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移情【8.26更新】

本期内容

【逐字稿】


Ok,我们今天讲精神分析重要议题的第十一讲。我们今天讲的主题叫移情,我们先看一下移情的定义。移情这个词,它的德文叫übertragung,字面意思就是指一个能量、资产能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也指一些书文,一些写的这些东西,从一处转写到另外一个地方,由此次引申出来的意思,还有翻译的意思。

 

我们说把一个东西从一个地方转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们就翻译的意思,我们要记住这个翻译的意思,很可能对移情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某种情况下,我们在精神分析里面讲移情的时候,实际上是把无意识的东西翻译成意识里面的东西,有这个意思。另外它还有比如说疾病传染的意思。那么移情这个词在法语里面叫transfert,字面意思其实和德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是指一些非物质的材料的一致,比较有价值的东西的一致,比如说资金和产权的转移,比如说你以前你的资金是在另外在一个账户上,现在转到另外一个账户上来,我们就把它叫做transfert。

 

因此我们这样看我们会发现移情这个词,实际上在它的中文当中,实际上可以,我们现在把它翻译成移情,但是实际上也许翻译成转移很可能更合适。因为我们刚才看到,它其实并不是讲是一个情感的移动,它主要是一个东西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我们说其实在大陆,很多人也把这个词翻译成转移,当然台湾也有把它翻译成传会,但在大陆来说,翻译成移情和转移的比较多。

 

转位这个词也是台湾比较注重这个词,那么这里按大陆已经习惯的翻译。我们把它翻译成移情。主要是精神分析引论翻译的时候,差不多在一九三几年,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当时高杰夫先生就把这个词 transference从英文翻译成移情,那么我们在这里就沿用翻译。但是显然移情并不是情的这么一个转移,拉康对此是有些批判的。

 

比如说拉康就讲过,他说移情并不涉及任何神秘的情感,即使他已表现得很有情感兴奋的一面,它的意义只能借助它产生出来的辩证运动才能得到。也就是说移情在精神分析当中它产生出来的到底是这个作用是什么?到底它干了些什么?实际上有一个辩证运动当中,我们才能看到移情的价值。

 

我们看一下移情,它是一个关系,以及某种情况下我们讲移情是很难定义的。这是因为这个

概念发展到现在几乎成了来访者和精神分析工作者之间的所有的关系的所有方面。现在普遍的看法是以精神分析治疗的效果只有在移情下发生移情的建立、发展、解释以及消解构成了精神分析治疗的整个过程,已经也表现了每一个精神分析工作者如何将自己的分析的一些思想方法和工作原则融入到每一个具体的实践的运作过程。这也体现了精神分析工作者的风格。

 

那么我们这样讲移情差不多在某种情况下,他囊括了精神分析实践的所有方面,一直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想给他一个定义是其实比较困难的,比如我们说移情的建议。我们刚刚开始跟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可能涉及到一个初次访谈,这个地方实际上就存在着移情,我们说也许你工作当中的时候,你会给来访者一些解释,那么这个解释很可能也涉及到从一个分析家的自己的经验,对来访者的理解。

 

我们说这里就有一个从分析家到来访者的一个移情,比如说工作当中很可能有时候会有一些阻抗,我后面会谈到阻抗很可能也会被理解成移情。早年的时候,弗洛伊德并没有把阻抗放在移情里面。后来其实弗洛伊德有一个观念,他认为阻抗是一个负面的移情,比如说有时候在工作当中的时候,我们不管是来访者还是分析家,会有一些迟到,会有一些延误,这个东西也被理解成实际上是一种移情在中间影响着这个工作。

 

我们说差不多精神分析的方方面面,就是在移情当中在精神分析临床工作当中的时候,精神分析的方方面面就在移情当中发生的。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已经差不多就是精神分析临床的整个过程,贯穿着整个过程,然后我们不同的人在处理移情的时候在我们不同的人在跟来访者工作的时候,我们有时候,我们风格分析家的风格很可能也是和一个移情的关系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说有一本字典叫精神分析词汇,那么这个字典实际上是对移情有一个定义。他说在精神分析上,移情他指的是一个过程,凭借着过程,无意识欲望在于某些对象所建立的某种关系的构架中,特别是在精神分析的关系当中,现实话语这些对象之上。那么这个地方如果说我们看这个定义的话,我们就知道实际上他讲了一个什么,他讲了他把移情定义为一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最后是干什么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转移,把什么转移?就是无意识欲望对于某些对象所建立的某种关系,然后现在现实化在现在的关系当中。

 

如果我们讲清楚的话,我再讲一遍,刚才可能没讲清楚。移情指的是什么?就是说你曾经和某一个人的关系在你的历史当中,你和某一个人的关系。那么现在移到了现在你和某一个人关系当中,现实当中某一个人的关系。比如说曾经你和你一个女朋友的关系,那么你现在把这个关系移到现在你和你爱人的关系,女朋友可能是你初恋的女朋友,你已经跟她分手了,但是你会把她的关系在一种框架当中移到了现在当中你和你爱人的关系,你和你妻子的关系当中去,我们叫移情,我们在这个地方这就是移情。但是我们要特别强调是移情在精神分析当中,我们用的特别多,移情本身并不是精神分析才有的。

 

弗洛伊德也讲过在精神分析之前,就存在着很多移情的关系。我讲一个简单的移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移情的关系对吧,比如说你在单位里面,你的领导骂了你,领导批评了你,你说:小李你这个项目写的太差了是吧,你完全没有用心。可是你觉得你用了很多心,领导还骂了你,可人家是领导,你不能对他发火对吧,但是肚子装了一肚子火,然后你回家了。回家的时候,本来你回家的时候,你们家一只小猫就过来了,可以打个招呼。平时其实你心情挺好的,就是小猫过来打招呼你也跟它很好,可是今天小猫过来的时候,一脚就把它踢到边上去,为啥呢?因为你不能对领导发火,但是你可以对小猫发火,我们说这就是你和领导这么一个关系,那么你有一个转移,其实你对领导有一个关系被压抑了是吧,然后在这个地方有个转移,在你跟小猫的关系当中,猫就是领导,差不多是这么一个感觉。

 

那么精神分析当中,特别注重移情,所以说就跟精神分析词汇的,刚才讲的精神分析词汇这里面,它对移情有更多的这么一个叙述,他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到这个移情。它主要是儿童期原型的重复去体验,伴随着明显的现实感,那么就是那么这一点,他对移情的这么一个定义。他强调了移情是一个儿童期原型的重复,而且还强调了是一个其伴随着去体验,伴随着明显的现实感,那么这就两点就被他强调。

 

