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解释【8.26更新】

本期内容

【逐字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精神分析的重要议题第十二讲。我们今天讲的议题叫解释,我们今天这一讲,我们从一个个案开始。我们我们先把这个概念讲一下,然后我们有个案引申出一些关于解释的一些注意的要点。我们讲这个个案,我把它取了个名字叫Sandy个案,这个个案他当时是,我在法国学习精神分析的时候是我的一个实习老师做的个案。当时做个案的时候我是在现场待的。因为什么,因为Sandy他是一个华裔,我们会在个案当中会讲到他的父母,他的家人其实防御不太好,然后讲的是广东话。广东话其实我们以前还可以听得懂,父母有时也会讲一些普通话。然后我在现场,其实在某种情况下起到了一个见证的作用,也起到了一个翻译的作用。

 

我们看Sandy,他来咨询的时候,当时一开始来的时候是他的祖父母带他来的,那么他来咨询的时候,他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其实我们觉得当时这个孩子,他应该被诊断成一个缄默症,所以缄默症的孩子他基本上不和我们讲话,就是跟不讲话。所以你看这个就个案一开始,柯蒂斯缇娜她的记录她这么写的,Sandy来咨询时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在第一次咨询当中他与我就相遇了,看上去把Sandy吓坏了。这个孩子逃避我的目光并不回答我的鼓励,在咨询当中,因为是个三岁的小孩,所以柯蒂斯缇娜进来就第一次见面之后就跟他打招呼说:你好Sandy,你在干什么,你叫什么名字。这小孩根本就不回答柯蒂斯缇娜进来的回话,而且他很害怕,然后他根本就不敢看这里面的陌生人,说在祖父母的他爷爷奶奶的身边。

 

那么你看这个场景,如果我们咨询的时候,第一次碰到这个场景,就我们内心的一种感觉孩子,大家好像碰到生人,他就很害怕,特别是Sandy,好像是他的父母都是华人。然后这个柯蒂斯缇娜是个老外,所以说是不是这样会增加他的害怕,总之如果我们看到,第一个场景,看到这个场面的话,我们会有一个假设:这个孩子他平时与人接触就不多。

 

我们一开始感觉到,其实平时不怎么和别人接触。我们继续往后看,那么肯定孩子不讲话,那么这大人就会讲一下Sandy的情况,那么Sandy就被描述成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整天黏着他的母亲和他祖母,就整天在他母亲和祖母身边,然后来的人就告诉我们说这是他们不安的事。就是说Sandy吃的很少,当他一个人的时候我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做也不玩,就这么个地方发呆,因此父母觉得这个孩子,家人就觉得这个孩子有点麻烦。

 

那么这段描述,那么我们来看我们有个什么感觉?我想讲的是其实因为Sandy不讲话,所以我们的工作一开始的形式差不多是怎么Sandy的。在咨询室里面他要干啥都可以躲在祖父母的身后,觉得他们的怀里也可以。然后父母,总之这孩子不能离开这个工作室,然后祖父母就跟我们讲一下,来的人就跟我们讲一下孩子的情况,然后我们这边就听着,差不多是这么开始的孩子的祖父母在里面的时候,第一次的时候,然后爷爷就讲他说,这个孩子现在不听话了,然后整天粘着他的妈妈和他奶奶。你知道在我们听来,如果听到这个话的话,我们就能感觉这个孩子也许在分离上是有点什么麻烦的。

 

我不知道这个,差不多是这样,而且这个麻烦孩子本身很可能也承受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他开始三岁的孩子他开始吃得很少,人很消瘦,平时也不玩,也不也不跟人接触,我们来讲问题就好像还蛮严重的。差不多是这样,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这个背景。那么Sandy他是这样的,他是有一个叫,法国有一个机构叫PMI,这个机构实际上是叫保护母亲儿童机构,这是一个法国的正式的行政部门,相当于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专门是对责任这个保护母亲和儿童的。当这个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其实因为这个机构,它本身是一个医学治疗机构,具有医学治疗性质的,所以说一开始的时候,实际上是这个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是心理问题,以为这个孩子是一个生理的问题就把他送到相当于医疗机构里面去,医疗机构这样就把发现这个孩子应该是个心理问题,就把孩子就转诊过来了,转诊到CMPP,就是医学心理中心。

 

因为这个地方它既可以看医学的问题,可以看心理的问题。转诊过来的时候,孩子上是整体发育是迟缓的,当时BME有个诊断就讲他是运动系统发展之后,缺少婴儿单音节的重复,什么叫缺少婴儿单音节重复?我们知道那小孩他小的时候,他说话,他会说重叠词对吧,比如说我们说宝宝吃饭饭,来吃糖糖。这就叫小孩子一开始把单音节重复了,慢慢地就开始讲话,慢慢就会讲其他的词了,双音节的词不重复的词了,但一开始都是单节重复,这个孩子其实他不是缺少单音节重复,他基本上很少发音,很少说话,有饮食障碍,就是不吃东西,拒绝进食,而且拒绝和其他儿童接触,也就是他不跟人玩,这个孩子不跟人玩,不跟人打交道,那么就是这样。

 

Sandy是在他祖母的怀中蜷缩着,是他的祖父母陪着他们来的,并且是说他的父母,他的父亲和母亲都不能来,为什么?因为Sandy的妈妈,就是刚刚生了一个小妹妹,你看,那么我们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其实我们脑海里面就有一个感觉。你知道一般一个人,如果得有一个心理上的问题,那么肯定我们说,他有一个触发因素。触发因素很可能就是家里面有些什么变动,比如说这个家里面有人去世,或者家里面有人出生,或者家里面有人受伤了,或者说父母之间离婚。总之有一些家庭有一些对孩子来讲是重大的事情,这个事情本身可能并不是那么重大,但是对孩子来讲很可能是重大的事情。有时候或者说一个保姆的离开,我们说在一个家庭里面,一个保姆的离开,就会有新的保姆过来,所以这家庭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是也许这个保姆跟孩子接触很多了,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因为保姆离开,然后甚至都没有跟这个孩子有很好的这么一个告别,那么对孩子来讲很可能很重要,因为这个保姆也许每天都跟孩子待在一起,他们是有感情的,大人不觉得,所以实际上是家庭里面有一些什么事情是起了一个触发的作用,会引起一些症状的爆发。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就想,会不会妹妹的出生会是,孩子有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你看我们内心里面会有一个假设,但是我们没有告诉来访者,没有告诉父母,也没有告诉爷爷奶奶。为啥?因为其实我们不知道,这是我们的一个猜测,我们继续往后看看。那么我们就看到祖父母,实际上他在法语表达上面是很困难的,刚才我们讲过,因为他们实际上都是华裔,这个时候实际上就可以进来了,他就找了一个CMPP,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教育心理,医学心理教育中心,这里面是有一些翻译,那么这个翻译,然后他就会在这个工作当中,起一个翻译作用,要不然的话听不见也听不懂。这个父母法语上是很有限的,同时当时机构里面还有一个活动就是这个孩子他在我们这个地方,接受一个个人的个体咨询,同时参加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就是说CMPP可以把很多团体治疗,很多有一些心理障碍的孩子,我们就在一起,他们聚在一起,然后相互沟通,然后当时也大量培训的,那么正好团体里面这个是有华裔,当时我也参加了一个团体的管理,做一些实习,那么差不多这种情况下,然后祖父母就可以跟我们一个交流,这是一个背景的交代。

 

