的规则,总之一个人类的就是人类互动的规则,就是父母跟孩子互动过程当中,父母给孩子的。
你知道我们讲是实际上父母是如何把这个规则给孩子的,实际上是语言,然后我父母会跟孩子讲,或者讲父母,不是跟孩子讲话。父母会用一些行为语言,人类的行为语言告诉孩子某些规则。你知道规则,某种情况下实际上是语言给的,就算父母他不是以话语来讲,他以自己行为给了孩子的话,也是父母的行为语言。为什么?因为父母某种情况下是按照某一种规则,这种规则是可以用语言来描述的,陈述的这种规则,给了孩子,也许用自己的身体行为
给了孩子的规则。所以说实际上是如果人类的孩子他变成一个文化的人,这是一个某种情况下,从一个也许是一个自然的这么一个人变成一个文化的人的话,在这中间也就是这个孩子,实际上是被语言给文明化了的。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讲这个规则,某种情况就是语言。
拉康有一句话,拉康说人一出生他就掉在语言的澡盆里,什么意思?就是说人类的孩子一出生,他就来自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已经构成的,人类文明的基础上是有的,好比说这种语言。当然它并不是说是我们讲的这种口语,实际上语言它指的是一种什么,这种具有区分性的全系统的一个符号系统,成体系的一个符号系统。区分性的,成体系的符号系统,我们说建筑有建筑语言,行为有行为语言,它只要是具有区分性,成体系的一个符号系统都是。
那么人类实际上是有区分性的,成体系的这么一个文明是这么建构起来的,所以说拉康说人一出生就掉在语言的澡盆里。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把语言和能指对起来理解。我们前面讲过能指的,但是为了方便理解,我们这里不妨暂时就把我讲这个语言就看成一个具体的语言。比如说看人家的孩子出生之后,然后身边的人讲话,然后爸爸跟孩子讲:宝宝,你有一个名字,张三或者是李四,就开始从语言就给了就这个孩子在互动。这孩子吃奶的时候妈妈会拍着孩子,给孩子唱一些儿歌,这语言就给了孩子。
然后去断奶的时候妈妈就跟孩子讲,不是她的确切的口语,但是我讲,你行为的语言,妈妈总会讨论这个事情,然后跟宝宝讲就说:宝宝你已经大了,你不能吃奶了,你可以吃其他的东西,其他东西你可以吃了。或者就妈妈不直接讲说宝宝我要走了,我要到我的妈妈那里去待一个星期,你跟奶奶待在一起去一个星期之后,妈妈回来孩子就断掉了。然后你看语言的地方或者是断奶的时候妈妈没讲妈妈走了,孩子要吃奶,然后这个奶奶就会讲宝宝你现在不能吃奶了,你可以吃奶瓶或者你喝牛奶,为什么你妈妈不喂你奶了。
看到没有,其实这个地方实际上是用语言在这个地方,也许孩子那时候听不懂语言,但是语言具有一种语言里面,有一种区分性的东西或者甚至有一种确定性的东西会让孩子接受断奶的这么一个现实。就是说断奶的规则在某种情况下也是语言给出来的,不仅仅如此,实际上人类所有的规则都应该是语言给的。最后我们人类比较高级的这么一个规则,比如说律法,律法本身也是语言给出来的,律法本身也是语言给出来的。我们的法典上是用文字上面写出来的,那么这些法典,某种情况下我们讲它就是一些规则。
它实际上是跟语言在一起某种情况下,我们站在这些法律上生活着,所以说我们现在的样子,我们现在就可以是这个样子,某种情况下是语言加工的一个结果。比如说我们今天在这个地方,我通过这种这样不能够去工作时,不能够去录音棚里面给大家录这个视频是因为现在疫情期间防控疫情的措施,某种情况下它是一个律法,它可以规范。
我必须在这个地方指定这种方式来录课的一种其他的方式就是我们现在的样子,实际上是律法,律法实际上就是语言,就是规则,规则实际上是语言,别人告诉我们疫情期间隔离在家,尽量不外出别聚集,那么也就是说这里面加工的结果是这么回事。你知道我们这些基本的规则是在童年时候就已经给了我们。刚才我们讲我举例的时候讲的,比如说当我们在排便训练的时候就获得一个最基本的规则就需要能控制自己的冲动,管理自己的身体,这个东西非常重要。
控制自己的冲动,你就会变成一种控制冲动的人,你知道我们人类将来很多学习能力,实际上是跟你这个冲动,是连在一起。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我们学习能力,在学习某种情况下,在心理能量需要投入出来,对你感兴趣的事情进行思考。那么这种高级的学习,实际上是你有没有能力,投入上面去。或者你的能量,是不是能够很好的运用,你逐渐能够运用自如了。
你知道很多孩子,他不能够去很好的学习,是因为有些东西打扰着他,他的能量没办法分配,也就是他的一个基本的规则。或者一些问题,我们讲一些基本的规则,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给了我们,让它成为我们的能力。在这个地方我就要讲到,你看我们这次,我们讲的是客体,到现在我还没讲到客体对吧,我现在就讲到了 ,这个就来了。那么我们在长大的,就是我们一个人从童年开始,在长大的过程当中,一个人会失去很多东西。我想这一点,大家怎么个理解吧。
比如刚才我讲一个小孩,他在进行排便训练的时候,我们说他在断奶的时候,他就失去了,因为你知道,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世界对他来讲什么都没有,结果他获得了一个乳房,那么你知道乳房某种情况下,就是他的,你知道一个乳房对一个孩子,对一个婴儿来讲,乳房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可能是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他在吃奶的时候,实际上在吃他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不仅如此,当一个妈妈,在喂一个孩子吃奶的时候,这个妈妈很可能有时候不觉得,她自己喂孩子吃奶,而是在喂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我想有些我的听众当中,有的是一些妈妈,你们想想,是不是多多少少有这样一种感觉,那么孩子就觉得,乳房是他自己的对吧,断奶的时候,这个属于他自己的这个东西,就会被切掉了,按照规则,语言是刀斧,对吧,因为这个语言这东西,就把乳房,从孩子的身体上切走了,它就掉到了外面去了,不在孩子的身上,我们说排便训练的时候,这个孩子,那么粪便在某种情况下,就不是一个,他能够自由处理的东西,他必须按规则去处理的东西,我们需要讲粪便,当它被处理之后,它会通过马桶冲走了,他不可以把它保留着,放在自己身边,那么这孩子就失去了,也许一个保持粪便的乐趣。