第一点就是儿童期的原型。我们说儿童期的原型,我们就是讲无意识的欲望是扎根在与儿童期原型的关系当中。一般来说这种关系是没有处理好的关系,我们说是创伤的,或者是压抑的,或者说还有一种原本应该发展,但是没有很好发展的这么一种关系。那么这个东西,实际上我们说是和儿童期的原型,也就是讲我们在儿童期的时候,应该有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如果没有被发展,那么这个东西,很可能在移情中表现的特别多。那么一个移情,他和曾经的关系没有处理好,那么他始终悬在那个地方,因此它会不停的重复,然后为了在现实当中

能够让没有处理好的关系,被一个很好的理解或者被处理好,那么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强调的是明显现实感,什么意思,为什么是有童年的感觉?实际上是在过去的,你已经是个30岁的人了,那么怎么可能童年的感觉?能有一种现实感,就在于你和你的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工作者,和他这个关系当中,上演了你童年的这种感觉,很可能你分析家成为你的爸爸,或者成为你的妈妈,然后你对他说话的时候,实际上那个时候你是在讲述你童年的一种感觉,或者说你跟分析家演的是一个妈妈和一个小孩之间的故事。因此你童年的感觉才有一种现实感,有了现实感之后,我们就可以说感觉一下,因为有现实感就能感觉到他,感觉他之后,然后你就觉得好像关系这个地方是可以这个样子。这个关系,这个地方是可以那个样子,我们说就可以,也许会有一个修复,有一个改变。

 

那么来访者无意识的,实际上精神分析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他儿童期的某一个原型,通过关系的互动,来访者就体会到了这种关系,从而修复创伤,解除压抑,创造和发展一些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个地方我先讲一下弗洛伊德对移情曾经有一个很好的这么一个评价。我忘了写在这个PPT上。我现在讲到这个地方,我想起来弗洛伊德说,如果我们要抓住魔鬼的话,这个魔鬼得在,如果魔鬼不在的话,我们怎么抓出来呢?所以一个东西不在场的话,我们实际上是逮不住他的,所以说如果说我们的问题是童年的创伤引起的,那么童年的创伤需要在我们工作中呈现出来,如果不呈现出来你可能就没办法去处理它。

 

就这个意思,反正就是说它需要一种现实感,好的。我们说弗洛伊德,他一开始我们稍微讲一下这么一个历史,简单讲一下。弗洛伊德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移情是整个分析关系的一种本质,我们刚才讲了差不多移情是在整个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这么一个内容,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弗洛伊德并没有意识到移情是整个分析关系的本质,他并没有将整个治疗视为一种移情关系,但是他已经认识到这种关系有一种本质性的东西。

 

1905年,他在杜拉个案当中就提到,这移情是随着治疗进程而需要被唤醒的,被意识到的,幻想的再现、复制等等,其特征就是治疗师以及个人本身替代一个来访者早先生活当中的人物,就弗洛伊德实际上是,一开始弗洛伊德并没有意识到移情的重要。我还想讲一下,弗洛伊德一开始治疗过程当中,在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当中,他想努力的把这个移情给排除出去,后来他发现没办法排除了,这是后来的事情。

 

后来他发现什么移情是需要在工作当中随着工作进展,移情也就是需要被唤起的,需要让来访,让来访者给对咨询师说话,然后咨询师或者这个治疗师,实际上是来访者早先生活当中的某一个人物,就这样的话才可以更多的展示,更多的就无意识的这么一个揭露,这是弗洛伊德后来发现的。

 

我们说在1912年,弗洛伊德写了一个很重要的文章,叫移情动力学,这差不多是弗洛伊德第一次以移情为主题的文章。在文章中,弗洛伊德就强调,移情与某些原型有关,这原型主要是指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的原型。那么也就是说,来访者,他需要把医生引入到来访者,或者这个病人已经形成的某个心理序列中去,也就是说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实际上是一个精神分析的工作室,在工作室开展的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实际上是一个戏剧的上演,戏剧的上演里面就是来访者,他需要有一些跟他演对手戏的人,那么就是一个治疗师或者是一个精神分析工作者。

 

那么精神分析工作者他演对手戏他演的是谁?弗洛伊德讲,那么来访者以曲折的形式或者说以不明显的形式,或者明显的形式,让精神分析家沿着他的父亲,沿着他的母亲,沿着他的兄弟姐妹在这个地方,即使一个分析家是男的,他也可能演来访者的父亲,或者以某种形式演来访者的母亲,或者来访者的兄弟,以某种形式演来访者的姐妹。也就是说性别在这个时候,很可能并不是说一个男的分析家,不能被演出来访者的母亲,并不是这样的, 一样是可能的。

 

我就听过,应该是我的一个同事是吧,他的分析家是个男的,然后他就讲他对分析家的情感的转移。他是对一个奶奶的感觉,所以说就说明,分析家可以是个男的。但是同时可以有一种对一个女性的感觉也会在上面,在分析家身上体现出来。或者还讲什么,比如说这个分析家,很可能他引入的时候,是一个男性引入的,就是说有时候一个来访者,想见一个分析家,是爸爸带来访者见一个分析家的,那么很可能在这个时候,因为引入者是一个父亲,分析家即使是个女的她也有可能是对这个女的移情,实际上是对一个父亲的。这么一个移情。

 

Ok,那么下面我们就讲一下移情,也许我们有一些定义来看一下,这个移情到底是什么?我们说也许我们可以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看一下每一个定义和可能。它都不全面,但每个定义多多少少都讲到了移情的某些方面,因为我们说对移情有个定义,有个理解是困难的,我们说移情现象,像是在安娜·欧的个案解释时,移情现象就被作为障碍阻断了治疗的近期,因此我们这样移情是个阻抗。

 

大家都应该知道安娜·欧的个案,这个个案如果大家不知道的话,应该去看一下。那么我们说安娜·欧,其实当时她和布洛伊尔有一个工作,工作进行得挺好的。但是工作后面,在工作最后的时候,因为安娜·欧她有一个假孕的现象,然后她就在外面宣称,她怀了布洛伊尔的孩子,然后让布洛伊尔就非常难堪,因此布洛伊尔和安娜·欧的工作就停了。

 

那么后来我们知道,这实际上是个移情。实际上是布洛伊尔和安娜·欧工作的时候其实并没有非常亲密的身体接触,我们这么直接的就并没有一个新的关系。但是你按照某种情况下,他肯定是在工作当中,是对布洛伊尔是有一个移情的而且很可能是一个色情性的移情,然后其实不知道,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导致了一个不好的结果,那么导致了一个移情成了一个阻抗,这个工作没有办法积累下去。

 

 