这个交代在后面我们会看到原因的,我们看看,那么他们就讲什么?祖父母就很自然地就讲了一件事情,我们在想就会问他,你们是怎么来法国的?既然是华人是怎么来的,然后祖父母他就讲了,说他们其实是难民。其实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在70年代的时候,当时有个柬埔寨战争,实际上是当时的越南,就是不是攻占的柬埔寨嘛,然后当时越南实际上是对这个华人是很排华的。我们这样讲,就是这个华人都赶出来,赶出来之后就有很多越南。其实柬埔寨,它们一开始是连在一起的,那么就是这个地方,以前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法国的对他们殖民地的人,可能感觉好一点,那些难民逃出来之后,所以当时法国就接受了很多

当时柬埔寨战争的一些难民,但是在逃亡的路上,就是爷爷奶奶他们当时有一个女儿,女儿就死在这个逃亡的路上。在我印象中好像是得了一种病,那种病我们猜测很可能是一种传染病,因为在台湾的路上,其实根本当时就是比较混乱,也来不及治疗,好像是逃避重要。但是其实当时这个奶奶,其实也没有太在意,好像是嗓子不舒服,一开始你看你的孩子说话是连在一起的,嗓子不舒服,所以就因为逃命要紧,所以说也没太在意了。

 

后来女儿很小五六岁的时候就死掉了,很小的一个孩子。那么在我们说有个团体,在跨民族心理的团体小组当中进行的工作,就是在这工作当中,然后他们历史当中的这段痛苦的经历,就被提及了这段话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在工作下去的时候,一开始祖父母陪着孩子,祖父母自然就提到了,他们是怎么来法国,以及他们的历史上的一个经历。他们在讨论过程当中就有一个很痛苦的事,就到了法国。一开始日子也不是很好过,语言不通,工作也很困难,那么这段经历,其实开始涨的时候。我们当时只是听到,因为我们想了解一下大概的背景知识,其实并不知道这个经历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对这个孩子来讲有什么具体意义,但是我们在分享,他们祖父母在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这个孩子是在边上听着的,而且他听得比较认真。

 

但是我们还不是太明白,我们后面会看到经历,实际上和孩子本身是有关系的。那么我们看到Sandy的母亲父亲,后来就过来陪着他们的儿子了,就在这个时候,Sandy就体验到了大家在围绕着他,但是他还是害怕,不和小团体小组中的其他孩子接触,Sandy的爸爸的焦虑在之后的工作中也可以看到。他想保护孩子的妈妈,他不想我们向她提问,对于母亲来说这个孩子从来没停止过,成为不安和焦虑的源头。所以我们看到我们这个工作,就是说一次又一次进展之后,Sandy的爸爸妈妈后来就来到工作当中,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工作的进展,就是说祖父母,其实因为跟我们工作之后,孩子就有些好转,但是显然还是就是说不和这个,但我们不是说他参加一个团体治疗,团体治疗里面就有很多其他的小孩,这Sandy从来不跟其他的孩子玩,还是很害怕,但是他可以和工作人员,就是说和Tina,其实我们就有些交流。

 

我们就说孩子虽然不玩,但是明显有个松弛。所以这个这个时候,这个祖父母很可能知道这个工作能够帮助到他,一开始就祖父母身上是比较怀疑的,也对讲话这个孩子就有好转是比较怀疑。那么开始好转之后,然后他们可以回家,就跟孩子的父母讲,孩子的父母就愿意陪孩子继续过来。那么爸爸发育比较好一些,然后交谈当中我们就看到这个爸爸,就讲的话要多一点,就讲家里的情况,那他们是在巴黎是做什么工作的,然后是靠什么为生,然后他怎么和孩子的妈妈结婚的,像孩子的妈妈,实际上她是当时,孩子妈妈是从中国,我们计算的话,是从中国广东过去的。

 

当时Sandy的爸爸就到了年纪了想结婚了之后,他想找一个华裔,找一个中国人,所以他就来到了,当时来到广东。然后就有婚姻介绍所介绍,然后他就跟孩子的妈妈就结婚了,结婚之后就来到了,我觉得这个背景也蛮重要的,后面你会感觉到。我们会讲到,但是这个爸爸,实际上是很保护孩子的妈妈,就因为我们工作的时候,有时候就问Sandy的一些情况,就问这个孩子妈妈,但是这个孩子妈妈,第一她表达是有点困难,第二爸爸他不想让我们向妈妈提问,显然他是觉得这样是对妈妈是一个保护,好像这样的话就不至于,因为孩子有问题,这个感觉好像父母是有责任的。那么我想他们也许内在,你也感觉到父母好像是有些责任,他们自己有一点内疚感,有一点罪恶感,所以这个爸爸就觉得,这孩子现在有问题,应该是妈妈没有带好。

 

有时候我们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就爸爸其实现在很焦虑,然后他不想让我们向妈妈提问,有一个原因,当我们向妈妈提问的时候,爸爸就抢着去回答了,就替妈妈就回答了,但是这个妈妈也很想讲,她想讲话的感觉也很强大。因为这个妈妈就讲,她这个孩子,从来就是让她不是很舒服,所以有了孩子之后,然后她就很累,然后就给人感觉她总是很担心孩子,对孩子这个情况,以前孩子好像也吃不好,又在家里闹又哭很小心对待这个这孩子,还是好像不是怎么听话一样的。

 

你看,如果我们工作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内心就要想,因为家庭里面这个孩子跟妈妈这个关系,到底会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这个妈妈会觉得这个孩子会成为一个焦虑的这么一个源头了。那么我们内心里面要问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就是我们问自己但是并没有告诉来访者。但是他很可能会给你,我们工作的一个方向,你知道差不多我们当时工作当中发现这一点,大家也可以注意,可以留意一下,如果我们跟孩子工作的话,然后我们有时候发现这个孩子,父母都跟孩子来,然后父母的,比如说爸爸他总是抢话讲,或者他有意会逐渐地回答我们的话,好像帮助妈妈回避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觉得也许妈妈有更多的话要讲,实际上妈妈有更多的话要讲,因为有时候,爸爸抢着把问题回答了之后,抢着讲一些话之后,就妈妈的眼神翻过去,就看到了感觉就像这样,其实你讲的,我也不太同意,可是你今天讲的话就讲的了吧。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我们当时工作,我们就做了一个变动,我们就要求就说以后你们这个爸爸妈妈,不需要一起陪孩子过来,你爸爸妈妈只要有一个人陪孩子过来就可以了,那就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有时候爸爸带孩子过来,那么有时候是妈妈带孩子过来,那么一开始就有妈妈带孩子过来了,这样就给了孩子妈妈单独分析的一种可能。那么与孩子妈妈单独的分析就给了我们机会,就确认结果。这孩子妈妈和婆婆的关系是非常紧张的,其实我们听到,我们并不感到特别地意外,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婆媳关系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这么一个结果。

 

你知道就是在我的另外的工作当中,我曾经接待过一个30来岁的,这么一个年轻的女性,年轻女性在跟我工作当中的时候,然后她有一次,她就痛苦的一个地方,然后她就讲,她说为什么我的婆婆那么好,我的婆婆太好,她对她儿子太好,对我们太好,好得,我就没法跟我的婆婆发火,就我很想发火。可是我婆婆从来不给我一个发火的机会,因为她太好了,她要不是我婆婆该多好了,她不是我婆婆的话,我跟她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一定会成为忘年交,因为又有机会还很喜欢她。但是她是我婆婆,所以我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吗?有时候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在平常家庭里面实际上就是很紧张的,在这一点上,中国人稍微要麻烦一点

中国人,因为好像是一个大家庭。

 