很多你知道在成长过程当中,我们会失去很多东西,这个什么意思,就是说语言,这是通过这种语言的加工,语言做一个刀,会有一种感觉的,认为自己是一个绝对强大的,你知道温尼科特的观点,他们认为实际上也是这么回事,孩子就有一个孩子王的阶段,因为孩子,他也许显得自己非常的软弱,但是他会觉得自己是,非常的强大,为什么?是因为这个孩子,他觉得这个世界就是他,他就是这个世界,这一点大家能理解,作为一个小孩,你知道婴儿,他算是没有自我的对吧,因为婴儿没有自我,那么他自己他很可能,他的整个世界是融为一体的,他这个世界就是他,我们说这个孩子王就是这种感觉。
那么我们说,让这个孩子成为他自己,就是说在一个语言的过程当中,我们不停的切割它,一会把乳房再切开,把妈妈,把妈妈和你从他这里切开,就是这样,通过这种语言的这种切割,或者语言不同的,不停的给它规则,那么它在某种情况下,它就会形成自己的样子,这个样子,他有一天在镜子里面看到,或者在镜子里面,看到这个样子之后,然后继续对自己进行架构,然后就变成了他本人,变成一个,他说我就出现了镜子阶段,我们说镜子阶段里面我出现,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讲,婴儿不停的去被人,加工出来之后,他就才有了这么一个人,这时我们这语言,好像是个符号,这个符号的切割,切割之后,这孩子从世界当中出来,把这孩子,从他的周围环境当中,把他剪掉,他出来的话,就成了他那个样子,这个时候世界就作为背景,那么我或者说我们都会凸显,有时候可能是凹陷出去,变成一个自己的样子。
我想"凸显"这个是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我们就会从这个世界,被切完之后,世界就远离了我,那么我的世界,就作为我来讲,当我被切割的时候,世界就从我身上掉落,我就变成了怎么样,变成一个和世界分离的人,这就是我,那么有一个东西叫客体,这个东西是什么,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从我们身上掉下来的东西,我不知道这个地方,有一个被动性的东西,就被那些东西什么,就是说我们跟世界,本来是合二为一的、是融合一体的,我还不能讲合二为一,本来就是个世界,是个混沌的世界,就是这个孩子,因为世界上所有的都是发展,一个奶瓶出现在自己面前,还有某种点,对孩子来讲这个奶瓶实际上,应该出现在面前的,而世界就这么运作的,慢慢的,他跟这个世界切开之后,他出现了之后或者一些规则,他成为他自己之后,或者说它的镜子里面。
我们也可以,这里女性的说一下,我说镜子就是父母妈妈,他跟父母分开之后,他的镜子里面,看见他自己这个样子的时候,这个时候,但是他,那么世界就离开了,因为这个是离开他的,这个东西在某种情况下,就不是他了,那就是一个客体,这里的也许可以感觉一下,如果说主体,我们说一个小孩,一个原始主体我们这样讲,它是一个木头的话,那么语言就是一些雕刻刀,雕刻刀,把木头上一些东西给雕走,雕走了之后,那么雕走之后,那就形成了我这个样子,而被雕走的一些东西,所以被从这个过程上,切掉的东西,或者用一些技法,用一些雕刻的方式,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技法从不同上,去掉的这个东西,那么它实际上就是客体了,也就是在上面的客体,是从我们身上掉出来的东西,从我们身上掉出来的东西。
比如说乳房,它是从我们身上掉出来的,妈妈的目光,要变成一个外在世界的东西,妈妈不再帮你讲话,你有自己的声音,妈妈的声音,就不再是你的声音,温尼科特有个观点,说一个小孩出生之后,他是没有自我,那么妈妈就做一些小孩的自我,把这小孩给包裹,妈妈就替小孩和世界打交道,对吧,那么对小孩来讲,他的世界很可能,就是妈妈一开始的设计,妈妈在看世界,我们讲,因为他接触不到更多的东西,那么他实际里面,跟妈妈在一起的,慢慢的,他有了他自己的声音之后 ,妈妈的声音就离开了他,她有她自己的事情了,妈妈不再替他对世界发声,以前妈妈的目光,她的目光,一个孩子被妈妈抱着,妈妈看什么东西,转到什么地方去,孩子就转到什么地方,这个孩子有自己的目光,妈妈的目光不再是他的目光。
我们还有比如说粪便,在某种情况下,本来他是可以随意处理的,随意处理了,但是后来,他就可以接受一种规则,我粪便排在马桶里面,然后冲走这个东西,比如说粪便对小孩来讲,是他生产的一个东西,我们这个东西,现在是不能被他任意的拥有,他不能再排在自己的家里面的地板上了 ,他也不能去把玩,他必须放在马桶里冲走,那么这个时候,他也就失掉了这么一个东西,那么拉康他想说,把这样的客体,他命名为客体小a,但是你知道,我想说把这样的客体,命名为客体小a,这个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人类,变成我们现在这个样子,是语言造成的对吧,语言给了一些规则,这个规则,在我们身上做了一些切割,有些东西掉下来了,那么从身上现在掉下来这个东西 ,我们把它叫做客体小a,拉康当时用一个字母a来代替,所以我今天讲的客体,在很大意义上是拉康的客体,那么语言去掉的这个东西,这个客体小a它并不是,掉落在现实世界里面的,什么意思?