1925年,当时布洛伊尔去世的时候,弗洛伊德就给布洛伊尔的讣告里面,讣文里面就写到,现在我有充分的证据怀疑,在安娜·欧所有的症状都缓解后,布洛伊尔一定从一些迹象中发现了移情的性欲动机,但他没有发现这个让人意外的现象的普遍特质。结果是在好像遭遇了一个不利事件之后,他中断了进一步的探索。弗洛伊德讲这话什么意思?讲这话就说就是布洛伊尔当年他发现安娜·欧有一个色情性的移情之后,布洛伊尔并没有做一个很好的处理,他也没有觉得,他有没有发现实际上很可能一个精神分析家和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就是会有移情发生,尽管不见得是一个色情的移情,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而布洛伊尔发现安娜·欧有对他有一个色情的移情之后,然后他后来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因此就成了一个不利的事件。不利的事件就是指安娜·欧宣布这是我怀孕的,怀了布洛伊尔的孩子,然后把布洛伊尔给吓到了。因此布洛伊尔实际上他就没有再进行精神分析的探索,才中断了他的探索。

 

大家可能看过一个电影叫《当尼采哭泣》,那么这个电影里面,这个电影上是虚构的,布洛伊尔在电影里面和尼采与工作这是虚构的。所以实际上布洛伊尔差不多和安娜·欧工作之后他就发现,用谈话疗法是有一个麻烦,麻烦就是有移情来访者,我可能会爱上治疗者,那么这个麻烦其实不了解就不愿意陷入麻烦当中,因此布洛伊尔就离开了,他就没有再继续使用它。

 

如果就跟电影里面,《当尼采哭泣》电影里面,如果说布洛伊尔和尼采有这么一个工作的话,我相信如果真的这个工作的话,我相信布洛伊尔他不会放弃谈话聊法的。其实上因为他就跟安娜为自己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引起成了一种阻抗,所以说他就没有再进行一个精神分析的探索,所以说精神分析,后来的发明人就成了弗洛伊德,而不是布洛伊尔。

 

本来这个发明人,应该是布洛伊尔的,因为他其实在最先探索,而是他发现了精神分析的一些东西之后,这个东西很危险的,所以说就是当时布洛伊尔就跑了,他如果不跑的话,发明权,实际上就是布洛伊尔的了。

 

弗洛伊德这样,实际上弗洛德对移情的认识上是蛮早,因为在1895年的时候,弗洛伊德就非常明确地讲移情看作是被压抑之物重返记忆的一个主要障碍,最开始的移情是被当做一种障碍来对待的,因此弗洛伊德想想把移情给消除掉了,是因为它是个障碍。所以弗洛伊德在1895年他就讲了,说我们可以确定,他这个理解一下在所有严谨的分析中都会出现在这一时期,弗洛伊德观察到特别重要的压抑之物可能要被接收出来的时候,对治疗的医生的移情就会出现,在医生而言,也许就是阻抗的一种形式,但是同时也警示着什么无意识冲突的主战场接近的。

 

一旦有移情出现,就说明很重要的压抑之物,就要被揭示出来。那么这是那时候,对移情的一个理解吧,主要是当时弗洛伊德早期的时候,主要是把它当做一个破坏分析关系,破坏分析工作的这么一个障碍。病人创造出这些幻想,就移情实际上是个幻想,对大家要知道这个话讲,比如说安娜·欧幻想认为布洛伊尔是爱着她的,她幻想跟布洛伊尔也许有一个新的关系,所以才会有孩子了,对吧。这是幻想起来的。布洛伊尔跟安娜·欧之间没有一个新的关系在这个地方。

 

布洛伊尔是很不错的一个医生,那么病人创造这些幻想,它是一个事实,就神经症而已,这个事实的重要性几乎不亚于他所确实经验过的,其他事情事实,这些幻想代表者与物质现实相反的心理现实,我们渐渐知道了心理现实是神经症领域乃是唯一主要的因素。这段话忘了打引号,这段话是弗洛伊德的原话,也就是弗洛伊德其实从这个移情当中,他慢慢的发现这个移情实际上很里面,很多的是来访者的一个幻想,而这个幻想和一个重要的心理现实是连在一起的。

 

你知道对精神分析的人来讲,特别是对早期经典意义上的精神分析来讲,我们和一个来访者工作,实际上是在幻想的领域工作的,实际上是在心理现实的这个领域工作的。因此弗洛伊德在这个地方的时候,虽然他觉得移情是一个阻抗,但是弗洛伊德也发现了移情实际上是必须的,为什么?因为它和一些重要的心理事实是连在一起的,是不能够分开的。

 

我们说在1900年《释梦》 当中,弗洛伊德就尝试着,在一致的机制下来理解移情,当时弗洛伊德还把移情当做一种极致,还没有单独的把移情作为很重要的这么一个概念提出来。我们看到精神分析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这么一个概念:移情。它实际上也是一步一步的对弗洛伊德发现的,那么弗洛伊德将它看作是移情的一个模式之一,我们知道在梦的一个过程当中,在做梦的机制当中的时候的移情,是梦的一个主要机制。那么当时他把移情放在移情的模式当中,他没有把这个移情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独立于移情的这么一个概念提出来的。

 

那么最初对弗洛伊德而言,对移情他就是一个情感,其实当时高杰夫,把它翻译成移情是有道理的,因为啥?因为他一开始确实情感有一个人物表象。你到另外一个人物表现之上分析家之所以特别的被选择,作为这么一个被转移的人物,是因为他(她),不但是主体,随时可用的"白天的残余",而且通过像分析家,让分析工作者表达情感,来阻抗被压抑,无意识欲望的暴露,为什么说弗洛伊德讲,为什么说一个精神分析家特别成为这种阻抗,就是一个移情的这么一个人,被来访者看作是一个,来访者为什么会把这种情感移到分析家身上来?就弗洛伊德早期的时候认为,为什么?

 

因为分析家跟来访者工作,来访者要跟分析家讲话,所以说他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个分析家当做是一个可以抓住的,随时可以抓住的这么一个可以用来攻击的人是吧,用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人。也许生活中其他人不愿意这样,但是这个分析家是要跟他工作要经常讲话的,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弗洛伊德在讲,其实为什么来访者直接这么干?因为来访者他就像他在某种情况下他无意识里面,他就是想扰乱这个工作,我不知道大家理解这个意思吗?就是一个来访者他一方面他想揭示自己的无意识愿望,可是另外一方面就无意识愿望本身,它想避免被我们知道,所以它要抵抗来访者在工作的时候是吧。当他接你碰到很重要的一个无意识愿望的时候,他就想说,可是他又想干点坏事来打扰这个工作。因此他就把自己有些情感放到分析家身上来,你这样放在身上来之后,你看你这分析家也许就要对付这个移情了对吧。你已经没办法接受这个无意识的欲望了,这个工作就被打扰了。

 

所以说一方面他想把这个工作做好,可能一方面他想不配合工作,这种感觉就有点像一个人去见牙医,因为他牙很疼他去见牙医,他当然想把自己牙给弄好,可是当牙医拿这个钳子算到他嘴里面的时候,这个病人自然就把嘴巴闭上了。他不配合牙医,为啥呢?你怕疼吗?牙医说把嘴巴张开,他就不把嘴巴张开,嘴巴就闭上,差不多就这种感觉。他就闭上嘴巴,就打扰你的工作,有点类似这个感觉。