一般情况下,婆婆、爷爷、奶奶是跟儿女住在一起的,现在也少了一点对吧。现在一般在城市里面,如果说妈妈生了孩子,那么这个时候,往往是妈妈的妈妈,我们按现在说话来讲,姥姥姥爷或者外公外婆过来,帮着带孩子的外公外婆,和妈妈的关系,因为就会近很多,所以这个矛盾就会少很多,但是并不是没有。这个妈妈和自己的妈妈之间,实际上是也有矛盾的,有时候有矛盾也蛮大的,相对来讲会好一点,所以说当我们和孩子妈妈单独工作的时候,然后这个妈妈就讲了很多,她说婆婆关系紧张,关系很不好,而很多事情上,但其实跟她孩子有关的,就上面讲了,然后她就讲到她抱怨说,之所以她跟儿子的关系也不好,是因为婆婆。

 

我希望大家与她的意见相悖在这样在咨询的过程当中,也多次讨论了她婆婆对其丈夫的一个负面的控制,就这个总结的话,我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吗?也就这个妈妈就开始讲,就说我为什么我跟我自己的孩子关系不好,就是因为我想把孩子这样,这婆婆不同意,婆婆说孩子就应该那样,我说现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把他放在那地方睡就可以了,然后婆婆总觉得,小孩睡觉的时候要把他捆起来,就放着墙捆起来。然后我就想,我说这个不一样了,她说现在还是不需要这么捆,可是婆婆坚持要这样,然后比如说睡觉的时候,有夏天天热的时候,那么这个孩子就少盖一点,婆婆就不同意,她说这个不行的,她一定要穿很多的,有时候孩子身上满身都是大汗,可是婆婆就说没关系的,他就应该多穿一点,就必须听婆婆的。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感觉,婆婆在家里面的地位,还是家里面就是做主的那个人。那么而且她讲了说婆婆她说,其实对她的儿子也很控制,所以随着一个负面的控制比较大,你也许在家里面做过媳妇的话,有某种感觉。你会对自己的婆婆,对自己的丈夫的关系,就都表示不满。有时候这种负面的控制,我们听来,我们也觉得好像,妈妈很关心自己的儿子对吧,但是对媳妇来讲,这种关心就过了,婆婆确实是关心过了一点。婆婆实际上在我们听完之后就知道,在家里面她是掌柜的,有什么家里面的事,管钱的,像是家里面一把手,她说了算,而且婆婆很有能力,确实很多事情就发生了这种,所以丈夫很多行为,这个婆婆是需要干预的。晚上这个工作完了就回来,不要出去跟朋友喝酒,像这种事情,也许婆婆就不应该管他,但是这个她就管的很厉害。

 

那么这个妈妈就讲她说如果说Sandy什么都怕的话,那是因为婆婆,到处都看到危险,不愿意带Sandy去公园,与别的孩子游戏,害怕他传染上的疾病。我觉得他讲的这件事情,实际上是蛮重要的,为什么是蛮重要的?因为我们看到一点,就Sandy他第一次来见我们的时候,这Sandy就是很害怕的对吧,他非常害怕,不敢跟生人接触,那么你看你们说,妈妈讲说这个孩子害怕了,实际上是跟婆婆关系很大,因为婆婆就到处都是危险,就是说比如说我妈妈想说,我想说带Sandy去公园里面去玩一下,这个婆婆都不让你,婆婆说你过来你玩不玩,你就给他在家里面不就可以了,如果你出去玩的话,那一个小孩,跟另外一个小孩见面之后,你两个小孩互相之间,很可能有时候,就会有一点玩游戏,甚至有点打打闹闹的。但是这个时候,婆婆就就坚决不让他的孩子跟其他孩子你们在一起玩。

 

你看我们说Sandy在团体里面,它跟其他孩子是不玩的,但是我们就问妈妈,为什么婆婆不让Sandy跟其他的孩子玩。然后这孩子妈妈就讲婆婆担心这样,会让孩子染上这个染上疾病,这个对我们来讲,就觉得有点夸张了。就是说肯定的你在外面玩,如果别人感冒了,你可能会传染上感冒,但也这是很正常的,这是一个事件当中,很可能你会碰到的这种危险,然后你感冒了,你感冒了治好了,你不能因为你害怕感冒,你跟别人都不打交道,这不太可能,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什么新冠疫情,疾病就一般的疾病,都是一些普通的疾病。所以说那个时候,实际上我们某种情况下,我们觉得妈妈是对的,是应该放孩子在外面去玩了。

 

在这个地方我想讲一下,大家知不知道实际上一个小孩,他是喜欢听到各种声音的,他是喜欢看到在各种空间里面待着的一个孩子,他不愿意一直待在家里。你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如果你们有孩子的话,或者你们还记得,你们有孩子的时候,你们有时候想出去散步的时候,这孩子非常高兴,然后之后抱你出去逛一逛,那孩子就很高兴,然后你说不去了,然后这孩子就会往门面上拽说着“去吧去吧”。

 

为啥?因为这个小孩,他就是好奇心很强,他想看看人类的空间,到底是什么样子。人类的生活环境,他来到地球上,人类的很多东西非常感兴趣,所以他喜欢去公园,喜欢去商场

喜欢到处去逛,他喜欢坐公共汽车去看一下,或者公共汽车来了,孩子很高兴。对大人来讲,公共汽车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兴致,小孩就非常兴奋,他突然发现,来这么大一个车,我就很高兴,他喜欢去海洋公园,去海底乐园去逛一逛,他是需要的。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妈妈好像没做错,而且婆婆有这么一个理由,这个理由也是很奇怪的。什么叫担心?孩子传染上的疾病的话,婆婆是不是对这个孩子,管的就太死了一点了,太严重了一点。

 

当然你知道这个时候,我们还觉得这一方,这婆婆也许是有些什么麻烦。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在结论的时候,我们就继续往后看一看,我们来继续工作,然后我们就发现,两个母亲之间的敌对是会在一场真正的争吵中就爆发了。也就是这个时候,Sandy的妈妈就讲了一件事情,就这孩子差不多,就是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实际上Sandy的妈妈就为抚养孩子而且Sandy的奶奶之间,就发生了一个争吵,争吵非常激烈。激烈的结果是什么?结果Sandy的奶奶就把Sandy的妈妈赶出家门了,我觉得也太不可思议。但我们说一个前提是,因为Sandy的奶奶,在家庭里面她像是一把手,然后她说了算,而且实际上我们知道更多的细节,Sandy的奶奶实际上是,她自己有一个家庭的。

 

这么一个工厂实际上她是里面的负责人,她老是起来,实际上是在她工厂里面做事,而且实际上是在我们刚才讲了,是从广东过去的,他们家其实也并不是太好,就嫁到法国之后,实际上是在某种情况下,是Sandy的奶奶给她的儿媳妇找的工作,也就是讲他们一家人,某种情况下,都是仰仗着奶奶在过生活。就是这个奶奶跟在Sandy的妈妈发生这个矛盾之后,然后这个奶奶就把儿媳妇就扫地出门了,你就是你走的话,这个孩子不用你带,我来带上。当时最主要的一个矛盾就是说,Sandy的奶奶就是不允许Sandy出门,每天都要把Sandy放在家里看得很紧,始终把Sandy放在自己的眼睛下面。

 

然后妈妈就一点受不了,妈妈讲她说你这个孩子,我说这个不是你的这个孩子,他有妈妈,我平时是用我来照顾的,你不用把自己把这个孩子,把你的孙子照顾,我来照顾,我可以,我会照顾的。而且当时妈妈想把这个孩子带出去逛一逛,然后婆婆就不同意,婆婆说你要走你怎么办,孩子就不能走了,然后儿媳妇就一气就离家出走了。当然我们想说,那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妈妈就又回来了,但是显然回来之后,奶奶并没有改变她的这种立场,我们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然后这个Tina直接她有个评论,她就觉得她非常可能的是Sandy的状况,不仅仅是因为他母亲的抑郁,同样是来自于祖母的抑郁,实际上Sandy从来就没喝过奶瓶,从来都是在她怀里睡觉的。