我们知道语言,语言它本身,它是一个,它本身自成一个世界,我们说语言本身自成一个世界 ,语言的东西,如果我们说语言切掉的东西,比如说这个妈妈跟孩子讲话,说这个宝宝你不能再吃奶了,你应该断奶吧,比如说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就讲,那么这个孩子,他就失去了妈妈的乳房对吧,就失去了妈妈的乳房,可是你要知道这个孩子认为,妈妈的乳房本来是他的,那么他失去了妈妈的乳房,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是真的是,妈妈身上的那个地方,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为什么,因为就算这个孩子,后来就再获得了妈妈的乳房,在某种程度上某种情况下,我说这孩子,很大的孩子,重新吃妈妈奶的时候,但是妈妈就说乳房的话,并不是以前乳房,环境不一样,这孩子并没有得到,再也没办法得到乳房了,乳房失去了,他就失去了那种感觉,像在那个时候的,是某种情况下,是我们精神世界里面,失去了这个东西,而不是怎么样,而不是现实世界里面,失去了这个东西。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拉康讲他说客体小a,实际上在现实中,我们是找不到的,我们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 ,现实中的一些东西,它只能是客体小a的代表,现实中的客体,它只是我们精神世界,客体的代表,我们精神世界失去了这个客体,在现实中是找不到的,但是我们会找到一些,代表性的东西,比如说乳房,那么它是可能是客体小a的代表,比如说粪便、比如说目光、比如说声音、甚至是生殖器,我说阳具等等,为什么是代表,你知道如果一个小孩,你说他很可能,这块的经历当中,他断奶的规则没有建立的太好,或者说我们就这么讲,他也许没有建立的太好,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对乳房有很深的执念,说他的切掉的东西,你看,他有很多很深的一个执念,他有很深的执念,他一直就追逐。
所以也许这个孩子,长大之后,他会找一些比如,乳房很大的人在一起,就是他的妻子,所以你会发现,当时获得了之后,他也许很开心,所以你会发现之后,他又会寻找别的乳房,或者他就会看到,另外一个女的,有一个很好的乳房,他就离去结婚的妻子,跟另外一个人结合在一起 ,为什么,因为他获得了之后,他发现这个东西,好像并不是他想要的东西,因为他就会再去寻找,比如说我们说粪便,你知道粪便某种意义上,是客体小a的代表,但是你真的是失去了粪便,我们的粪便某种情况下是一个金钱 ,我跟金钱是连在一起的,我们有一句话叫,视金钱如粪土等等,所以这个孩子,他以后失去粪便之后,那么在将来他就想挣钱,他挣钱之后他获得了钱之后,发现这个钱获得了之后,获得这些钱,好像他并没有满足,获得一种快感,他需要再去获得一些钱。
所以当年,他对他失去粪便的一个替代,但是你会发现,他好像是获得了金钱,并不是他真正想获得的东西,为啥,因为他其实满足了,可是他需要获得更多,包括目光和声音,差不多是在同样的,这么一个性质上来讲,因此我们就讲,客体和主体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幻想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想象的关系,这个拉康,曾经有写过一个公式,把 S 加一撇,把它叫做主体,实际上是一个分裂的主体,就是我们主体本身,实际上是分裂的,然后中间加了一个菱形的符号,表示什么,表示它和客体小a,这个客体小a也是在主体,和客体小a之间是有距离的,给分开的,同时菱形就把主体,和客体小a联系起来,拉康用这个公式表示幻想,表示想象 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主体,他始终想获得一个东西,这东西就是客体小a,这个客体小a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因为客体小a当年是,妈妈用语言来讲述的。
我觉得我刚才这句话说清楚了,因为前面说的不太清楚,也就是客体小a,是在语言当中描述的,那语言中描述这个东西,那么对这个孩子来讲,孩子就去想象 语言的描述东西是什么呢 ,就客体小a,想去获得它,可是获得它之后,发现现实获得之后,他好像跟之前的东西并不一样,他想再去获得,因此那么主体和客体小a之间,就形成这种想象关系,之前维持这个主体,和世界的一种想象关系,维持这个主体可以在世界上,不停的去做这样的事情,或做那样的事情。
我可以举个例子来讲,比如也许你听人描述过,或者就是先描述过玉龙雪山,景色非常漂亮,比如说是这样的话,那里景色非常漂亮,那是犹如仙境一般,然后这种语言上的描述,就会让你想获得这个东西,就是某种情况,成为一个明面的东西,当我们说玉龙雪山,某种情况下,是你是客体小a的,一个代表的语言描述的东西,于是你就去了之后,你发现确实很漂亮,后来和你想象的感觉,实际上不是一回事情,还是有差距的,我不知道,就这个意思能理解吧,也就说用客体小a,实际上是语言切割的,那么它是一个语言,切割的话,是语言规范的话,这个东西在现实中,实际上是没有的,因此主体实际上,跟客体小a之间,实际上是维持一种,想象的关系当中,没有人真的看到它是什么,你就凭着你的语言描述,去想象它。
我再举个例子,也许能说明这个问题,大家知道比如说金庸的小说,对吧,有金庸的小说,金庸小说因为他的武侠小说,完全是他自己幻想出来的,所以现实中是没有这么回事的 ,那么他文学的描述神雕侠侣,或者说是射雕英雄传,其实你看小说的时候,实际上你看这个语言,你会想象这个,这个郭靖是什么样的人,黄蓉是什么样的人,杨过是什么样的人,小龙女是什么样的人,你会想象当中,这是你的想象,你这个时候这个小说,会对你极大的一个诱惑,会让你想象自己的这种,当时看书的时候,你要把自己想象成里面的,一个男主角或者女主角,所以沉浸在这种快乐当中。