 

但是我们从刚才那个地方也看到,弗洛伊德其实有一种感觉,他对移情就有一种辩证的理解。大家还知道一开始的时候拉康讲的话,移情他不只是一种情感,他还有亲密的一面,然后他的移情到底干了些什么呢?我们需要在辩证的关系当中去理解它。那么这种辩证的这么一种关系,像弗洛伊德那个地方已经有了,因为弗洛伊德他已经意识到作为一种阻抗,的确很可能会对分析的工作有妨碍。

 

刚才讲了弗洛伊德的话,弗洛伊德想把这个移情给消除掉,因为它阻碍了工作。但是它的出现也表明无意识冲突的存在,而且是当移情越强烈的时候,无意识冲突可能就越强烈。无意识欲望可能就是越被压抑的越深,那么通过它,通过移情,我们就能看到无意识的欲望。

 

所以阻抗在另外一个意义上讲,它就成为理解的把控主体,在儿童期与原型之间,冲突的一种有利方式,就我们通过移情,我们就知道来访者和他的原型之间,到底有什么冲突,那么通过这个移情,好像移情是一种镜子。我们就能感觉到这种关系冲突是什么?

 

我们通过移情就可以看到,来访者无意识的幻想、冲突和欲望,持续存在与强大的力量。那么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个地方,弗洛伊德实际上就注意到,移情实际上怎么样?移情是个阻抗,但是它其实有辩证的疑问。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在移情当中发现很多这个,也许是对工作有利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无意识欲望,看到无意识幻想,我们需要先有这种这个东西,好像有这一面阻抗,同时好像又是工作所需要的,下面我们就尝试着在一个辩证的关系上对移情做一个理解。

 

那么我们讲,首先我们有关系移情,实际上就是在阻抗中进展的,这什么意思?就是一个移情,其实我们很难纯粹的讲,这个移情是个正性的移情,还是负性的移情。就弗洛伊德早年的时候,他把移情做了很多区分,他说一个弗洛伊德早年时,他想说正性的移情像是,不是太强烈的正性移情,它不是一种阻抗,它是有利的,那么负面的移情就是阻抗了来访者跟分析家不好的感觉,不想跟你讲话迟到等等。

 

那么你已经就早年的时候,弗洛伊德再把它分成一个正性的移情和一个负性的移情,可是其实这个移情某种情况下,我们说很难把它做出这种正性的区分或者是负性的区分,为什么?因为我们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比如说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我们说对自己完全是爱或者完全是恨的,或者完全失控的,可能性并不太大,更可能的是,我们对父母是爱恨交加的。处在一种情感矛盾当中,我不知道大家能理解这个吗?

 

就是说有时候一个来访者,他也许对分析家是攻击状态,你这样一个不满意。可是如果你仔细听这个不满意的话,你会发现他这个不满意里面对精神分析家,实际上是有一个喜爱的,我们中国古人说打是亲骂是爱,有时候来访者骂分析家,对分析家算是一个爱的。你知道还有一个,我们也可以知道,就是说一个来访者会讲自己的父母,他也许会讲他对自己的妈妈非常的恨。因为对我来讲,如果真的是只是他的对妈妈的感情真的只是一面,只是恨的话,这个人实际上这个问题反而好解决。

 

当他那么恨自己妈妈的时候,如果你现在继续讲下去的话,你会发现来访者,其实他这么恨他的妈妈,可是他不能离开他的妈妈,他要照顾他的妈妈,如果不照顾他妈妈,他也受不了。所以说实际上是一种矛盾性的在这里,其实来访者往往对自己妈妈的恨得很深,没办法表达他对他妈妈的爱,相反他会对一个分析家表达,他对分析家然后也表示一种爱恨交加。回过头之后,然后他再很可能对他的妈妈的恨就表达出来,或者对他妈妈恨的时候,对他妈妈的爱就可以表达出来。

 

所以说如果他一开始他讲,恨他的妈妈,他不敢对他妈妈表达对他妈妈的爱,然后他在分析家里就会表现出爱,然后他不敢对分析家表达恨,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对分析家表达恨了,突然表达恨了之后,就分析家也没有把他给赶出工作室,然后这个工作还继续下去,然后来访者就会表达对他妈妈的爱了。

 

这里有一个交错,因此其实也就是说精神分析,当一个来访者对一个分析家表达恨的时候,我们知道这就是个阻抗,可是一旦阻抗被克服了之后,来访者就可以表达对他妈妈的爱了,对吧。刚才我们讲恰恰是这么一个工作,让我们发现分析,实际上是在移情当中进行的,而这个移情,实际上是在阻抗当中进展的,就是说如果说就没有阻抗,也许我们不能发现一个 来访者,一个本来恨着自己妈妈的来访者,实际上是爱着自己妈妈的。

 

所以说,因此我们有必要将阻抗理解为一种负移情,当我们把阻抗理解成一种负移情的时候,我们工作时候,我们就发现这负移情里面,实际上是有一种正的移情在这里面,所以说对一个工作来说,至少是在我这个地方,我认为如果一个精神分析的工作,来访者完全表达对一个分析家的爱,从来不会表达对分析家的恨,或者是老化他的行为是吧,也不会表达对分析家的这么一个不满。对我来讲,这个工作就很成问题,如果说没有一个负面情感的表达的话,那么我们讲分析家是很难进的,所以说分析他是对一个,也许爱着分析家,讲着讲着他开始表达对分析家的恨,那么他是这种爱恨的交替了,不让这个工作有一个进展。

 

所以说,也许跟中国人讲的是一样的,怎么说,叫阴阳为之道是吧,必须是有允许是一个交错的。这么一个运动分析当中,也许总是一个螺旋式的,跌宕起伏的进展,差不多是这样。某些正向的移情,可以让分析得以进展。但是在负面性当中,我们感觉到来访者为时的欲望及来访者预感与这样的部分,因此关于负移情的工作实际上是分析重要的地方。

 

就是我刚才讲的,就是一个来访者如果说没有一个负面性的表达,这我们很难发现来访者无意识的欲望,来访者特别想掩饰的地方。当来访者表达负面移情表达很多的时候,一旦表达出来之后,然后我们就会发现,负面移情里面这样有丰富的东西,有一些正向的情感,我们就发现负面的移情,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负面的,它实际上是里面有一些正向的东西,就骂一个分析家,很可能有一个对分析家的爱表达。

 

ok差不多是这样,那么因此我刚才讲完之后,我们总结下来讲,只要是移情,全部的移情,那么它既是移情,那么它也就是阻抗,它同时既是阻抗,它同时也有利于工作的进展。分析的工作,在阻抗当中进展的分析,是我们说分析的工作,他如果说他总是一平如水的话,这个工作对我来讲,我刚才讲的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所以工作一定是跌宕起伏的那么一个移情。我们有时候讲它是一个结,当一个移情出来之后它就是一个结,所以一个解释就是说,工作碰到这个地方来了,然后这一个移情好像有一个结过不去,但是结,那么有结可能就不通,有结我们说这地方就不通。但是恰恰也是因为有了结才相连的。