 

写的不是太清楚,这我需要解释一下。就是说我们看到这个孩子,我们说因为一个孩子这个状况不太好,显然和他的妈妈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看到这个祖母也就,跟这个孩子你这么紧密,你时时刻刻把这孩子放在自己眼睛下面,我们觉得,那么孩子在某种情况下,这个祖母

也起到了一个母亲的功能,所以说如果一个孩子不好的话,那么这个时候,可能是不是妈妈的问题,或者是如果你有问题的话,就是两个人问题混合在一起的。那就是我们说,你看孩子妈妈讲的话,其实有点让人相互矛盾的,比如说Sandy他就是,Sandy跟妈妈不好吧,但是像妈妈讲,这个孩子他一直吃奶,其实没喂奶瓶的,就是中国人喂孩子喂奶瓶喂得比较大。

 

那么这孩子就从那边吃到奶了,而且只要他在家,这孩子还是睡在她的怀里,她其实也很疼爱孩子的。你知道一个妈妈如果很宠这孩子,所以说这个情况就变成Sandy实际上是跟妈妈关系很好的,并不是那种适合的感觉,但所以说,这个妈妈是讲话也许有点夸张,但这个夸张,很可能有一个原因是什么?这个妈妈在家庭里面那是很受气的,因为她跟她儿子在一起的时候,奶奶像是要管着她跟他在一起的,而且奶奶不让管她跟她的儿子。而且就是奶奶不仅管她的孙子,还管妈妈的丈夫,就是她奶奶的儿子,所以妈妈的家庭环境里面过着,实际上她很抑郁。

 

 

这种抑郁感觉,就是我们从他的这个谈话的语气里面是能感觉到的。所以我们就想妈妈很可能是我们遇到,因此造成了孩子这么一句话。可是如果是个祖母,你看就琢磨这个行为上,抚养孩子的行为这么极端,这祖母肯定也有问题。你在这个家庭里面,如果说他对儿媳妇儿子管得这么紧的时候,我们可想而知儿子儿媳妇有时候也会反抗的是这种,其实也不高兴。所以我们当时预感这个祖母多少也有自己的问题,所以说这是一个判断,这个判断一方面我们总结一下。一方面Sandy他的情况是,其实妈妈讲的像是有点好像不是很符合事实,这Sandy和妈妈这关系,还是靠得很紧的,你因此这种妈妈的意义会传递给孩子。你想一想如果妈妈不舒服,抱着孩子的时候,不舒服的感觉会传递给孩子,可是同时我们感觉到,祖母既然对孩子有,这么强烈的这么一个要求,这么严格地对孩子这么一个行为,对母亲照顾自己,照顾他的孩子这个行为,这么严格的这么一个规定,祖母肯定是有点什么麻烦。

 

妈妈就讲我的孩子我来养他,说你不用这个参与太多。祖母说不行,她说你们年轻人,你们不会养孩子,她说我会养大的,你看这孩子的爸爸,其实我养大的话养的多好,你这个不行的话,我应该我来养孩子。但是你们注意到,就实际上这个祖母,她忽略了一个事情,就是你的儿子是你的儿子,对不对,这个不是你的儿子,是你的孙子,他是有妈妈的,所以说实际上,也许你的儿子养的还不错,是妈妈养儿子的,而是这个模式下去的,而不是一个祖母养孙子这个模式。我不知道这个地方听懂没有,所以说祖母这个地方,她是否有一个过分的控制,对家庭有过分的控制。

 

当然我们讲,妈妈你继续讲,Sandy的妈妈就讲说这孩子出生最开始几个月的时候,她常常是精疲力尽,因为为什么是精疲力尽,是因为这个祖母,就Sandy的奶奶,奶奶有很多要求。你说对你这个孩子,是因为孩子吃奶,你那个时候你不能把孩子着凉,你这个时候应该,你孩子哭了,这个时候应该孩子换尿布了。Sandy讲我刚生了一个孩子之后,我确实不是怎么会,是因为好像我刚开始做妈妈,然后我就显然不是太会,然后就是孩子奶奶你会更有经验。可是在奶奶的这么一个指导下,她说我简直就是跟一个陌人这样看,然后就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而且奶奶权威还很大,好像还很难反抗,所以弄得精疲力尽。

 

她说这是精疲力尽,我想说这种感觉不是你自发的,你出于你自发的这种感觉来讲,孩子那是别人知道你的,显然精力耗尽得更快一点,而且Sandy妈妈讲她说奶奶,她说你不能,不行,我来。她把这孩子就抱过去了,Sandy妈妈说我的孩子还是我养他,就是说她有时候尽管很累的,但是她还是想把这孩子自己养,但是这个妈妈,我们说最开始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就争吵了,她也是因为这个事情,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妈妈就觉得,好,你婆婆你想养孩子,拿去吧,她就把孩子托付给了婆婆照看。因此这也是她认为Sandy就对她不感兴趣。

 

我想讲这个解释了,他们不是一开始两年前的时候,就Sandy的婆婆,曾经的妈妈和奶奶之间,就是妈妈和奶奶之间是有个冲突吗。差不多就冲突之后,然后奶奶就在照顾这个,但是奶奶照顾孩子,这个孩子晚上还是跟妈妈在一起的,就是像在家里面,这孩子还是很要妈妈的,所以说在这个地方,只是Sandy的妈妈看到这个孩子,跟奶奶更多的亲近,然后好像是离他就远了一点,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情况,这个孩子既连着他的妈妈,也连着他的奶奶

就是差不多是这么一个情况。我们说孩子,显然Sandy的妈妈这个说法,这显然是有一点好像稍微有点夸张了。奶奶不高兴,因此有点夸张。

 

那么接下来的解决问题,随着情况的改变,Sandy多了一些积极性,他坚持要在其父母之后

来咨询中见我们,我想讲的是什么,我想讲的说,说是妈妈带着Sandy一起来的,就有一些讲话之后,那么Sandy他就要求来我们的工作当中。所以说在接下来工作当中,我们能看到Sandy有明显的变化,他就开始就变得有些积极了,在开始可以跟其他孩子有些接触,然后开始和能给我们讲一些简单的话,改变之后显然是,我想说是因为在你的妈妈,虽然她的叙述过程当中,虽然是有一些夸张,但是那显然是Sandy是有一些变化的。我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在我们工作当中,其实我们是一开始发现,妈妈有很多话要讲,因为我们在工作。

 

接下来的时候,其实我们做了一个区分,我们就觉得有时候,Sandy的妈妈可以单独来见。有时候可以带Sandy一起来见,但是我们这个提议之后,Sandy他本身并不赞同。他就坚持,如果我们见到他的父母之后,他就要来见我们,后来差不多,我们又是Sandy的父母,Sandy的妈妈一起来见,我们单独见Sandy妈妈的机会并不是太多。我大概都有一个机会差不多,每次他妈妈都带着Sandy来,就感觉是这个情况是经常的,那么这Sandy就觉得,我们对工作上是有效的,那么这之后,Sandy的父母,就是你回来见我们,然后他就跟我们讲,爸爸就开始讲他的故事,你知道Sandy是个男孩子,所以有时候父亲重新加入。我们开始讲这话也可以,这夫妻就讲他的经历,他说他来到法国的时候,他当时在他大概是在5岁时候来的,但是在8岁的时候,他可以上学。

 