有一天拍电影的时候,他说我拍个电影拍的射雕英雄传,拍射雕英雄传的时候 你知道,这本身实际上是导演,对这个小说的这么一个想象,我在找一个人就是郭靖,或者找了一个黄蓉 演出来的 ,你知道最开始的郭靖 黄蓉,可能你也不太喜欢,但是这也许还没有其他的,所以去将就他,也就是你像电视剧拍摄某种情况下,和书本看就不一样,书本给我们的快感更多,好的感觉更多,因为极大的满足你的想象,电影它也满足你,也满足你的想法,但电影某种情况下,它好像是一个具象化,也就是对黄蓉的描述,你不用看书本的里面讲的,那还好 你知道后面,如果有人再拍射雕英雄传的话。
我们总是觉得,这个男主角这样不满意,男主角那样我不满意,你很难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演这个人会让观众满意,因为在某种情况下,好像我们的想象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具体的人哪怕他再漂亮,或者说再符合剧中,这个小说里面这个人物,但是还是有差距的,所以也就是说真正的黄蓉,或真正的郭靖,只存在金庸写的武侠小说里,他并不存在这个电影里面的,这就是在意义上讲,也就是说郭靖,他实际上是一种语言营造出来的,只是这个意思上讲,我想这样讲 可能讲的清楚一点。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什么,语言上是抓不住客体的,这样是抓不住客体小a,什么意思,这客体小a虽然是语言引起的,我们这样讲,我们成为人的时候,是个语言雕刻的,语言雕刻我们的时候,在我们身上搞了一些东西 掉下去 ,掉下去的这个东西,我们是可以想的,但是你知道这个语言,它抓不住客体小a,语言是个刀的话,实际上是它在我们主体上,你就刚才我们讲菱形,很可能就是语言就是这个刀,这个语言它不是主体的,它在主体上划下去刀的时候,划了一个裂口,有的就掉了,掉的东西,并没有被这个刀本身所抓捕,就是语言上是不能捕获它的。
你在这个意义上讲,拉康有个说法就是说,实际上这个客体,实际上是在语言当中滑动的,因为我们不停地雕刻,自己就不停的东西,从我们身上掉下来,那么第二个东西就是客体,你知道因为客体,那么主体,它本来是一种 一个小孩,因为他本身,他可能有一种完整的感觉,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但是因为这个语言,他会作为一种规则,在我们身上侵入,我们就是语言会入侵我们,也许我们讲的更多一点,就是一个全能感的孩子,他后面之所以变得不能全能感,是语言不停地击中这个孩子,在这个孩子上打了很多洞,敲击了很多洞,敲击了很多洞之后,那么这孩子,像掉了很多东西下去的,就是我们身上有开口 ,一个全能的人,他是没有什么对这个世界上,他觉得自己是个完整的,对世界是没有欲望的,那么现在有些洞之后,他就希望这些洞被填补,我们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就是说当我们一个主体形成之后 ,当一个主体就是这个世界,世界就是这个主体的话,像我们这个已经会没有什么所谓,对这个世界没什么需要的,可是一旦我们跟世界分开了之后 ,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需要,我们身上就有些开口,这些开口我们需要被填补,填补了之后 你就是完美回来,一种圆满的状态,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随着欲望的满足,欲望的满足,就是我们希望捕获客体小a,就希望我们身上有些开口了,能够被填补,这个客体小a填补我们。
但是你知道,客体小a是没办法被捕获的,我们讲的是,它一旦形成了,我之后是世界,我是我的之后,那么我客体小a某种情况下,在现实世界上是找不到的,刚才我们讲它实际上是个语言所,就是他这个语言所形成的话,语言所决定的,我们没办法去捕获这个,客体小a,因为当你捕获一个客体小a的时候,它总是有一部分会跑掉,刚才我讲了 比如说一个人,一直对乳房有很多理念,他就娶了一个妻子,一个乳房很好的人 , 就会发现,他就娶完之后,他就觉得好像这个东西,好像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这种感觉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就是当我们获得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东西,某种意义上,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这个地方我会举个例子,比如你买了一本书,你买了一本书,现在是网购了一本书,或者你去书店买书的时候,你充满了想象你的这个书,应该会自己获得很多东西,应该会让自己感觉很好的,或者你买了一个,你购物买了一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很可能,在你没有获得它的时候,你对它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想象,其实真的很好 应该很好用,这本书一定会让我获得,很多的知识,很多的感觉,可是当这个书来了之后,或者你买了这物品来了之后,你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们说就落地了对吧,落地之后你的感觉,就觉得书很好,不过如此,你在没有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本书,世界上最好的一本书,看完这一本下次都不想看了,你想获得了这件衣服,世界上最美,最美丽的一件衣服,可是穿上去也就如此,不过如此这么回事。
比如说还有一个,比如说你网友没见过面,你通过语言聊天,你会对他有很多想象,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你会这样那样的想象,想象某种意义上是发自,是你根据话语,你跟他说的一些话,才能想象,可是见了面之后你会发现,好像情况就是那个样子,就那么回事,Ok,那么也就是说在这个意义上说,客体小a永远无法被捕获,我们获得了一个客体,那么客体在某种情况下,它并不能完全的满足,就是客体小a的这种感觉,他是总体一部分,就是客体小a总体一部分,是离开了,你在现实中获得的这个客体,我再讲一下,也就是说客体小a,因为它是语言造成的,我们想去满足想去获得它,可是我们当时获得它的时候,我们总发现,就我们的现实中,去获得它之后,你会发现,它总是好像不能完全达到,客体小a的样子,客体小a具体什么样子,或者语言所描述出来的,你在现状上是找不到的。