 

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说一个绳子断了之后,我们必须打个结是吧,这个绳子才会联系起来,因此这个地方我们对阻抗,或者对这个结,我们需要有一个什么,有一个辩证的认识上,它确实是一个阻抗,但它同时是个联系。

 

我们说一句这样的话,才能体现它整个弗洛伊德的对移情的一个整体的实际上的这么一个思想,增强了一个理解。下面一个就是说我们讲一下这个移情,实际上是在重复中变化的。大家还记得是,刚才我们一开始讲到,一期对定义的时候,我们讲精神分析词汇的作者,他就讲了说实际上是儿童期原型的一个重复,所以说移情实际上是不断的重复的。

 

弗洛伊德在1920年《超越快乐原则》当中,对这个讲得很清楚。他就讲他一个病人或者一个来访者无法激起所有的他身上被压抑之物,而且可能无法积极地证实最重要的部分,因此不得不重复的以某种方式现实化被压抑住,犹如体现当下的经验。这讲的最清楚了,这就是移情,就是来访者记不起来那个东西。实际上记不起来那个东西,被压抑的东西,而记不起来的东西,很重要的东西,那么这个最重要的东西,你记不起它,但是它并不是没有打扰你,它会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在你记不起的情况下,这个无时不刻的在打扰你,甚至会让你形成一些症状,让你不得不找一个精神分析家。

 

那么找个精神分析家之后,他也记不起来了,因此他就不得不重复以某种方式现实化被压抑之物,犹如体现当下的经验。因此所以说这种不得不重复的方式,体现不得不重复的,以某种方式现实化,讲的就是什么?这讲的就是移情。想在工作室的时候,来访者很可能有时候

对一个分析家莫名其妙地发火,你知道在某种情况下,一个分析家对一个来访者来讲,他是一个陌生人,他们很可能每周见一次面,只在工作室里见。工作室没见的时候,你就分析家讲话也讲得很少,是来访者讲话,可以来访者或者对分析家有这么大的愤怒,这就是因为很可能是某些东西,是他身上的他记不得的东西,他需要这种方式把它现实化,现实化之后在他会用体验,这就我们讲他会有一种体验,这就是它重复的意思。

 

他如果体验之后没有被理解,他就要不停的去处理移情,在不停的重复过去的情景,也可以说这是无意识的特点,决定的这种重复。我们说移情在不停的重复,实际上无意识的特点决定了这种重复,是因为我们知道无意识实际上是没有时间性的,它也没有矛盾,也很少顾及现实,我们说它是一种精神现实,那么这种精神现实,也就是无意识的欲望,或者无意识的幻想。

 

最终永恒性,它没有时间性,它有永恒性,什么意思?就是它无时无刻不在表达了自己的。它从小的时候开始到现在一直在表达着自己,它以重复的方式表达,它不但在工作时间表达,实际上在工作之外也表达,那么在我们讲在工作室之外,表达我们这个例子很多。比如说一个来访者来找你,他就跟你讲,他说我总是不能够跟比我年纪大的人处好关系,特别是年纪大的男性,我不能跟他处好关系是吧。如果在家里面说跟我爸爸关系就不好了。

 

后来我想说我离开这个家吧,离开这个家,我离开我这个父亲的话。我这个父亲很专制。你看这个父亲,我就关系好起来,可是你会发现他念书的时候,其实跟老师关系也不太好,特别是年纪大的男老师。后来好不容易工作了,他终于解放了是吧,可是工作的时候,他发现领导关系也不好。然后换了一个单位,领导关系又不好了,然后又换了单位又不好了,他这辈子完了,怎么总是跟着,总是碰到这些年纪大的不好的人。你知道吗,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是你的一个重复工作之外的重复。说不定他找分一家,他还找个年纪大的,然后跟他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就开始对这个年纪大的,这么一个分析家关系已经不好了是吧。

 

那么我们这说什么?这样是他无意识的欲望和幻想,是无时不刻不在表达着自己的也表达了自己,但我们讲在工作当中的时候,在过程当中的时候,也许来访者有一天他就会讲到他的一个回应,对我来讲他有个表达之后,他就有回忆,他就回忆到他也许很小的时候,在某些事情,这些事情也许是他和父亲的关系,那么也许他父亲这个关系,实际上是他不能跟父亲处好关系的。最开始的地方,那么在这过程当中一旦得以表达,我们说一种原始的压抑或者原始的场景可以表达之后,那么它重复就会消失。在某个程度上来讲,来访者就被治愈了。

 

所以弗洛伊德说,弗洛伊德说的什么意思?说如果我们能够回忆就意味着治愈讲的这个意思。可是我们怎么回忆我们原来的东西,回忆不起来,有些东西回忆不起来,所以我们就需要在工作当中的时候,不停的重复,一次又一次的重复,那么在重复当中,也许有一次就成功了。有一次这种重复,就能够被言语表达出来,我们说这已经在重复。在很多时候,他不是以言语表达出来的,大家能理解一下,比如说,以一种莫名的愤怒的形式,他不能够表达这种愤怒是怎么来的或者是行为的方式,比如说迟到等等这种方式,比如说要不来了,我就工作没用,以这种方式表达,但他真正的那种感觉他是表达不出来的。但是也许有一天,他就能够表达。

 

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有一个来访者,他有一次到我这里来,电梯出了点问题,电梯出了问题之后,因此他坐电梯来到我的工作室来就不顺利,然后他坐下来之后,他就觉得他对我就很生气,他就觉得我耍了他。问题是电梯,它是归物业管,电梯很可能有时候就会有问题,跟我耍他算是没有关系的,然后他就说我耍了他,表达了愤怒。这个愤怒表达之后,你发现我这边并没有一个反击,我感觉是他没有一个反击。

 

这个东西突然让他们想到一个东西,然后我突然想到,他小的时候,他的一个哥哥经常会戏弄他,会捉弄他,你看我觉得这个表达很有用,这个表达实际上是让他和一个年轻的男人的关系,和年轻的异性的关系,像有点麻烦的。但是这个表达之后,在某种情况下缓解了他和一个年轻的异性的关系。我想说这个是因为我们说这个东西回忆了,某种情况下他就被治愈了。这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移情实际上是在一种,我刚才讲的,我们说弗洛伊德说回忆了,那么我们就可以被治愈了。

 

但是我觉得弗洛伊德这样讲,其实不是太合适,为什么讲不是太合适?因为一个来访者某种情况下是没办法回忆的。这没办法回忆的,那么怎么可能让他回忆,我们说一个来访者来完之后,他来到我们这个地方之后,然后他说你说一些东西,他想不到一些东西,会有的回忆在某种情况下,很可能是他本人确实不记得的,因为这个事情早很早的时候,很多人是在他一岁的时候,两岁时候的事情。那么这个时候,记忆没办法提取的,那么怎么可能回忆起来。