一开始他没有上学,因为生活并不安定,五六岁的时候来的话,如果我们记错的话,那么他8岁的时候就开始上学,他上的是法语学校,他当时上学的时候,他一句法语都不会讲的,那么他的法语,实际上是学校里面学的。Sandy他三岁了,他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实际上他在幼儿园里面,其实是你开始学法语的,在这一点上他跟他的儿子是一样的,你就是在这一点上,他跟他儿子相同的问题,所以我们也能感觉到,Sandy他不能讲话,实际上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处在一个他离开家之后,他是在另外一个环境当中,在另外一个语言环境当中。

 

因为他们家里面讲的是广东话,那么他离开家之后,就是另外一种语言,就不要忘记了,这Sandy的奶奶,实际上是某种情况下,是把Sandy留在家里面,很少让Sandy出去,你害怕孩子会被传染疾病,就说一直这孩子,在学校里面的压力就很大,对我们再讲一下,我们Sandy就拒绝吃饭,他有个饮食上的拒绝,这个实际上是和他的奶奶关系很大,为啥呢?因为奶奶实际上是随时都在喂这个孩子吃的,我们听妈妈讲,包括爸爸。实际上Sandy他其实吃的是蛮多的。为啥?因为奶奶始终就喊着Sandy要吃,担心把他没吃饱,这个奶奶就要定时,定点给孩子吃饭,到了时间这孩子不吃,奶奶就喂,强迫也好,软磨硬泡地给孩子吃几口的,差不多是这样,所以我们觉得Sandy,其实不爱吃饭,实际上是跟奶奶强迫上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先讲一下。

 

他吃了之后身体还很消瘦,那就说明他是被迫吃的,所以这个地方也告诉我们,有时候不是你吃的多,你心里就会好吧,我感觉和消化本身是和他精神状态连在一起的,那么我们说,孩子的父母跟孩子一起来的时候,那么这个孩子就当着父母的面,Sandy就开始讲一些广东话,明明是法语很差,就讲句广东话,你讲他在玩一些游戏,也就是说Sandy开始不是,他就全是在父母的怀念,或者爷爷奶奶的怀念。后来在三年级开始玩游戏了,也就有工作一个进展了,那么在游戏当中就有一些人物,比如说有些玩具的木偶,或者一些玩具车这些东西的。那么这个孩子在里面就开始玩这些玩具的,也有画画的,画画的就是一些很正能量的东西,就很光彩的东西的,包括太阳,很多树,然后给别人感觉他的生命的话,这里感到就是有点活力了。然后他就开始走向,能够感觉到,他整个人开始活动起来了,那么比如说他有些东西,他常画的东西,比如说他喜欢玩一个游戏,他有时候有画类似的游戏,他有时候玩游戏,我就是把汽车或者摩托车摆在一排上,然后已经这样了,挨着一定要抓,一定要挂在另外一个,或者有时候比如说里面有一些玩具,玩具、小火车,不是一个个地都松开了吗,还不一个个挂上。当然有的因为玩具玩久了之后,你的齿轮都坏掉了,还他怎么着再把它挂上去,挂不上去 他非要挨在一起不留缝隙。

 

然后比如说 那里面有一些恐龙,那么他也把这些恐龙排在一排上,而且是一个挨着一个紧紧的,我们其实这个地方,我们感觉这个孩子像分离确实有点麻烦,恐龙上是连在一起的,这些然后你看我们,一方面听孩子一些讲话,另外一方面我们,听孩子的妈妈,或者孩子父母,祖父母讲一些话,然后我们看孩子玩游戏。实际上孩子这个游戏当中,实际上是其实他玩游戏,有时候跟我们讲的话像是连在一起,那有一次Sandy他就,把恐龙就排成一排的,从大到小排,这个时候柯蒂斯缇娜就给了一个解释,这么解释,恐龙是排在一起的,她说领头的是祖母,这个孩子他不同意,他没什么反应,后来我们说那领头的应该是祖父,这孩子说是的,点头说是的,祖父是领头的,然后是祖母,然后是妈妈,然后是爸爸,最后是他,后面还排着他的妹妹,也就是排一排,他们是一家人。

 

然后讲完之后这个很有意思。这个孩子实际上把家庭里面这些人的重要性排成了一排,排成一排的时候,其实因为我们在之前谈话当中,其实爷爷在里面的,好像活动的空间并不大,但是所以我们自然就觉得,这个祖母刚才我讲了,他祖母是家里的一把手的,因为中国人在家里面好像是最大的,可是这孩子说不,祖父实际上是领头的,实际上给我们工作带来了一个转机上。但这个转机实际上是在柯蒂斯缇娜,解释过程当中发现的。现在就说你排在这一排,是不是这个祖母、祖父、爸爸、妈妈,就是你和妹妹,就在Sandy他不接受这个观点上,他没什么反应,我们感觉到好像我们讲错了,那是不是爷爷奶奶,然后是爸爸妈妈,他就说是这样子的,好。因此我们发现,实际上我们解释,我们发现了一个东西,在家庭里面是还是有个重要人物,爷爷还是重要的,这是工作当中的一个发现,那么我们在咨询当中,Sandy就开始谈论他的祖父了,你们知道这是工作的一个进展,祖父就更多的被谈到,同时谈到家里面,其他成员的有他的妹妹的,他的妈妈和他的爸爸,最后在这由此就逐步就谈到。然后妹妹妈妈和爸爸就被讲了更多了。

 

所以我们就感觉,家庭好像是我们这个话题,就离开了妈妈,奶奶,家庭所有成员都进来了,所以我们说祖父重要,但是祖父,好像Sandy讲到的话怎么样,他并不是那么多的话,他当然会讲到。比如我们好像后面讲到一个事情的,他祖父有时候,会跟他在一起做游戏,有时候也会骗他,反正去上学,就说那我们去见柯蒂斯缇娜夫人这个分析家。Sandy后来很喜欢分析家,但是实际上Sandy知道不是的,所以说他也谈到一些祖父日常一些交往,怎么教他说话,跟他玩游戏,买一些玩具给他,吃的给他。但是他并不完全讲祖母,他讲祖父同时一开始讲他的妹妹,讲他的妈妈,讲他的爸爸,就说这个地方的时候,像我们当时就有一个感觉,感觉就是说实际上,这个家庭他没有,我们说如果一个奶奶这么强大,儿子和儿媳这么受压迫的,这个家是不是早就分了。比如儿子儿媳,完全可以这个带着自己的孩子就离开。你说,大不了不在你家庭工厂里面工作,我找个工作还不行吗。

 

在某种情况在法国,但是工人是很缺的,只要你愿意做事,就混到一碗饭吃,就说我们就觉得原来这个家,之所以还能够在一起的时候,实际上是祖父在中间起作用,祖父他似乎并没有,他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的,明显地站出来成为一个最主要的这么一个人,好像是一些家庭里面一把手,不是这样的。但他背后实际上是家庭支撑的,然后你知道在这个时候我们工作就显得就比较愉快,为啥?因为就是说Sandy他就开始有很多一个发展,你知道这孩子一开始是讲话很少了,基本上不讲话,然后他就开始用法语和广东话,就给每个人就取了个名字,就讲他们的名字,甚至会给它们取小名字,他也给自己取个名字,这个名字叫Sing chen,其实和他的动物名字,是有点像的,小孩发音不太准,然后他就引入了新的发音的一些联想

通过他游戏,当中的一个小猴子,他这个游戏当中,把这个猴子叫sing sing。这个猴子实际上他的法语发音的,他也是sing,有点像,意思就是你看到没有。

 