我在这地方再举个例子,比如说老虎,你说你知道,也许我们在动物园看老虎的时候,这样我们觉得,我觉得老虎很高大很威猛,那就是万兽之王了,你到动物园看老虎的时候,就发现这个老虎,有点病怏怏的,就关在这个笼子里面,你看了总觉得说不定还有股味道,而且说不定,饲养员也还没喂好,骨瘦如柴,我们这个根本就没有,万兽之王的,这么一种气势的,然后你看到老虎 就如此 ,然后你好像满足了,我可以看到现实中的老虎,怎么回事,在可以想象,你本来想象的老虎,现在都碰到了,但你还是觉得,也许你还要再次看老虎了,所以下一次有人讲,他说某个地方有个老虎很威风,是放养的,不是放在笼子里面,因为如果你特别想看老虎的,你也跑去看它,你会觉得这个老虎,很可能更贴近你想象的老虎,看完之后,你发现好像是的,但是好像也没有达到,自己脑海里面,那种威猛的样子,脑海里想象的威猛,那是一种真正的威猛,是一种,因为它处在你想象当中,所以它可能有无限的威猛的感觉,现实的东西,只不过如此而已,所以主体就处在不断的捕获客体小a的过程当中。
我们在现实当中,去捕获一个客体小a,客体小a是没法捕获的 ,但可以捕获一些客体小a的代表,能够代表这个客体小a,捕获它之后,这个东西,你不能完全满足自己,它就会跑掉一部分,因此你会再去捕获,这就是重复,我不知道大家知道吗,这个重复就是我们刚才,我们在讲上演的时候,要重复的感觉,为什么他一次又一次重复的,像因为这个地方,它有些东西没被满足,它满足一些,但还有的没被满足,没被满足的是语言形成的,拉康实际上把主体不停的捕获,客体小a的代表,他想他以为,他捕获客体小a,他实际上是捕获客体小a的代表,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说不停的重复当中,实际上主体上是,一种快乐的,实际上是一种享乐的。
因此拉康就把这个,你充满了兴趣,充满了能量去捕获客体,他把它称作是一个,需要享乐支撑的,但是享乐是痛苦的,为什么享乐是痛苦,因为享乐,就是通过客体小a的代表,体验满足,其实你每次满足的时候,是不是都不是那么满足,就算你完全可以满足,那也是暂时的,我不知道大家懂我的意思吧,就是你被完全满足 那也是暂时的,之后你就没有被满足,你知道,如果你永远处在一种被满足的状态,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现象,那也就说明,这个人永远是很兴奋的,对,当你满足之后,立刻你的感觉就下来了,然后也许你需要再次的满足,那么我们想说,那么其实享乐这种感觉,是一种身心的感受,实际上是我们精神世界的感受,它能影响到我们的身体,所以说有时候我们的精神问题,为什么在我们身体上,会有一些体验,实际上和享受连在一起,和我们的感觉是连在一起,也许和当年,我们失去某种客体的时候,那个时候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说享乐超越限度,它代表客体小a的,小a的客体的时候,他必然会带来一种痛苦,你知道有时候我们想不停的,获得一种满足的感觉,你如果你超越某种限度,你超越某种规则,去获得这种客体小a的话,你就很痛苦。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想喝甜的东西,你在你的杯子里面放一颗糖,倒点水就行了,但是对小孩来讲,他觉得我这甜不够,我想再甜一点,你可能放了半杯子糖,然后再倒水的话,然后你就没法喝了,然后你喝完之后就去漱口,我想这种感觉,就是形象的表达了,让你不停的追求这种,超越限度的追求,客体小a的代表化,或者代表客体小a的,客体的时候,必然是痛苦的,这时候我们可以解释一下,那些网瘾的人,那些有网瘾的人,他不停的在里面打游戏,然后他想追求一种,获得的东西,或者一种感觉,可是你知道当他离开,真的是一直打下去的时候,实际上他有这种痛苦,这种痛苦没办法解开,你在打了一晚上游戏,或者打了三天游戏的时候,当他离开游戏室的时候,他有无限的失落,那种感觉像是什么,实际上是一种痛苦的感觉,在一种你知道人类有时候,追求这种极度享受的感觉的时候,面部表情实际上是很痛苦的,痛苦时候感觉是差不多的。
那么我们享乐,某种情况就是以规则抗争,什么意思,我们说我们人将来客体小a,离开我们身体,是被语言造成的,实际上是被规则造成的,规则上有些东西离开我们,在另外一个意义上讲,我们想获得这些客体小a,通过客体小a,在代表上体验这种满足,获得它的时候,某种情况下实际上就是,有一个和规则的抗争,对我们来讲,合适的一个享乐,实际上是一个规则之间,也许有一个合适的抗争,我们绝对意义上的,这么一个享乐,实际上是非常痛苦的,你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并没有完全意义上体验享乐,如果完全意义上体验享乐,那么就代表你的,规则完全破坏,那么也就是讲,主体是在欲望的满足中,获得了痛苦的症状。
就是也在这个意义上,这个症状,很可能,或者是被重复着的,或者是一直在你身上存在着,这症状某种情况下,实际上是在欲望满足当中,把你固定在某一个地方,像症状里面,也许是有一种享受,它只是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拉康有一句话说,享乐就是受苦,我们讲完全的享乐,就意味着,最初失去的客体,也就意味着,你得到最初失去的客体,这是不太可能的,这就意味着这个背叛规则,所以说我们在人类的文明里面,我们就想说,如果一个孩子他原来是,跟妈妈在一起,母子一体的,其实孩子自我,后来母亲离开了,这会,如果小男孩想得到母亲的话,那么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 因为有个规则问题 ,这个规则意味着,你要离开你的妈妈,如果你觉得,你得到了母亲之后,你会得到完全的享乐的话,那么这是不可能的,本身就意味着背叛规则。