 

我们说也许有些东西,压抑的很深的东西就是很难,所以我们说在回忆和治愈之间,实际上是有东西,这个东西它就是移情,我们刚才讲移情一次一次的重复,那么为什么移情一次一次的重复,好像能够做到,让能够做到被治愈,能够做到最终的时候会回忆起来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讲像移情,它实际上是一种在设置框架下的付诸行动。

 

我觉得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理解付诸行动。就移情实际上是付出行动,那么移情付出行动

它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它就是在一个设置的框架下。什么叫设置的框架下?就是一个经营分析工作上,它是有规定的。它是有个框架,它有个设置的,比如说我们来访者是有约定的,这约定就是说我们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室,我们一个固定的工作,这工作的长度,大概是个什么样子,这是分析的框架,那么在这个时候,比如说,或者我们的工作是来访者,你尽可能讲出你的感受,尽可能讲出来到你脑海里面的话是吧。我们工作是通过言语的,这是我们的一个设定。

 

那么在设计框架下,设置设定的框架下,来访者在这个地方辅助行动,那么这一他所谓的付出行动,他可能会冲击这个框架是吧,因为他不来是吧,比如说他迟到等等。我们想说这种付诸行动,相对来讲,它是一种安全的付出行动,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付出行动上是不一样的。因为社会行动中的你付出行动,你刚才分析的框架付出行动,可能是有危险,给你带来一些危险。但是在设置框架下,这是框架本身是一个保护,所以我们要理解移情。

 

精神分析当中移情是一种在设置框架下的辅助行动,这是一种以行为的、身体的方式的言说。我们是来访者,他来了之后,甚至在工作当中,他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身体感觉,他会有身体的麻痹感。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到过,在我的临床中有来访者,就是讲完之后,他就说突然感觉到,现在这个地方不舒服是吧。那地方有麻烦等等,那么这种甚至包括他的行为,包括他的迟到,那么这些东西就传达着。

 

在某种情况下,还不能被言语捕捉,还不能进入到言语,但是会驱使言语的东西。你知道我们说回忆,实际上是通过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可是这种东西它还不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东西它没办法变成语言化的东西。你也许有点像,比方讲的β元素,它不能办法进入思考,不能没有办法,进入一个α元素是吧,α元素类似这种感觉。因此这种感觉,他就需要通过一些行为,身体的方式,在你的在工作当中表达,他在工作当中表达包括他没有在工作当中的表达。

 

这话什么意思?比如对精神分析家来讲,就是我们的工作,如果定在星期三下午两点钟,那么你星期三下午2:00就应该过来有个工作,这一点能理解一下。现在下午那种,你就应该来工作,可是来访者他说他不来,他缺席,你缺席可以,但是这次费用你要付了,为啥?因为我这个时间保留给你,那么你知道吗?这种缺席本身具有一种治疗意义,就在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你的缺席形式,表达一个他很可能不能被言语化的东西。你看你也许因为缺席,还是要付费的,因此他这种感觉,还是会有一个驱使的,会有一个趋势。就是他有一个付费的压力在这个地方,因此很可能下次就会来了。之后,他就多多少少会讲一些东西,那也就是讲移情,它就是在框架下的"付诸行动",就是讲有些东西,它不能够进入语言当中,他以一种行为的方式,身体的方式把它先表达出来,把它先表达出来之后,你会发现,好像也没有得到一个不好的一个后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有可能变成一个言语的方式。也就是讲一旦在一个身体的或者行为的一种别样的形式当中,他有一个东西,有一个过去的经验,过去的感觉,能够很好的被经历或者是体验的话,那么在某种情况下,来访者就是一个治愈。

 

那么因为在治愈了因为他被治愈了,也就是因为他被治愈了,所以他已经能够讲了。因为他能够讲了,所以他已经能够被回忆。你在这个维度上,拉康就讲了被治愈了才能够回忆和言说。大家知道,刚才讲了弗洛伊德讲法,因为你回忆了,所以你会被治愈是吧。你看现在我们没法回忆,所以我们就没法被治愈对吧。你怎么都没法回忆,那么弗洛伊德讲,也许通过移情,通过你把你过去的这种情感表现在当下,通过你身体的或语言的,或者说离开你妈妈或者你爸爸把这种情感,表达在分析家身上,通过这种形式,你这个东西,因此就会被你重新的被体验,重新的被现实化,被体验了被激励了,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体验之后,你只不过这种情况下,这个东西就能够被体验了,过去的压抑的东西现在能够被体验了。

 

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你是被治愈的。如果你一旦被治愈了,那么你也许会发现,你才能够被语言化和被回忆,所以在这个位置上,拉康讲被治愈了才能够被回忆或者言说,我觉得大家应该非常,重视一下这种感觉。也就是说,恰恰是已经形成中间有个作用,让来访者有一个在工作室里面短暂治愈。这是这个短暂治愈,让他一个回忆,让他曾经一个经历能够被表达出来,从而他又被治愈。差不多是这么个讲法。

 

那么这个移情,它是相互的是个什么意思,分析的过程和移情之间,这是一个相互的,这么一个影响是吧,分析当中发生的事情,比如一个小小的偶然,它会影响移情的走向,偶然的事件可能会将来访者,原来的童年关系融入到 与分析工作者的关系当中来及这里的主体和医生之间的一种真实的关系。我刚才讲了一个人是,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就是我一个来访者因为电梯的这么一个原因,他觉得被电梯戏弄了,被电梯耍了。这就是个偶然事件。那么这个偶然事件恰恰是把来访者原来的童年的关系融入到和分析家的关系当中,就他来到我这个地方,他对我很生气,这就是我记录了,他这是我让电梯这个样子,那么因此他就,把我放在了,他在曾经的一个关系当中,实际上他把我放在他曾经,他和他哥哥的关系当中是吧,那么他和他哥哥的关系当中,你知道这是个移情表达,看到没有。恰恰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会让分析的关系得到有一个分析的工作,得到一个进展。分析当中和分析家是连在一起的,所以精神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精神分析它有时候我们要跟随偶然,就有些偶然的东西,其实往往会让工作一个很好的进展,偶然的东西很可能是一个来访者在来我工作室的过程当中,在楼下看到了一个画面或者看到了某个人,或者看到了一句广告词。

 

比如说我有一次,我一个来访者他在来的路上的时候看了一份报纸,报纸上就讲了今天春晚有某某人在上面演出,他恰恰是这么一个偶然的事情,他来到工作室里面,偶然的事情,然后因为这个事情实在太偶然了,然后他就觉得没话可讲,我就讲个我今天路上看到一张报纸上讲春晚哪些人上演,讲了某些人之后,后来我们发现就讲到了一个,和他一个父亲的关系。