孩子开始这个时候,他就开始讲一些叠音字,就重复的字法。有些黑板上画画,他除了讲猴子之外的,他很喜欢猴子,我怀疑他可能是他的祖父跟他讲过,大概西游记的故事,讲过齐天大圣的故事,就是说他对他这个猴子,其实他对猴子有个认同的,你看那猴子叫的名字,和他的名字算是有点像,所以说他对猴子很可能是认同的。小孩那时候就开始就是说,但是他的童性就起来了,一个儿童一个顽皮的这种感觉就起来了,比如刚才讲的,当他的祖父为了保证他起床要去学校,他就骗他说去见阿诺夫人,但他很清楚,他开始有时间的观念,他知道在见Tina实际上是,在周一和周二的下午,我们当时是一周工作两次的,你注意到没有,这个很重要,这孩子开始有一个时间观念,就这孩子开始慢慢回到一个,正常的发展的维度上面来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这么一个情况,我们之所以把这一点写在上面,实际上说我们工作是有进展的。

 

然后我们对工作进展,我们也是知道的,那么我们说这个时候这个话语,就在Sandy跟柯蒂斯缇娜分析一家之间就开始流淌。用流淌这个词,就是话开始多起来了,虽然有语言问题的阻碍,Sandy还是运用了一个话语空间,什么叫语言问题的阻碍,是因为他讲的是广东话,讲的比较多。因为是法语讲的少,所以说有时候,可是现在听不懂,好在有翻译,那么他的话语和母亲的在场,这样的倾听设置就避免了,两个母亲间的敌意和紧张,这允许了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母亲-儿子的联系的相互性,这话是一个评论,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工作室这个地方,实际上只有后来经常来的是孩子的妈妈和孩子两个一起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在场所里面,实际上他们,另外一个奶奶就不在,要避免了母亲之间的一个敌意和紧张。孩子这个地方就很好地呈现自己,孩子就能很好的构建他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我一个孩子和妈妈之间,是要分离的,前提是他们有一个关系之后,然后才分离的,如果一个孩子跟妈妈之间的关系一开始就变得很模糊,或者变得很有创伤的话,那么实际上他们分离,实际上是很困难的。

 

你知道有时候分离在某种情况下,它需要是一个符号性的分离,我应该讲符号性的分离,也就是说这种分离,在某种情况是明确的,能够被理解的,而不是一种想象的分离。你就是妈妈跟孩子离开,是孩子能够被接受的,如果他妈妈跟孩子离开,这孩子不能被接受,这孩子很可能觉得也许离开这个讲话,离开就感到很恐惧,因为如果很恐惧的话,他就捏着妈妈不走对吧。如果这个孩子妈妈说,我现在离开,你说我上班,下班了之后我就回来,这个孩子很可能就会允许自己的妈妈离开,因为很简单,妈妈下班就回来了。如果妈妈下班没有回来的孩子,那就麻烦了,我们说符号性就被破坏了。因为你说下班回来,就一定回来,那么孩子又会,陷入一种恐慌当中,他就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那么我们说,正是因为在这个地方

妈妈和孩子之间,能够相互之间的互动,就是在母亲孩子之间,这种互动实际上受到了一种破坏的,在这个地方像是个修复,我不知道大家能理解吗。这句话想讲的就是说,孩子在这个时候,Sandy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我们说是这样的,那么Sandy我们所以说他发展还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他一直拒绝身体上的接触,也就是说身体上很亲密的接触,还是拒绝的,虽然他是有些话语的,但是他还在寻找我的目光,运用广东话向我提问,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这么一个事情。

 

你就说这时候,孩子一开始是回避目光的,现在开始能够主动的,有一个目光上的接触,但是一些广东话。开始提问的时候,他在咨询空间里面非常投入,你咨询开始的时候反差很大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他都用乐高玩具,玩具人默默演示一个人从救火车的梯子上高处掉下来的小人,我将它解释为一个呼唤召唤。就像是我们听到的一个问题一样,这个地方是什么意思?现在我想解释一下这地方,在这里补充了一个细节,这个细节就是我们一开始是注意到的,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什么意思,所以我们把这个细节是放过的,一直到差不多第10次的时候,我们才明白大概是什么意思。

 

其实他妈妈讲了很多话,我们才理解,所以大家知道,工作刚开始的时候,这Sandy他有时候,他会玩一些游戏,在妈妈的怀里,但是有时候也会离开一会,然后又回到妈妈的怀里。那么有时候他就会玩一个,一开始就有时候他就玩游戏玩的很少,但是他会玩一个游戏,就是什么游戏?一个乐高玩具的玩具。我们说有消防车,消防车有梯子,Sandy就把乐高的人

就把梯子滑到底了之后,然后他一松手,这个乐高人就掉下来了,对吧。,因为差不多他开始玩游戏的时候,他其实一开始进去的时候,就对这个游戏感兴趣,然后慢慢的就开始玩玩游戏,对乐高这个玩具人的话,对你们消防车改进去,然后他开始玩,其实我们一开始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他一边在玩的时候,我们一边听这个妈妈在讲话,特别是他妈妈陪他来的时候,他玩的很多,然后都玩了很多次了,然后其实她妈妈讲,她说其实我们的话,照顾这个孩子都是奶奶,和我照顾孩子,她要我这样就这样,要我那样就那样,然后柯蒂斯缇娜有一次她就懂了,为什么Sandy要玩这个游戏。

 

这个玩游戏,是不是他想向缇娜表达,是否精神分析家有些像他妈妈一样的,任由他掉落而不管他。他的母亲因为不得不屈服祖母的决定,他母亲就是屈服祖母的决定,奶奶把孙子据为己有。前面在叙述当中,我们能感觉到这个,精神分析家能做到这一点吗?你知道实际上Sandy在玩这个玩具的时候,实际上他无意识地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你能理解吗?他无意识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是,你看我现在情况变得这么糟糕,某种情况下,就是我妈妈和奶奶之间战争造成的。而且我的妈妈打不赢我的奶奶,我妈妈算是任由我掉落,你会任由我掉落吗?在这个地方没有写。

 

其实当时柯蒂斯缇娜她当时就讲了一句话,很清楚,她就跟那孩子讲对Sandy说:我不会跟你妈妈一样的任由你掉落。当然讲的是法语,然后翻译成中文就给他,她说我们不会任由你掉落,所以这个孩子,听完这个话之后,这个孩子好像懂了一些东西,就帮我们看着。那次就来看我们看完之后,然后他以后就再不玩这个游戏,然后他以后再来的时候,就开始玩其他的游戏,开始玩刚才我们讲的,把车子并在一起,就开始连在一起了,或者画画,然后或者是把恐龙排在一起了。所以说那么实际上一种,我们讲有解释,在某种情况下,打开了一个空间,我们这样讲,当时跟现在就觉得,他玩一个玩具达到底端掉下来。像这些孩子在这种呼唤召唤,那是个求救的信号,我们回头讲这个祖母来看,这个祖母实际上,她其实后来她就不来了,她就拒绝了,她拒绝谈论她很沉默,我们说其实Sandy的祖父实际上是来了几次,祖父就讲了他们曾经到到法国的逃亡的经历。

 

这次讲完之后,我们就明白了一个事情。包括说他们有一个女儿,不是在逃亡路上牺牲了吗。

更多的细节在这个时候就讲出来了,你之前讲完之后,我们说那个时候,其实我们没有把它串起来,那精神分析有一个工作,要把这个事情都连起来的,其实他们之间都是有一个联系的,我们不是讲他们有个因果关系,但是他们是有联系的,就是说这个祖父去讲,他说其实在逃亡路上,当时他们其实有机会把女儿送去医院,就是给女儿治疗的话,但是这个祖母觉得怕,去送去治疗的时候,就耽误了上船走掉,因为那个时候就比较混乱,航班也不固定的。因此他们就没有去(医院),他们以为能够熬过去的,结果就没熬过去,其实他们是有机会的。

 