换句话再说回来,实际上你不可能完全得到你的母亲,也就是说实际上你母亲离开你,实际上是语言造成的,话语造成的,就是一种符号性的规则,在语言里面有这些语言的,另外一面造成了想象的一面,再造成符号性的一面,你知道在现实中,哪怕有一个乱伦的人,其实他并不是一种完全想得到的感觉,因为现实中的母亲,和语言中的母亲,实际上不是一回事情,那么我们也就是说,以为没有禁止,就可以绝对的享乐,这是一个幻觉,因为享乐本身就在于,你要获得一个客体小a的代表,或者一个客体小a的,连在一起的这么一个客体,可是客体小a怎么来的呢,客体小a本身就是一个规则,或者一个禁止造成的,所以你如果没有禁止了,你就没有享乐了。
也就是说,以为没有禁止就会得到绝对享乐,这是个幻觉,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有时候看到 ,有一些精神病的状态,他差不多追求这种感觉,但对于精神病人来讲,他实际上是一个糟糕的感觉,或者对一些变态的,一些变态的人来讲,他某种情况下,他想抹去一些规则,他以为会获得一种享乐,实际上这些人也很痛苦,这是一个幻觉,那么也就只有进入语言文化,才可能有享乐 你这个语言,因为这个享乐 你跟客体小a,客体小a本来就语言造成的,只有进入语言,进入文化才有享乐。
但这个享乐,他不可能去完全的也就是说,我即使你得到客体小a的代表,那么这也是暂时的,你会得到一种完全享乐的感觉,即使我没有完全享乐的感觉,没有享乐的感觉也是暂时的,幸好如此,如果你完全始终处在一种,完全享乐的感觉当中的话,这是个精神病的状态,应该是完全处在一种幻想当中,完全存在自己的世界里,幸好如此,实际上一个客体小a,一个客体小a的代表,它不可能完完全全,能代表客体小a,刚才我们讲了,因为它是语言造成的,我们比如说, 郭靖 哪怕他是一个很好的演员演的,他可以完全能代表,脑海里面郭靖的样子,脑海里郭靖的样子,是语言形成的,是你看金庸的小说里面形成的,所以看金庸小说里面,就不一定这样子,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可以代表他,因此你总是觉得,代表郭靖的人,总是差那么一点,所以这个地方,我们需要剩余享乐,就是那个人不能完全代表他,或者说你想找一个,你想找一个恋人,也许你一开始的时候,这个恋人,能够完全满足你的或者他,这世界就有了。
当年东汉的皇帝刘秀,娶妻当得阴丽华,当官当做执金吾,他觉得当时阴丽华差不多,就是他妻子的全部,但是你知道在后面结果,并不是真的是这样子,他当官,他也并不是当了执金吾,他当最大的官就当了皇帝了,他想他这个人,他不可能完全代表他的想象,因为他总是有一些东西,在他脑海里面,这种感觉总是在现实,这个人身上,不能够被完全的满足,总是这些东西,多出来一些东西,是不能够放在这个人身上的,就是我们把想象的事,包括想象当中的享乐,比如想象当中我们恋人,和我们现实中恋人,合在一起的时候,想象中这个恋人,总是要多一点东西,是在现实恋人的,那么我们把这个东西,叫剩余的享乐,我们总是对剩余享乐的追逐,然后方式不一样,并不说你换个恋人,但是我换个爱人,或者以其他方式来对付他,那么你知道,我们人类对剩余享乐的追逐,总是要进行,只要你活着你就这么干。
为什么,因为我们想象的东西,总是不能被我们现实,完全满足他,这样的话就让你有一点感觉,你就想到,本身是一种动力的感觉,让你再去追求一些东西,直到你的死亡,我们说那么生活中的客体,那么生活中,我们在讲生活中的客体,是客体小a的代表,你知道一个成年人之后,他很可能,但是他对生活中有很多追逐,生活中有很多客体,比如说你想找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很可能是,你曾经的某一个,兄弟的代表,比如说你想追逐一个恋人,这个恋人就是你妈妈的代表,我们讲过,新娘某种情况下是老娘的代表。
比如说 你想找个工作挣很多钱 ,很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粪便的代表,我们讲这些粪便,本身就不是可以想象的,这粪便本身就是可以想象代表,所以生活中的代表,是客体小a想象的代表,也可以讲是代表的代表,你这样下去,因为在生活中,代表了生活中客体,它总是与主体的客体小a相似,主体存在一个,客体小a相似的地方,比如说也许某一个人,他在曾经的描述当中,他对辫子有很强的感觉,对女孩子的头发,有很深的一个感觉,就是他妈妈一直长发,或者说后来他,失去了妈妈 妈妈的长发也失去了,你也许在生活当中,碰到一个女孩子,长头发或者扎一个辫子,他觉得对这个女孩子非常感兴趣,因为他实际上是他代表着他想,曾经想追逐那么一个客体。
有个电影叫大辫子的诱惑,我觉得跟这个地方提了点关系,那么这代表总是部分的,什么意思,就是说生活中的代表,它不可能代表你可以,想象的全部,你没法代表全部,我讲了客体小a,因为在语言造成的 生活中,没有东西代表他,他只是部分的代表,哪怕是大部分,你也是不可能,这个代表总是能寄存想象 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代表,他不可能跟你,客体小a完全一样,但是他还可以多多少少,能够寄存你的一些想象,你还是多少有一些舒服的,你知道我们讲过,好像初恋的成功率是很低的,什么意思,因为初恋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找一个恋人 这个恋人完全什么,满足我的心意,也就是满足你想象,你初恋的时候发现,这个不满足心意,分手了,然后你再次恋爱的时候,你发现这个人,还是不满足你的心意,也许你就觉得,第二个人还没有初恋好,你就觉得那是很可能就是,也许你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满足你的心意的话,完全符合你的想象,你跟第二个恋爱的人 或者第三个恋爱的人 ,你们就在一起了,第一个初恋的人,反而就不能在一起,所以说你要真的喜欢。