 

他之所以讲在报纸上看到这么一个春晚的新闻,其实他来到我这个地方,他觉得没什么可以跟我讲的,然后在这讲报纸的事情,这就这个意义上的某种情况下,恰恰是他在生活当中,在很多时候觉得跟父亲,没什么话可讲,是没话找些话来讲。那么和这个事情,实际上是印证在一起的,也就是这个时候,来访者作为一个主体对吧,一个精神分析工作者是吧,创造了他的曾经的一个关系当中,这个关系带有很强烈的一个幻想成分,我在这里讲说这个关系上是主体和医生之间的一个真实关系。那么这个医生,实际上是精神分析家,我们都打了引号,这样是弗洛伊德的原话。他当时讲实际上这个地方指的是精神分析家,也就是讲,移情是一个相互的什么,就精神分析家在当下,他是一个现实的人,因为他是现实的人,所以他是来访者的互动,就可以把来访者,幻想里面的东西,和沉浸在的东西,能够带到现实当中来,在医生精神分析工作者的工作,再将病人遭受到了创伤的经验,转变成词语,转变成话语讲出来,我们在精神分析工作。没有其他的东西,只有语言是吧。

 

我们说我们是精神分析工作,这些创伤变成词语重新赋予主体你自己的名字,说话的能力,重新赋予主体做出个人判断的能力。因为曾经这些创伤让他混乱了,然后他也不愿意面对,所以说他就没有办法去做出判断,而现在来到现实当中,和分析家过程当中,那么他会有一个判断。那么我们说,他就重新有判断的能力,重新有一个严肃的能力,那么这个时候话语、角色扮演,游戏或者是绘画教你填色,对孩子来说,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和孩子工作的时候是吧。利用了其他的一些工作,一些工具,这个工具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在某种情况下,其实绘画这些焦虑这些填色,它只是语言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一个孩子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情况下,很可能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通过绘画的方式把自己表达了,然后以这种方式,赋予自己说话的能力。那么之后我们说这个东西,可以变成一个言语的。你知道孩子工作的时候,很可能孩子通过游戏,表达出来的东西,分析家需要把它讲出来,告诉这个孩子,你刚才讲的也许是这个意思,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就说这是一个精神分析,在现实当中和来访者的工作,能够把来访者过去的东西给带出来,我们讲这就是弗洛伊德讲的自由联想的方式的精髓所在。

 

什么叫自由联想方式的精髓?就是这个来访者需要表达他脑海里冒出来任何一个东西,那么我们也讲到,他想表达这个东西,实际上他是对着一个人讲,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会对现实中的某一个人来讲,那么这个就是精神分析工作者。我想大家应该记住这个感觉,就是说所以只有联想的方式,就是来访者他要对一个人讲话,有时候就自由联想,翻译的不是太正确,也许翻译成自由言说更是合适的。就是它但是这个颜色,它是对着一个人讲,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对这一个人讲的重要性,因为对这一个人讲,就意味着他处在一种关系当中,处在这种关系当中,这个关系如果是个纯粹的关系的话,这个关系和分析家纯粹的关系,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也许这个关系越纯粹,来自于来访者和他原型之间的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自由联想,其实一个自由言说,并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言说。他是对着某一个人讲的,自由言说,一定要记住,所以自由言说实际上是把曾经的话语放在现实当中来,把曾经的感觉通过话语表达放在现实当中来,把今天的感觉通过绘画,我们说这个时候,你来访者绘画很可能是一个自由的绘画,把曾经的这种感觉,通过画面带到这个地方来,带到这个地方来,所以一定要记住这种感觉。

 

我们说来访者,来访者因为他自由言说,实际上来访者某种情况下,纯粹意义上的自由言说是不可能的是吧,因为来访者他总是猜测并投其所好,所以精神分析工作者所好,来访者说什么,在分析工作者想听什么,看到没有,所以自由言说并不是绝对意义上来我脑海里冒出一个东西。实际上我要把它讲出来,我是对着这个人讲的,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家的移情,对来访者影响就很大,对分析家的,对他们的影响就很大,那么分析的工作当中最不好处理的,恰恰可能就是移情中的正性成分,分析工作者不能占据移情交付给他的东西,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有时候讲一个,我们刚才前面讲了一个,如果说移情是一个阻抗的话,我们也是很好理解的,我们说来访者,这是一个负面情感的表达,一旦情感被克服了之后,我们的工作就有一种进展,但有时候分析的工作,来访者他会投分析家之所好,你想听什么我就跟你讲什么,那么这个时候来访者有时候会变成一个很乖的来访者,是一个非常听话的来访者,非常服从这个规则来访者,你是找不到他不好的东西,他也从来不知道,规规矩矩的,有时候你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都能够理解你,原谅你等等,但是好像是一个他的分析家有非常正性的这边的一个移情。

 

但是也许精神分析工作者不能占据移情交付给他们这么一个,所以这些东西为什么,因为如果我们讲,如果分析没有一个负面的东西的话,分析当中没有一个负面东西出来的话,最近的工作可能有个进展,因此在实践当中,对阻抗的修通,对被分析者而言,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对分析家而言,则是对耐心的考验。

 

这话什么意思?就是当一个来访者跟你讲了很多好的东西的时候,你千万不要以为来访者整个东西都是好的,对你很多好的东西,你就觉得来访者对你好像没有什么不好的感觉,这个时候很可能我们需要等待,需要有个耐心,那些你现在讲了很多,也许他需要在这边做个清理,他需要讲,对你讲很多很长时间好的东西之后,他们才会有一个阻抗的表达,就一定是需要很长时间参与才会有阻抗的表达。因为人不一样,你的来访者会很可能会花上一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来跟分析家表达,他是对分析家有多么好,他多么信任分析家,连分析家都怀疑他,就是你为什么这么信任我,那么实际上来访者,很可能是想表达,一个正向的移情,他很可能想表达一个,你一个孩子被父母爱着是吧。所以他想做个乖孩子。你去表达这一点,你知道,如果他总是有这种很好的表达,他为什么要做个分析,所以这感觉里面,一定有个不好的感觉。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说,来访者一直讲好的东西的时候,可能我们就耐心的等待,他有一天会把阻抗讲出来,所以说精神分析的工作,实际上是个相互的。就在于来访者,不可能对一个分析家,一直有好的情感,他会有坏的情感,有坏的情感也会有好的情感,跟前面相对起来理解。那一个精神分析工作者要尽量成为一个纯粹的人,在分析当中守住自己的位置,保持与来访者的合理的距离,我们说不拒绝来访者节制和中立,不让来访者太不舒服,但是有时候,我们可以让来访者有那么一点不舒服,因为精神分析的工作并不总是让来访者舒服的,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要找到来访者不愿意看到的东西。

 