所以说因此祖父他就讲,他说实际上他说,其实这就是他的爷爷就讲了,他奶奶像是很内疚的,但是很内疚的对历史的问题。奶奶就很长一段时间很难离开她的女儿的去世,奶奶觉得她是有责任的,她没照顾好自己的这个孩子,就是染上这个病,本身好像也没有照顾好。她如果把孩子照顾好了,不跟其他孩子去接触,她的女儿也不会得病,得病之后她如果把她照顾好,抓紧时间就给治疗了,所以她也就治疗了。所以说这个时候,讲这个话的时候,Sandy在边上听得很认真。

 

这个时候实际上,当然我说,当时他的父亲也在讲,他父亲当时也已经记事了,当他们的父亲好像是五六岁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记事了,他父亲就讲了,他对自己妹妹还是有印象,就是说实际上这就是亲人的去世。亲人去世了,在这里(影响)实际上是蛮重的,在他们家庭里面,所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奶奶实际上,她为什么对Sandy把Sandy,就是控制的这么紧?实际上是她的一个过度性补偿,我们这样讲,因为她曾经有个孩子,她没照顾好,那个孩子就去世了。当Sandy出事之后,他们觉得Sandy就非常强烈的,这么一个保护。这种保护甚至想把Sandy放在一个,哪怕是放在一个保温箱里面,放在一个温室里面,不让这个孩子出去了。所以Sandy他在游戏发明上,他的游戏发明的一种方式来讲,他的恐惧,像比如说我怕掉落的恐惧,尤其是害怕母亲任其掉落的恐惧感。为什么?你像你看祖母干了一件事情上

是很矛盾的事情,祖母她一方面怎么把Sandy保护好,因为她保护好Sandy,她就给人感觉需要把Sandy从母亲身边抢走,她当年她的女儿实际上是某种情况就离她的离开了妈妈。

 

她现在干的这件事干的事情,她似乎是在保护Sandy,但是某种意义上,她是重复之前的场景,恰恰是让Sandy从自己,母亲身边掉落了,所以说,其实曾经她似乎是想避免这个事情,但是好像是在这个事情上面,就是让这个事情重现了。所以说今天在讲解释就说,我不会任由你像你母亲一样的,因为你掉落在某种情况下,就把恐惧了符号化了,就被恐惧言说出来了,出来之后,然后他就某种情况下,他能够离开我们身体,对我们观看对我们对待的东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Sandy开始有很多的变化。

 

因此Sandy就开始,以前母亲在自己的咨询的工作在场,奶奶希望妈妈孩子分开,然后妈妈实际上,在家庭里面跟孩子在一起,这种在一起实际上是一种黏着,是一种就是害怕失去的在一起,就没有被符号化,我们跟害怕事情在一起,反而他就会靠得更紧了。那么在这个时候和母亲的在一起,在咨询场所的母亲站上来,允许了母亲跟孩子,制作更好的一种关系

那么这个时候,Sandy就开始从自己的消瘦中,开始走出来了,我们知道就是说这孩子营养是够的,他其实吃的并不少,我们刚才讲了,但是他自己他身体长不起来,整个内心的焦虑是连在一起的,当一个人处在一种焦虑状态下的时候,他没办法让自己身体变得很强壮

没有精力去消化。

 

我们也可以这样讲,所以我们有时候发现很焦虑的人,他实际上是很瘦的话,我们说之后他也发明在其他的游戏上,他发明了用不同的人物来进行游戏,他还有兴趣的,给这些人物命名,用广东话讲这些的妹妹、爸爸、妈妈、猴子,同时他母亲就用中文和法文在黑板上写的,他所能说的这些话语,这些人,这个话题已经讲过,他也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Sandy就可以讲述自己的故事了。

 

我们说这个祖母,后来她还是没有来到工作当中的,为什么?因为这个祖母她很有那个理论,其实还有还是有点内疚的,我们说因为精神的传递,人人皆有干系的,也就是说实际上有一个创伤,如果这个地方,如果失去了孩子的状态,实际上传递了她的孙子这一方面,但她的经历是有影响的,祖父的位置还好。我们讲祖父,其实实际上是很好的平衡的,这块它的如果没有过来,祖父在某种情况下,在这个地方他的家庭本来就起了一个平衡的这么一个作用。那么实际上在某种情况下,他跟他自己的妻子关系很好的,跟奶奶的关系很好,所以说在某种情况下,这个祖父是起到了这个作用,祖母不至于没有被触及,虽然没有被我们触及,但是某种情况是被家庭触及了。

 

后来我们的工作,导致祖母有很多变化,因为孩子开始变好了,脸色就变得红润了,就身体一开始就变得不那么瘦了,但是祖母一开始同意他妈妈对这个孩子,更多的接触上,允许妈妈带孩子出去,也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所以说祖母后来没有进入工作,也就是我们工作的效果。通过妈妈,通过这个爸爸,通过你更多的通过祖父传递给了奶奶。那么我们可以假设她的沉默,实际上是表明她无法,她还是不能够接触她,对她失去的孩子哀伤,而且她很可能有点内疚。

 

那么这个案例我们就讲完了,因为我们这个孩子,后来差不多就开始进入一个正常发展的轨道了。后面虽然我们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但那个不是太重要的话。那么这个案例,它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显然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历史,和他抑郁的问题,所以每个孩子如果有问题的话,他必须单独的工作,必须每个人孩子都必须做一个亲历,不可能孩子有问题,通过一个问题给个建议,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不是这样的。

 

他不是说一个心理咨询师给很多建议,而是怎么样,而是让他自己得到一个亲历,所以说也就是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讲一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解释我们看到,在工作当中要有解释的,首先解释是给自己,是给谁的呢?是给精神分析工作者的,给分析家的。大家知道刚才我在讲个案当中的时候,说个案记录里面去判断,这可能还不是太连贯,但是我们在这做记录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跟自己对话,而且来访者表达了一些东西,我们要说来访者为什么这么表达。实际上我们内部,我们要跟自己对话,这个对话是内部的,我们在内部的对话,并不是告诉来访者,实际上我们坐在我们的椅子上进一步跟来访者工作,但是我们不需要把我们内心的对话告诉来访者,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注意到没有,最开始祖父母带这个孩子,带这个孩子来的时候,说这个孩子他们父母不能来,是因为她生了一个妹妹对吧,当时我们有一个假设,我们说是不是妹妹的出生引起了家庭里面动力的一个失衡,比如说父母关注妹妹了,没关注Sandy,Sandy就变得就是不好了,对吧。这个假设我们很容易得到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假设,告诉来访者的话,那么可能是的,我们知道我们不太关注妹妹,回头我们再关注Sandy。可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他们还是很关注Sandy对吧,所以说对话是,如果我们那时候告诉来访者,我们就错了,这个就是个错的,我们是放在这里的,当然我们知道,也许我们要听听家族里面的故事,你的妹妹,你们可不可以讲一下你们的故事。你们是只有一个孩子吗,你们是怎么来到巴黎的。

 

他们就讲,我们当时难民跑来跑去过来的,我们现在有一个儿子,就我们曾经还有一个妹妹,看到没有,实际上是这个话题,在这个地方引起来的,我们一个儿子,我们曾经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女儿,但是女儿就不在了。一开始讲的很粗在这个线条上。你看所以说工作当中,是我们要不停的给自己解释,这个解释实际上,我们在工作中我们坐住了,比如说我们一个工作发现,Sandy有些变化,我们说这个变化很可能是什么原因,比如说Sandy开始讲到领头的不是祖母是祖父对吧,是爷爷。

 