开个玩笑讲,如果你真的喜欢某个女孩子,你最好是不要跟她,一开始就谈恋爱,你爱着她 不要跟她谈恋爱,还有其他的条件跟我们交换,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的,初恋有时候很难在一起,这代表也不能够完全满足享乐,我跟他讲的话,他总是会离你远一点,我们在这里我举个例子,实际上是因为那个例子来讲,因为我们举了很多例子,是临床上的例子,我们在讲临床中的例子的时候,因为做了很多加工,例子变得好像都有点变形的比较厉害,因为我们不可能,把我们平常的恋爱,真实的讲出来,完完全全地讲出来,讲这种感觉出来。
那么比如说,我现在就以张爱玲的小说,它叫红玫瑰和白玫瑰,小说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那小说实际上也是编的,但是小说编完之后,能够打动我们的心弦,因为里面有很多东西是很真实的,是能够,引起我们精神世界的共鸣的,是精神上的真实感,你看在这个小说里面,就有一句话,它就这么写的了,也许每一个男人,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取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这话什么意思,这话就是说实际上你觉得,当你在追求红玫瑰的时候,追求她之后 我人生就满足了,他追求之后,你看这红玫瑰,他并不能完全满足你,所以而且处久了之后,他反而觉得有一种厌烦感,因为他有他的一个个体性,然后他觉得,你不能完全满足他,然后你们两个之间在一起,反而发生了矛盾,就是说你有点厌烦,那时候你没得到的这个人,在你想象当中,好像是非常完美的,是一个床前明月光,可是当你得到了这个,白玫瑰之后,也就是这么回事,甚至久而久之你会觉得,她其实一个,衣服上的饭粒子,你可以扔掉的,而那个红的,就是一个朱砂痣了,你看她就朱砂痣,就是她更好的代表你的幻想。
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你没有得到的恰恰是,在你的幻想当中,因为他被语言支撑着的,而且得到了 在某种情况下,先得到了她,你发现她不能够完全,满足你的享乐,反而有不好的结果,我们这时候讲看你说,如果像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在不停的追求客体,可是有些单身的人,或者一些很自恋的人,我们现在就联系到,我们上一次讲的了,他的客体在哪里呢,我们说很多单身的人,在某种情况下,他实际上是自己跟自己,在开头也讲了,要么是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一个个体,可以成为客体小a的代表,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客体小a代表,所有人都是糟糕的,因此最好的客体代表,就是他自己,所以他爱着他自己,那就是一个很自恋的人,这样讲话,他觉得自己才是最好的,一个客体,因为他还有自己的客体,你知道自我本身,就是镜子里面的一个镜像,它本身就是确实是,客体性质的东西。
所以自恋本身都是爱客体的,在这个地方,就我们回到这个地方,这个时候这个自恋和客体,好像是从自恋的爱,和客体的爱是重复的,在第一个意义上讲,要么是代表客体的小a,不是一个个体,不是一个人,我就这某种情况下,我们说这世界上有很多人,他终身不娶,或者终身不嫁,但他做着某一个事业,他爱着某一个事业,他做着某一个事情,然后他乐此不疲,或者是生活中其他地方,获得了更多的挫折感,精力专注到某一个事情上,专注到写书上面,专门在绘画上面,专注在做某样的事情上面,那么那个时候这个客体,它就是一个,它多少意义上,能够代表客体化 客体小a,比如说他有兴趣去画画,画一幅画之后,他就再画一幅,再画一幅画,然后你看他每幅画这块,可以找到一部分代表,他也就这样过一辈子,要么就是觉得,自己是个糟糕的客体,不值得被爱 也就是什么意思,所以在这个地方,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客体,是糟糕的完全不能够,完全不能够是,他自己想象当中的客体小a,这个时候他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我觉得自己完全是一个,糟糕的客体,完全不能代表任何客体小a,因此他不觉得,别人能够爱他,他不是悲哀。
所以说某种情况他就很自卑,觉得自己实际上是再怎么做,自己是糟糕的,那么你也很可能,他就活在这种某种情况下,是自卑的形式被表现出来,一种自恋当中,在这样待了一辈子了,其实我有很多单身的人,我想也许不是太过全部,但很多人差不多是这么回事,我觉得也许我们需要总结一下,客体关系它不可能是完美的,就是我讲的,一个决定性的话,那么也就是实际上完美的,完全的享乐是不可能的,绝不可能的 也就是部分享乐,完全享乐 要么你疯了,要么你就是个,要么你是有精神病,就是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才可以完全,我们就完全沉浸在自己幻想,其实是一个完全的享乐,就是精神病人,不愿意干的,大家都不愿意干。
所以说完全享乐不太可能,要么完全享乐,就是一个神仙,但我们是人, 不是神仙,我们说一个人,修到神仙之后,天上过着一个怎么样一个,完美的生活,就是天上的完美生活,是怎么回事,就是描述并不多,而且相反,我们描述是天上的人,天上神仙在天上待着,并不快乐,好多下凡来到人间,所以他也不想享受这个完美的享乐,但是我可以这样想一下,考虑一下,那么客体关系,是自我和主体关系的重复,我不知道这个地方,我们在讲自恋的时候,我们讲,自恋就是一个人,自恋的关系,这是一个主体和迹象的关系,决定着,他这个人和世界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就在这里算是重复了一下,也就是说我为什么说,客体关系,是自我和主体关系的重复。