如果我们要想找到来访者不愿意看到的东西的话,那么很简单,如果不愿意看到东西的话,那么很简单,就是有不舒服的东西,然后回避的东西对吧,但是如果你让他们太不舒服的话,他就会离开的,所以不要让来访者太不舒服了,将这个思维分析过程,必要的重要的经历,也许是分析时间,最重要的意义,就在分析时间最重要一点,就是在让来访者,在分析的经历中经历,这是我们的一个工作的重要部分。

 

另外一个我们讲的是最后一点。移情它实际上是一个创造,为什么移情是个创造?因为本质上来说,我们谈的有效的移情,它只不过是言语的行动,每次当一个人给另外一个人以一种情真意切的方式说话的时候,这里就有了移情。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我们可以这样讲,当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这里就有了移情。这是个关键,就这移情是个关系。

 

首先在这个意义上讲,它就是一个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这地方就有移情,那么就其本来意义上的移情来讲,就是符号性的移情,一些东西发生了,并且改变了在场的,两个人的本性,这是拉康的一段话,拉康的一段话,这话什么意思?这话就讲,我们在所谓的一个有效的移情,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创造,它产生一个符号性的移情,这方案一起会改变关系的,改变来访者曾经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讲,为什么来访者需要移情?就是因为他曾经和另外一个人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你没有他都想象的东西 在里面,因此他需要重新在现实当中经历曾经的关系。

 

你可以分析一下,经历一个曾经跟另外一个人的关系,他跟分析家经历他曾经跟另外一个人

在想象的关系,这个想象关系当中,他通过话语的形式讲出来,所以大家知道在精神分析工作当中他是个言语的工作,他曾经和另外一个人关系,很可能是一个现实的关系,是一个身体密切接触的关系,是一个情爱的关键。这种情爱的关系,很可能是身体密切接触,是一个身体爱着身体的关系。比如他跟他妈妈的关系,但是在精神分析过程当中的时候,并不是要经历一个身体爱着身体的关系。比如说来访者讲了他跟情人的关系他的情人也许有个性的关系,那么在精神分析过程当中,不可能来访者跟分析家有这样一个情况。那么来访者和精神分析家之间的关系,是在语言的层面上,来访者如果把分析家当作他的情人的话,他实际上是在语言当中把这个关系讲出来的。

 

我们说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符号化的东西,那么这实际上是个符号性的移情。当然讲出这些东西之后,我们说这个东西就呈现出来之后,呈现出来,呈现在这个场所,呈现在一个第三者的位置上,呈现在一个两者之间的,另外一个空间里面,如果是身体和身体的关系,两个人之间是看不清楚的,我们知道这个苏轼讲过是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也许你和这个人关系上,是个二元的关系,你是因为你爱情关系,不太清楚是吧,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实际上它不是一个言语的关系,很多时候它是一个身体直接的关系。

 

那么这个时候,也许你把它讲出来的时候,实际上你就往后推了一下,你在你和来访者之间来访者和分析家之间,是你来访者和分析家之间,他就有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就存在这些言语,言语存在这个地方的时候,让它就呈现在这个地方,被我们看见了。那么这是看见的时候,那么来访者显然就会对自己这种感觉,所以曾经这个经历他有一个离开山之外的一种感觉,离开了山之外的这种感觉他就能够看到山的整个面部了。

 

在这个意义上讲,已经是个创造。他把原来的关系,在原来的关系当中增加了一个符号性的感觉,我们说一个符号性,具有一个确定的感觉,今天这种方向的感觉就会让这种关系有一个对你来讲,有更可能的一个理解,更好的一个理解。我们说移情虽然经常透过非常强烈的情感来表现自己,但它并非有这些情感所组成,相反你现在本质意义是无意识主体的关系结构所决定的,是形成威胁的语言关系决定的。你看形成一个无意识的语言关系决定,就解铃还需系铃人,所以我们还要回到语言维度上来,那么移情自然也就是,在言语当中前行的来访者,经历当中的来访者,经历当中的东西,被言说就被标记了,我说就可以被观看一下就可以,那么分析工作就得以展开。

 

而这些东西如果没有被很好的标记的时候,那么是爱也好,恨也好,那么阻抗就在一线当中是阻抗的时候,一旦我们把这种感觉,把它标记出来,把它说出来之后,那么我们说,那就分析就可以进展,否则的话,它就处在一种想象的爱和恨当中,那么这个时候才是阻抗,所以分析就是要消除阻抗,那么消除阻抗上去,通过移情的方式来消除阻抗,那么分析来访者和分析工作者他们在本质上,在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存在。

 

分析来访者与分析工作者之间是两个主体间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讲,是主体和他者的关系的,这个时候他者就相对于这个我们来访者,看这个主体的话,是我们工作主体的话,那么分析家就是一个他者,如果不是两个主体的关系的话,其实分析家本身他也有自己的主体性,精神分析上是个主体,对主体的工作,我们可以在这个意义上讲,从事工作本身是为来访者的,就是来访者和他者的关系。他这在某种情况下,也是个主体,那么他们是一种近似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什么叫近似,纯粹的人与人的关系?就是说语言关系,让我们这种理解那么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他们在这里制作语言的效应,也就是符号的效应。在即使无意识的时候,又在创造着无意识。

 

这地方也许我需要再讲一点,为什么语言的效应可以创造无意识的,你知道很可能我们对曾经的有一件事情,因为我们童年的有件事情,这个事情我们说它是个创伤,这是我们没有很好的理解。也许我们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实际上它就没有被完成,它是存在在那个地方,我们说很可能它会占用我们很多的信任能力,常常会影响着我们。有的时候是很明显的,对它就会影响着我们。

 

那么我们想我们说这个事情,怎么去完成它,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只是经历一遍创伤事件。在现实当中去经历这个创伤事件,那么我们需要对创伤事件,做一个理解,做一个结束,那么这个结束,那显然不能够回到当时的状态当中。我们怎么办,那么也许我们可以在语言层面上,去构造它是哪个意义上来讲,就是说这个事情,我们不可能去回到当时去完成它,但是我们可以写一本小说,这小说里面,可以给那个事情写一个结尾,让这个事情作为总结,一旦这个事情做了个总结之后,我们很可能对曾经这个创伤的事件就有一个重新的理解,一旦我们做了个总结之后,我们就发现也许曾经那个创伤事件,它并不是那么的创伤或者我们曾经不愿意看到那个创伤事件,它创伤也就是那么多,我们能够接受的意思。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创造了过去的,现在是在过去有个发现,对过去发现。也许我们对我们自己有个重新认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说接受无意识的同时,我们是创造了无意识,就是我们曾经的那个事情,我们对他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与更多的理解,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么很可能新的无意识就会产生,我们说无意识,实际上也是不停的产生当中的,这就是移情。

 

这就是我今天想讲的内容,移情。今天我们讲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
离拼团活动结束还剩
3人拼团:1680元
截图发送至微信长按识别二维码