他的爷爷就变得很重要了,然后你看那就是这个对话,也是我们对爷爷的,这么一个提示,让之后对话当中,爷爷在话语中展开,而爷爷在我们话语当中展开,就是爷爷在这Sandy的话语中展开。那么这个展开本身,实际上让我们工作得到进行,后面一个很好的进发。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不停地给自己解释,他就解释就是说这一句,我们不停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来访者为什么是这样表达的,其实刚才我在讲这个个案的时候,其实我有点啰嗦,但其实我想说明这一点,会让我们把工作继续往下做,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给来访者解释,不是一个理论的操作,是什么意思,我们在临床工作当中的时候,其实我们不需要给来访者解释说,你的问题是创伤的代际传递,你的问题是Sandy的问题,是因为原来就是奶奶,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上。那么这个创伤,奶奶哀悼没有完成,所以奶奶没有完成。那么奶奶哀悼没有完成,奶奶现在有一个过度性的补偿,就会在Sandy这样子,不是这样的这种操作,这也许是之后我们要做的,我们给来访者解释,不是一个理论的操作。

 

我们给来访者解释,是一个什么样的解释呢?某种情况下,我们跟他们解释是一些话语,或者是有些东西,来到了这个地方,我们需要把这些东西,或者我们本来的来访者,舌尖上的一些话,来访者很可能出一些原因,他不能讲。比如说Sandy他没法讲,因为他表达能力不强,或者说有些成年人的时候,这话语来到他的嗓边,但是他没法讲出来,这个时候也许我们给一个解释,帮他把这话说出来。比如说在个案当中的手法,然后你看我们一开始就觉得,你领头的恐龙是祖母吗?,是祖母还是祖父,你看每次我们是在那商量一下,这个是打开了一个话语对吧。祖父就变成了,来到我们工作当中,比如说Sandy把一个乐高。这个玩具人爬到顶上,然后掉下来,这个也很有用,我们一开始不理解他。

 

所以你讲,你母亲讲了这些话之后,我们有一感觉,我们说你这个游戏意识,我们明白,因为我们不会像你妈妈一样,任由你掉落。实际上是这么一个解释了,这个解释是为什么?是为了打开一个空间。刚才我们讲了,比如说我们解释到这个恐龙,然后这祖父就变成了,我们就明白他的重要性,当我们解释,我们不会任由Sandy掉落。Sandy对我们更多的一个理解,我知道这个地方,我们是能够帮助到他的,所以在我们这个地方,就在那心理咨询工作室里面,他就开始更多的展示,他就开始展示自己了,这是展示他们家庭里面的一种环境,家庭里面能量的一个变化,而且他其实里面有很重要一个人物。这个祖父慢慢地被,实际上是在Sandy的表达当中。

 

我们理解的这一点,但是解释是为了打开一个空间,它不是为了封闭一个事情,不是为了做一个结论,第四个解释是一种可能性,它可能是错的。为啥?因为解释实际上某种情况下

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很可能有一些理论,或者我们从哪方面话语当中,会感觉到一些东西。但是很可能,也许这个感觉太早,其实是错误的。比如说我们一开始就认为,这Sandy的问题是不是妹妹的出生造成的,这显然是错误的。Sandy问题,Sandy出生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几个月的时候,他们矛盾问题就很严重了,虽然说30岁的时候,Sandy过来的时候,我们想说是不是这个问题,也许妈妈还在怀着妹妹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有问题了。

 

其实不是的,所以有时候我们解释的可能性,这可能是错的,所以这个东西,是放在我们内心里面。模拟它是一种假设,那么假设它很可能随着工作的进展,我们会修改我们的假设,你会修改我们这种,可能在合适的时机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解释说出来,就解释要有实际。你不是随时都作出这个解释,特别是我们的工作,精神分析的工作是不能以解释为主的。所以我们看到在这一段当中,其实我们只提到两次,特别重要的一个解释,但我们其他地方也有解释,但解释显然不是我们工作为主的,就不是让来访者,我按照我们的解释去工作。而是我们解释之后,你在一个新的空间里面继续工作,我不知道这个区别能感觉到吗?

 

有时候我们会去解决,说你的问题,这个问题,你要不你给我讲讲,你和你妈妈的关系或者你和爸爸的关系。这个时候实际上是来访者,就是愿意讲的,有时候来访者是不愿意讲的,所以愿意讲他有时候是怎么样。他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解释。所以就特别小心这个地方,实际上来访者也是讲的东西,实际上他是讲给咨询师听的,咨询师想听什么,或者精神分析工作者,想听什么,再讲什么,所以一定要注意解释,是有时机的。这个时机我们讲的话差不多是我们搞准了,你搞准了,这搞准了这个话,好像是大致不会错。所以我们讲一下,虽然还是有作用,但是还有说也许在工作需要,来访者需要,我们有时候工作,好像是很难进展的,需要一个转变的时候,那个时候也许我们会有一些解释的,那么解释的时机,我们在这里可能不能展开,总是解释,你有很多的时机。

 

比如我简单讲一下,比如说有时候为了让工作进展上,有时候工作很停顿的时候,很轻松的时候,也许我们需要解释一下,打开一个空间让这来访者,好像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差不多是这种回事。第六点就是解释的材料,要来自来访者本身,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解释的材料,我们不要从外面,拿一些东西过来对吧,就来访者讲了一些什么东西,我们在来访者讲的东西上,进行解释一下。你知道比如说对Sandy的解释,有两个解释,比如说第一个他是玩了恐龙,它可能排成一排对吧,而且我们去猜测这个恐龙。因为我们在谈到家庭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说这恐龙是不是代表,他们家里面的人年龄比较大。

 

比如说后来我们猜测,猴子实际上就是Sandy本人,而且我们猜测,这个猴子Sandy本身是和祖父和他讲的西游记的故事是连在一起,这上面没有写。为什么?因为他把猴子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上是很像,把它放在一起的,这是完全可能的,这孩子他慢慢想会不会到自己是一个很强大的麻烦这么一种状态。小孩就会认为自己是很强大的,不是被别人碾压的,总之然后包括他玩这个乐高玩具,还有他自己玩的解释材料,是来自于来访者本身的。

 

最后一系列最后的理论解释,是给自己的理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个个案起来之后,之后我们在个案做完之后,我们来考虑一下这个个案,它也许可以把它普遍化,就是我们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把它普遍化,就去除一些,里面的人格的一些特点,就是一些情结的一些特点,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把他普及化。比如这个个案我们就知道,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有一点可以普及,就是一个创伤的代际传递,就是奶奶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实际上会让自己的孙子不舒服,这是一个的。

 

第二个是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每个人的对特殊经历,他的抑郁的特殊的原因,我们说每个人,都需要在工作室里面解决,而不是给一个建议,能解决他的问题 这是一个。比如说还有一个理论解释,我们知道婆媳关系都是很紧张的,你看不管是你是家人,紧张的特别一点,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能感觉到,当一个儿子,他同时是一个丈夫的时候,那么作为儿子的妈妈,丈夫的妻子,两个人会争抢孩子,这个儿子,甚至会增强儿子的儿子、孙子。所以因此我们说我们某种情况下,也就是说你知道这个,可是现在就发现婆媳关系,对中国人是特别地紧张,对外国人会稍微松弛一点。

 

这是个你的总结,所以你跟中国人工作的话,特别要注意一些婆媳关系等等的,这是最后的,最后理论上的解释了。实际上也许你可以写出一个理论,但是会让自己的成长,这不是工作当中的解释,尤其重要的是解释,它不是一个理论操作,这个解释是为了打开空间的,解释是要有实际的解释的材料,是来自来访者本身的,这些很重要,我这些解释,我就讲到这里。下次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
离拼团活动结束还剩
3人拼团:1680元
截图发送至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