因为我们主体就是我们自我,当我们形成自我的时候,我们在我们身上,剔除了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存在客体小a,语言剔除的,那么语言剔除的这个东西,主体总是想把这些东西,重新放到我们身上来,主体想通过这个自我,把这些客体小a,再追逐到,实际上是再捕获到,但是捕获不到的,但是这么一种,主体和自我,或者主体通过自我要捕获,客体小a的这种关系,实际上,它投射到世界里面去,就成了我这个人,和世界的关系,也就是你和这个客体的关系,也就是讲你的客体关系,某种情况下,就是在你形成自我的时候 决定的 ,在你形成自我的时候,什么东西离开了你,什么东西从你身上掉了,这个决定的 什么东西掉了之后,那个东西 就是你将来肯定追逐的,那么留下来的东西,实际上就是你自我,就是你的我嘛 是这么回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也就是说你的科学关系,就是在你形成自恋的时候,在你什么时候,在你什么以形式什么方式,形成自恋的时候,决定你自恋模式的时候,你就决定了你的客体的关系,你说我们把在自恋里面那句话,拿到这里换了一种方式,讲了一遍,主体自己也是别人的,客体小a,这个也就是,我在某种情况下,像在这个世界当中的时候。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客体关系,当中的时候,当我在某种情况下,我会成为别人的客体,在这个意义上讲,客体关系在于相互满足与节制,所以也就是讲,这可能这在一个文明当中,也是这样的,客体关系在相互满足与节制,当我满足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满足我了,当我觉得别人,没有完全满足我的时候,我并不是完全把别人给抛弃了,我也没有完全满足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没把我完全抛弃了,这就是一种节制,这种节制让他享乐,限制在一定的维度上,完全享乐不可能,就是当有了节制之后,我们就可以要享乐,现在一定的维度上,你还过得去,但是也不至于疯掉,但也不至于抑郁掉,你完全不享乐的话,像是个很抑郁的状态,完全享乐 是疯的状态,所以说也许处在中间,那么这种相互满足的节制,会带来创造,创造新的客体小a代表,这个也很有意思,这个意义上来讲,也就是讲我们人类,在某种情况下,实际上是我们自我,是能够变化的,在讲自恋的时候讲过,自我的变化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可能,我们创造了新的客体小a,自我变化 就是我们自我重新被雕刻了 ,这些东西会从我们身上离开,那么就有新的客体小a,就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去追逐它,我们知道客体小a的代表,比如说我们就夫妻关系来讲,就是夫妻关系,是个客体关系,那么客体关系,是相互满足和节制的,比如说就是妻子觉得丈夫,好像没有完全满足自己,但是也还过得去,妻子觉得 丈夫一样的,这两个人之间,也就是说并不是觉得对方,并没有完全满足自己的享乐,就把这个人给抛弃了,世界上有这样的人,但是大多数夫妻,还是在一起的,那么他们相互满足和节制,那么他们其实具有创造,比如说他们一起,就因为没有把对方抛弃,所以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是生了一个孩子,这孩子某种情况下,就是新的客体小a的代表。
大家能理解吗,比如说 如果是个男孩子 ,爸爸就从这个男孩子,现在看到自己的样子,这个孩子,你看到自己样子,然后说不定,他就培养这个孩子就很有信心,对孩子充满了一个幻想想象,就我的孩子,一定是个天才,但是当然我们说,你孩子天才,他们念小学的时候,你觉得差不多能考个清华 北大,念中学的时候,就是考个大学就可以了,慢慢的你看到没有 这有个相互和节制,有新的客体,但你又没有一直跟你孩子说,这孩子你不是个天才,要扔掉,不能完全满足,我的这个想象,你不是我的一个复制品,是你的复制品,你也可以打击一下,你的孩子是个复制品的话,不考清华北大不是很正常吗,你也没有考进北大,当然我们这种幻想,幻想慢慢的就是一个满足,不是把孩子扔掉,你孩子还是某种情况下满足了你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孩子他的愿望,欲望就是父母的欲望,我们在稍微提一下,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欲望上,在某种情况下他者的欲望,在某种情况下是父母的欲望,在这个上面感觉出来,创造了一个新的客体小a的代表生活,对一个精神分析的,来访者来说,对于精神的来访者来说,如果我们一个来访者,我们得允许他知道,在他的幻想,或者是在他想象当中,客体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最根本的一件事情。
也就是说你知道这个东西,和哪个对应起来的,其实和自恋的当中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对应起来的,所以精神分析当中,在临床当中的时候,实际上是有两个维度的,一个是你的客体什么样子,你要明白你的想象,和你幻想当中,你的客体是什么样子,从而你当你明白这一点之后,也许你这个想象的东西,多少就能够落实一点,就能够落地一点,你不至于,毫不贴近你的现实的,做一些幻想,当你觉得你考试的成绩,连三本都考不上的时候,你就不要幻想了,你考清华北大,那就是幻想,所以你还不如脚踏实地的看看,你在三本基础上,能不能考个二本或能不能考个一本,那么这个就很可能, 当你明白你的幻想什么样子的时候,很可能你就能够怎么样,相对来讲,你追逐这么一个学历,或者追逐这么一个学业。
作为一个客体来讲,当你幻想成什么样子的时候,很可能你就会更贴近现实,你就知道这现实怎么做,我看这种感觉,和你自恋当中,你知道你自己什么样子,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当你知道,你自己什么样子的时候,好像你也就知道,你追逐的客体什么样子,当你明白你客体什么样子的时候,某种情况你也知道你自己什么样子,差不多是这么回事,所以客体关系在某种情况下,客体的爱,实际上和自恋的爱,他们是相互的,有时候是交缠在一起的,我今天就讲到这里,关于客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